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城市郊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郊区,大城市,城市,城镇化,产业,欧洲,经营权。
大城市郊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1](2019)在《大城市郊区乡村老年人的生命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乡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和定居,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乡土中国"逐渐因城乡关系的分离而"断裂",基于情感和伦理情感形成的温情脉脉的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家庭间以及家庭内部的代际关联也日渐稀疏。乡村社会从曾经的生产生活共同体逐渐变成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9年32期)
佟伟铭,张平宇,何欢[2](2019)在《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地域空间并入城市发展范畴,城镇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景观和设施的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包括就业非农化与生活方式市民化等,但存在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陆铭[3](2019)在《大城市郊区:都市圈建设的焦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大城市扩张,就没有所谓的"都市圈",而目前大城市都市圈发展焦点,很大程度上是中心城市郊区如何发展的问题都市圈和人的城市化有什么关系?8月26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和都市圈发展又有什么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投资(中英文)》期刊2019年19期)
唐永兰,徐桂荣,于晓晶[4](2019)在《近49 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69—2017年全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地形高度资料以及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数据,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法、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地形多样性,从降水量的PDF特征、变化趋势和极端降水特征叁个方面,分析了近49 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30°N带降水的区域性和极端性明显,其中长江入海口代表站的年降水量PDF曲线最接近正态分布;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强度基本为自西向东增加,且与地形高度呈反比关系;对于暴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代表站降水概率小但降水占比大。(2)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表现为代表站的日、月、季、年降水量PDF曲线普遍存在城郊差异,且日和年尺度的差异较月和季的尺度差异更明显;大城市代表站相对于其郊区代表站,前者年降水量普遍增加得快,且最小值大于后者;前者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值普遍大于后者,且发生中雨及以上等级强降水的概率和占比较后者大。(3)代表站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一定的周变化;年降水量的突变时间集中发生在1980s中、后期以及1990s至2000s初;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其中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长江入海口地形下夏季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大部分地形下工作日降水的城市化效应较休息日明显。(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4期)
王立敏[5](2019)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稳健提升大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沟通桥梁和联结纽带,发挥着统筹城乡的重要作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位于经济发达区域内,受大城市辐射、扩散和周边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对区域城镇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都起着积极的统筹作用。上海西郊的金山区、松江区、奉贤区和青浦区重固镇先后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郊区小城镇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多项支持性政策,成为统筹城乡经济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连结点。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对未来小城镇发展及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理论分析部分,先后分析了大城市不同辐射圈内小城镇的发展机制,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类型。实证研究部分,立足上海西郊4区36个小城镇,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产业-人口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了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论:(1)大城市中心城区周边不同辐射圈层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差异,大体可分为城边镇、城郊镇和远郊镇;(2)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3)小城镇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存在显着的耦合关联性;(4)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水平没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变动趋势,协调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某年度经济社会形势和小城镇产业-人口发展状况;(5)除个别具有特殊发展优势的小城镇外,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度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分布特征,即随着与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大,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发展的协调程度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朱琳,黎磊,刘素,李裕瑞[6](2019)在《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地多功能利用助推乡村振兴途径。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因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发生变化,并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政策等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趋势往往不同;(2)江家堰村经历了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阶段,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态复合功能,生活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土地利用功能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3)大城市郊区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产业转型、区域政策及土地利用主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多功能属性,促进乡村价值提升。(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臧玉珠,杨园园,曹智[7](2019)在《大城市郊区乡村转型与重构的典型模式分析——以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和乡村是连续统一体,乡村地域系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不断发生着转型与重构。探索乡村转型发展路径,总结成功经验模式,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乃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郊区地处城乡交错带,相比农村腹地,乡村转型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以华明镇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镇化整理路径实现乡村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发现,华明镇乡村转型以"叁整合"为标志,通过实施宅基地换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工业园区,改革集体经济,创新金融服务,整合社区服务组织,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村庄"人-地-业"协调发展。但是,以城镇化整理为主导的乡村转型模式,会造成传统乡村聚落的消失,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与政策体系支撑,仅适应于非农化水平较高的乡村地区,应审慎对待,不能盲目推进。(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春生,王小琦,方键华,陆群,骆奕[8](2019)在《新时期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思路探讨——以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结合单位现状和特点,通过转变观念,制定发展新思路和目标,围绕"安全稳定、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和改善民生"中心任务,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大城市郊区国有农场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邱爱军,关婧[9](2018)在《欧洲大城市郊区旅游小镇的实践与启示——以奥地利、荷兰、塞尔维亚小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欧洲奥地利、荷兰和塞尔维亚叁个国家首都近郊和远郊旅游小镇的考察,梳理了欧洲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以案例剖析的方式分析了西欧大城市旅游小镇成功经验:一是依托本地资源,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强化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二是重视小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创新旅游资源的共享开发模式;叁是注重打造特色小镇公共品牌,重视旅游配套特色产品研发;并提出重视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重视打造小镇品牌、重视旅游配套特色产品研发、探索旅游资源开发合作模式等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8年32期)
黄珏[10](2018)在《减量背景下超大城市郊区总规的瓶颈与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我国超大城市资源约束程度严重,空间缺乏腹地,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郊区成为城市土地低效蔓延最明显、人口结构最混杂、交通情况最复杂、公共服务最欠缺的地区。在减量化的总体要求下,超大城市郊区总规面临着来自规划体系不完善、人地关系不协调、空间结构不优化等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实践的阐述和嘉定区的规划案例,分析了"可承载人口"、"城镇圈"、"全域整治"等规划手段的尝试与创新,希望以此重构郊区人地关系和空间结构,并理顺调控逻辑、做实减量实施机制。同时,本文展望了超大城市郊区总规的事权变化,探讨部分事权上收或下降之下的规划体系演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期刊2018-11-24)
大城市郊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地域空间并入城市发展范畴,城镇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景观和设施的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包括就业非农化与生活方式市民化等,但存在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城市郊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君.大城市郊区乡村老年人的生命历程[J].中国社会工作.2019
[2].佟伟铭,张平宇,何欢.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9
[3].陆铭.大城市郊区:都市圈建设的焦点[J].中国投资(中英文).2019
[4].唐永兰,徐桂荣,于晓晶.近49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J].暴雨灾害.2019
[5].王立敏.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产业-人口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朱琳,黎磊,刘素,李裕瑞.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9
[7].臧玉珠,杨园园,曹智.大城市郊区乡村转型与重构的典型模式分析——以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9
[8].李春生,王小琦,方键华,陆群,骆奕.新时期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思路探讨——以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9].邱爱军,关婧.欧洲大城市郊区旅游小镇的实践与启示——以奥地利、荷兰、塞尔维亚小镇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
[10].黄珏.减量背景下超大城市郊区总规的瓶颈与突破[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