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的人性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见仁见智。本文立足《论语》文本,以此章为核心,采取语义学分析以及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对孔子人性论进行诠释。孔子人性论内涵在于“近道性”,所谓的“道”是指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混沌状态,而“近道性”是指人性本来状态即相同性与相异性的内在统一,此外孔子还重视人性的后天实践与培养。孔子的人性论继承了三代文化之中人性论的合理内核并赋予新的内涵,为以后中国哲学人性论的探究做了铺垫。
关键词:孔子;人性论;近道性
孔子的人性论为中国哲学人性论的探讨奠定了基础,但学界并没有对孔子的人性论给予足够的重视。历代做注释的学者存在两种问题,或是只提出人性内在的相同性,以“善”或以“理”诠释;或是只提人性内在的相异性,多是以“气”来诠释。以上所谈的观点各有合理的一面,但前者不免掺杂了后世学者的私意,相去孔子原意较远;后者的“气”并不承认人性的先天差异,认可人性存在先天差异的又以排斥相同性为前提。现代研究孔子人性论的文章中,又存在“以前释后”或是“以后释前”的局限。如陈桐生的《孔子人性论》从“性”和“情”出发,认为孔子开启了由礼入情的学术通道,文中大量引用《礼记》内容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显然有以前释后的局限。又如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引用孟子性善论直接解读“性相近”,这又存在以后释前的局限。孔子的人性论既与前轴心时代人性论有关系,又与孔子以后的人性论存在关系。陈来著的《回向传统儒家的哲思》中谈到:“统观中国儒家思想史上的人性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书》代表的早期古代,第二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汉唐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宋明时期。”[1]297从陈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论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孔子的人性论与前后阶段的人性论是存在关系的,但是孔子人性论结合时代亦有新的内涵。徐复观著的《中国人性论史》中谈到:“中国正统的人性论,实由孔子奠定其基础。”[2]40可见孔子人性论有其自身的创造性。本文立足《论语》文本,以“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章为核心,对孔子人性论进行诠释,以求界定孔子人性之内涵与实质。
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历代注释探析
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注释,总体上分为两种,人性内在相同性的探索与人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现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与研究。
(4)新生古储成藏模式主要是指孔三段火山岩油藏成藏模式,孔二段烃源灶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不整合面运移到孔三段火山岩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火山岩油藏。
(一)人性内在相同性的论述
以“质朴”或是以“理”诠释人性内在的相同性。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汉代学者董仲舒是如此论述“性”的——程树德《论语集解》中引用:“《春秋繁露·实性》云:性者,天之质朴也。善者,王之教化也。无其质,则王不能教化,无王教,则质朴不能善也。”[3]1350性者,诠释为天之质朴,从这里看出董仲舒并未将性诠释为善,而是质朴。董仲舒认为人性天生都是质朴的,由此可以看出人性的内在相同性。善者,王之教化也,这里的教化更侧重于后天的实践,这就充分肯定了教育实践对人性的影响。宋代朱熹在 《四书章句集注》 中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如此诠释:“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4]176以气论性并不是朱熹先生的首创,南朝梁经学家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已经引入了气的概念。但是皇侃所引入的“厚薄”与朱熹所著气质之性中有美恶,表达出不同的意义。朱熹的注解把人性分成了两种,并且蕴含了恶这一方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孔子的本意。但是综合朱熹与程子的说法,可以看出人性内在的相同性是得到认可的,只不过理学家单一地认为性即是理,关于这一点并不是讨论的重点。在这里只需明确:人性的内在相同性是得到理学家认可的,差异性也是得到认可的,只不过他们的差异性在习的层面,不在性的层面。引入“气”的概念并不彻底,气质之性在理学家那里并不是根本,根本的是天理之性。若从根本上把人性表示为理,并且是无不善的,用这来解读孔子的性相近是不合理的。徐复观所著《中国人性论史》中也反对这样的观点:“第一,孔子说道‘性相近’一语时,并无时间上的限定,而朱元晦却加上了一个‘以其初’三字,认为《论语》此处‘相近’乃是指性之初而言。就性本身而言,总指的是生而既有的东西,无所谓初不初。……而且既气质之性已有美恶之不同,则在气质之性之初,也便含有美恶之不同:只不过是尚潜而未发。又何以能在性相近的本身上言相近?所以朱子这两句话,实把‘不同’与‘相近’的矛盾语句,加在同一的事物气质之性的上面。”[2]49
以“善”诠释人性内在的相同性。顾炎武所著《日知录》:“性之一字,始见于商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恒即是相近之义。相近,近于善也。相远,远于善也。”①顾炎武将“性相近”直接解读为近于善,如果单从孔子“性相近也”来看,只是肯定了其相同的一面,孟子以后多如此解读。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直至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亦未明言性善。孔子谓人之生也直,我欲仁斯仁至,而仁者能中心安仁,此仁在心即视为此心善性所在。”[5]8唐君毅的解读前半句所言极是,后半句有合理之处,从孟子传下来的性本善的导向,多为后世注家所沿袭。单从《论语》中看孔子没有言性善,如果一定要和善发生关系,那只能是近道性向倾善性转变。
TAXUS系列的临床实验,不仅较为客观的评价了紫杉醇涂层支架,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且紫杉醇涂层支架亚洲、欧洲研究均展开新生内膜面积,所受不同浓度紫杉醇涂层支架的影响。后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半年后的紫杉醇药物涂层组,相较裸支架组平均管腔狭窄度明显较轻,并且结果证实新生内膜面积,更随着紫杉醇的应用剂量不断增加而随之减少,
