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武汉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论文

何佳:武汉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论文

【内容摘要】宗教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宗教旅游胜地。武汉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在开发宗教旅游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

一、武汉宗教旅游开发的优势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三大世界性宗教都在中国繁衍生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宗教旅游成为一大热点,全国各地打造了众多宗教旅游胜地,如少林寺、武当山、法门寺、三清山等。现在武汉市正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武汉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3,100亿元[1],旅游正成为武汉市的一张名片。武汉市的宗教旅游开发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但是其开发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潜力巨大。

政府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在产品选购时,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产品;增强对企业的监督意识,对于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监督、举报。

(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武汉地处九省通衢,自古以来就是商贾、游客的必经之地。现在武汉是中国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作为建设中的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武汉打造的“两纵两横两连”十二个方向的高速铁路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游客的出行。因此从游客数量和交通的便利性来讲,武汉都具有优势。

在对照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予大八风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芪30 g,茯神15 g,紫苑12 g,当归20 g,川芎12 g,赤芍15 g,独活10 g,秦艽10 g,五味子6 g,地龙10 g,陈皮9 g,炙甘草10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二)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从西汉建制开始,武汉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明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自古以来便以山川形胜、名埠通衢而享誉海内外。尤其在宗教文化方面,其教派之众多,历史之久远,宗教活动场所之丰富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都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可以丰富武汉城市历史的内涵。以佛教四大丛林和道教四大丛林为首的宗教旅游资源,都是武汉地区历史悠久、具有重要影响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武汉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长春观为例,古时长春观因四周被水所围,岛上竹林茂盛,环境幽静,被称为长松岛。1280年前后,道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的弟子来此建观,取名长春观。历史上的长春观颇有影响,文人墨客多在此参拜观光。理学大师朱熹即曾云游至此,在其《鄂州社稷坛记》中对长春观当时的盛况做了详细记载。至明清时期,长春观规模庞大,香火鼎盛,是闻名遐迩的“江南洞天福地”。但不幸的是,在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和太平军为争夺武汉这个战略要地,长春观也在一场激战中被毁。现存长春观为龙门派系十六代宗师何合春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原址复建。民国时期湖北督军肖耀南对长春观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将中西建筑风格进行了融合,并新建了道藏阁,长春观再次迎来兴盛。但不久之后,长春观就在北伐战争中遭受毁灭性的破坏。长春观于1931年进行了部分修缮,虽保留了主体结构和建筑式样,但是已完全不复当年之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视宗教文化事业,长春观再次获得重生,主要殿堂均获多次修整,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见的风貌。

二、武汉市开发宗教旅游对于武汉城市发展和旅游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武汉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武汉地区文化以“兼容并蓄”而闻名,宗教上亦是如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印度教和东正教等几乎世界所有著名的宗教,都可以在武汉找到香火传承的痕迹。拥有如此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武汉的宗教旅游开发却非常滞后。无论是佛教的归元寺、宝通寺,还是道教的长春观,都没有成为武汉城市的旅游名片。因而,以归元寺、长春观等深度的旅游开发,将带动和促进武汉地区宗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热潮。如今的归元寺开发利用较好,已成为武汉佛教中心和旅游圣地,但其它宗教资源开发远远不够。自长春观进行了新的规划设计后,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新的设计方案既遵从了古长春观的思路,又做了较好的功能分区,西路主要定位于道教养生、音乐文化;中路主要定位于道教朝拜区;东路定位于道教素食、人文风景区,着重体现“孟宗哭竹”、“松岛”等历史文化内涵。早在2000年,武汉市宗教局就编制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在此基础上,2004年武汉市旅游局制定了《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宗教旅游是特色文化的体现,专项旅游的龙头的理念,其中长春观作为武汉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亦被纳入到这个整体规划中[2]。

(三)文化上兼容并包,宗教旅游资源众多。武汉自古以来因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发达的经济,成为各类文化传播中转站,宗教文化是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三大宗教和中国的主要本土宗教在武汉这个地方共存、交融造就了武汉包容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其中尤以道教和佛教为最,其它的诸如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等教堂和清真寺也遍布武汉各处。

由此可见,长春观的兴衰史其实就是民族的兴衰史,也是武汉这个城市的兴衰史,它与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紧密联系,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活化石”。开发以长春观为首的道教旅游,对于人们了解武汉城市的历史,认识民族发展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2]。

(三)可以提升武汉城市形象、带动武汉经济发展。遍数武汉市的重要宗教旅游资源,均地处核心旅游区附近,宗教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景点一起打造综合旅游区,达到协同效应。如归元寺五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黄鹤楼、昙华林、古琴台等其它景区。长春观也地处武昌城的中心地带,在城市景观整体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有国家级风景区东湖磨山,西有驰名中外的名胜黄鹤楼,因而它在武汉城市景观开发中有着承前启后、前呼后应的作用。

1.从文化气质上讲,长春观和东湖风景区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东湖风景区主要是体现变幻奇瑰的楚文化,长春观则主要体现了武汉城市文化斑驳的特色。长春观内道教的两大派别全真道和正一道和睦相处,各派思想融会其中。同时,其建筑风格也具有地域文化特点。

2.从宗教渊源讲,黄鹤楼和长春观都是道教圣地。黄鹤楼曾是道教妙通真人吕洞宾的修道之所,现长春观内的吕祖阁也是原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从黄鹤楼拆迁而来,至今黄鹤楼白云阁内仍然刻有“黄鹤楼头留胜迹,三清殿内炼丹砂”的对联[3]。可见,这两者作为道教修身养性之地也是很有历史渊源的。

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应该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以道教名胜武当山为例,1996年旅游总收入为2亿元,占所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60%[4]。但在2017年,武当山旅游区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53亿元。可见,宗教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城市知名度的一股新兴的经济力量。武汉市的宗教旅游开发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它对于充实和丰富武汉旅游业的品种和类型,推进武汉旅游业的升级提高、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汉统计年鉴2018[Z].2018

[2]武汉市旅游局.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建平.黄鹤楼亦是道教名胜[N].长江日报,2003-8-18

[4]宫哲兵.湖北宗教德世俗化初探.珞珈哲学论坛(第四辑)[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何佳,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标签:;  ;  ;  ;  ;  ;  ;  ;  ;  

何佳:武汉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