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肌,细胞,模型,肥厚,损伤,黄芩,细胞培养。
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夏中元,王宇,刘菊英[1](2013)在《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使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处理,实验组分为缺氧2、4、8、12 h及缺氧后复氧2 h组。缺氧时换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再置入85%N2、10%H2、5%CO2缺氧环境。缺氧后,加入新鲜DMEM培养基,置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 h。苔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染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过H/R处理后,与对照组比,细胞存活率显着下降,LDH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3年10期)
阳海鹰,丁巍,丁爱石,彭双清[2](2010)在《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毒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简单实用和重复性好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构建体外心肌细胞模型用于外源化合物的心肌毒性评价。方法取当天出生的小鼠心脏,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和分散酶消化心室肌组织,用差速贴壁和化学方法纯化心肌细胞,用此细胞模型评价镰刀菌毒素丁烯酸内酯(BUT)的心肌毒性作用。结果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培养3d后,大部分细胞开始搏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胞体逐渐增大。经α-actin抗体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心肌细胞的纯度为96%。持续培养90d后,心肌细胞仍保持较好的搏动频率。经BUT染毒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随BUT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肌纤维断裂等。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单细胞收获率和心肌细胞纯度高,心肌细胞搏动时间长。BUT对心肌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2010年01期)
周臻,廖兴华,王楠,张同存[3](2009)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心肌肥厚体外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肌肥厚是心肌梗死、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有病理过程,是一种基本的应答反应.它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相关,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着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可保存其结构及功能上的某些特点,同时去除了体内各种限制因素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作为实验工具具有简便、精确、重复性好等优点.而在心肌细胞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能够诱导心肌肥厚.建立心肌肥厚的体外模型,便于研究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与可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优化了分离培养S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方法,可比传统胰酶消化法更为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高活力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用PE和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向肥厚型转变,成功建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的体外心肌肥厚模型.(本文来源于《Programme and Abstr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期刊2009-04-27)
王富玉[4](2007)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与黄芩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出生1~3d的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0.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10mg/L黄芩苷组。②实验评估:采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其释放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四唑盐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结果:①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氧/复氧+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低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②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③心肌细胞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结论:黄芩苷具有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自由基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7年34期)
关付,于波,齐国先[5](2006)在《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迭氮钠的作用浓度及孵育时间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建立可靠缺氧模型。方法应用MTT检测细胞活力,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凋亡发生过程,研究不同浓度迭氮钠在不同时间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细胞发生化学性缺氧的最适作用浓度及时间。结果迭氮钠对心肌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且随作用浓度增加以及作用时间延长明显增(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期刊2006-06-01)
董念国,蓝鸿钧[6](1996)在《利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叁磷酸腺苷(ATP)、细胞内钙离子([Ca2+]i)、脂质过氧化物(LPO)、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细胞扫描电镜变化,发现:①缺血3h培养液中LDH及[Ca2+]i、LPO轻度上升,ATP耗竭明显,细胞严重水肿;②再灌注早期LDH、[Ca2+]i及LPO急剧增加,ATP含量逐渐升高,再灌注1h细胞水肿减轻。结果提示:①在常温、缺氧、缺糖及限制培养液量的条件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3h,再在基础培养液(MEM)存在下培养1h,能成功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②证实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氧自由基(OFR)作用及[Ca2+]i超负荷有关。(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6期)
王洪新,陶亮,饶曼人,王金唏,杨思军[7](1995)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自发性〔Ca~(2+)〕_i瞬间变化的实验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Ca ̄(2+)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ura-2/AM,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测定细胞内Ca ̄(2+)的瞬间变化。结果为,在一个心搏周期中,经过大约180ms的时间,[Ca ̄(2+)]_i瞬间变化达到最大值,然后恢复到基线水平(最小值),经历了260ms。测得平均[Ca ̄(2+)]_i瞬间变化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为346±38nmol/L和102±18nmol/L。血管紧张素Ⅱ100nmol/L引起[Ca ̄(2+)]_i瞬间变化最大值明显增加,但对[Ca ̄(2+)]_i瞬间变化的基线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ryanodine3μmol/L使[Ca ̄(2+)]_i瞬间变化的幅度明显降低。KCl50mmol/L使[Ca ̄(2+)]_i瞬间变化完全停止,并明显增加[ca ̄(2+)]_i的基线水平。结果提示,本实验模型可用来观察[Ca ̄(2+)]_i的瞬间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1995年04期)
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简单实用和重复性好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构建体外心肌细胞模型用于外源化合物的心肌毒性评价。方法取当天出生的小鼠心脏,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和分散酶消化心室肌组织,用差速贴壁和化学方法纯化心肌细胞,用此细胞模型评价镰刀菌毒素丁烯酸内酯(BUT)的心肌毒性作用。结果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培养3d后,大部分细胞开始搏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胞体逐渐增大。经α-actin抗体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心肌细胞的纯度为96%。持续培养90d后,心肌细胞仍保持较好的搏动频率。经BUT染毒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随BUT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肌纤维断裂等。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单细胞收获率和心肌细胞纯度高,心肌细胞搏动时间长。BUT对心肌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夏中元,王宇,刘菊英.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J].临床误诊误治.2013
[2].阳海鹰,丁巍,丁爱石,彭双清.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毒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
[3].周臻,廖兴华,王楠,张同存.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心肌肥厚体外模型的建立[C].ProgrammeandAbstract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edicaland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2009
[4].王富玉.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与黄芩苷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5].关付,于波,齐国先.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模型的建立[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6
[6].董念国,蓝鸿钧.利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的探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6
[7].王洪新,陶亮,饶曼人,王金唏,杨思军.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自发性〔Ca~(2+)〕_i瞬间变化的实验模型[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