(二)人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
以“气”诠释人性的内在相异性。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引用,《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言乎分,则其限之于始,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各随所分而形于一,各成其性也。然随性不同,大致以类为之区别,故《论语》曰‘性相近也’。此就人与人近言也。”[6]677从《论语正义》的诠释中可以看到性内在的相异性得到了肯定,并没有认识到相同性,只是人与人近也,具体如何近并没有得到充分诠释。李泽厚《论语今读》中引皇疏:“性者,人所禀生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时禀气,故曰相近也。”②皇侃在解释这句话时,肯定了性与人之间关系,性是人所禀生的。为了进一步解释,引入了“气”的概念,以气论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一定发展过程的,这里不做深入探究。但是其以气来论人性之厚薄,是认可人性在本质上的相异性,或者说以气之厚薄来表现人性相异性已露出端倪。
天葬台上平躺着一具尸体,从头到脚,被白布缠得严严实实。台旁一支白幡,在山风的鼓动下,扑啦啦直响,其上以晶莹的青丝绣着一只图腾。那图腾是个背生双翅的人形,它高悬于茫茫白云之间,高昂着头,双臂交叉于前胸,双手按于肩头,双膝并拢,双翅大展,仿佛要振翅飞向九重天界。
从根本上出发,论证人性内在的相异性。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引《淮南子·谬称篇》曰:“夫素之质白,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若性。故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清,沙石涉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遗物而反己。”③从《论语疏证》中所引分析,用素、缣作人性比喻,而素与缣则从本质上看是质白与性黄,很显然《淮南子·谬称篇》中是认可人性的相异性的。从“人之性无邪”判断,《淮南子·谬称篇》中所持的人性整体趋向无邪,但并没有对无邪做进一步思考与论证。在蒋沛昌注释《论语今译》中引黎鸣《问人性》:“人性分为三个层次: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在生物性的层次上,人性偏向于恶,一种潜意识的恶(原恶),如任性、懒惰和嫉妒等,不一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社会性的层次上,人性善恶交错,善恶表现为意识,不定表现为行为。在精神层次上,人性则偏向于善。”④黎鸣在《问人性》中对人性的论断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将人性划分为三个层次: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这种将同于一人的人性论不同呈现截然分开,与中国哲学人性论中以“气”来诠释是完全不同的系统。且不论其观点的正确与否,但它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了人性内在的相异性。
第二,分析相近、相同、相似之间的区别。相近和相同显然是不一样的,相同是A=B=C,相近则不然,A与B与C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此之为相近。相近和相似还是有所不同,相似我们大概可以从外在的形式上看到两者或是一类的相同之处。相近则不然,相近可以深入到内在的质上,也就是说人性在质上有其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相异的一面。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相同的地方,相异的一面在质上是处于次要地位,相同性是起着主导作用,故而用相近来强调,这就是孔子严谨性的体现。程树德《论语集解》引用王弼云:“不性其性,焉能久行其正,此是性之正也。……又知其有浓薄者,孔子曰‘性相近也’,若全同也。相近之辞不生,若全异。相近之辞亦不得立。今云近者,有同有异。”[3]1354从王弼的解读中可以很清晰地印证笔者对“相近”一词的诠释,即“性”有相同的部分,也有相异的部分,而相同的部分是主要的。肯定性内在的相同性与相异性就意味着没有将“性”绝对化而将“性”建立在某一端上,如后世的孟子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那样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性的论断。严谨性背后则是孔子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与冷静思考,人性内在的相同性开启了儒家人格修养的进路,成就了后世儒家的功夫论,在理论上为人人成圣贤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人的教育奠定了稳定可靠的人性基础,使得教育面向了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君子”这一类的贵族。胡适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提到:“君子本义乃是君之子,乃是阶级社会中贵族一部分的通称。”[7]292
二、从语义学探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内涵
(一)“性”“近”“相近”在文本中的原义
一是从文本语义探析“近”字的含义。《论语》中多次出现“近”字,直接表达“近”的有9处,间接将字意训为“近”的有2处,对此我们来进行探究。
其一,表示程度上无限接近的有4处。《论语·学而》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⑤“近”字表示义是信的终极方向。《论语·子路》云: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⑥“近”字表示仁是刚毅木讷终极方向。《论语·泰伯》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⑦“近”字表示信是端正颜色的方向性旨归。《论语·子张》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⑧“近”字表示仁也是近思的终极方向。从以上可以看出“近”在这里既有质上的定向性又有质上的积累性,这就是“近”的独特魅力。
其二,地理位置上接近的有2处。《论语·子路》中: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⑧“近”字含义是由周遭到远方,从近处着手。《论语·季氏》中,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⑨“近”字含义是在地理位置上,颛臾接近费城,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里提出的为政方法,包含了方法论的意义。
