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防护棚论文和设计-陈松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挑防护棚,包括由承载横梁、承载竖梁组合构成的建筑框架,建筑框架上间隔固接有至少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构件,每根支撑构件上均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的多个搭接扣环;两根支撑构件之间设有索网,索网主要由钢丝绳依次穿入两根支撑构件上的搭接扣环构成,其中钢丝绳的一端固接于固定块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安装在支撑构件上的锁紧机构上;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木胶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接钢丝绳的卡接块。解决了现有的水平防护棚采用工字钢、钢管进行框架搭设,造成防护棚架设结构复杂、搭设速度慢、后期拆卸困难的情况。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悬挑防护棚,包括由承载横梁、承载竖梁组合构成的建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框架(1)上间隔固接有至少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构件(2),每根支撑构件(2)上均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的多个搭接扣环(3);所述两根支撑构件(2)之间设有索网,索网主要由钢丝绳(4)依次穿入两根支撑构件(2)上的搭接扣环(3)构成,其中钢丝绳(4)的一端固接于固定块(8)上,钢丝绳(4)的另一端缠绕于安装在支撑构件(2)上的锁紧机构(5)上;所述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6);所述木胶板(6)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限位凸起(61)、多个限位槽(62),其中限位凸起(61)的尺寸与限位槽(62)的尺寸相互配合;所述木胶板(6)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接钢丝绳(4)的卡接块(63)。

设计方案

1.一种悬挑防护棚,包括由承载横梁、承载竖梁组合构成的建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框架(1)上间隔固接有至少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构件(2),每根支撑构件(2)上均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的多个搭接扣环(3);

所述两根支撑构件(2)之间设有索网,索网主要由钢丝绳(4)依次穿入两根支撑构件(2)上的搭接扣环(3)构成,其中钢丝绳(4)的一端固接于固定块(8)上,钢丝绳(4)的另一端缠绕于安装在支撑构件(2)上的锁紧机构(5)上;所述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6);

所述木胶板(6)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限位凸起(61)、多个限位槽(62),其中限位凸起(61)的尺寸与限位槽(62)的尺寸相互配合;所述木胶板(6)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接钢丝绳(4)的卡接块(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转向导辊以及锁紧转筒(52),其中转向导辊转动安装在支撑构件(2)末端,锁紧转筒(52)转动安装在支撑构件(2)上靠近建筑框架(1)的部位上;

所述锁紧转筒(52)包括缠绕轴(521)以及固接在缠绕轴(521)末端的挡板(522),挡板(522)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力杆(523);所述挡板(522)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均布的4个限位孔,每个限位孔内均插有弯折结构的限位杆(524),限位杆(524)的插入端伸入支撑构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悬挑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2)为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63)包括横截面呈“回”字形结构的卡接杆(631),卡接杆(631)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卡孔(632),卡孔(632)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结构,其中卡孔(632)的小端的宽度小于钢丝绳(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挑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2)与建筑框架(1)之间设有斜拉索(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护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防护棚。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避免高空掉落建筑杂物对地面上的工人造成伤害,在高空位置处均设有水平防护棚,对高空掉落的杂物进行阻拦;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水平防护棚多以工字钢或钢管作为受力主体进行框架搭设,整体防护棚架设结构复杂,搭设速度慢,后期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挑防护棚,解决了现有的水平防护棚采用工字钢、钢管进行框架搭设,造成防护棚架设结构复杂、搭设速度慢、后期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防护棚,包括由承载横梁、承载竖梁组合构成的建筑框架,所述建筑框架上间隔固接有至少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构件,每根支撑构件上均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的多个搭接扣环;所述两根支撑构件之间设有索网,索网主要由钢丝绳依次穿入两根支撑构件上的搭接扣环构成,其中钢丝绳的一端固接于固定块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安装在支撑构件上的锁紧机构上;所述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所述木胶板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限位凸起、多个限位槽,其中限位凸起的尺寸与限位槽的尺寸相互配合;所述木胶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接钢丝绳的卡接块。

通过采用钢丝绳在支撑构件上的搭接扣环穿设形成索网,钢丝绳与支撑构件组成承载结构,并在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从而在索网上组成的防护棚结构,能够对高空掉落的杂物进行阻拦;在整个防护棚搭设过程中,通过将钢丝绳进行拉紧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限位形成具有承载作用的索网结构,在进行结构安装时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直接或间接成本,而且铺设木胶板的工艺过程简单,通过多个卡接块限位卡接在钢丝绳上,从而保证木胶板能够稳定进行安装,并通过相邻两个木胶板上的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的卡合,能够让木胶板的铺设更加快捷、稳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钢丝绳在支撑构件的搭接扣环上穿设并形成具有承载强度的索网,在施工过程中只需将钢丝绳进行拉紧,避免了将框架进行焊接的情况,便于在进行拆卸时能够快速将钢丝绳进行松开并拆解;同时,在索网上依次铺设多个木胶板,从而形成承载面便于进行杂物阻拦;

