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邓梅,何鹏,罗伟,兰秀锦,马建

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邓梅,何鹏,罗伟,兰秀锦,马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藏半野生小麦,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邓梅,何鹏,罗伟,兰秀锦,马建[1](2018)在《遗传解析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优异普通小麦品系后代的农艺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和优异普通小麦品系99E18及其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鉴定携带西藏半野生小麦优异性状的株系。【方法】采用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优异普通小麦品系99E18构建的含287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为实验材料,进行两年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对群体的抽穗期、开花期、株高、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以及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及遗传分析。【结果】除分蘖数以外,两年间的表型数据均呈现出极显着正相关。10个测量性状在小麦RIL群体内部变异较大,表现出连续变异,呈近似正态分布,并由多基因控制。除分蘖数遗传力较低外(0.097),其余农艺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之间,由遗传因子控制。RIL群体中,大部分性状之间都检测到显着相关性。【结论】鉴定获得具有西藏半野生小麦背景的7个综合农艺性状较为优异的高代株系,适用于后期育种利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宫希,蒋云峰,徐彬杰,乔媛媛,华诗雨[2](2017)在《利用普通六倍体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定位小麦芒长QTL》一文中研究指出芒长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长芒的普通小麦郑麦9023与无芒的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构建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186个株系);采用SSR和DAr T分子标记,构建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2597 cM)。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两年芒长表型数据,采用ICIM作图法对小麦芒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个与芒长相关的QTL,即Qwa.sau-4AS和Qwa.sau-5AL。它们分别位于4AS和5AL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7.4%和27.3%的表型变异。这2个QTL效应可能分别来源于钩芒基因Hd与抑芒基因B1。利用连锁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表明Qwa.sau-4AS与Qwa.sau-5AL对芒长的抑制效果具有累加效应,且Qwa.sau-5AL效应强于Qwa.sau-4AS。本研究将为精细定位及克隆这2个QTL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罗伟[3](2016)在《西藏半野生小麦农艺性状QTL及颖壳绒毛基因(Hg)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tibetanum Shao)是-种只分布于西藏的原始六倍体小麦资源,具有耐土地贫瘠和种子强休眠性等特性,在小麦育种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为了充分挖掘西藏半野生小麦在小麦育种方面的潜力,本研究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普通小麦郑麦9023所构建的含186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该群体的F9-F12被用于QTL检测,两套分子标记(SSR和DArT)被用于构建遗传图谱。此外,该群体还被用于定位颖壳绒毛基因。为了增加标记密度,本研究开发了5个SSR标记,并且用Q1028和栽培品系99E1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8代验证新标记定位Hg基因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Q1028×郑麦9023构建的RIL群体,对抽穗期、开花期、株高、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重和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进行全基因组QTL扫描,总共检测到45个相关性状QTL,分布于1A(2),2A(1),2B(5), 2D(10),3A(2),3D (3),4A(1),5A(8),5B(4),6A(1),6B (3)以及7A(5)这12条染色体上,分别能解释4.69-11.36%的变异率。一半以上的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Q1028,25个QTL至少在两年中被检测到,15个稳定的QTL在叁年中均被检测到。2.本研究在1A、2B、2D、3D、5A、5B和7A等7条染色体发现了11个QTL富集区,每个QTL富集区涵盖了2至5个不等的性状,涉及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重和千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3.本研究为了将Hg基因进行更为精确的定位,saufc2, saufc9, saufc17, saufc25和saufc90等5个新开发的SSR标记被用于1A染色体短臂加密,并将Hg基因定位在Xsaufc2-wPt-734000所构成的3.3 cM区间内,其中Xsaufc2与Hg仅1.6 cM,为了验证这5个标记的有效性,Q1028×99E18得到的RIL群体用于验Hg,结果表明这些标记能构建定位Hg的遗传图谱,并且将该基因定位在Xsaufcl7-Xsaufc90的区间内。(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王剑豪[4](2016)在《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构建的RIL群体的农艺性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研究是以西藏半野生小麦藏1862和普通小麦3331,经过一粒传的方法构建的含有193个家系的RIL群体。通过利用所构建的亲本为西藏半野生小麦藏1862和普通小麦3331的RIL群体来分析解释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千粒重和粒数,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来探究各个农艺性状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这对于增加我国小麦的产量以及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群体也为群体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分析做好了一定的准备。通过利用SPSS 19.0对群体各农艺性状的调查统计以及对频率和相关性、和变异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通过利用包括193个家系的小麦RIL群体的变异系数分析发现,株高、穗长、可育小穗数、小穗密度和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它们都大于10%;不育小穗数大于50%,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且小于10%;我们可以筛选出优于亲本穗部性状的子代。也可以根据株高的类型选育出高株高,中等株高,低株高等类型。本群体具有筛选出优良性状后代的可能性。该群体具有选育出高产品种的潜力。由于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属于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因而小穗粒数、可育小穗数、小穗数、穗长、不可育小穗数、千粒重、小穗密度、株高等农艺性状通过影响穗粒数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可以间接的通过改良这些性状来提高小麦的产量。千粒重与不育小穗数呈显着正相关,与穗长、可育小穗数、穗粒数、小穗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的大小顺序为可育小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长>不育小穗数。因为千粒重和穗粒数都属于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所以不育小穗数、穗长、可育小穗数、穗粒数、小穗数可以通过影响千粒重而间接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并且对所构建的群体做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综合较之于第Ⅰ、Ⅲ组,第Ⅱ组表现最为优良是较为值得研究的优质种质资源,特别是对优良穗部性状的筛选。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果为第一主成分对各个变量的解释比较充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蒋云峰[5](2014)在《西藏半野生小麦强休眠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灾害。世界范围内对其危害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研究,定位出大量的种子休眠和穗发芽抗性的QTL位点。