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频分多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波,正交,分配,无线通信,通信,资源,干扰。
频分多址论文文献综述
贾科军,张守琴[1](2019)在《多用户干扰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和码分多址(CDMA),建立了DCO-MC-CDMA系统。受系统结构限制,选用Gold码和m序列作为扩频地址码时,互相关性比正交码差,进而导致更大的多用户间干扰(MUI)。采用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正交恢复合并(ORC),推导了受加性高斯白噪声、MUI和限幅噪声影响时信噪比的表达式,并基于Matlab建立了蒙特卡罗误码率(BER)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用户数的增大,MUI会使系统BER性能变差;ORC消除了子信道增益不同导致的MUI,因而BER性能最好;Gold码的互相关性比m序列好,采用Gold码的DCO-MC-CDMA系统BER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杨润耀[2](2018)在《可见光正交频分多址传输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VLC应用已涉及室内/外诸多场景。对于室内VLC场景,通常下行链路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完成信息传递,上行链路采用红外或Wi-Fi。而对于室外场景,如典型的室外交通系统中,通信距离较远,高速传输难以得到保证。凭借可见光通信先天的丰富频谱资源优势,车与车或车与交通设施间可以采用双向高速可见光通信。基于VLC的多用户通信系统与传统射频通信系统不同,其性能受LED器件有限带宽和非线性等影响,包括LED非线性引入的多次谐波带来的用户间干扰。本文以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可见光多用户传输的基本理论,抑制用户间干扰和提升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针对LED非线性,本论文建立了面向多用户VLC的OFDMA系统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 LED的非线性和背景噪声对多用户传输性能的影响。通过搭建可见光OFDMA实验平台,实现了室外1Om~30m距离下43.1Mbps四个用户高速VLC传输。为了降低LED非线性带来的用户间干扰影响,分别在接收端或发送端采用非线性后补偿或预补偿方式,并研究了不同用户个数下的多用户传输性能。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外1Om距离,2个用户条件下,后补偿和预补偿方式分别可以获得0.74dB和0.15dB的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增益。对于4个用户情况,由于接收端进行后补偿的信号遭受用户数增多带来的严重用户间干扰,后补偿方式获得的EVM增益降低至0.03dB,而预补偿带来的EVM增益几乎不变。从提升多用户VLC系统容量/速率的角度考虑,本文还对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做出了相关研究,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子载波分配策略对传输性能的影响,联合不同子载波分配策略和比特分配,大幅度提升了系统速率。在保证前向纠错要求的BER(Bit Error Ratio)<3x10-3下,可实现1Om距离下四个用户138.89 Mbps高速传输。(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10)
周杲[3](2017)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与多址接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和多址接入(MA)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资源分配方案,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常用的资源分配方案包括正交和非正交分配方案。前者如时分(TD)和频分(FD);后者包括如码分(CD),均可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然而,无线通信恶劣的信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案理论上所能达到的通信效果。要抵抗信道的影响,一般总包括两种思路:一是设计更适应恶劣信道条件下的正交方案,如向量正交频分复用(V-OFDM);另一种采用非正交多址结合更为复杂的迭代接收机设计,例如turbo译码器,由此派生出的交织多址(IDMA)。本文即是从改善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减少高速移动下信道条件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对上述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论文首先从改进向量正交频分复用(V-OFDM)性能着手,对其系统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傅里叶变换并加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扩展的加扰向量频分复用技术(DFT-SV-OFDM),并给出了该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由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用方案解决了 V-OFDM峰平比高,接收机计算复杂度大的缺点,同时拥有优良的抗信道衰落的特性。其次,针对DFT-SV-OFDM的特性,结合差分编码,提出了基于频移加扰差分反馈检测与均衡的DFT-SV-OFDM系统,揭示了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出现信道估计误差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进一步,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快时变信道,提出了联合时频域双差分检测均衡技术的DFT-SV-OFDM解决方案,以减小快速信道条件下的信道估计误差对均衡的影响。两种方案都给出了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案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都优于V-OFDM和DFT-SV-OFDM方案。然后,在所提出的DFT-SV-OFDM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多址接入方案。