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明心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质性,二者都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对“德”的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对传统知行问题的创新性发展,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层启示意义,即心上学、事上磨、致良知、合为一,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知行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历史长河中的焦点问题。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 393孟子主张先知后行。荀子主张知行统一,知与行相互交融。“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2]北宋二程强调知先行后。朱熹承袭了这一观点,同时对于二者的重要程度,又强调行重于知。王阳明则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辩证思维的知行观,即“知行合一”。由此开起了儒学新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国家尤其重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习近平更是明确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若丘山,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同时也是五位一体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知不够深刻,仅浮于浅面甚至是认知偏差,没有真正的入脑入心;二是能够认同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三是认同并践行,但践行程度不够或不能持之以恒。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作为解决知行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解决方法。
一、知行合一提出的时代背景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提出,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环境。王阳明处于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不思进取,特别是明武宗时期,宦官当道,太监“八虎”嚣张跋扈,使得政治一片混乱,敢言真语者皆被诬陷革职或处死。统治者争权夺位,爆发了宁王之乱,最终由王阳明带兵平乱。此外,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大量农民流失土地成为奴仆或流民,农民缺少土地,国家也因此缺少了征税对象,财政状况堪忧,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王阳明认为动乱的根源是人心出了问题,是知行产生了脱节。因此,对现实的思考是其思想产生的重大背景。
文化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在当时成为官方正统学术,成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读书人重知轻行。其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人知行脱节,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功利主义盛行,社会行为失范。“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压制了社会思想的创新,人们一味强调求理与格物致知,从而轻视了对行的把握。阳明先生痛感“今天下波顽风靡,为日己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人是己见,莫肯相下求正。”[4]阳明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敢为人先,冲破思想束缚,提出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思想。
一是与高校合作。2017年,医院先后与西南大学合作创建医院经济研究所,与重庆工商大学共同创建健康经济协同创新研究所,探索医院经济运行基本规律,构建医院资源匹配宏观和微观框架,促进医院经济实践与理论融合,以期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决策咨询。
起伏跌宕的特殊经历。一是家庭成长背景。阳明先生生长在书香世家,父亲王华为是科举状元,官居高位,在王阳明的成长中具有重大的影响。爷爷王天叙是著名大儒,因爱竹被称为“竹轩公”,培养了王阳明洒脱不羁的独立性格。二是少年立志成圣人。王阳明少年聪慧,被誉为神童,年少时曾出走关外游历,立志做圣人,为了成圣,其遍读朱子书籍。虽然格竹的失败让其对朱子的成圣之道产生了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朱熹等前贤的思想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黑暗官场的经历。因不愿同流合污,被宦官刘谨诬陷,廷杖四十,贬谪贵州龙场。在艰难困苦之境,王阳明克服重重困难,并在龙场悟道,发出“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5]以及后来的办学、剿匪与战事平乱等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是其“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实践之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就是在历经重重磨难之中提出和不断成熟的。余秋雨称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乡关何处》中说“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6]他的“心学”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有着重大影响,对周围国家也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至今仍被日本人尊崇不已。“心学”绝不是我们简单认为的“唯心主义”,而是一种强调主体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自我升华,追求大善,努力将知与行进行合理转换,达到知行相统一的哲学体系。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批判继承更要创新发展,要将其超越时空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使之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有效发挥其解决知行问题的作用。
二、“知行合一”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1.内涵解析
在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知”是知良知,本体的道德,也是指知识,对事物全方位的了解,包括的来龙去脉、因素构成等,即把握事情的本质。只有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达到掌握和了然于胸才是真的“知”。在今天指的就是认知与学习,对事物规律的把握。所谓“行”,便是将“知”了解透彻后,付诸于行动,并在践行中检验“知”,升华对“知”的理解。 “知行合一”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
1.4 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评价[13] 显效:7 d内溃疡面完全愈合、口腔黏膜完整或溃疡面愈合2/3以上、疼痛完全消失;有效:7 d内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正常生长、疼痛消失或减轻、无炎性分泌物;无效:创面无变化或扩大、疼痛不减轻。评估时特别注意舌下、舌系带、上下唇内侧和口咽部黏膜。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王阳明指出“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现”[7]82,即要 理论联系实践。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知”一定要通过“行”表现出来,“行”才是“知”的可靠表达。第二,内化于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7]77,行是实践,良知必须实践化,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获得和完善真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价值塑造,如生命印记般融入内心,自发与自觉的知行合一。第三,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8]439。让知行成为本能,而不是外在强加,不为行善而行善,知即是行,行就是知。行善不在于标榜自我,而是因为你的内心明辨善恶,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第四,知行合一,再出发。知与行二者不可分离,知与行也是不断再循环、再出发的,正如真理需要不断被实践检验 。
2.阳明心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
对“德”的共同追求与践行。儒家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德性教化,提倡仁义礼智信,阳明心学同属儒家文化,自然也继承了这一点。“知行合一”本身就是针对当时社会人们道德与实践脱离,功利主义盛行而提出的。王阳明强调每个人内心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要依照良知、发扬良知,不断地在实践中呈现良知。这样,道德就可以从人的认知层面推行至行动的层面,达致明辨是非,遏恶扬善的目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阳明心学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烙印,其“德”的内涵与今天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是有一定区别的。今天倡导的“德”是对传统文化“德”的批判继承,汲取了其合理内核。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尽管二者对“德”的具体内涵有所差别,但二者都凝结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至高追求。特别是阳明心学对“德”的教育方法是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借鉴的,继承和创新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实现“德”的内化。
