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论文_罗金霞,罗兰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肺复苏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肺,急诊,心脏,因素,残障,高效,面罩。

心肺复苏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金霞,罗兰清[1](2019)在《探讨符合我国国情高效推广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科普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符合我国国情高效推广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科普模式。方法以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学生410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名学生,采用"会议室PPT理论授课+模拟假人操作示范+个别抽查实操练习"的模式科普徒手心肺复苏术;B组210名学生,采用"会议室PPT理论授课+操作关键点模拟假人实操讲解、示范、实操连贯示范+分组实操练习导师指导+考核合格者协助一对一培训"的模式科普徒手心肺复苏术。自制《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调查问卷表》,评价两种徒手心肺复苏科普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效益优势。结果 A组科普有效率(93.8%)与B组(96.8%)相当(P> 0.05)。两组学生科普后对自己急救能力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为身边需急救患者心肺复苏主动性增强,绝大多数学生自觉科普内容完全掌握或基本掌握,建议纳入9年义务教育。A组对本次科普整体评价优良率(93.2%)与B组(96.5%)相当(P> 0.05)。结论 A、B两组均是推行扶手心肺复苏有效可行的科普模式,可根据场地、人力等情况酌情选择;结合我国9年义务教育的国情,建议将徒手心肺复苏术纳入9年义务教育课程,建立国民急救技能普及的长效机制,提升民众整体的急救技能素养水平,从而有效提升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谈飞洋,李晔至,黄晓晴,周莉[2](2019)在《普及心肺复苏术 助力跑赢死神》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27日凌晨,一名年仅35岁的男艺人在录制运动类综艺节目时猝死。这一令人痛心的突发事件,引起了公众对运动性猝死,及其主要的院前急救方式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配备情况等高度关注。为什么平素看起来健康的人会猝死?什么情况(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9-12-04)

周涛[3](2019)在《心肺复苏术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急诊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年8月—2018年8月这一期间,随机选择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心脏骤停患者,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急诊抢救,实验组按照国际心脏复苏指南标准(2005年)予以抢救。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与成功分别为23.53%、29.41%,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2.94%、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χ~2=6.476,P=0.011);实验组患者无效率5.88%,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6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8,P=0.000);实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67.65%,高于对比组患者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0,P=0.002);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为(105.36±6.75)U/L、(143.57±6.68)U/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81.57±9.5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6±10.35)U/L(t=37.945,P=0.000;t=17.462,P=0.000),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降低程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61,P=0.000)。结论急诊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显着提高,改善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郑静洁[4](2019)在《关于中职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是每个中职护生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针对近几年来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及对策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9期)

张茂祥[5](2019)在《心肺复苏术在残障大学生课程建设中的普及与推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学者对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认识缺乏,但学习意愿很高,残障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有必要掌握心肺复苏术,更有责任对CPR进行全民普及,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5期)

周世辉,翟桂兰,马雪[6](2019)在《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在急诊科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在急诊科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术(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院前急救CPR患者,按照CPR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喉罩人工呼吸支持)与对照组(面罩通气辅助呼吸后再给予气管插管),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CPR相关指标,于CPR前、CPR成功后2、6 h分别检测p H、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记录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所需时间、气道有效开放时间、SpO2上升时间及瞳孔回缩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CPR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CPR前比较,CPR成功后2、6 h,对照组pH显着升高(P<0.05),SpO2、PaO2无显着差异(P>0.05),而观察组pH无显着差异(P>0.05),SpO2、PaO2显着升高(P<0.05);观察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人工呼吸支持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且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李静明,赵彦辉[7](2019)在《中职护生心肺复苏术标准化测试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中职护生心肺复苏术(CPR)相关质量指标,评价CPR技能培训效果。方法参照《2015心肺复苏指南》使用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考核并通过相关数据反馈,如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吹气量大小、按压中断时间。结果根据以上操作项目正确与错误记录,存在按压频率不稳、按压深度不够、按压后胸廓没有完全回弹、吹气量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上述指标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使用智能心肺复苏模拟人是提高心肺复苏术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法,可在中职护理专业急救教学与培训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高东霞[8](2019)在《高职高专院校护生心肺复苏术比赛常见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护生心肺复苏术操作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方法对我院参加心肺复苏术比赛的护生成绩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问题与对策。结果针对护生在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显着提高心肺复苏质量。结论针对心肺复苏术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不断提高护生心肺复苏质量。(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3期)

