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观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据,海底,地震仪,海床,珙县,色谱仪,地震局。
地震观测论文文献综述
郝天珧,郭永刚,张艺峰,游庆瑜,谢志招[1](2019)在《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技术——以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型观测平台——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是一种基于海底光电复合缆的光电传输技术,将传统的陆地地震观测台站向海区延伸、弥补海区地震观测台站的不足,实现实时、长期连续观测地球内部过程的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海洋科学的创新性研究平台,相关的技术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18年,我国研发建设的"福建近海海底地震观测台",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关键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具备进入地震行业网的能力.经过超过叁个月的试运行检验,证实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建浯屿岛海底地震台(网)研发的关键技术与建设流程、关键技术环节相关规范和检测结果.地震采集数据结果表明,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实现了数据实时流服务,并可接入中国地震局JOPENS系统,数据实时传输正常,并自动存储实时波形数据;试运行期间以实际99%以上的高运行率,达到了国家测震台网管理规定的优秀标准.研发结果可为我国今后的海底地震观测台(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指标与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吕川川,郝天珧,Rawlinson,Nicholas,赵亮,徐亚[2](2019)在《苏拉威西俯冲带结构与俯冲起始机制的叁维地震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拉威西海具有独特的演化过程—位于北婆罗洲及苏禄岛弧下的苏拉威西海板块停止俯冲后,其俯冲板块的另一侧开始向苏拉威西岛俯冲,形成了诸如俯冲转换边缘、对向俯冲系统等独特的地质现象。针对这种同一板块一侧俯冲停止后在板块另一侧发育新俯冲的过程,科学界提出了众多的板块初始俯冲机制模式,如前陆盆地碰撞后发育新俯冲、大陆/岛弧边缘重力失稳后解耦后俯冲、岩石圈浅部小范围的地幔对流活动导致俯冲等14种初始模式。由于难以获得处于俯冲初始阶段俯冲带的深部岩石圈的地震观测资料,造成这些板块活动模式仍止步于推测。苏拉威西海区的天然地震观测资料不仅是研究苏拉威西海俯冲系统岩石圈深部构造及演化的基础,而且也是认识俯冲过程初始机制的关键一环。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所属重点项目"苏拉威西海与古南海对向俯冲系统的叁维地震观测与板块活动机制"在苏拉威西海区针对北苏拉威西海俯冲板片结构所开展的叁维地震观测研究。该项研究实验以揭示俯冲系统深部结构与板块活动机制为目标,通过多边国际合作,于2019年8月15—25日在苏拉威西海区成功投放了27台国产宽频带海底地震仪(BBOBS),拟采集10个月的天然地震数据。同时计划利用印尼合作方的陆区地震台站数据,与OBS数据一同开展研究区岩石圈叁维结构的地震学研究与数值模拟,认识俯冲下插板片的变形形态与特征、上覆地壳增厚程度及与俯冲系统持续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讨论该地区独特俯冲系统的初始机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周丰森,王迪晋,旦增[3](2019)在《基于全球分布的地震观测数据估计_0S_0模态的特征频率及品质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1-03-11日本M_W9.3地震后全球地震台站记录的约220 h波形数据,基于一定的判断准则,筛选出质量较高的448个垂向观测数据,采用频域AR方法对_0S_0模态的特征频率和品质因子进行估值,并以信噪比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特征频率f=0.814 658 4±5.3×10~(-7),品质因子Q=5 586±12。该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精度更高,有助于约束现有地球介质密度和衰减模型,使其更接近真实地球。(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林国元,朱继承,张亚男,连凯旋,常娇[4](2019)在《CIC-200离子色谱仪地震观测标准模板检验与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地震观测数据质量,有必要对配制的标准溶液、混合标准溶液、混合标准曲线溶液进行检验,提出标准模板检验方法。当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需要对旧标准模板进行标定,提出标准模板标定方法。通过标准模板检验与标定结果分析,用低浓度标准样标定标准模板时,不能使用国标作为判断标准,而应使用标准偏差作为判断标准。提出特征离子概念,选一种相对标准偏差最小的离子,称为该水样的特征离子,作为判别标定结果是否合格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单维锋,滕云田,刘海军,杨冠泽[5](2019)在《大数据环境下地震观测数据存储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技术为处理海量地震观测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存储与计算模式。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关系数据库存储方案的读写速度低、用户并发度低和可扩展性差等问题,以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为例,在详细分析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Base和Open TSDB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搭建了大数据测试平台,完成了不同存储方案下查询、插入性能实验和并发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关系数据库存储方案相比,基于HBase和Open TSDB的存储方案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并发性,经过优化后的HBase存储方案具有更高的读取和存储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张向辉,贺玉山,张国富,郭文军,孙玉萍[6](2019)在《叁维地震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压制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脚印"一直都是地震勘探中无法避免的问题。采集脚印的存在严重影响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在当前小面元、高密度、高效地震勘探过程中,虽然采集脚印可以通过优化野外采集观测系统有效解决,但往往成本太高而难以实现。而在地震资料处理环节,如果能在保幅高分辨地震处理技术的基础之上,运用地震处理技术手段有效压制采集脚印,从而提高地震资料在平面属性上的精度及保真性,增强砂体横向识别精度,为地震解释提供高精度的地震成果,那么,将会节约施工成本,加快勘探进度,提高勘探效率。