一种有机碳分析仪论文和设计-赵体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包括壳体、储液室、液位计、太阳能电池板和检测仪,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液室,储液室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转筒,所述储液室远离转筒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所述储液室一侧的壳体底端设有分析腔体,分析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一侧的分析腔体内壁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动力腔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供电腔体,供电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所述壳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分析效果,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环保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包括壳体(1)、储液室(2)、液位计(3)、太阳能电池板(7)和检测仪(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液室(2),储液室(2)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转筒(17),所述储液室(2)远离转筒(17)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3),所述储液室(2)一侧的壳体(1)底端设有分析腔体(16),分析腔体(16)内部的一侧设有检测仪(15),所述检测仪(15)一侧的分析腔体(16)内壁上设有电磁阀(14),且电磁阀(14)的输入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电磁阀(14)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检测仪(15)的外壁相连通,所述分析腔体(16)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动力腔体(13),动力腔体(13)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供电腔体(11),所述供电腔体(1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0),所述壳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7),且太阳能电池板(7)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2),且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4)以及检测仪(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液位计(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包括壳体(1)、储液室(2)、液位计(3)、太阳能电池板(7)和检测仪(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液室(2),储液室(2)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转筒(17),所述储液室(2)远离转筒(17)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3),所述储液室(2)一侧的壳体(1)底端设有分析腔体(16),分析腔体(16)内部的一侧设有检测仪(15),所述检测仪(15)一侧的分析腔体(16)内壁上设有电磁阀(14),且电磁阀(14)的输入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电磁阀(14)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检测仪(15)的外壁相连通,所述分析腔体(16)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动力腔体(13),动力腔体(13)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供电腔体(11),所述供电腔体(1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0),所述壳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7),且太阳能电池板(7)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2),且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4)以及检测仪(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液位计(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室(2)的底部设有等间距的加热块(19),且加热块(19)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加热块(19)上方的储液室(2)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且温度传感器(18)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一侧的壳体(1)顶端设有注液口(4),且注液口(4)的底端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同时注液口(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外侧的壳体(1)顶端安装有透明聚合罩(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体(13)底部的一侧设有支架(9),支架(9)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并与转筒(17)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2)一侧的壳体(1)表面设有透明观察窗(20),透明观察窗(20)表面的一侧设有刻度线(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碳分析仪。

背景技术

有机碳分析仪,是指用于测定溶液中有机碳的仪器,其测定原理是溶液中有机碳经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在消除干扰物质后由检测器测得二氧化碳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对溶液中的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目前市面上的分析仪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分析仪不具备相应的搅拌与加热功能,溶液的活性分子较弱,导致其分析效果达不到预期;

2、传统的此类分析仪不具备相应的液位监测功能,需由工作人员外部测量后,在将溶液注入至相应的容器中,十分不便;

3、传统的此类分析仪不具备相应的太阳能供电功能,其环保性能一般,时常困扰着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碳分析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分析仪分析效果一般、无法液位监测以及无法太阳能供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包括壳体、储液室、液位计、太阳能电池板和检测仪,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液室,储液室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转筒,所述储液室远离转筒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所述储液室一侧的壳体底端设有分析腔体,分析腔体内部的一侧设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一侧的分析腔体内壁上设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储液室的内部,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检测仪的外壁相连通,所述分析腔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动力腔体,动力腔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供电腔体,所述供电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所述壳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以及检测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液位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室的底部设有等间距的加热块,且加热块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加热块上方的储液室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侧的壳体顶端设有注液口,且注液口的底端延伸至储液室的内部,同时注液口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外侧的壳体顶端安装有透明聚合罩。

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体底部的一侧设有支架,支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储液室的内部并与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一侧的壳体表面设有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表面的一侧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有机碳分析仪不仅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分析效果,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环保性能;

1、通过在动力腔体底部一侧设支架,支架顶端中心位置处设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转轴,储液室一侧内壁上设转筒,储液室底部设等间距的加热块,加热块上方储液室内壁上设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分析仪预热与搅拌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分析效果;

2、通过在储液室远离转筒一侧内壁上设液位计,控制面板一侧壳体表面设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表面一侧设刻度线,实现了分析仪液位监测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便捷性;

3、通过在壳体顶端中心位置处设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腔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设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外侧壳体顶端安装透明聚合罩,实现了分析仪太阳能供电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分析仪使用时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储液室;3、液位计;4、注液口;5、密封盖;6、透明聚合罩;7、太阳能电池板;8、转轴;9、支架;10、蓄电池;11、供电腔体;12、电机;13、动力腔体;14、电磁阀;15、检测仪;16、分析腔体;17、转筒;18、温度传感器;19、加热块;20、透明观察窗;21、刻度线;2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有机碳分析仪,包括壳体1、储液室2、液位计3、太阳能电池板7和检测仪15,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储液室2,储液室2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转筒17,储液室2的底部设有等间距的加热块19,该加热块19型号可为RDH-6.0,且加热块19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加热块19上方的储液室2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该温度传感器18型号可为PT100,且温度传感器18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操作控制面板22打开加热块19,即可对液体进行预热,温度传感器18会实时监测溶液温度并反馈至控制面板22,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预热操作;

储液室2远离转筒17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液位计3,该液位计3型号可为HG-5,储液室2一侧的壳体1底端设有分析腔体16,分析腔体16内部的一侧设有检测仪15,该检测仪15型号可为OU1600,检测仪15一侧的分析腔体16内壁上设有电磁阀14,该电磁阀14型号可为4V210-08,且电磁阀14的输入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电磁阀14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检测仪15的外壁相连通,分析腔体16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动力腔体13,动力腔体13底部的一侧设有支架9,支架9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电机12,该电机12型号可为Y112M-2,且电机12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同时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一端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并与转筒17的一端固定连接;

支架9对电机12支撑,操作控制面板22打开电机12,即可由转轴8带动转筒17转动,对溶液进行搅拌,提高其活性分子;

动力腔体13上方的壳体1内部设有供电腔体11,供电腔体1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蓄电池10,壳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板7,且太阳能电池板7的输出端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7外侧的壳体1顶端安装有透明聚合罩6,便于太阳光能的吸收,太阳能电池板7一侧的壳体1顶端设有注液口4,且注液口4的底端延伸至储液室2的内部,同时注液口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

旋转密封盖5,即可将溶液由注液口4注入至储液室2;

壳体1表面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2,该控制面板22型号可为GC-1,且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4以及检测仪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2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液位计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2一侧的壳体1表面设有透明观察窗20,透明观察窗20表面的一侧设有刻度线21,便于液位的监测。

工作原理:当分析仪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密封盖5,将溶液由注液口4注入至储液室2中,操作控制面板22打开电机12,使其经转轴8带动转筒17转动,提高溶液中的活性分子,同时操作控制面板22打开加热块19,使其对容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温度传感器18会实时监测并反馈至控制面板22,进一步提高了溶液中的活性分子,在通过液位计3对溶液液位实时监测,相关数据会反馈至控制面板22,同时工作人员可由透明观察窗20并根据刻度线21进行观测,最后通过透明聚合罩6将太阳光能聚合至太阳能电池板7,由太阳能电池板7吸收后转化为电能存储至蓄电池10,使分析仪可太阳能供电,从而完成分析仪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有机碳分析仪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419.2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72823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G01N 33/00

专利分类号:G01N33/0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5号1005房(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赵体娟

第一发明人:赵体娟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泽锋

代理机构:4424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有机碳分析仪论文和设计-赵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