一种将不同的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即基于傅里叶扩展的加扰向量频分多址(DFT-SV-OFDMA)。另一种是基于码分复用的自适应多速率DFT加扰矢量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AMR-DFT-VMC-CDMA)系统,即结合码分多址技术,将信号用不同扩频码扩频后送入子载波发射,并设置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以确保足够长的传输帧长。仿真结果表明DFT-SV-OFDMA性能优于DFT-S-OFDMA系统,而AMR-DFT-VMC-CDMA系统性能优于MC-DS-CDMA系统,且通过调整参数,既满足了一定信道利用率下对帧长的要求,保证了频谱效率提高,又可以灵活完成多速率多用户的信息传输。最后,论文研究了交织多址技术。通过分析交织多址信号的构成,以及码片级迭代解码器对该信号的解码过程,从扩频通信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未编码的单载波交织多址系统在高斯信道条件下,在满足一定信噪比要求时,所能达到的用户容量界。通过理论推导,揭示了该系统平均信噪比、用户个数、扩频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交织多址虽然用交织来区分用户,但其性能仍然符合扩频通信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织多址接入和码分多址接入的高容量混合码分/交织多址接入系统。由于两种系统都是扩频系统,因此通过在两组扩频用户间分别采用解码器和码片级交织迭代解码器,可以使得新系统在高用户负载时性能远优于CDMA系统,而在接收复杂度上远优于IDMA。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适合高负载通信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10-10)
刘连生,刘江超,董贵法,廖敏敏,蔡建德[4](2016)在《频分多址检测法在硐室爆破盲炮识别过程中电雷管安全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频分多址法(FDMA)在硐室爆破盲炮检测识别过程中的电雷管安全性问题,结合该方法原理,通过2种信号发生器在不同功率、不同距离和不同电爆网路感应面积的情况下发射电磁信号,进行现场电爆网路模拟试验并检测感应电流。对电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时,在2种信号发生器工作状态下电雷管都是安全的;(2)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与信号发生器面积相等,分别为1.32 m2和0.78 m2,且二者距离重合时电雷管全部会被引爆;(3)当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且放置位置与信号发生器重合时电雷管均会被引爆。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在信号发生器功率≤120 W的条件下,只要保证电爆网路感应面积<0.5 m2,电雷管均不会发生爆炸。(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Ning,DU,Fa-sheng,LIU[5](2016)在《一种新颖的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中继网络资源优化分配算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蜂窝网络中,用户通过各自的基站相互通信,且通常位于不同的小区内。对于用户来说,基站相当于一个解码转发中继节点。除了这种传统的用户之外,我们认为相互之间需要通信的用户还可以位于同一小区内,由此产生小区内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作为双向中继取代传统的解码转发中继,实现信息交换。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网络同时包含了这两种类型的用户。其中,资源优化分配是我们的研究重点。特别地,我们联合优化子载波分配、子载波成对和功率分配,从而最大化加权速率。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近似求解在用户功率固定的情况下基站资源的最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策略优于现有的策略。(本文来源于《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2016年08期)
沈雷,卜燕燕,赵知劲,文红[6](2016)在《异步多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解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异步情况下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接入信号解码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传输延迟及载波频偏未知情况下,对多用户OFDMA信号进行盲分离和解码,不需要去除循环前缀,增加了接收信号能量,提高了解码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在平稳信道环境下,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OFDMA信号解码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周有,王亦凡[7](2016)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并降低运算复杂度,给出一种自适应线性资源分配算法。根据信道增益计算各用户所需要的载波数量,依据载波数量分配子载波,同时用功率均等策略为用户分配功率。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给算法相比Linear算法和Shen算法,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更接近标准公平曲线,并且复杂度更低,可有效提高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连生,廖敏敏,周子荣,蒋家卫[8](2015)在《频分多址法用于硐室盲炮检测与识别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硐室爆破中的盲炮,在高精度磁法、瞬变电磁法和瞬态电磁耦合法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频分多址法。该法是利用电磁波在大地中的传播规律,在不同装药硐室中预置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发生器,在地面安装无线检测接收系统,通过接收到的不同频率信号来实现硐室盲炮检测与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电场信号信噪比低、反应微弱,磁场信号的信噪比高,采用频率在1000Hz左右的磁场信号作为检测的信号源的实用性更好;频分多址法可以检测与识别出地下225m的盲炮,能满足地下硐室盲炮检测的距离要求;检测精度可达到2Hz,能同时有效地检测与识别地下单个及多个盲炮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15年06期)
