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扭转灵敏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灵敏度,刚度,减速器,光纤,厚度,车身,传感器。
扭转灵敏度论文文献综述
田佩,华睿[1](2019)在《基于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板厚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板厚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用于分析白车身扭转刚度工况下整体扭转角相对零件单位厚度质量的变化量,即计算设计变量△d相对零件单位厚度质量△m的变化量,称为扭转角相对灵敏度,通过对相对灵敏度结果进行排序,结合实际工程约束条件,为提升扭转刚度性能或轻量化设计提供较合理的厚度分配方案。(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3期)
潘志红,陆劲昆,宋晋华,罗运,李昌荥[2](2018)在《基于相对灵敏度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提高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平台车身不变的条件下只变更上车体板件结构车型项目,依据相对灵敏度概念,选取关键零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利用DOE对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结合近似模型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探讨车身扭转刚度和重量优化,在仅增加0.08%白车身重量基础上提高了9.92%白车身扭转刚度,达成车辆性能目标。结果证明,应用此方法有利于短时间内高效解决车身扭转刚度和轻量化提升开发。(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6)
郑钰馨,奚鹰,李梦如,卜王辉[3](2019)在《旋转向量减速器纯扭转模型固有频率和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影响旋转向量减速器的固有特性和动态性能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减速器的纯扭转动力学模型,求解了系统在无阻尼条件下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对半正定系统进行了坐标变换和无量纲化,得到了转换后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各部件的动态响应曲线,以及在输入转速为10r/min、输出负载为30N·m工况下的系统传动误差曲线和对应频谱图。研究了固有频率相对于多种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得到转动惯量参数比刚度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影响更显着的结论。最后,搭建了减速器动力性能综合检测实验平台,实测了系统传动误差和对应频谱图,理论和试验的结合为旋转向量减速器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黄波[4](2018)在《新型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现代智能结构监测领域的发展,扭转作为反映受监测结构的应力状态和内部损伤状况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使得扭转传感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扭转传感器主要由电学扭转传感器和磁学扭转传感器这两大类组成。然而,前者易受外界环境中的电磁场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后者制作复杂,体积庞大,不易安装于监测结构的内部。相比之下,光纤扭转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扭转传感器,能够克服传统扭转传感器的众多缺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结构监测领域。本文主要提出了叁种新型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并对这叁种扭转传感器的扭转传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飞秒激光器在单模光纤上制备出逐线相移布拉格光栅(PSFBG)。通过精准控制两个逐线均匀FBG之间的间距,成功刻写出相移量分别为π/2、π和3π/2的四阶PSFBG。在正交偏振态下,实验测得两个π-PSFBG透射谱中透射窗口所在波长的漂移量分别为210 pm,252 pm,其对应的双折射大小分别为2.0×10~(-4)和2.4×10~(-4)。飞秒逐线法能够对单个相移进行控制,无需通过任何后期处理对相移进行调整,可实现PSFBG的快速刻写。(2)提出了一种基于飞秒逐线PSFBG的温度和应力无关的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由于飞秒逐线PSFBG具有较大的双折射,因此其透射谐振峰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偏振分裂现象。通过简单地监测两个偏振谐振峰透射强度差值的变化,能够实现对扭转角以及扭转方向的同步解调,同时消除温度和应力的串扰。这类扭转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达1032.71 dB/(rad/mm),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尺寸小仅为1.72 mm,这些优点对于实际应用极具吸引力。(3)提出了基于透射式和反射式Lyot滤波器的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基于强度调制,这两种扭转传感器的扭转灵敏度分别高达15.586 dB/rad,20.336 dB/rad。同时,其对温度和应力均不敏感。此外,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有力的证明了这类基于Lyot滤波器的扭转传感器的可行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光纤Sagnac干涉仪的高灵敏度扭转传感器。通过使用飞秒激光在光纤环内的单模光纤包层内刻写一条平行于纤芯的直线波导,导致单模光纤内部应力分布不对称,从而在单模光纤内部引入低双折射,构造出Sagnac干涉仪。这种Sagnac干涉仪仅由单模光纤构成,内部无熔接点,因此制造成本低、结构坚固,同时具有极低的传输损耗。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提出的这类扭转传感器的扭转灵敏度高达3.2562 nm/degree,其扭转分辨率高达0.003o。相比之下,其温度和应力串扰分别低至-0.000055 degree/oC,0.000013 degree/με,因此克服了温度和应力引入的串扰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18)
