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护理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护套和后护套,所述前护套和后护套通过卡接机构连接,所述后护套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后护套外侧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气囊通过气管固定连通在活塞筒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上延伸,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活塞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活塞内,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且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使得脖子粗细不同的使用者均能舒适地使用,且便于安装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包括前护套(1)和后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套(1)和后护套(2)通过卡接机构连接,所述后护套(2)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气囊(3),所述后护套(2)外侧安装有活塞筒(4),所述气囊(3)通过气管固定连通在活塞筒(4)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活塞筒(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上延伸,所述螺杆(6)的下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活塞(5)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活塞(5)内,所述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
设计方案
1.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包括前护套(1)和后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套(1)和后护套(2)通过卡接机构连接,所述后护套(2)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气囊(3),所述后护套(2)外侧安装有活塞筒(4),所述气囊(3)通过气管固定连通在活塞筒(4)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活塞筒(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上延伸,所述螺杆(6)的下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活塞(5)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活塞(5)内,所述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四组固定连接在前护套(1)和后护套(2)上的固定块(7),每组所述固定块(7)均套接有固定环(8),两个所述固定块(7)相背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9),所述固定环(8)对应卡槽(9)的位置开设有半球形槽(10),所述卡槽(9)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卡槽(9)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槽(9)滑动连接的卡块(12),所述卡块(12)远离弹簧(11)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卡槽(9)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10)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9)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远离限位槽(13)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13)的槽口并向卡槽(9)内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卡块(12)的对应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上安装有O型的密封圈(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套(1)和后护套(2)呈柔性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护理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人群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长时间的低头造成了颈椎病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 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目前,用于颈椎的护理垫大多为一整体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但这种护理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个患者的颈部的粗度基本不同,不能够适应不同的个体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颈椎的护理垫大多为一整体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但这种护理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个患者的颈部的粗度基本不同,不能够适应不同的个体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包括前护套和后护套,所述前护套和后护套通过卡接机构连接,所述后护套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后护套外侧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气囊通过气管固定连通在活塞筒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上延伸,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活塞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活塞内,所述活塞筒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四组固定连接在前护套和后护套上的固定块,每组所述固定块均套接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块相背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环对应卡槽的位置开设有半球形槽,所述卡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卡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槽滑动连接的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卡槽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向卡槽内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卡块的对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安装有O型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前护套和后护套呈柔性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通过设置前护套、后护套、气囊、活塞筒、活塞和螺杆,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将前护套和后护套套在脖子上,然后通过卡接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转动螺杆,在螺杆上螺纹和螺纹孔内螺纹的共同作用下,螺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移动,使得活塞筒内的气体进入气囊中,或者将气囊中的气体抽出到活塞筒内,使得脖子粗细不同的使用者均能舒适地使用。
2、该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块、固定环、卡槽、半球形槽、弹簧和卡块,在将前护套和后护套安装在一起时,首先将对应的两个固定块靠在一起,然后将固定环套在两个固定块上,在将固定环套上的过程中,卡块的球面在固定环的作用下,卡块压缩弹簧往卡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当固定环完全套在两个固定块上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块 伸进半球形槽内,将固定环固定住,使得前护套和后护套安装在一起十分地方便简单。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脖子粗细不同的使用者均能舒适地使用,且便于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中后护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前护套、2后护套、3气囊、4活塞筒、5活塞、6螺杆、7固定块、8固定环、9卡槽、10半球形槽、11弹簧、12卡块、13限位槽、14限位块、15转动把手、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临床医学治疗颈椎用护理装置,包括前护套1和后护套2,前护套1和后护套2通过卡接机构连接,后护套2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气囊3,后护套2外侧安装有活塞筒4,气囊3通过气管固定连通在活塞筒4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活塞筒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上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上延伸,螺杆6的下端穿过螺纹孔的孔口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活塞5转动连接,轴承位于活塞5内,活塞筒4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将前护套1和后护套2套在脖子上,然后通过卡接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转动螺杆6,在螺杆6上螺纹和螺纹孔内螺纹的共同作用下,螺杆6带动活塞5在活塞筒4内移动,使得活塞筒4内的气体进入气囊3中,或者将气囊3中的气体抽出到活塞筒4内,使得脖子粗细不同的使用者均能舒适地使用。
卡接机构包括四组固定连接在前护套1和后护套2上的固定块7,每组固定块7均套接有固定环8,两个固定块7相背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9,固定环8对应卡槽9的位置开设有半球形槽10,卡槽9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远离卡槽9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槽9滑动连接的卡块12,卡块12远离弹簧11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卡槽9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10内延伸,在将前护套1和后护套2安装在一起时,首先将对应的两个固定块7靠在一起,然后将固定环8套在两个固定块7上,在将固定环8套上的过程中,卡块12的球面在固定环8的作用下,卡块12压缩弹簧11往卡槽9的槽底方向移动,当固定环8完全套在两个固定块7上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卡块12 伸进半球形槽10内,将固定环8固定住,使得前护套1和后护套2安装在一起十分地方便简单。
卡槽9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远离限位槽13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13的槽口并向卡槽9内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卡块12的对应侧壁上,防止卡块12从卡槽9内脱落。
螺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5,便于转动螺杆6。
活塞5上安装有O型的密封圈16,起了密封的作用。
前护套1和后护套2呈柔性设置,让使用者使用地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将前护套1和后护套2套在脖子上,然后通过卡接机构安装在一起,在将前护套1和后护套2安装在一起时,首先将对应的两个固定块7靠在一起,然后将固定环8套在两个固定块7上,在将固定环8套上的过程中,卡块12的球面在固定环8的作用下,卡块12压缩弹簧11往卡槽9的槽底方向移动,当固定环8完全套在两个固定块7上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卡块12 伸进半球形槽10内,将固定环8固定住,使得前护套1和后护套2安装在一起十分地方便简单,然后转动螺杆6,在螺杆6上螺纹和螺纹孔内螺纹的共同作用下,螺杆6带动活塞5在活塞筒4内移动,使得活塞筒4内的气体进入气囊3中,或者将气囊3中的气体抽出到活塞筒4内,使得脖子粗细不同的使用者均能舒适地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153.9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67879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61F5/055
专利分类号:A61F5/055
范畴分类:申请人:铜仁市人民医院
第一申请人:铜仁市人民医院
申请人地址: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桃园大道120号
发明人:徐娟
第一发明人:徐娟
当前权利人:铜仁市人民医院
代理人:李宏伟
代理机构:1153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