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空间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城市,空间,都江堰,冀州,吐鲁番,街道。
城市空间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冶建明,袁也,李静雅[1](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借助Depthmap软件,通过轴线图模型对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平均全局集成度与平均局部集成度表现为稳定上升趋势,可理解度保持不变,空间智能度缓慢上升;存在老城区负担过重、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为进一步完善吐鲁番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12期)
季惠敏,丁沃沃[2](2019)在《基于量化的城市街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着人的活动、人对城市的视觉感知和城市微气候,同时也是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基础。文章聚焦城市街廓空间,探索城市街廓空间形态特征及其量化分类方法。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划分方法和视域的空间描述方法,建立点式空间数据表达方法,定义空间特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针对街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提出多指标组合的空间形态分类图表。最后以南京新街口街区的两个街廓空间为例,探讨空间形态特征指标和空间形态分类图表的效果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曲冰,冷嘉伟,马婕[3](2019)在《城市商务核心区街道空间形态量化描述与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城市商务核心区街道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街道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及其取值特征构建评价体系;其次,在城市调研和建立叁维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编写界面形态、街道比例D/H、建筑高度错落度以及天空可视域四组数据获取模块,从动态视角对上海陆家嘴、南京新街口以及七个国际知名城市商务核心区街道空间形态进行量化描述和评价;从而揭示我国城市商务核心区在街道空间形态塑造方面的不足,以及新加坡鱼尾狮商务核心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李姝颖,张健[4](2019)在《万家灯火述说城市变迁: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衡水市城市空间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聚的综合体,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与载体,因此城市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断向四周扩张。随着城镇人口集聚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用地空间扩张是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衡水城市的夜景灯光数据,探索衡水市20年间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规律,通过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的用地增长类型、城市扩张速度、城市扩展方向、城市重心变化等指标分析衡水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在衡水市域尺度,利用空间句法对衡水市城区空间关联度进行分析,探索城市区域组团间的发展关联。(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19年S1期)
高心怡[5](2019)在《都江堰灌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都江堰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文献与地图数据、卫星影像等,从雏形时期、发育时期与突破时期叁个阶段,分析和探讨都江堰水利建设与都江堰灌区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进程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其灌区城市从雏形时期小而分散于河流两侧的布局形态,转变为发育时期向都江堰—郫县—成都市这条中脊线聚集,且围绕水网系统呈现出规律的扇形排布形态,以及至突破时期转变为基于扇形结构,以成都为中心沿道路生长排布的形态。文章试图通过对演进历程的分析,探讨古人水系建设的经验与智慧以及其对城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的重要意义,为当代城市建设带来叁方面启示:(1)历史脉络和文化气质的传承与延续;(2)水系生态服务功能的修复与善用;(3)尊重自然的治水之道的弘扬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9-10-19)
范胡月[6](2019)在《文化基因视角下沈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把沈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化基因与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联系。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将时间轴划分为叁个部分:满汉文化交融的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融的日俄入侵时期以及工业文化为主的近现代时期,结合历史阶段,研究对应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化基因对于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分析当代沈阳城市形态发展下的文化基因,提出了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9-10-19)
尹泺枫,李和平[7](2019)在《包容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街道形态更新策略——以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城市因受地形地貌影响,在城市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街道空间作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展示山城特色的舞台,也是山城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现如今,随着包容性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更新理念、更新对象和更新路径的包容性。本文基于包容性城市更新的理念,通过山地城市街道空间认知和矛盾解析,结合时代背景,概括了山城街道空间的自然环境包容、使用群体包容和社会文化包容的更新价值理念。以此为出发点,从"城市与环境"、"人行与车行"和"街道与建筑"叁个包容性视角,分别以包容共生、包容有序、包容共赢为目标,构建了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包容性更新体系,并提出了叁个方面的具体更新路径和更新目标。(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魏嘉彬,吴依秋[8](2019)在《社会形态转变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北京与柏林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空间载体,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发展,城市空间也随之改变。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形态。本文聚焦在社会形态变动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对北京与柏林进行对比研究。根据两座城市历史的共性将社会形态分为旧社会形态稳定期、多种社会形态动荡期以及新社会形态确立期叁个阶段。进而针对政治空间以及政治衍生空间两个空间层面展开了空间历史演变的梳理。对比发现,两个城市在封建统治时期奠定了城市基本的发展原点、旧城肌理、发展轴线与城市核心区域。而在政权动荡期,临时的政权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了碎片化空间重构与颠覆。最后在新政治形态的统治下,经历政治中心空间的进一步改造以及核心区的重新确立,并且以一种新空间形式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新开发与建设,并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肌理。(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期刊2019-10-19)
殷利华,秦凡凡[9](2019)在《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与利用方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特殊的空间形式,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桥下空间形态和利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郑州市6座典型高架桥进行实地调研与评价,量化分析其空间形式及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后发现:①桥阴空间形态较规则,多为有顶半封闭的长方体空间,以交通类利用为主。②匝道下空间是叁角锥状"落坡空间",起始端的低空部分为停车或闲置,其他多数与高架围合空间融为一体进行绿化利用。③匝道围合空间形态多样,规模大且开敞,常见大面积的绿化种植,利用价值较高。④苜蓿叶型桥下空间利用方式丰富度高出环岛路型桥2.5~4倍;⑤郑州桥下空间利用方式排序为:绿化>车行交通>静态停车>市政设施>休闲>商业>居住>体育,可以得出,其绿化较好,但商业、居住与体育等利用较缺乏。根据以上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样化利用提供依据和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张慧朝[10](2019)在《当代山西城市公共空间浮雕叙事形态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当代山西城市的基础设施硬件逐步完善,精神文明软件建设正在探索中。在山西省内的城市广场、博物馆、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中,浮雕设计艺术以建构叙事形态彰显其价值,通过建构提升公众审美能力,以美育人、立德树人,传承美育精神等的艺术叙事形态展现其审美价值;通过建构倡导国家理念、传播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精神等的社会叙事形态表现其社会价值;通过建构为人民服务、与时代同行、育工匠文化、掘本省特色、向基层深入等的时代叙事形态体现其创作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城市空间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着人的活动、人对城市的视觉感知和城市微气候,同时也是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基础。文章聚焦城市街廓空间,探索城市街廓空间形态特征及其量化分类方法。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划分方法和视域的空间描述方法,建立点式空间数据表达方法,定义空间特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针对街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提出多指标组合的空间形态分类图表。最后以南京新街口街区的两个街廓空间为例,探讨空间形态特征指标和空间形态分类图表的效果和实践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空间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冶建明,袁也,李静雅.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吐鲁番城市空间形态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2].季惠敏,丁沃沃.基于量化的城市街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J].新建筑.2019
[3].曲冰,冷嘉伟,马婕.城市商务核心区街道空间形态量化描述与评价方法研究[J].新建筑.2019
[4].李姝颖,张健.万家灯火述说城市变迁: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衡水市城市空间形态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9
[5].高心怡.都江堰灌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9
[6].范胡月.文化基因视角下沈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9
[7].尹泺枫,李和平.包容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街道形态更新策略——以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8].魏嘉彬,吴依秋.社会形态转变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北京与柏林对比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19
[9].殷利华,秦凡凡.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与利用方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9
[10].张慧朝.当代山西城市公共空间浮雕叙事形态及其价值[J].艺术评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