王小留[5](2018)在《基于灵敏度方法的白车身扭转刚度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车身扭转刚度是车身性能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对整车的耐久性,舒适性和操稳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白车身扭转刚度与车身结构、型腔断面和材料厚度有着直接关系。文章在某车型车身结构和型腔断面受限的情况下,采用重量灵敏度分析的方法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总结出两条重量灵敏度随零件料厚变化的规律,研究了如何合理分配料厚来提升白车身扭转刚度。(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王长科,阳光武,朱涛[6](2017)在《列车车体扭转振动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灵敏度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基于一维波动方程,导出了标准梁的扭转振动频率方程,结合列车车体中空薄壁型腔截面的特点,根据不同位置的截面特性,将车体分成多段等截面梁,以获取不同车体分段的截面信息。运用刚度串联原理,引入与车体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的修正系数,得到车体的一阶扭转振动频率方程。以某型高速列车为例,公式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误差为-2.036%,在工程误差要求范围内。最后,以该解析公式为依据,选取了车体的8组设计参数对车体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得到了对车体扭转振动频率影响较大的4组设计参数,为列车车体设计相关工作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7年10期)
刘柏希,王文军,聂松辉[7](2016)在《RV减速器扭转振动的固有特性及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V减速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系统刚度和摆线轮偏心角度对扭转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该系统13个自由度的修正扭转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自由振动方程得到系统固有频率及主振型,分析了摆线轮偏心角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利用偏导数法分析了系统固有频率对转动惯量和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刚度为系统固有频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茶国智,郑晓虹[8](2016)在《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微弯损耗对扭转进行检测的传感器。通过对扭转理论的深入研究,设计了传感结构,阐述了检测机制,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它对扭转参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而灵敏度随光纤的绞合绕制参数可调。在扭转检测的相关领域,所设计的这种传感器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6年01期)
金雪燕,朱志军,胡微微,吕本友[9](2015)在《基于车身扭转刚度灵敏度的车身结构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强,主要是随着节能减排的法规及需求。轻量化的手段有多种,例如通过设计优化,通过新材料替换,通过工艺变更等。本文以计算分析汽车车身骨架主要截面的惯性矩及其对整车扭转刚度间的灵敏度,作为车身设计优化的指导依据,提升了车身集成设计能力,进一步提升车身轻量化效益。(本文来源于《Infats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utomotive Traffic Safety》期刊2015-12-04)
黄毅,刘辉,项昌乐,杨志刚[10](2014)在《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平移扭转耦合振动响应灵敏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品质要求的提高,仅固有特性及其灵敏度的分析已经无法满足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要求,对强迫振动下响应特性的灵敏度研究可为减振设计提供进一步的指导。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对轴段扭转刚度、质量点惯量以及轮齿啮合误差的灵敏度。将某车辆传动系统样机作为研究对象,以发动机激励作为输入,建立平移扭转耦合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轮齿制造、安装误差以及质量偏心等非线性因素,通过直接求导法建立灵敏度方程,利用数值求解的方法获得动力学响应对设计参数的相对灵敏度并进一步将其转化成工程中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的灵敏度结果,为齿轮传动系统基于动态响应的参数修改、模型修正和参数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23期)
扭转灵敏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平台车身不变的条件下只变更上车体板件结构车型项目,依据相对灵敏度概念,选取关键零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利用DOE对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结合近似模型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探讨车身扭转刚度和重量优化,在仅增加0.08%白车身重量基础上提高了9.92%白车身扭转刚度,达成车辆性能目标。结果证明,应用此方法有利于短时间内高效解决车身扭转刚度和轻量化提升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扭转灵敏度论文参考文献
[1].田佩,华睿.基于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板厚灵敏度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潘志红,陆劲昆,宋晋华,罗运,李昌荥.基于相对灵敏度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提高白车身扭转刚度的研究[C].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3].郑钰馨,奚鹰,李梦如,卜王辉.旋转向量减速器纯扭转模型固有频率和灵敏度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4].黄波.新型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5].王小留.基于灵敏度方法的白车身扭转刚度提升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6].王长科,阳光武,朱涛.列车车体扭转振动灵敏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
[7].刘柏希,王文军,聂松辉.RV减速器扭转振动的固有特性及灵敏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
[8].茶国智,郑晓虹.高灵敏度光纤扭转传感器[J].自动化与仪表.2016
[9].金雪燕,朱志军,胡微微,吕本友.基于车身扭转刚度灵敏度的车身结构设计优化[C].InfatsProceedingsofthe12thInternationalForumofAutomotiveTrafficSafety.2015
[10].黄毅,刘辉,项昌乐,杨志刚.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平移扭转耦合振动响应灵敏度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