理解生态文明,首要任务是将生态与自然区分开。一般理解,生态环境近似自然环境,其概念十分相近,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将其混用,但是严格意义上,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通常来说,自然环境所包含的范围比生态环境要广的多,自然环境除了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范围的生态环境,还包括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即生态环境包含于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几乎包括了各种天然因素,而生态环境是指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 研精致思,追本穷源
“和”的本质属性及社会责任。“和”是中华文化的特质,是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目标。王阳明心学思想提出的一大重要背景就是明朝动乱的社会。政治混乱,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大量农民流失土地成为流民,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儒家向来强调社会责任,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王阳明创造性的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在国家层面,倡导爱国,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层面,强调道德与公平,人人要尊敬守法,做有良知的人;在民众层面,提出了知行合一,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王阳明期待读书人能更多的学以致用,而不是光知不行,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开创太平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阳明先生在剿灭匪贼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指出必须加以文明教化,方可真正太平,实际上强调的就是社会规范和共同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这与今天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三个层面具有很多一致性,但同时我们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其的继承与超越,摒弃了封建糟粕部分。我们今天的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一致的,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失范等问题,亟需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本清源。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强调“爱国”,是因为纵观历史的发展,面对外来侵略,爱国主义的情怀总是可以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御敌。时代在发展,但爱国是不变的情怀,根植其背后的是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谐社会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追求。阳明心学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宝库,我们要汲取其积极方面为现代社会所用。
三、新时代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启示
1.心上学:鞭辟向里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7]210书法的好与坏不一定是练习多少的问题,在下笔前,要多静心常思,心中勾勒结构,这与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具有相同道理,画竹之前,心中需有竹。阳明先生以学习书法为例,指出做事态度的重要性,强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与认真,这也就是王阳明经常提到的“心上学”。借鉴“心上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以人为主体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主体的自发性,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作用。他反对程朱理学对人思维的束缚,倡导学以致用,提出“良知者,心之本体”[10]。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不因身份不同而存在差异。王阳明打破了常规思维,提出了人皆可成圣的说法。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传统民本思想的代表之一,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但封建主义的本质,导致其带有局限性,也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思想武器,如王阳明本人在面对统治者的压迫、奸臣的污蔑时,仍然恪忠职守。这既是一种忠义,也反映了封建等级思想对人性的束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王阳明心学等传统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打破了传统“官”“民”对立的局面,实现了“子民”到“人民”的质变。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管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公民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民幸福才是其最终落脚点。
深入学习,追本穷源。先生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7]77王阳明就孝道回答弟子徐爱,不能行孝实际是因为不是真知,知道就能做到,没有知道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不是真知道。孟子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11]304孟子以弈秋教人下棋为例,一人专心致知,另一人学的时候心不在焉,心里想着射天鹅,其学习的效果显然差之千里,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不是智力差别,而是能否专心致志。学习核心价值观要端正学习态度,深入探求其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脱节问题,究其根本是了解不够深入,未能达到真“知”。为此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内涵剖析,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历史故事深刻了解,从中寻找精神力量和智慧的启迪。中国历史上历来都不缺爱国仁义之士、诚实守信、宽容互助的楷模。唐雎不辱使命,为国家利益甘冒生命之危;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得百金者,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诚实守信、“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宽容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57的和谐思想、公正廉明的包拯等。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价值观的源头,从他们的事迹中感悟生命,从而得到人格的熏陶和激励,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立鸿鹄之志,坚定理想信念
王阳明一生有过多次“悟”,但在良知上,他却主张渐修。先生曰:“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8]349今日良知达致何种程度,就按照何等程度去做,明日有了新的感悟,则在此基础上去扩充。俗话说 “罗马不是一天修成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凡事不可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领会、心灵不断升华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大众的价值观,不是非圣人才能为,我们不需要去摆正所有之后才去做,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去不断践行,哪怕是十分细微的小事,如保护环境、爱惜公共物品、与人诚信交往等,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真正的践行不一定是你的高度有多高,而是在于去真做。一点改变,好过一成不变,要在不断的践行中改造自我,提升自我。
(1)慎思笃行
(3)静坐常思,反求诸己
先生曰:“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7]138一个人只有常常反省自己,才能不断认识自己,从而改正和完善自己,这与曾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致的。反省是基于对是非的正确判断,而这一切的判断标准,都基于自我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对应着不同的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人民是非判断的标准,我们要时常自我反省,进行对照,不断反求诸己,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常思让我们不忘初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过于松懈,不能严格要求自我,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能持之以恒,在公共理性层面自我要求低,总觉得多自己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有着侥幸心理,忽视了个体对社会的作用。
