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_刘文菁

导读:本文包含了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油,硝酸,脂肪酸,丙烯酸酯,增塑剂,环氧,色谱。

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菁[1](2019)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Es)含量的方法,并对水解时间、中和后溶液的酸度、氯代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方法学指标的验证,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在16.9~507.6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检出限(3 S/N)为0.005 mg/kg(以奶粉中缩水甘油计),回收率为93.5%~103%,RSD为3.70%~5.75%(n=6)。该方法的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福建分析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吴保林,黄笔武,杜志鹏,雍涛,韩琳琳[2](2019)在《纳米SiO_2改性苯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的紫外光固化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和丙烯酸(AA)为原料,叁苯基膦为催化剂,4-甲氧基苯酚为抑制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预聚物苯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PGEA)。然后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处理纳米SiO_2,并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进行表面改性,并加入到预聚物PGEA中,制成紫外纳米复合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涂层含量小于5%时,改性纳米SiO_2的分散效果较好。用扫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固化膜表面光滑。而适量的改性纳米SiO_2可以提高紫外光固化材料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万分龙,李小凤,杨雪,刘蔓蔓,陈琼[3](2019)在《单甘酯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高纯度低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单甘酯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高纯度低聚甘油脂肪酸酯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值对低聚甘油酯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在以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添加量1.5wt%、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底物摩尔比值(缩水甘油∶单甘酯)2.5∶1的最优条件下,低聚甘油酯产率为62.59%,经分子蒸馏进一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低聚甘油酯产品(91.45%),且以低聚甘油单酯为主要成分。(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许阳阳,李治全,安丰磊,袁燕华,刘仁[4](2018)在《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腰果酚缩水甘油醚与经酸酐酸化后的酚醛环氧丙烯酸酯反应,得到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将其应用到感光型阻焊油墨中。实验通过红外以及核磁氢谱证明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该改性树脂所制得的涂层具有优异的感光性、耐热性以及力学强度,同时柔韧性得到提升。将其应用到感光型阻焊油墨中,与用未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制得的油墨相比,在保持良好显影性和感光性的同时,解析度由140μm提高到了85μm,显影线条的最小侧蚀由37.1μm降低到10.4μm,展现了优异的抗蚀刻能力。(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8年06期)

钟冬庆,曾炜[5](2018)在《加热过程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Es)于2009年首次被发现存在于食用油脂中,这次事件引起了全球极大的关注.当人体摄入含有GEs的食用油脂时,GEs能在体内被水解生成致癌物质缩水甘油.然而,在结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GEs加热后的变化方面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本实验通过模拟蒸煮(120℃)、炒(180℃)、油炸(200℃)时的加热条件,研究了GEs和甘油叁酯(TAG)在不同加热环境下的热稳定性,GEs及TAG的残留率.结果表明,GEs相较于普通的食用油(TAG)在高温(180℃、200℃)时有着较低的热稳定性,在相对低温(120℃)时的表现和TAG相当.虽然在高温时GEs能够很轻易的被分解,但是它更容易产生具有致癌性的挥发性物质.这也提示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可以去除食用油中的GEs.(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王勃[6](2019)在《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增塑剂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增塑剂(PGNN)在含能推进剂、高聚物粘结炸药(PBX)中应用的可能性,合成了不同数均分子量的PGNN,研究了增塑剂分子量与密度、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挥发性的关系。采用热重法(TG)研究了PGNN与推进剂、炸药主要组分的相容性,通过感度测试和运输振动试验考察了PGNN的贮运安全性。结果显示,数均分子量为523的PGNN具有较高的密度(1.43 g·cm~(-3))、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6℃)和较低的挥发性(60℃,0.096 mg·cm~(-2)·h~(-1));PGNN与奥克托今(HMX)、高氯酸铵(AP)、黑索今(RDX)、Al等相容,安全性好,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均为0,在4 h的模拟高速公路运输试验中,无燃烧、爆炸等发生。研究表明,数均分子量约500的PGNN是理想的齐聚物增塑剂。(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胡守江,周静,张妮,周耀斌,赵艳菊[7](2018)在《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奶粉样品(4.000 0g)的氨性乙醇溶液用乙醚(25,15,15 mL)和石油醚(25,15,15mL)先后3次提取其脂肪;合并上层液相,蒸发除去溶剂后于(100±2)℃烘干,于4℃保存。称取上述脂肪(0.100 0g)2份,分别置于塑料管A和B中[A管用于测定3-氯-1,2-丙二醇(3-MCPD)酯和由缩水甘油酯转化的3-MCPD的含量,B管用于测定3-MCPD酯的含量],于两管中各加叔丁基甲基醚-乙酸乙酯(8+2)混合液500μL及2.00mg·L-1d5-3-MCPD棕榈酸二酯标准溶液100μL,再加0.1mol·L-1甲醇钠-甲醇溶液1.0mL进行水解,5min后立即向A管中加入中和剂C1 200μL,并控制酸度在pH 1.0左右;同时向B管中加入中和剂C2 100μL,控制其酸度在pH 4.0左右,使水解反应终止。在A管及B管中各加正己烷3mL提取,以除去油脂类杂质。取下层水相经硅藻土小柱净化,用乙酸乙酯(3,3,15mL)洗脱3次,合并洗脱液并蒸干,加异辛烷2mL溶解残渣。于此溶液中迅速加入七氟丁酰基咪唑100μL使衍生化,30min后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2mL使反应终止。取上清液进样进行同位素内标法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按公式以差量法计算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Es)的含量。GEs的线性范围为13.4~402μg·L-1,检出限(3S/N)为0.015mg·kg-1。测得回收率为95.2%~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4.0%。(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8年07期)