陈志亮,曹文伟[9](2019)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8年9月60例行急诊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0例及失败组40例,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带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总结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疾病类型、家庭急救、肾上腺素使用量、除颤为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众多,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张欢[10](2019)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掌握情况调查和培训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了解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知识普及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掌握水平的原因,为医院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2.探讨以情景模拟演练为基础的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找到一种适合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培训的方法。方法: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的横断面调查:第二部分是现场心肺复苏培训的试验研究。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326名非医务工作者进行现况调查;在接受过调查的非医务工作者中随机抽取126名为培训对象,按其工作区域随机分为A、B、C叁组(A组41人,B组40人,C组45人),A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组,B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反思实践培训组,C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培训组,培训后对叁组成员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对比叁组考核成绩和质量监测结果。所有的数据均采取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之间比较服从正态分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间资料对比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earso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所有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现况调查1.1研究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问卷326份,回收率为100%,除去无效的问卷9份,剩余有效的问卷317分,有效率为97.23%。1.2问卷共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其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5分,平均分(60.60±13.84),60分以下136人(42.9%),80分以上40人(12.6%),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两项正确率最低,分别为28.6%和12.3%。1.3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91.8.%的非医务工作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95.6%的人愿意接受培训;大部分的非医务工作者(47.2%)认为应该每半年培训一次现场心肺复苏术,且操作示教(67.3%)和情景模拟演练(52.9%)的培训方式较其它方式更受欢迎;培训方式单一(71.3%)是既往培训中最常见的问题;比起理论知识他们更希望得到操作技能(87.5%)和应急心理方面(60.6%)的提升。1.4对于未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主要原因,44.8%认为是未经过正规培训;26.5%认为是学习意识不强;17.1%认为是找不到学习的途径;10.4%认为是工作太忙没时间,还有一小部分(1.3%)是其它原因,可以忽略不计。1.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电梯间、保安、食堂、计财处、消防的非医务工作者知识得分显着高于保洁(β值分别为10.25、10.79、14.95、18.11、18.49);接受过培训的人知识得分显着高于未培训者,其β值为8.88;参与过紧急抢救场景的人知识得分高于没有参与过紧急抢救场景的人,β值为3.07。部门、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经历过紧急抢救场景是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2.培训效果分析2.1培训后叁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培训前有显着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培训后叁组技能考核成绩C组>B组>A组,B组在呼救、判断呼吸、同时判断呼吸和脉搏、按压无偏倚、避免过度通气五个环节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按压频率、按压深度两个环节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质量检测结果为:叁组学员在按压频率方面,C组优于B、A组,按压频率分别为(110.31±6.56)次/分vs.(121.55±10.46)次/分,(122.07±9.86)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深度方面,C组优于B、A组,按压深度分别为(5.37±0.27)cm vs.(4.09±5.09)cm,(4.30±1.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廓回弹方面,C组优于B、A组,滞留次数分别为(18.13±5.13)次vs.(31.53±6.12)次,(33.22±4.6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叁组按压中断时间分别为(44.62±3.41)s,(44.69±3.49)s,(44.75±3.4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气方面,B、C组优于A组,平均通气量分别为(626.25±89.66)ml,(600.98±85.41)ml vs.(723.2±138.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呈负相关(r=-0.799,P<0.01),按压频率与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8.873,P<0.01)。结论:1.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知识掌握水平较低,培训需求大;2.医院应加强对院内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培训工作的重视,广泛调动其学习心肺复苏的积极性,根据学员的培训需求及影响其掌握水平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常规的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对其展开培训。3.以情景模拟演练为基础的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能优化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部分环节,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20)

心肺复苏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1月27日凌晨,一名年仅35岁的男艺人在录制运动类综艺节目时猝死。这一令人痛心的突发事件,引起了公众对运动性猝死,及其主要的院前急救方式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配备情况等高度关注。为什么平素看起来健康的人会猝死?什么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肺复苏术论文参考文献

[1].罗金霞,罗兰清.探讨符合我国国情高效推广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科普模式[J].中国处方药.2019

[2].谈飞洋,李晔至,黄晓晴,周莉.普及心肺复苏术助力跑赢死神[N].佛山日报.2019

[3].周涛.心肺复苏术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系统医学.2019

[4].郑静洁.关于中职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9

[5].张茂祥.心肺复苏术在残障大学生课程建设中的普及与推广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周世辉,翟桂兰,马雪.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在急诊科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7].李静明,赵彦辉.中职护生心肺复苏术标准化测试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

[8].高东霞.高职高专院校护生心肺复苏术比赛常见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9

[9].陈志亮,曹文伟.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10].张欢.医院非医务工作者现场心肺复苏术掌握情况调查和培训效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心肺复苏术-图11 胸外按摩心脏的部位...心肺复苏术-图12 胸外心脏按摩公交站牌上的心肺复苏术方法5.消防安全员排查安全隐患吴金英/图23...徒手心肺复苏术教学目标(四)心肺复苏术-图4-16 错误的按压...

标签:;  ;  ;  ;  ;  ;  ;  

心肺复苏术论文_罗金霞,罗兰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