(1)自我价值塑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94如果仅浮于表面,光学不思,就不能达到充分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一味的空想也不行,就像革命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一样,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思想之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反思。用阳明先生的话就是“思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11]445。只有善于行动,勤于思考,才能精益求精,活学活用。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循环反复,不断检验。
2.事上磨:学以致用
先生曰:“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私欲,终不自见。”[7]82王阳明强调必须下功夫,进行事上磨炼,也就是只有实践才能得出天理。古今中外,皆强调学以致用,也就是说理论用于实际才能发挥其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存于脑袋中,必须见诸于客观实际。
自信方能自觉。必须从心底里重视核心价值观,它是兴国之魂和精神纽带,必须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真正做到从心底认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是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其建设结果至关重要。水利工程管理关键在于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技术人员与资金投入两个方面。
先生曰:“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7]79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问得已详细,已学会了就应当切实地实行。有些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仅流于表面,未进行深入地思考,更谈不上“慎思”;其次,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在慎重的思索之后,进行辨析,并付诸于行动,在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是这个道理。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推出以来发展迅速,由于其阅读的便利性、推送的实时性、建设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非常热衷的一种信息传输模式。其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数量已经累计2 000多万个,而且仍处于迅速扩展阶段。随着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接口功能日益完善强大,各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和业务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国内模式主要有三类,应收账款类、存货类(静态、动态、仓单模式)、预付类。银行的大多金融产品是按照上述三种逻辑开展。
避免浅尝辄止。行是知的结果,也是对知的检验,三思而后行对浮躁的年轻人是很好的劝诫。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往往是过于思考或仅流于思考,而忽视了“行”,过多的考虑可能就会转为犹豫,导致很多想法最终只能沦为空想。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有结果,没有行动的想法,永远只能是想法。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出真知”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道理。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要力行学文,做实干家。
三个层面同时践行。只学习,而不实践,容易助长浮华之风。只实践,不学理论,任意而为,反而会表象被蒙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其中国家层面是价值目标,社会层面是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是价值准则。它既“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三者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同时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国家的总体目标,这也是每一个人的目标,而这个目标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奋斗。“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向往的美好社会。倡导自由与平等,反对欺压和歧视,以法治国,让法律成为所有人的共同尺度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人人皆以此为准则,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那么就能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果。
先生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知者。”[7]29作为一代大儒,王阳明十分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认为立志是一切事业成功的首要前提,即使是学习各种工匠技艺也需要坚定的意志才能完成。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对于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部分与自身结合不够,缺乏远大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强调立志的重要性,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号召新时代的青年,要立鸿鹄之志。新时代要把个人志向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结合起来,同中国梦联系起来,理想是个人持续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之源。立志需躬行,广大青年要培养自身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在理想信念上坚贞不渝,要有着“安贫乐道”的精神,保持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
(3)躬行日常,三个层面同时践行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8]144。知与行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以公民层面为例,爱国可以是在外国友人前,树立良好的国民形象,对自己的祖国有着崇高的敬意,对我们中华民族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敬业,不一定是你的工作技能多么遥遥领先,而在于你对岗位的责任心和专注力;诚信,不一定是一诺千金,轰轰烈烈,而在于交往中的守信诚实;友善,不一定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大事,而是像雷锋同志一样,在生活中不断做有益于他人的点滴事件。在践行中去体悟我们价值观的深厚内涵,它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
(2)循序渐进,改造自己
3.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7]77他认为知是行的起点,行是知的结果,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让知行成为本能,而非外在强加,通过扩充良知,实现主体的大我之境。
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生产动力,缩小城乡贫富差别。用城乡统筹、公平共享的思路指导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朝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相对差距。此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充分刺激农村消费、扩大生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自我价值是个人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要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3]广大青年,必须摆正自我的位置,以奋斗为青春底色,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要积极参与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于行动中。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要领与悟,体与行,不能将其当作纯粹知识,仅流与口耳”[14]。 这也是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实践出真知,在践行中塑造自我,培育理想人格。要深刻领悟与体会,以身作则,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前行。
(2)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7]7