但由于抗性资源的限制,使得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主效抗性QTL越来越难。本研究选用我国特有小麦资源西藏半野生小麦(T.aestivum ssp. tibetanum Shao)作为抗性材料,其具有极强的种子休眠特性,而在之前却很少被研究。本研究主要报道的是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的强休眠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与我国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构建的的重组自交系(186份株系,F9-F12),采用多个分子标记技术(SSR、DArT等),构建西藏半野生小麦的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利用不同后熟时间的休眠数据,对Q1028的主效休眠QTL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总共有6个与种子休眠相关的主效QTL被清楚稳定的检测到。它们被命名为Qsd.sau-1B、Qsd.sau-3A、Qsd.sau-3B、Qsd.sau-4A1、Qsd.sau-4A2以及Qsd.sau-7A,分别位于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的染色体的1BL、3AL、3BL、4AS、4AL和7AL上,在平均数据中分别可以解释8.9%、6.6%、6.1%、11.4%、9.4%和12.7%的表型变异。其中Qsd.sau-1B、Qsd.sau-4A1和Qsd.sau-7A在之前的研究文献中极少被报道。2.不同后熟时期的休眠QTL检测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后熟中期和平均发芽率的数据检测的QTL数目最多,检测效率最高。其次是后熟早期的数据,而相对来说后熟后期和末期的的检测效率较低。3.本研究发现休眠QTL间的持效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休眠持效时间长的QTL可能不适合用于夏繁育种。因此休眠效应强且持效性短的QTL,在抗穗发芽中更值得被留意。(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李彦林[6](2013)在《西藏半野生小麦第叁部分同源群上脆穗性状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特有的小麦之一,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脆穗和包壳是西藏半野生小麦所特有的原始性状,对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分类、起源以及演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性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潜在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与郑麦9023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的F9、F1o各280个株系进行表型性状调查,并对脆穗性状进行SSR标记的QTL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通过对群体7个农艺性状的数据分析与检验,70个分子标记在群体中扩增及分离分析,验证该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良好群体。2、应用42个涉及小麦第叁同源群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对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构建了含有3个连锁群28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是396.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4.16cM,分别分布于3A、3B、3D叁条染色体上。3、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9脆穗性状的统计分析,得到脆穗/坚穗的分离比为2/1与预期的1/1不相符合,表明除了在西藏半野生小麦染色体3DS上的Br位点之外可能还有1对主效基因在共同控制着脆穗性状。4、脆穗作为质量性状,脆穗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6个标记与脆穗基因存在遗传连锁分别为:Xgdm72、Xcfd70、Xgpw5104、Xcfd4、Xgdm8和Xgpw5213,与脆穗基因的遗传距离为别为:21.9cM、25.7cM、28.7cM、34.5cM、40.1cM和41.4cM。5、脆穗作为数量性状,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9、Fio脆穗性状的QTL分析,两代的脆穗性状均被定位在了3D染色体短臂相同的叁个位点上,总的贡献率分别为:86.64%(2010)和80.89%(2011)且两代的叁个QTL位点紧密连锁形成了的一个基因簇。(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尚保华[7](2012)在《西藏半野生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特有的小麦资源之一,有着强休眠、包壳性、脆穗等特性。本研究通过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与郑麦9023(ZM9023)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的F9代280个株系进行表型性状分析、SSR标记的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群体各个性状数据的分析与检验、78个分子标记在群体中扩增和分离分析,验证该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是用来构建连锁图谱的良好群体。2.应用54个涉及小麦3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及RIL群体进行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构建了含有3个连锁群、40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是722.2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31cM。分别分布于2A、2B、2D叁条染色体上。3.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进行QTL定位。在2D上鉴定出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性相关的QTL位点,贡献率达35.81%。通过得到的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的QTL位点在2D上的分布连锁图与已节节麦的包壳性QTL图谱进行比对分析,认为西藏半野生小麦的D基因组是由节节麦提供,但根据存在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QTL位点以及总的贡献率为35.81%认为,可能与节节麦的Tg存在一定的变异。4.在2D上发现了两个控制穗粒数的QTL位点,贡献率分别为7.87%和7.54%。在2A上标出了穗粒重、千粒重的QTL位点,在2D上标出了小穗数、抽穗期的QTL位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曾兴权,韦泽秀,张玉红,次仁卓嘎,达瓦顿珠[8](2011)在《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Glu-B3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0对STS引物分析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136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B3的遗传多样性,以明确西藏小麦种质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Glu-B3位点分布。结果表明: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136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等位基因分别为6种和9种,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Glu-B3c(分别占总数的85.91%、70.58%),出现频率最小的分别为Glu-B3i(16.90%),Glu-B3g(2.94%)。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共有51种组成类型,其中前者有31种,后者有28种,出现频率最高的组成类型为c(分别占18.31%、32.35%),两群体中共同出现的组成类型有Glu-B3(b+c)、Glu-B3c、Glu-B3(c+d)、Glu-B3(c+d+i)、Glu-B3(c+i)、Glu-B3(d+i)、Glu-B3fg、Glu-B3i共8种。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遗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108、1.9542,而组成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聚类与主座标分析表明,所有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09~1.00之间,平均为0.3462。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之间在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种类与组成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西藏小麦种质资源Glu-B3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与群体内遗传距离较大。(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1年06期)