其二,从《论语》文本出发论证“性相近”中的相异性。《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⑫不移就是不会发生改变,这样论断就不是在“习相远”的层面上了,因为“习”是可以改变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移者。”[4]177这里的不发生改变就是“性相近”中的内在相异的部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4]177自暴自弃的下愚者,是不能改变的。在《论语·先进》也有如此论断,同样可以证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中的相异部分:“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⑬《四书章句集注》中注释,“杨氏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4]128杨氏解读的“性之偏”,仍然属于孔子所讲的“性”的范畴,这些证据足以说明孔子在人性的论断上肯定了其内在的相异性,并不是把人性完全建立在具体的某一端上,性内在的“相异性”并不是孔子论述的重点,其重点是在性的内在“相同性”上,从质上肯定了人性的“近道性”。
其四,接训为“近”的有 2 处。《论语·先进》 云:“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⑬《论语·学而》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⑤从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根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庶,近也,言近道也。”[4]128“亲,近也。”[4]48这里的“亲”在情感世界具有“近”的含义,“近道”则是定向性的体现。
二是探讨“相近”一词的含义与相同、相似之间的区别。探讨孔子使用“相近”一词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⑤《论语·子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⑦由以上可以看出,孔子对自身的言语是严谨而慎重的,因此孔子使用“相近”一词也是非常慎重的。
综上所述,学者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诠释都存在一定偏颇,要么只肯定孔子人性论内在的相同性,要么只肯定内在相异性。而相同性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或是以理、质朴释之或是以善释之,这些诠释掺杂后世的学问,并非孔子之原意。相异性的内涵多是引用气来释之或是在排斥“相同性”的前提下论述“相异性”。这些做法显然偏颇,孔子的人性论既体现了人性内在的相同性,又体现了内在的差异性,这就是孔子人性论中的“近道性”,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习相远也”得以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近”字在《论语》文本中有以下含义:定向性,这个向就是近道性,趋向道;积累性,在通往道的路上不断努力;现实性,考虑到了人的情感色彩与精神需要,同时也注意到了现实中的方法问题。那么此处的“性相近”,就会有这样几种倾向或意味。从定向性上思考,人性具有近道性,这就是性的内在相同性的最本质体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从“相近”一词的含义与相同、相似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印证性内在的相异性。
在当前全国房价企稳的情况下,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利,频频打起住房公摊面积的主意,“买100平方米得70方米”,个别商品房公摊面积比例甚至超过50%。记者采访了解到,公摊面积“猫腻”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居住获得感。
(二)“习”“远”“相远”在文本中的原义
一是从文本语义探析“习”字的含义。孔子《论语》中“习”字一共出现3次。《论语·学而》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⑤“习”字有温习、践习、反复练习、接触的外在环境某一方面次数上多的含义,所学必要有所习。《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⑤“习”字有醒悟践习的含义,所传必要有所习。所学的是六艺之文,所传的是夫子之道。
表面上看,对象的表达式(专名)不带有空位是因为对象不是函数或概念,因而没有“洞”,但是同样,如果不借助于语言上的特征,我们根本无法设想一种有“洞”或无“洞”的实体。
通过数据库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我院近几年的对四年制高职基础课的实践探索,发现当前四年制高职公共基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探讨“相远”一词的含义与相反之间的区别。相反的意思很容易理解,A与B相反,就是说A不等于B,A和B存在着质的差别。而“相远”一词并不是彻底地走向对立面,只是强调了A和B因为后天的实践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A与B还是有可能回到同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样形容也从根本上回应了孔子所讲的“性相近”,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的相同性还是存在的,只是后天的习(实践)不同可能造成遮蔽,从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综上所述,“习”一字在《论语》文本中的诸多含义主要集中在“践习”的含义上,后天所习对人性的内在差异是有影响的。从“相远”的含义与相反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后天所习并不能彻底地改变人性内在的相同性,恰恰发展了人性内在的相异性。这样的论断就将后天的实践和环境熏陶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在孔子那里坏人仍能有因受教育而近道的可能,好人也要注意后天环境的熏陶,否则就会与原来的本性相差很远。
一般儿童生病都需要有多名家人陪同,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诊疗的过程中需要在多为患儿家属的监督下进行,医护人员不断要反复回答多位家人的各种询问,而且需要对患儿病情变化做出及时迅速的判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受到患儿家人的责难。尤其是小儿静脉输液,患儿哭闹不休,家属超高的保护意识,嘈杂的环境,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造成穿刺失误,恶性循坏下,很容易激发医患矛盾,近年来,儿科医护人员无辜被打,并被无良媒体恶意报道的事件层出不穷。
三、以经解经探析孔子人性论“近道性”之内涵
(一)《论语》文本内容对人性内涵的佐证