柯杰曦,羊凤,王凤,亢茂青,王军威[8](2017)在《均匀设计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CO_2为原料,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D296的作用下,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5CC-PPGDGE)。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D296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催化剂的活化时间对PPGDGE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对转化率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且根据拟合回归模型得到各影响因素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2%(以PPGDGE质量计,下同),反应时间38 h,反应温度125℃,反应压力1.0 MPa,催化剂活化时间24 h,在该条件下PPGDGE的转化率几乎为100%,并对产物进行FTIR、~1HNMR、~(13)CNMR、GPC和TGA表征,证明得到目标产物。(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7年06期)

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尚丙坤[9](2017)在《端环氧基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的合成及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PGN)与异氰酸酯固化反应易受环境水分影响、固化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合成了端环氧基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e-PGN)。采用红外(IR)、核磁(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改性前后聚合物的主要物化性能。e-PG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粘度、密度、热分解温度等主要物性与PGN的主要物性相近。研究了e-PGN与几种环氧固化剂[咪唑(IMD)、邻苯二甲酸酐(PA)、N-乙基乙二胺(NEED)、异佛尔酮二胺(IPDA)等]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e-PGN可与IMD、PA、NEED、IPDA等在60℃/70℃下反应固化,其中以PA为固化剂时,固化物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0.912 MPa,断裂伸长率为354%;室温贮存8个月的固化试样其力学性能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7年01期)

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尚丙坤[10](2016)在《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的合成及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纯度≥99.5%的缩水甘油硝酸酯(GN)为原料,采用阳离子聚合,合成了两种分子量3000左右的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PGN)粘合剂。采用红外(IR)、核磁(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它们的结构。测试了PGN的主要性能。研究了PGN与常用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改性六亚甲基多异氰酸酯(N-10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或叁苯基铋(TPB)作用下,PGN可与PAPI、N-100、TDI、HMDI等快速反应固化。固化试样经60℃贮存60天,邵A硬度无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6年11期)

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和丙烯酸(AA)为原料,叁苯基膦为催化剂,4-甲氧基苯酚为抑制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预聚物苯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PGEA)。然后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处理纳米SiO_2,并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进行表面改性,并加入到预聚物PGEA中,制成紫外纳米复合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涂层含量小于5%时,改性纳米SiO_2的分散效果较好。用扫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固化膜表面光滑。而适量的改性纳米SiO_2可以提高紫外光固化材料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冲击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菁.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J].福建分析测试.2019

[2].吴保林,黄笔武,杜志鹏,雍涛,韩琳琳.纳米SiO_2改性苯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的紫外光固化性能研究(英文)[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3].万分龙,李小凤,杨雪,刘蔓蔓,陈琼.单甘酯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高纯度低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9

[4].许阳阳,李治全,安丰磊,袁燕华,刘仁.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改性碱溶性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8

[5].钟冬庆,曾炜.加热过程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变化[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

[6].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王勃.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增塑剂的性能[J].含能材料.2019

[7].胡守江,周静,张妮,周耀斌,赵艳菊.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8

[8].柯杰曦,羊凤,王凤,亢茂青,王军威.均匀设计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状碳酸酯合成中的应用[J].精细化工.2017

[9].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尚丙坤.端环氧基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的合成及固化[J].含能材料.2017

[10].王伟,韩世民,张得亮,薛金强,尚丙坤.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的合成及固化[J].含能材料.2016

论文知识图

介质pH对于立体选择性和水解率的影响光敏树脂及其它的光固化涂层红外光谱...叔丁基酚缩水甘油醚的红外光谱图叔丁基酚缩水甘油醚丙烯酸酯的红外光谱...底物量对于立体选择性和水解率的影响反应时间对于立体选择性和水解率的影响

标签:;  ;  ;  ;  ;  ;  ;  

缩水甘油丁酸酯论文_刘文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