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化论文_李娴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声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声,汉字,形声字,字形,通假,古文字,西周。

形声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娴[1](2015)在《汉字义化与形声化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义化与形声化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现象,但是二者又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义化是形声结构大量生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并为形声化提供了一批基础元素。而形声化反过来又对字符的进一步义化提供了结构上的需要。(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张新艳[2](2012)在《古汉字形声化的文化心理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创制形声造字法的启蒙老师是自然。自然制造了视觉冲击,自然开启了古人对结构和关系的思考。促使整个形声系统扩张的根本动力则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驾护航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心理意识。(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王应龙[3](2011)在《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6期)

王应龙[4](2009)在《论汉字的形声化与假借》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形声化是指在汉字演进中使形声字成为汉字结构主体模式的过程,其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以借音表词的假借为先导。从本质来说,形声化是对汉字假借现象的一种优化,这种优化主要是通过在假借字基础上加注类化符号或表音符号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马晓风[5](2008)在《甲骨文会意字的形声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甲骨文有多少会意字,做总量统计的人很少。我们以《甲骨文字典》为基本资料,参考《甲骨文诂林》、《甲骨文字集释》及《汉语大字典》诸书,对甲骨文中的会意字进行了相对范围内的穷尽式考析,确定了260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字典》所确定的1127个可识字中,这260个会意字,占23.07%左右。《甲骨文字典》中标为不可识者有1576个,但在这些所谓的构形构意不明的"不可识字"(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集刊》期刊2008年00期)

马育良[6](1999)在《关于汉字早期形声化现象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早期形声化 ,主要是为着在书写上区别语词而出现的一种文字信息羡余现象。它晚出于汉字的假借现象。汉字早期形声化的羡余特性主要表现在 :为象形、指事、会意字加添声符 ,为假借字和同源词根字加添形符。形声化推进了汉字字写专词的进程 ,提高了汉字区别语词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吴长安[7](1998)在《汉字走上形声化道路的社会文化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假造成了人们的语音意识,而语音意识又是形声化两个前提之一。汉字在大量的通假后,在“求区别”遇到困难时,没有把已经形成的语音意识进一步发扬光大,走上拼音化的道路,而是以形为根本,走上了形声化的道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形声化源于中国人重直观的心理,“见形知义”、“形入心通”的形本位思想,有着诸多的表现。因此,通假在用字人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依声托事”的权宜之计。在“形”的基础上借助“声”来“求区别”,形声化就是唯一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期刊1998年05期)

万业馨[8](1996)在《形声化———汉字结构方式的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声化———汉字结构方式的简化万业馨古汉字中形声字的来源主要有叁:(一)假借字+意符;(二)表意字+音符;(叁)意符+音符。其中以(一)为最多。究其原因,乃文字发展早期假借普遍存在,此法虽能大大提高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然而随着语言文字的分趋,同音异词...(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1996年11期)

形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人创制形声造字法的启蒙老师是自然。自然制造了视觉冲击,自然开启了古人对结构和关系的思考。促使整个形声系统扩张的根本动力则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驾护航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心理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声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娴.汉字义化与形声化关系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5

[2].张新艳.古汉字形声化的文化心理阐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

[3].王应龙.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J].河南社会科学.2011

[4].王应龙.论汉字的形声化与假借[J].鸡西大学学报.2009

[5].马晓风.甲骨文会意字的形声化[J].国际汉学集刊.2008

[6].马育良.关于汉字早期形声化现象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1999

[7].吴长安.汉字走上形声化道路的社会文化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1998

[8].万业馨.形声化———汉字结构方式的简化[J].语文建设.1996

论文知识图

一5Mo一cr合金化试样的声发射信号(a)和...许昌学院获奖成果(4)许昌学院获奖成果(1)许昌学院获奖成果(3)许昌学院获奖成果(2)高校科技及产业基础研究(4)

标签:;  ;  ;  ;  ;  ;  ;  

形声化论文_李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