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球藻作为商业应用上热门的微藻之一,在食品、保健、污水处理等方面都被广泛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小球藻在不同培养模式下,其生物量、叶绿素、油脂等生化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三相分离方法对相应培养条件下收集的藻粉提取油脂,进而对油脂中的中性脂、糖脂、磷脂以及三酰甘油酯sn-2位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比较小球藻藻种MBFJNU-1和MBFJNU-17,在“自养种子-自养培养”、“自养种子-异养培养”、“自养种子-混养培养”以及“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四种模式下的生化指标变化。在“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模式中,小球藻MBFJNU-1合成最大生物量10.61±0.68 g/L,叶绿素a含量为42.84±0.75 mg/L,而多糖和油脂则在“自养种子-混养培养”模式中积累较多,分别为6747.84±3.88 mg/L和1388.87±8.17 mg/L。对小球藻MBFJNU-17而言,“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模式最有利于生物量(9.27±0.15 g/L)、油脂(1297.12±4.31 mg/L)和多糖(3960.00±2.92mg/L)积累,而叶绿素a含量在“自养种子-混养培养”模式中合成54.56±3.54 mg/L。最后对四种培养模式下收集的藻粉进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发现两种小球藻在不同条件下饱和脂肪酸含量都高于40%。“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条件最有利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小球藻MBFJNU-1和MBFJNU-17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0.73%和49.50%。综合考虑,得出“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是两株微藻的最佳培养模式。(2)研发一种绿色节能的提油技术,即三相分离法提取小球藻油脂。利用三相分离体系提取藻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藻粉:缓冲液)、硫酸铵浓度10%(w/v)、体积比1:2(悬浮液:叔丁醇)、温度70℃。从油脂得率中可知,在“自养种子-异养培养”下收集的小球藻MBFJNU-17藻粉油脂得率最高,达28.67 g/100g。(3)利用硅胶柱和洗脱剂分离油脂,分析中性脂、糖脂、磷脂和三酰甘油酯sn-2位置上脂肪酸的组成,其中,C16:0、C18:0、C18:2和C18:3为主要脂肪酸。对于小球藻MBFJNU-1而言,“自养种子-异养培养”小球藻分离得到的中性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为丰富,达55.42%;“自养种子-混养培养”小球藻分离得到的糖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达53.22%。而在小球藻MBFJNU-17脂肪酸组成中,“自养种子-混养培养”小球藻分离的磷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4.60%);“自养种子-自养培养”小球藻分离的糖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最高(49.59%)。分析三酰甘油酯sn-2位置上的脂肪酸组成,“自养种子-混养培养”小球藻合成的饱和脂肪酸以及棕榈酸含量最高,其中,小球藻MBFJNU-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46%,棕榈酸含量为30.42%,而小球藻MBFJNU-17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58%,棕榈酸含量为30.73%。对于sn-2多不饱和脂肪酸,两株小球藻在“混养培养种子-混养培养”条件下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7.16%和32.61%。通过分析两株小球藻三酰甘油酯sn-2位置上的脂肪酸组成,证明这两株小球藻具有合成棕榈酸的能力,为开发人乳脂替代品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郑丹梅
导师: 陈必链
关键词: 小球藻,油脂,自养,异养,混养,脂肪酸,三相,油脂种类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分类号: Q945
DOI: 10.27019/d.cnki.gfjsu.2019.001781
总页数: 71
文件大小: 2724k
下载量: 24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小球藻的调水功能及使用案例[J]. 科学养鱼 2020(05)
- [3].普通小球藻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生理应答[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5)
- [4].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的影响[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5].优质微藻(小球藻)在水产养殖中的需求及应用前景12问[J]. 当代水产 2015(01)
- [6].塑料袋混合营养培养小球藻技术[J]. 科学养鱼 2020(09)
- [7].埃氏小球藻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3)
- [8].沙漠小球藻转植物表达载体的表达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9].小球藻,营养全面却难称“神奇”[J]. 家庭医药 2008(06)
- [10].小球藻不同接种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4)
- [11].小球藻已成为全球共享的保健佳品[J]. 中国保健营养 2009(10)
- [12].1-萘酚对普通小球藻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2)
- [13].利用畜禽粪生产小球藻的工艺设计及发展前景[J]. 中国牧业通讯 2011(13)
- [14].小球藻土池定向培育技术[J]. 科学养鱼 2009(07)
- [15].小球藻在池塘养殖中的调水作用[J]. 科学养鱼 2020(09)
- [16].小球藻在养殖调水方面的几种应用方法[J]. 渔业致富指南 2016(16)
- [17].小球藻也“百搭”,既可做开口饵料,又能重建水体——本刊专访永聚源分公司总经理肖寅生[J]. 当代水产 2015(02)
- [18].小球藻蛋白酶解肽铁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04)
- [19].应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小球藻的培养温度[J]. 海洋科学 2013(04)
- [20].黑暗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处理废水的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09)
- [21].G418和氨苄青霉素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5)
- [22].普通小球藻产油性能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5(02)
- [23].小球藻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模拟试验[J]. 海洋与渔业 2015(02)
- [24].甲萘威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9)
- [25].氮和铁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油脂积累的影响[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26].小球藻高密度培养及油脂提取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4)
- [27].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J]. 农药 2011(02)
- [28].菹草对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7)
- [29].8种不同絮凝剂对埃氏小球藻絮凝效应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30].一种小球藻的新型培育方法及用途[J]. 河北渔业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