王新宁[9](2010)在《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RIL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小麦偃展1号和西藏半野生小麦察雅折达29杂交,利用单粒传法创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群体。本研究以该RILs群体为材料,研究了群体内不同家系的株高、穗长、株穗数、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力等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以及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对数。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上述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80.10%、80.00%、72.52%、48.28%、70.10%、70.14%、75.42%、88.12%,可以看出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千粒重、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酶活力的遗传力较高。2、除结实小穗数这一性状外,控制其余性状的基因对数分别为1-2对、2-3对、5-6对、5-6对、4-5对、4-5对和2-3对,说明这些性状主要由加性遗传效应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相对较小。结实小穗数的遗传力为48.28%,这说明结实小穗数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对数为2-3对。3、本研究对各性状偏度和峰度系数进行估算,分析了控制各性状基因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控制株高、结实小穗数、支链淀粉含量的基因间无互作;控制穗长、总淀粉含量的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控制株穗数的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4、株高、单株穗数、总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力的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群体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力、单株穗数和穗长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8.39%、27.42%和24.43%,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6.01%和14.75%。5、RIL群体内直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呈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74。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呈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22。支链和直链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旗叶叶片ADPGPPase和支链、总淀粉含量存在弱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6和0.09;而ADPGPPase则和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低的负相关,负相关系数为-0.04。6、千粒重、穗长、单株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单穗总小穗数等5个性状中各筛选出的2个性状表现优异的株系,其中编号为3034的株系千粒重超高亲百分率达26.89%,为61.59g;编号为2967的株系单穗总小穗数为30个,超高亲百分率高达42.86%。7、察雅折达29和偃展一号在双亲抽穗期、开花期性状都存在极显着的差异。其中察雅折达29的抽穗期和开花期明显晚于偃展一号。8、群体中各株系的性状与双亲相应性状比较表明,单穗总小穗数超高亲的后代个体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1%,超高亲的后代个体占比例最小的性状是抽穗期和开花期,均为1.02%;性状介于双亲之间的后代个体中,单株穗数和开花期所占比例最大,均为91.84%。(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5)

