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进而造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等生态安全问题,危害人类财产、生命安全。近年来大气中CO2浓度每年仍以0.1%的速度增长,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CO2捕集是目前缓解全球变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针对CO2吸附剂存在的成本高、吸附性能差等问题,开发了低成本、高效的CO2吸附剂。以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C-t)和水热合成法(HC-t)制备出不同半焦,利用元素分析、FT-IR、N2和CO2吸附等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样品中C-600和HC-240碳含量最高,分别为84.07 wt%和70.88 wt%。同时显示水热过程能够使得水热半焦表面形成更多含氧官能团。孔结构分析表明热解半焦和水热半焦分别为典型的微孔和介孔结构,CO2吸附测试表明C-t的CO2吸附量远高于HC-t。为了进一步提高CO2吸附量,通过尿素增氮-KOH活化方法制备了热解型活性炭,并研究了尿素添加量、KOH浸渍比、活化温度对其孔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尿素添加量为15 wt%、KOH/C=2.0、活化温度为600℃时制备的活性炭CO2吸附性能最好,在25℃、1 bar时吸附量可达4.80 mmol/g,这取决于吸附剂的超微孔和氮含量。活性炭表面含氮官能团类型为N-6、N-5、N-Q和N-X,窄微孔孔径主要集中在0.55 nm,且窄微孔占比为80-89%,因此CO2/N2选择性高。多次吸脱附实验后活性炭CO2吸附量基本不变,说明此活性炭稳定性和再生性好。采用绿色低耗的水热合成法制备水热半焦(HC-240),并利用KOH对其进行活化制备出水热型活性炭,研究了KOH浸渍比和活化温度对水热活性炭孔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在KOH/HC-240为1.0、活化温度为800℃时,活性炭在25℃、1 bar下的CO2吸附量约为4.15 mmol/g。经乙酸进一步改性后,活性炭表面酚羟基(-OH)和-COOH基团增多,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CO2吸附性能。在乙酸浓度为5 wt%时,活性炭CO2吸附量增加了7.8%,达到4.47 mmol/g。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莉
导师: 韩军
关键词: 甘蔗渣,活性炭,制备,改性,吸附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有机化工,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分类号: TQ424.1;X701
总页数: 64
文件大小: 4386K
下载量: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