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机制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评估

碳交易机制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评估

论文摘要

在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以及《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议》等国际协议的约束下,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和完善碳减排制度。以产权交易理论为基础的碳交易体系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普遍欢迎,碳交易市场也逐步被建立与完善,而全要素碳生产效率指标也成为碳交易体系中衡量体系运行状况的有效指标之一。目前,已有超过30个国家参与到碳交易体系中,而中国也于2017年底正式建立国家层面碳交易体系,但是中国处于建设初期,机制建设还不完善,更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碳交易经验和吸收失败的碳交易教训。因此需要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各国在碳交易体系下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建设贡献国外经验。本文从理论上对碳交易体系进行初步介绍,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如下研究。首先,采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和金砖五国(BRICKS)成员国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值。其次,根据设定的国家层面碳交易标准,筛选出符合国家层面要求的澳大利亚、印度、冰岛、新西兰、挪威和韩国这6个国家深入研究在碳交易建立前后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变化。最后,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碳交易体系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并对这6个国家采用处置组置换检验和排序检验进一步验证评估的准确性。研究发现:(1)经合组织和金砖五国成员国在全要素碳生产效率上整体呈现了上升与收敛趋势;(2)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从建立碳交易体系年份开始展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势,冰岛和挪威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出现了下降走势,而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和韩国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则出现了上升走势;(3)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在合成控制法的评估中呈现出3种不同的影响结果,其中澳大利亚、印度的碳交易体系对本国全要素碳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提升作用累计约占真实值的5.08%和9.02%;韩国却因为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抑制了本国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原本的提升幅度,抑制作用累计约占真实值的6.81%;新西兰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则表现出不受该国建立碳交易体系的影响,而冰岛和挪威不能被合成,无法探究其影响效果。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从推进国家低碳发展、切实制定碳交易体系的具体政策以及优化国内能源产业结构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在碳交易体系下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改进方向,为还未建立全国性碳交易体系的国家提供经验指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2.1.1 因素分解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2.1.2 回归分析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2.2 碳交易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碳交易对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
  •     2.2.2 碳交易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测算及演变规律
  •   3.1 测算方法阐述
  •     3.1.1 环境生产技术
  •     3.1.2 数据包络分析(超效率SBM模型)
  •     3.1.3 全局超效率SBM模型
  •   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变量选择
  •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3.1 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状况
  •     3.3.2 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
  •   3.4 国家层面碳交易体系下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变化
  •     3.4.1 国家层面碳交易国家的筛选
  •     3.4.2 国家层面碳交易体系国家的全要素碳生产效率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交易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
  •   4.1 分析方法阐述—合成控制法
  •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周鑫鑫

    导师: 张成

    关键词: 碳交易,全要素碳生产效率,超效率模型,合成控制法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数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

    分类号: F224;X196;F113

    DOI: 10.27705/d.cnki.gnjcj.2019.000126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1896K

    下载量: 41

    相关论文文献

    • [1].京沪粤碳交易调研报告[J].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2(04)
    • [2].大型企业内部碳交易价格机制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9)
    • [3].基于碳交易的含燃气机组的低碳电源规划[J]. 太阳能学报 2020(07)
    • [4].国际碳交易政策选择的效果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05)
    • [5].居民碳交易机制构建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20)
    • [6].我国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及价格机制研究[J]. 价格月刊 2016(10)
    • [7].国际碳交易机制的演进与前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10)
    • [8].国际碳交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J]. 品牌 2015(03)
    • [9].中国碳交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13)
    • [10].京冀跨区域碳交易一月仅一单[J]. 居业 2015(02)
    • [11].日澳碳交易系统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 2015(17)
    • [12].全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进展总结[J]. 中国能源 2015(09)
    • [13].碳交易:走入寻常百姓家[J]. 中华环境 2015(12)
    • [14].国内外碳交易发展探究[J]. 环境经济 2013(12)
    • [15].试论我国碳交易权政府配置审计的构建[J]. 人民论坛 2013(35)
    • [16].碳交易诱惑[J]. 能源 2013(04)
    • [17].碳交易试点提速七省市方案将面世[J]. 中国建材资讯 2012(06)
    • [18].研发投入和碳排放量对碳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碳市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1)
    • [19].碳交易机制内的限排企业行为对策研究——以北京碳交易市场为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8(04)
    • [20].中国碳交易体系研究的新进展[J].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9(03)
    • [21].国内外建筑碳交易模式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建设科技 2018(01)
    • [22].从市场角度浅谈全国碳交易试点[J]. 节能与环保 2018(05)
    • [23].我国碳交易机构建设现状研究[J]. 建设科技 2017(07)
    • [24].电力行业碳交易需关注的问题[J]. 中外能源 2017(05)
    • [25].浅谈碳交易制度及中国的应对[J]. 北方经贸 2017(08)
    • [26].国际碳交易机制的演进与前景[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7].利用个人碳交易机制缓解城市运行压力的探讨——以首都特大城市为例[J]. 当代经济 2015(33)
    • [28].我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调研报告[J]. 现代商业 2016(21)
    • [29].基于企业碳交易意愿度的政企决策博弈分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6(03)
    • [30].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30)

    标签:;  ;  ;  ;  

    碳交易机制对全要素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