4)实时交通路况和天气预报技术。实时交通信息除包括城市道路拥堵情况外,还应该包括整个区域的交通状况,路面的维修情况,路面情况等。实时天气不仅指当年某个市或县当天的天气预报,还应包括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灾害性气象,出行目的地的天气状况等,具备动态的交通和天气状况,才能为客货运输、交通出行带来很大方便。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7]97正常的需要是无可厚非的,必须摒弃过多的欲望,认清是是非非。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到的理念,才能对本体形成影响,从而正确辨别与应对是非。
王阳明曾在《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15]回答弟子徐爱问题,人们喜欢美好的颜色或事物,厌恶难闻的气味,不是因为看到了美丽颜色后,才喜欢美丽的颜色,也不是因为闻到难闻气味后,才讨厌它,而是因为喜欢与厌恶早已在我们的心中有了定义或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辨别是非的量尺。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中,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即“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要能够对一切经验情境中相对价值做出恰当判断,才能够从事于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评判的标尺,它不是圣人的价值观,也不是乌托邦的价值观,它是大众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就是在不断地践行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通过每事每变,逐渐立心立诚,以完成自己的人格。
(3)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外”[8]264。在这里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定义为唯心主义,它实则是我们追寻的一种人生境界。王阳明强调的其实是“花”,也就是今天倡导的价值标准是否存在你的内心,内心是否明辨善恶,如果你的意识中没有“花”这个概念,那么此花对于你来说,几乎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知”与“行”统一起来,能否做到知行合一,是辨别其是否存在于内心的标准。心中若无或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无从谈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使之内化于心,成为本体的价值取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24孔子以自身经历为例,描述了德性修养的至高境界,即主体意识与外在规则融为一体。个人的行为范式,不再受环境左右,举手抬足之间尽是道德修养的体现,这也是知行合一追求的至高境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心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将其如“良知”一般,成为本体的天性本能。达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11]157。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新时代中国更加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对少数分子的不爱国行为必须要十分警惕。
我小时候,考试带乌龟去。我把答案用铅笔抄在龟壳底部,让乌龟传答案。乌龟最终走错路,还是被抓了,老师问这是谁的乌龟。我不敢吱声,老师:“龟壳上写的是啥字?”我:“应该是甲骨文吧!”那次,我在走廊举着乌龟被罚站了半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挑战。越是发展关键时期,我们越需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凝心共识,构筑精神长城,并由此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实现的最持久力量。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方法。即 “心上学”“事上练”“达于道”“合为一”。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将阳明心学超越时空,将其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部分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发挥其时代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要认真学习和领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真谛,常思己过,身体力行。
4.1.2 喷气燃料冰点和结晶点检测重复性 对喷气燃料冰点和结晶点的检测结果重复性进行考察时,采用与柴油凝点检测相同的试验条件。研究过程中对长岭喷气燃料进行了4次重复性检测试验,结果见表9。
参考文献:
[1] 钱穆.论语新解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 荀子.图解荀子 [M]. 崇贤书院,译.合肥:黄山书社,2015:2.
[3] 蔡利民. “两学一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N].光明日报,2016-05-27(2).
[4] 王守仁.阳明全集:第2卷[M].北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487.
[5]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27
[6] 余秋雨.山居笔记 [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7] 王建军.王阳明如何找回你强大的内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
[8] 王阳明.传习录[M].姚彦汝,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9]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0]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79.
[11]王蒙.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31(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4]谭秋浩.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J].高教探索,2015(9):121-124.
[15]王阳明.传习录[M].李问渠,编译.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8.
KnowledgeandActionShouldGoHandinHand:ThedeepEnlightenmentofYangming’sPhilosophyonthePracticeofSocialistCoreValuesintheNewEra
ZHAO Qian, YE Jin, LI Yanjiao
(CollegeofMarxism,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Gansu730050,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is homogeneou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oth of them emphasize human subjectiv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ursuit of “virtue”, which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with rich connotations, is the core concept of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as well a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issue of knowing and doing, and it also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new era.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means preparation in mind, practice in successive, mastery of truth, and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ereby, it internalize the mind and externalize it into action. The theory, meanwhile, is conducive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olidating the culture and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Keywords: new era;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9(2019)02-0018-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XKSO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KS008);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研究项目(XCSXZL201704);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17-wy01)。
收稿日期:2018-10-21
作者简介:赵潜,男,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DOI:10.16297/j.nuaass.201902004
标签:核心价值观论文; 良知论文; 思想论文; 社会论文; 层面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XKSO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KS008) 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研究项目(XCSXZL201704) 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17-wy01)论文;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