本文基于实际地震资料,通过对采集脚印形成主要因素的研究,运用针对性地震处理技术压制采集脚印,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小面元观测系统产生的采集脚印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高密度、高效地震勘探技术序列。(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姜佳宁,吴利军,徐磊,赵祖虎,方宏[7](2019)在《地震观测仪器自动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地震地球物理观测台网台站监测工作实际,研制一款地震观测仪器自动监控软件。该软件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下IP类仪器设备的网络实时或定时自动监控,地球物理观测类仪器时钟、状态和观测数据的定时自动监控,能自动识别当日观测数据中的无效数据、变幅异常、干扰、地震和限幅等信息,无需借助其他硬件和软件即可将告警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给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可实现对仪器原始观测数据的自动备份和手动恢复,及对仪器的一键重启和校正时钟等控制类操作,无需跨平台操作即可查看当日观测数据曲线及分析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对仪器的统一高效管理。(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宁晓青,傅文博[8](2019)在《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地震观测台站的正常运行,解决当前台站动行观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性不高、观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资源利用不足及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套集设备管理、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采集、信息通讯、信息管理与应用为一体的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考虑到地震观测台站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分析台站运行状态观测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抢修以及远程操控,采用具有双通道可切换的12 V稳压直流电源和UPS作为观测系统供电设备,采用有线、无线双线路备份的方式集成网络通信系统,并实现人机交互设计;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包括用户管理、值班工作管理、台站设备管理、台站运行状态观测、故障预警以及故障派单及抢修等系统软件部分,完成系统设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能够在网络中断时继续保持信息传输连续率,工作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没有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正,黎斌,董非非,查小惠,项月文[9](2019)在《地震观测数据分布式存储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ceph集群的叁种接口的学习与实践,利用老旧的X86服务器,构建基于ceph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观测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0期)
李果[10](2019)在《四川宜宾再次地震:震区将新增地震观测台阵》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时间2019年7月4日10时17分,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41度,东经104.74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珙县政府新闻办了解到,此次地震导致多处房屋和基础设施受损加剧,但主要道路畅通,相关灾情正在进一(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7-05)
地震观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拉威西海具有独特的演化过程—位于北婆罗洲及苏禄岛弧下的苏拉威西海板块停止俯冲后,其俯冲板块的另一侧开始向苏拉威西岛俯冲,形成了诸如俯冲转换边缘、对向俯冲系统等独特的地质现象。针对这种同一板块一侧俯冲停止后在板块另一侧发育新俯冲的过程,科学界提出了众多的板块初始俯冲机制模式,如前陆盆地碰撞后发育新俯冲、大陆/岛弧边缘重力失稳后解耦后俯冲、岩石圈浅部小范围的地幔对流活动导致俯冲等14种初始模式。由于难以获得处于俯冲初始阶段俯冲带的深部岩石圈的地震观测资料,造成这些板块活动模式仍止步于推测。苏拉威西海区的天然地震观测资料不仅是研究苏拉威西海俯冲系统岩石圈深部构造及演化的基础,而且也是认识俯冲过程初始机制的关键一环。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所属重点项目"苏拉威西海与古南海对向俯冲系统的叁维地震观测与板块活动机制"在苏拉威西海区针对北苏拉威西海俯冲板片结构所开展的叁维地震观测研究。该项研究实验以揭示俯冲系统深部结构与板块活动机制为目标,通过多边国际合作,于2019年8月15—25日在苏拉威西海区成功投放了27台国产宽频带海底地震仪(BBOBS),拟采集10个月的天然地震数据。同时计划利用印尼合作方的陆区地震台站数据,与OBS数据一同开展研究区岩石圈叁维结构的地震学研究与数值模拟,认识俯冲下插板片的变形形态与特征、上覆地壳增厚程度及与俯冲系统持续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讨论该地区独特俯冲系统的初始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观测论文参考文献
[1].郝天珧,郭永刚,张艺峰,游庆瑜,谢志招.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技术——以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吕川川,郝天珧,Rawlinson,Nicholas,赵亮,徐亚.苏拉威西俯冲带结构与俯冲起始机制的叁维地震观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周丰森,王迪晋,旦增.基于全球分布的地震观测数据估计_0S_0模态的特征频率及品质因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4].林国元,朱继承,张亚男,连凯旋,常娇.CIC-200离子色谱仪地震观测标准模板检验与标定[J].内陆地震.2019
[5].单维锋,滕云田,刘海军,杨冠泽.大数据环境下地震观测数据存储方案研究[J].中国地震.2019
[6].张向辉,贺玉山,张国富,郭文军,孙玉萍.叁维地震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压制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7].姜佳宁,吴利军,徐磊,赵祖虎,方宏.地震观测仪器自动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
[8].宁晓青,傅文博.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9].李正,黎斌,董非非,查小惠,项月文.地震观测数据分布式存储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9
[10].李果.四川宜宾再次地震:震区将新增地震观测台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