2、木胶板的两个侧面上设置的限位凸起以及限位槽能够良好配合,从而便于在铺设过程中让相邻两个木胶板能够良好卡接,形成无缝的承载平面;在木胶板底面设置的卡接块能够卡入到钢丝绳上,限制木胶板在索网上的移动,让形成的整个承载平面能够比较稳定;

3、整个防护棚结构简单,搭设过程速度快,同时在进行拆卸时也能够快速进行拆解,而且利用钢丝绳的柔性,能够适应不同建筑外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够降低搭建工人的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木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建筑框架1、支撑构件2、搭接扣环3、钢丝绳4、锁紧机构5、转向导轨51、锁紧转筒52、缠绕轴521、挡板522、加力杆523、限位杆524、木胶板6、限位凸起61、限位槽62、卡接块63、卡接杆631、卡孔632、斜拉索7、固定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悬挑防护棚,包括由承载横梁、承载竖梁组合构成的建筑框架1,整栋建筑以建筑框架1作为骨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建筑框架1上间隔固接有至少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构件2,支撑构件2的数量根据整栋建筑的宽度进行设置,尽量让每根支撑构件2的承载强度在安全范围内;每根支撑构件2上均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的多个搭接扣环3,其中支撑构件2为工字钢,工字钢具有较高的抗剪切强度,能够形成简支梁具有较高的承载强度,搭接扣环3竖直焊接在支撑构件2上,而相邻两个搭接扣环3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30cm。

在两根支撑构件2之间设有索网,索网主要由钢丝绳4依次穿入两根支撑构件2上的搭接扣环3构成,钢丝绳4在进行穿设时,在两根支撑构件2之间交替穿设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让整个索网将承载力平衡分布在支撑构件2上,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强度;为了保证钢丝绳4能够在支撑构件2上进行稳定固接,钢丝绳4的一端固接于固定块8上,固定块8与钢丝绳4之间通过焊接进行紧固,而固定块8直接焊接在钢丝绳4始端缠绕的支撑构件2上,从而将钢丝绳4的起始点进行固定;而钢丝绳4的另一端缠绕于安装在支撑构件2上的锁紧机构5上,锁紧机构5包括转向导辊以及锁紧转筒52,其中转向导辊转动安装在支撑构件2末端,锁紧转筒52转动安装在支撑构件2上靠近建筑框架1的部位上;利用转向导辊对钢丝绳4的走向进行改变并保证钢丝绳4能够在转向导辊上进行滑动,同时将钢丝绳4的末端固接在锁紧转筒52上进行缠绕,从而将钢丝绳4拉紧。为了保证钢丝绳4能够稳定缠绕,在锁紧转筒52包括缠绕轴521以及固接在缠绕轴521末端的挡板522,通过挡板522对钢丝绳4进行阻挡,避免钢丝绳4从锁紧转筒52上滑落。在挡板522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力杆523,便于扳动锁紧转筒52进行转动,增加扳动力矩,从而使用较小的力进行扳动;挡板522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均布的4个限位孔,每个限位孔内均插有弯折结构的限位杆524,限位杆524的插入端伸入支撑构件2上,在进行钢丝绳4拉紧后通过限位杆524将锁紧机构5进行限位,从而避免钢丝绳4被反向拉动。

在索网上依次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木胶板6;为了让相邻两个木胶板6在进行拼合时能够卡合紧密,在木胶板6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限位凸起61、多个限位槽62,其中限位凸起61的尺寸与限位槽62的尺寸相互配合,木胶板6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卡接钢丝绳4的卡接块63,通过卡接块63对卡入钢丝绳4上从而对木胶板6进行限位,让木胶板6拼接形成具有阻拦杂物的平台结构。为了保证卡接块63能够将卡入钢丝绳4后能够避免钢丝绳4从卡接块63上脱落,卡接块63包括横截面呈“回”字形结构的卡接杆631,卡接杆631的底部开设有贯通的卡孔632,卡孔632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结构,其中卡孔632的小端的宽度小于钢丝绳4的直径;利用倒梯形结构的卡孔632将钢丝绳4卡入卡接杆631内后能够避免从卡孔632拉出。保证木胶板6整体不会在钢丝绳4上随意滑动。

为了加强支撑构件2的承载力,在支撑构件2与建筑框架1之间设有斜拉索7,通过斜拉索7加强支撑构件2在建筑框架1上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一种悬挑防护棚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653.5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277579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E04G 21/32

专利分类号:E04G21/3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43号

发明人:陈松;刘强;陈剑国;唐大林;冯力;郭秋

第一发明人:陈松

当前权利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谢毅

代理机构:50213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悬挑防护棚论文和设计-陈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