最后,从《孟子》文本出发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孟子思想与孔子的关系不言而喻,了解孟子对性的解读同样有助于我们去解读孔子。《孟子·告子章句上》 中:“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1]278孟子很鲜明地提出了人性本善说,孔子的“性相近也”的内在相同性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最大发挥,相同性即是善,或者说是向善,这与孔子人性论中的性内在相同性(即“近道性”)是大致吻合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1]83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提出性本善就停止了,还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即所谓的长养扩充。这与孔子“习相远也”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孔子重视后天的教育与实践,同样在孟子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其一,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佐证孔子人性论中人性内在的相同性。《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⑪人人都是受教育的对象,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孔子讲这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的,如果说没有“性相近”,那么人性就是不等的,也失去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可能。这既是孔子对人性理论的发用又是对孔子人性论的一个佐证。同样,在《论语·述而》中云,“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⑭行束脩之礼之后,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束脩是外在的形式,孔子这样做的本质还是建立在“性相近”的基础上的。如果说这一点孔子没有以一贯之,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更多的物资作为求学标准或是招揽贵族子弟,事实则不然。《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⑮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待教育对象是一律平等的,即使“鄙夫”来向孔子请教,孔子也是来者不拒,竭尽全力进行教导,这就是孔子对人性的内在相同性的认可。此外,孔子的门徒中各色人都有,既有如颜回这样的贫寒之士及子路这样的粗野之人,也有孟懿子与南宫敬叔这样的贵族子弟。《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⑩颜回可谓是相当清贫了。《左传·昭公七年》:“公至自楚,孟喜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⑯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作为孟氏家族继承人可算是贵族子弟了,也求教于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门人请为弟子。”[8]315从这里看出子路出身的卑微与性格的粗野。在《论语·子路》中,“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⑦《四书章句集注》解释:“野,谓鄙俗。”[4]143刘宝楠《论语正义》:“孔(颖达)曰:“野,不达也。”[6]521不管做何解释,子路性格可见一斑,而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区别,足以看出他不仅在内心深处是认可“性相近”的,同时在行动中也是这样做的。在孔子的教诲下,子路有了很大发展,在《论语》很多章中都可以看出子路的巨大变化,如《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又闻。”⑰这就是从实践出发,既体现出了“性相近”,又证明了“习相远”。这些可以看出孔子人性论中性的内在相同性。
其三,表示时空距离接近的有3处。《论语·雍也》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⑩“近”字含义就有为仁之方的意味,能从近处着眼,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云,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⑪“近”字是指人近处的当下的忧患。《论语·阳货》云,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⑫“近”字是指接近小人与女子。此三处似乎都有方法论意味,同时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由外在投射到内在,由外在影响到内心世界,这样“近”字就有了很深的意味。
(二)“以经解经”的方式对孔子人性论内涵的佐证
运用“以经解经”的解读方式,对孔子时代前后所公认的一些经书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佐证孔子人性论思想。
海宁市信访评议团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地域背景,海宁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东距上海,西临杭州,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22位,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人文气息浓厚。近年来海宁市引入了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专家信息库,助力地方发展。由此可见,海宁市信访评议团制度的产生与地区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对于我国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由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海宁模式的信访评议无法普遍适用。