刘胜利[10](2010)在《西藏半野生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tibetanum Shao)是中国特有的小麦种质资源之一。它的形态学特征与普通小麦不同,具有色壳、脆穗和难脱粒等特点,并具有抗寒、耐瘠薄和抗穗发芽等潜在的利用价值。西藏半野生小麦为具A、B和D染色体组的异源六倍体,是小麦的初级基因库,从这些材料向栽培小麦转移基因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和手段,通过杂交和重组等常规育种手段就可以加以利用。因此,研究西藏半野生小麦有益基因对现代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农艺性状、储藏蛋白及STS分析,在不同层次了解西藏半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挖掘有利用价值的优异基因,为小麦品种的改良提供基础材料。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株高方面,以高秆类型居多,平均株高121cm左右;穗长变异幅度6cm~19cm,平均穗长为11.5cm;粒穗数变幅在36~94粒之间,平均每穗粒数为66.6粒;千粒重变幅范围为17.4g~55.1g,平均为32.3g。四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穗长最大(Hˊ=1.998)、粒穗数(Hˊ=1.968)、株高(Hˊ=1.908)和千粒重(Hˊ=1.624)。2.采用SDS-PAGE方法对供试的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等位基因变异进行研究,Glu-1位点共检测到12种等位基因变异,其中Glu-A1位点2种,Glu-B1位点5种,Glu-D1位点5种,亚基null、7+8、2+12在各自的位点上出现频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7.18%、80.28%、91.55%。共出现了12种亚基组合类型,null/7+8/2+12亚基组合频率高达73.24%。3.通过对142份供试材料进行醇溶蛋白谱带类型分析,α、β、γ和ω4个区间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频率变异的范围分别为1.408~31.690、0.704~38.732、1.408~34.507和2.817~29.577;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α>β>γ>ω;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583~0.965之间。4利用10对STS引物分析136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B3的遗传多样性,以明确西藏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Glu-B3位点分布。结果显示:(1)西藏半野生小麦在Glu-B3位点等位基因为6种,且出现频率最高的为Glu-B3c(占总数的88.24%),出现频率最小的分别为Glu-B3i(16.91%)。(2)西藏半野生小麦在Glu-B3位点有31种组成类型,其中组成类型c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数的17.65%。(3)西藏半野生小麦在Glu-B3位点遗传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108。(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芒长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长芒的普通小麦郑麦9023与无芒的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构建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186个株系);采用SSR和DAr T分子标记,构建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2597 cM)。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两年芒长表型数据,采用ICIM作图法对小麦芒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个与芒长相关的QTL,即Qwa.sau-4AS和Qwa.sau-5AL。它们分别位于4AS和5AL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7.4%和27.3%的表型变异。这2个QTL效应可能分别来源于钩芒基因Hd与抑芒基因B1。利用连锁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表明Qwa.sau-4AS与Qwa.sau-5AL对芒长的抑制效果具有累加效应,且Qwa.sau-5AL效应强于Qwa.sau-4AS。本研究将为精细定位及克隆这2个QTL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邓梅,何鹏,罗伟,兰秀锦,马建.遗传解析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优异普通小麦品系后代的农艺性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

[2].宫希,蒋云峰,徐彬杰,乔媛媛,华诗雨.利用普通六倍体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定位小麦芒长QTL[J].作物学报.2017

[3].罗伟.西藏半野生小麦农艺性状QTL及颖壳绒毛基因(Hg)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6

[4].王剑豪.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构建的RIL群体的农艺性状调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蒋云峰.西藏半野生小麦强休眠性状的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4

[6].李彦林.西藏半野生小麦第叁部分同源群上脆穗性状的分子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3

[7].尚保华.西藏半野生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2

[8].曾兴权,韦泽秀,张玉红,次仁卓嘎,达瓦顿珠.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Glu-B3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藏科技.2011

[9].王新宁.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RIL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

[10].刘胜利.西藏半野生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标签:;  ;  ;  ;  

西藏半野生小麦论文-邓梅,何鹏,罗伟,兰秀锦,马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