王正海,王可,张文健,谢桂辉[9](2015)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双层毫微微蜂窝资源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层毫微微蜂窝全局频率复用引起的同信道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无线资源分配策略.基于瑞利衰落信道模型推出了层间干扰限制区域半径的表达式,以层间干扰限制区域半径为依据,在层间干扰限制区域半径内,通过分配正交子载波避免毫微微蜂窝的层间干扰,使蜂窝用户下行传输的中断概率满足服务质量(Qo S)要求.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策略能够选取合适的干扰限制半径,从而有效避免层间干扰,可为运营商资源分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朱晓荣,罗小琴,朱洪波[10](2015)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一种面向多业务应用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下行链路多业务自适应调度的问题,该文首先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优化目标、每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 S)保证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通用的多业务自适应资源分配模型。为解决此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对实时业务按照"用户选择最好的信道"的原则分配尽可能少的资源以保证其Qo S,对非实时业务把尽可能多的剩余资源按照"信道选择最好的用户"的原则进行分配,充分利用信道资源,提升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下行OFDMA系统吞吐量的同时,在实时业务的延时和丢包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频分多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VLC应用已涉及室内/外诸多场景。对于室内VLC场景,通常下行链路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完成信息传递,上行链路采用红外或Wi-Fi。而对于室外场景,如典型的室外交通系统中,通信距离较远,高速传输难以得到保证。凭借可见光通信先天的丰富频谱资源优势,车与车或车与交通设施间可以采用双向高速可见光通信。基于VLC的多用户通信系统与传统射频通信系统不同,其性能受LED器件有限带宽和非线性等影响,包括LED非线性引入的多次谐波带来的用户间干扰。本文以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可见光多用户传输的基本理论,抑制用户间干扰和提升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针对LED非线性,本论文建立了面向多用户VLC的OFDMA系统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 LED的非线性和背景噪声对多用户传输性能的影响。通过搭建可见光OFDMA实验平台,实现了室外1Om~30m距离下43.1Mbps四个用户高速VLC传输。为了降低LED非线性带来的用户间干扰影响,分别在接收端或发送端采用非线性后补偿或预补偿方式,并研究了不同用户个数下的多用户传输性能。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外1Om距离,2个用户条件下,后补偿和预补偿方式分别可以获得0.74dB和0.15dB的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增益。对于4个用户情况,由于接收端进行后补偿的信号遭受用户数增多带来的严重用户间干扰,后补偿方式获得的EVM增益降低至0.03dB,而预补偿带来的EVM增益几乎不变。从提升多用户VLC系统容量/速率的角度考虑,本文还对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做出了相关研究,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子载波分配策略对传输性能的影响,联合不同子载波分配策略和比特分配,大幅度提升了系统速率。在保证前向纠错要求的BER(Bit Error Ratio)<3x10-3下,可实现1Om距离下四个用户138.89 Mbps高速传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分多址论文参考文献
[1].贾科军,张守琴.多用户干扰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2].杨润耀.可见光正交频分多址传输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3].周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与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4].刘连生,刘江超,董贵法,廖敏敏,蔡建德.频分多址检测法在硐室爆破盲炮识别过程中电雷管安全性试验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6
[5].Ning,DU,Fa-sheng,LIU.一种新颖的多小区正交频分多址中继网络资源优化分配算法(英文)[J].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2016
[6].沈雷,卜燕燕,赵知劲,文红.异步多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解码算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6
[7].周有,王亦凡.正交频分多址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改进[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6
[8].刘连生,廖敏敏,周子荣,蒋家卫.频分多址法用于硐室盲炮检测与识别的试验[J].工程爆破.2015
[9].王正海,王可,张文健,谢桂辉.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双层毫微微蜂窝资源分配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
[10].朱晓荣,罗小琴,朱洪波.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一种面向多业务应用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