课堂本应以开放和宽容善待每一位参与的学生,特别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更要充分重视,因为这才是学情最真实的呈现。其中,学生提出的我们在备课中没有准备的问题更具意义,这是对于教师备课最有力的补充,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更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学生对于知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放手,给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首先,从《易经》文本入手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基于多数学者的看法,孔子思想与《易传》存在关系,而《易传》之中也有一套关于人性的理论。《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9]236阴阳之道构成了人性的基石,而学界对阴阳就有不同的诠释。无论如何诠释,阴阳都有同与异的一面,这与孔子“性相近”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性相同之处都是由阴阳构成,相异之处就是有的阴多阳少,有的阳多阴少。“成之者性也”表达的就是人性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与孔子所讲的“习相远”相通了,后天的实践对人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中庸》文本出发佐证孔子人性论的内涵。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子思的思想应当对孔子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学界大部分人认为《中庸》出自子思之手,而《中庸》中也提到了关于性的问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0]56天命之为性,性由天命而来,我们暂且不讨论为何如此,那么人人之性都从天命中来,自然由天命而来的性就有了内在的相同性。率性之谓道,恰恰佐证了性内在的相同性就是“近道性”。如果没有近道性,如何能够率性达到道呢?
通过《论语》文本内容的研究,表明孔子“性相近也”的内涵——“近道性”即内在相同性与相异性统一。
① 顾炎武《日知录》,引自程树德《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350页。
注 释:
综上所述,孔子人性论为以后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开辟了道路。历代学者只提出孔子人性论中相同性或是相异性是偏颇的,对性内在相同性以“理”或是以“善”解释,多少都掺杂了后世学者的私意,相异性用“气”来解释,虽然便于理解,然而却忽略了人性先天的差异,而从根本上认可性内在相异性的论述又是以排斥相同性为前提的。现在的学者又存在以前释后或是以后释前的局限。因此从《论语》文本出发,运用语义学分析以及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对孔子人性论进行诠释才有可能得到孔子原意。孔子的人性论内涵与实质在于“近道性”,所谓的“近道性”是指人性的本来状态即人性内在相同性与相异性的统一。基于这样的人性基础,人的后天教育就具备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合理预算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安全有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工程造价预算环节,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现象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中的竞争力。
⑤《论语·学而》,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③《淮南子·谬称篇》,引自杨树达《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④黎鸣《问人性》,引自蒋沛昌《论语今译》,岳麓书社,1999年,第429页。
② 皇疏《论语注释》,引自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01页。
⑥《论语·泰伯》,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当我们在之后参观阿斯特拉罕历史博物馆的地方历史陈列室时,在历届阿斯特拉罕省长的画像,政绩的说明前,可看到18世纪后卡尔梅克人社会的变迁,这应成为我国学者土尔扈特历史研究的一个个新的切入点,我们期待不久就有这方面新作面世。
⑦《论语·子路》,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⑧《论语·子张》,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⑨《论语·季氏》,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⑩《论语·雍也》,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⑪《论语·卫灵公》,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⑫《论语·阳货》,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⑬《论语·先进》,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和过来人聊天,她总会嘱咐孕产妇们在孕期要多活动活动,否则顺产比较费劲。可是以往人们总觉得怀孕后就不适宜再做运动了,应该在家静养,以免动了所谓的“胎气”。其实不然,孕期适当地锻炼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是安全有益的。
⑭《论语·述而》,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⑮《论语·子罕》,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⑯《左传·昭公七年》,引自钱穆《孔子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页。
⑰《论语·公冶长》,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参考文献:
[1]陈来.回向传统儒家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9](三国)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王国轩译注,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3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原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5BZSO34
作者简介:王昌乐(1991—)男,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专业为伦理学,主要从事先秦易学、儒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标签:孔子论文; 论语论文; 人性论论文; 相异论文; 人性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西部学刊》2019年第1期论文; 国家社科“先秦原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 项目(15BZSO34)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