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洁: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以《人际关系学》课程为例论文

郭雅洁: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以《人际关系学》课程为例论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主动参与到教育信息化改革中。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行动主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应用实践类课程《人际关系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信息化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在教学模式设计方面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现代职业教育

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发现教学内容理论化、抽象化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具有形式多样化、立体化、高效等特点,可促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组织与课堂吸引力的提高。以《人际关系学》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近代世界的国际关系是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趋势而逐渐展开的。通常认为,世界第一次全球化是1750年前后开始并以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为主导。殖民主义是推动世界全球化的主要方式。中国在鸦片战争的背景下被迫融入这一世界大潮。就中国近代体育而言,也是在这一体育全球化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直接影响而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从体育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当时中国主要依次借助欧洲、日本和美国先进体育文化影响而逐渐建构起较为完整的中国近代体育体系。在此基础上,民国初年的中国体育界出现了对外交往的主动尝试,并将体育对外交往的触角首先伸向了东南亚地区,且取得了较好的外交成果,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1 课程背景

1.1 教学内容

《人际关系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概论、人际沟通、交际技巧和社交礼仪等模块。其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知识讲解较为抽象,导致学生理解程度不理想;二是课程内容需要更新。

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比很大。在教学过程中会增加案例,但案例选择有待更新完善。所选案例应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平均人际关系处理水平、职业发展需求等相吻合。通过对学生采访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在课程中学到进入职场后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希望在课堂学习之后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期望值与实际收获值相差较大,导致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课程教学效果[1]。

1.2 教学方法

《人际关系学》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内容较少。学生只能在教室环境中学习实践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无法实现真正领会和理解。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流于表面,缺少学习主动性。

2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更多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静态的总结性评价。考试是最常见的教学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在考前加班加点背诵知识点,考学不同步。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在做中学”,强调“行动”,其考核评价方式是在学生行动过程中考查其综合能力,结合了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

2.1 总体设计思路

对景(Corresponding Views)作为景观组织的一种手法,将山体、海湾、建筑、雕塑等景观引入民众视野[1],丰富了城市空间环境,塑造出城市特色.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情境创设十分重要。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融入教学设置的环节中,体验课堂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中,高职学生很难将手机抛开,而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弱,对真实生活和工作案例故事的兴趣大。在营造教学情境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运用超星学习通或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合理利用其中功能,整合数字资源,使教学资源和信息展现方式多样化。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确定学生需要具备的人际关系能力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等。依据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使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层层递进、有机融合。

2.2 确立教学目标

在行动导向课堂的设计和营造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使课程内容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同时,当代学生具有热衷网络、移动互联网操作能力强、不善于主动思考分析等特点。将手机和移动电子设备作为教学工具,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交互性[4]。

在完成教学项目任务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实现方便快捷的实时交流互动。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纸质教材文字和平面幻灯片,而是一个立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场景。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运用中,应充分发挥每一项功能的作用。充分利用多方式签到、投票、抢答、主题讨论、测验、问卷、分组任务、直播、测验等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智慧教学和互动教学的氛围[6]。

2.3 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项目化分解。行动导向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明确课程单元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制定项目完成的途径、检查和评价等。在确定项目目标时,引导学生分析此项任务的困难或问题所在,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知识,从而制定项目的解决方案。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注重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行动的主体。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其作用体现在课程开始的“导疑”,到教学项目实施中的“导学”“导做”,以及最后的“导评”[5]。

2.4 营造教学情境

所谓行动导向,即学生为学习的行动者,教师为学习行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这样的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3]。这些效果符合《人际关系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在课堂“行动”中,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实际情况的主动思考中,理解知识、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人际关系技能。

摘 要:教师在开展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科学运用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行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微课这一教学工具的优势,合理运用微课,整合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强化教学的结构,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

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中,教师营造一种类似于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等目标[2]。

2.5 重构考核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模式创新,传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迸发出新的活力。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者,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重构考核体系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考核方式要结合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测试。过程性考核应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工具,将学生的教学项目参与和完成情况、互动讨论参与情况、小测试等表现纳入其中。加强对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监控,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增加过程性考核的占比,可以促进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对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是一种合理激励,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其次,重视团队表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行动的合作性,项目学习和完成靠的是小组集体力量。教师在行动导向课程教学的监控和指导过程中,应注意考核个体在团队中的人际关系、沟通情况以及成员间协作情况。考核方式要将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融入其中,使教学评价多元化、多维度,使考核结果更为客观全面。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的前期准备

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组织能力、控制协调能力、应变能力,需要对课程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驾驭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钻研课程目的、框架、内容等,以相关调研数据为依据,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步骤、项目设置等具体内容。其次,教师还要对各类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有充分认识,熟悉每种工具的功能、特点,合理运用、有效衔接,以发挥其作用。在课程开始时,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把项目问题、具体任务以及信息化工具的操作讲解清楚,也要能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时、适时地给学生指导,使教学项目发挥作用,实现预期教学效果,还要观察和记录学生表现,以作为考核依据。

数据中心方面的进展首先就是其已经建立能够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数据共享体制,地方环评相关单位以及环评数据中心单位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不同功能区的环评数据库,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功能;其次是建立了标准的数据规范体系,此项体系的建立为以往存在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集成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类集合成了一整套有规律性的和综合全面的数据资源库,为环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3.2 细致的教学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职业性。设计课程项目及教学场景时,要注意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关。要通过项目情境学习和思考,驱动学生学习和探索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场景设置要与学生即将获取的理论知识相关,使学生在解决任务的同时,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职业化和来自现实生活的情境设置,能让学生认识到当下所学的知识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和成为社会人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潜能。

3.3 及时的教学反思

行动导向教学在知识掌握、实践经验积累、情境任务设计、常见问题预测和解答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反馈、课堂效果等,考虑教学进度、任务设定、学习内容、教学环节衔接等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考虑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否需要重新组织和选择。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教学数据的调查整理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调查学校旁边一家小餐馆每天使用一次性碗筷的数量,通过计算一家小餐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十年使用一次性碗筷的数量,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所产生的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碗筷需要砍伐多少树木,浪费多少资源,而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参考文献:

[1]蔡效猛.“行动导航”式中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3):93-98.

[2]贾晨曦.“互联网+”背景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工科专业课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88-189.

[3]林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9):149+150.

[4]刘伟业.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8,20(14):188.

[5]苏佳琳,常在斌.“互联网+”时代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5):61+63.

[6]王倩倩.基于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客户关系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4):290.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7-016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07.102

作者简介:郭雅洁(199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助教。

标签:;  ;  ;  ;  ;  ;  ;  ;  ;  ;  

郭雅洁: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以《人际关系学》课程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