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结构组织论文-陈文平

中观结构组织论文-陈文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观结构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员工的面子观,基于组织的自尊,建言行为,沉默行为

中观结构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平[1](2013)在《组织中员工的面子观结构探索及其对建言和沉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就在学者的自觉下进行,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子”是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索组织中员工的面子观结构,我们在综述国内外面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和后续访谈,探索出员工面子观的叁因子结构,并得到验证。员工的建言和沉默行为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新兴课题,对组织影响深远。利用开发的面子观量表,我们考察了不同的面子观对建言和沉默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两个子研究。研究一先是通过对26名目标群体的开放式问卷以及后续访谈,归纳整理员工的面子行为关键事件,编制出包含24个项目的初始问卷,项目分析删掉2个项目后,通过对201个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对另外206个样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并验证了员工面子观的结构及其量表。员工面子观量表共包括“想要获得面子”(3个项目)、“维护自己的面子”(5个项目)、“维护他人的面子”(7个项目)叁个分量表。研究二利用研究一开发的面子观量表,通过对363份“员工—同事”配对样本的问卷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面子观对建言和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基于组织的自尊在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沉默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以及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1)想要获得面子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维护他人的面子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维护自己的面子对员工的沉默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基于组织的自尊在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沉默行为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在基于组织的自尊较高的条件下,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沉默行为间的关系更显着。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解释了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4-01)

张洪涛[2](2013)在《调解的技术合理性——一种中观的组织结构-功能论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调解的同等组织结构,为嵌入该结构的民意沟通提供了平等而自由的"理想的言谈情景",形成了"主体间性"和"主体间性结构",为充分、深入而成功的民意沟通提供了可能和技术保障,并在沟通中滋生出一种建基于自身组织技术上的既不同于立法也有别于司法审判的沟通合法性,即技术合理性。制度的命运最终决定于自身技术。调解之所以能长存于古今中外,在于自身的技术合理性,而不是外在的意识形态因素。(本文来源于《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王聪聪,蔡宁[3](2012)在《组织间网络中观结构对投资银行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投资银行业日益重视承销合作网络的背景下,本文从介于宏观行业网络与微观对偶关系之间的中观层面分析了小团体结构对投资银行绩效的影响问题,并利用1994-2011年资本市场承销数据进行了论证。具体而言,投资银行小团体结构的行业网络中心度对其成员绩效起着正向促进的作用;小团体成员间中心度的异质程度亦与其成员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投资银行网络战略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升我国投资银行业绩效,促进其稳定有序地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期刊2012年03期)

张灿,戴如春[4](2011)在《纳米压痕技术在骨组织微纳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得骨的微观弹性模量及硬度反映骨的微观力学性能,在骨组织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纳米压痕技术在骨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过程进行回顾性的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分别对纳米压痕技术原理组成、使用及计算方法及其在骨力学、微结构、骨愈合、骨软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性阐述,从而得出该技术在整个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趋势及发展现状。结果:在骨研究中骨的整体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与纳米压痕技术所测得的微观力学性能可能并不一致。骨微结构研究中纳米压痕硬度能有效地反映骨材料的各向异性程度。纳米压痕技术可以将骨愈合潜在的生物学原理与机械性能逐渐恢复过程相联系起来。纳米压痕与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试验的准确度。结论:纳米压痕技术是作为测量骨表面和骨组织的纳米量级形貌特征和100 nm~600 nm下的凹痕压痕模量与硬度等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纳米压痕技术在评价骨组织材料质量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日渐成熟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陈乐庆[5](1988)在《试论我国的中观经济组织结构与企业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远比科尔内所说的复杂。企业在不依赖或半依赖市场的情况下,不仅依赖于代表国家利益的中央政府,而且更主要地依赖于代表地区利益的地方政府。对于微观经济实体——企业,它面对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以地方政府为最直接。因此在中央政府与企业之间多出来一个部分,对于这一部分,在认识上存在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两种说法:其一认为这一部分还是属于宏观经济组织结构;其二认为这是一个中间层次,虽然意识到这一部分在我国的特殊存在,但并没有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因而也就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致使现实中的改革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中观结构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调解的同等组织结构,为嵌入该结构的民意沟通提供了平等而自由的"理想的言谈情景",形成了"主体间性"和"主体间性结构",为充分、深入而成功的民意沟通提供了可能和技术保障,并在沟通中滋生出一种建基于自身组织技术上的既不同于立法也有别于司法审判的沟通合法性,即技术合理性。制度的命运最终决定于自身技术。调解之所以能长存于古今中外,在于自身的技术合理性,而不是外在的意识形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观结构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平.组织中员工的面子观结构探索及其对建言和沉默行为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

[2].张洪涛.调解的技术合理性——一种中观的组织结构-功能论的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

[3].王聪聪,蔡宁.组织间网络中观结构对投资银行绩效的影响[J].浙江金融.2012

[4].张灿,戴如春.纳米压痕技术在骨组织微纳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

[5].陈乐庆.试论我国的中观经济组织结构与企业改革[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8

标签:;  ;  ;  ;  

中观结构组织论文-陈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