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以时间为主线对济南早期党组织建立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进行研究,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济南的曲折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社会的发展实况,拓展对历史的了解,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建设现代泉城提供精神力量。
【关键词】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
作为山东治所所在地及政治军事枢纽的济南,是全国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山东新文化新思潮与传统文化交替,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心,同时也是山东共产主义的策源地。济南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六个发起小组之一,这强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乃至全国范围的传播,为全国革命事业的建设、壮大以及不断取得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济南早期党组织产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济南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广泛传播为济南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及思想基础。
对线路高程及交点坐标进行分析,确定所有分段的转角、走向及坡度。对每个横断面的实际高程、桩距、填挖面积和所有分段的填挖工程数量进行准确计算。主要具有以下功能:选择或对线路及其设置文件进行调用,完成平面及横、纵断面的准确计算,并将结果汇总和存盘,在自动整理后输出报告,供后续设计使用。
(一)济南早期党组织产生的阶级基础
截止1920年底,全国产业工人达到200万,虽然济南产业工人只有两万余人,但由于济南独特的地位,已经为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提供了充分的阶级力量。
1.群众基础广泛
1922年7月,王尽美代表中共济南地方组织代表出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在中央代表陈为人的主持下,首先成立中共济南基本小组,王尽美任组长,随后其他党员履行了正式入党手续,建立了中共济南支部(亦称济南直属支部、山东区支部),党员有9人,王尽美任支部书记。
济南厂矿业、工商业发达,非产业工人人数众多。1904年,济南主动开设商埠并制定《济南自开商埠章程》,“亟宜鼓励工商,力求进步”[1],确定积极惠工政策,推动了山东第一个近代企业“山东机器局”、津浦铁路济南机厂、山东民族纺织业之嚆矢“鲁丰纱厂”、机制面粉业等各类官营、民营、官民合营、外企迅速发展,“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之中枢,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2],截至1919年济南厂矿业达110家,有较大规模的工厂二十余家,中小规模工厂八十余家。同时,济南商业日渐繁荣,各类商号总数约2 000家[3],其中有的商号拥有店员三四十人,人力车行业按一人一车算,工人达到4.8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冶铁业、棉纺织业等手工业、市政工人等。非产业工人与产业工人有着天然联系性,界限并不明显,身份可以相互转换。
济南产业工人阶级与农民关系密切。产业工人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济南工人有大部分集中在产矿业和机器制造业。矿主利用充裕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季节性开工,造成很多工人成为“亦工亦农”的工人,这种双重身份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学生在每次完成课堂任务或者家庭作业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即时性反馈,并且督促学生进行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光要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关注评价,还应当密切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
1920年11月,康米尼斯特学会的成员积极发起筹建新的进步团体——励新学会,并在济南商埠公园召开成立大会,出版《励新》半月刊。励新学会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阵地。学会的主要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王志坚、李柞周、王克捷、赵震寰、王象午等。学会发起时有11人,1921年1月发展为19人,后来发展至20余人。学会成立后开始不拘泥于学术,举行在济南闹市区、大明湖进行演讲,领导第一师范闹学潮、领导山东学生联合会等实际活动,既推进了济南地区的新文化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虽然济南工人阶级已由过去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政治斗争,但在革命理论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指导。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济南作为南北交通要冲,卷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热潮之中。
3.群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山东问题”直接引发五四运动,济南工人阶级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就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4月20日,山东省暨济南各界群众10万余人在演武厅广场举行空前规模的国民请愿大会,工人代表侯丹峰代表工界登台演说。上海《申报》报道说:演说者“沉痛激昂,声泪俱下。时台下听者无不汗流浃背,愤慨之情现于眉宇。即妇人孺子一般劳动者,亦皆泣不能抑”“工界人士侯君丹峰(演说)直捷痛快,其刺激力尤大”。5月7日,各界3万多人在省议会召开国耻纪念大会,工人代表大会上发言。5月8日济南民众组织“救国十人团”,搬运工人李凤林等带头在工人中发起组织“劳动五人团”。5月23日,济南21所学校的学生联合抵制日货,铁业工人以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1919年6月10日,济南举行“三罢”,面粉业工人率先响应,继之电灯公司、搬运业、建筑业工人进行了罢工。7月19日,千余农民手持红旗与各界群众在省公署前集合,营救爱国农民。五四爱国斗争取得初步胜利,济南工人阶级同全国工人阶级一道,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主力,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如果说《耕海图》是在大面积的抽象中融入细微的具象元素,那么,《爱》作为一种物质媒介,就几乎是把一个来自朴素自然界的树根中所蕴藏的塑造潜能,完全释放出来的作品。它是笔者试图在微妙处理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思考的作品。其中包含有笔者对材质的思考,对于结构的研究以及个人体验。笔者希望观者面对它的时候,能自由地抒发情思,将各自的想象寄托在其中,将观者主观思考的空间无限地加以延展,也是笔者想从这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当代思考。
(二)济南早期党组织产生的思想基础
济南东毗渤海、黄海,西接中原,南邻沪宁,北扼京津咽喉,为中国东大门。自明以来便是山东的政治军事中枢。由于济南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中间,水资源极为丰富,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成为沟通渤海的重要水道,黄金航道黄河从梁山进入济南境内,下至济阳县,在济南境内全长25公里。20世纪初,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继开通,“不但进出各通商口岸之货物都是由火车运载……内地货物但有火车可通之处,商人趋利成便,沿途又无捐税,往往改运火车”,南北东西两条铁路交汇济南,使济南成为舟车辐辏、水陆通达之地及华北地区的主要商业中心,因此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产业工人联系密切,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意识,联合形成一股强大力量。
1921年5月,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济南劳动周刊社”,出版《济南劳动周刊》,这个刊物是在当时著名进步人士张公制出资创办的《大东日报》副刊上出刊的。张公制回忆说:那时候,“共产党人在山东有了组织,活动起来。就通过王静一(即北京《曙光》杂志社王晴霓,这时为《大东日报》主笔)跟我们有了联系。”“我就同意大东日报出一份副刊,报头用斧子和锄头交叉图案。这就是‘劳动周刊’。它点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状况。这是山东第一份公开介绍马列主义的报刊,当时曾引起人们的注意”。《济南劳动周刊》被称为“劳动界自有的喉舌”,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联系“劳动界同仁、交换智识、联络感情的纯粹机关”。
1919年6月,山东督军张树元曾向北京政府密报共产主义读物在山东的流传情况,“《共产党宣言》时有发现,均经会电各地文武,严防密捕”[4],1919年10月山东省议会秘书长、进步人士王乐平在省府前街90号创办齐鲁通讯社(后扩大规模改名齐鲁书社),积极宣传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各类进步报刊,“今夏间王者塾(即王乐平字)君曾约些同志在济南组织了个齐鲁通讯(书)社”[5]。“总括一句,新文化运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那么他地下的产物,是好是坏,总该都有,并不足怪,现在可以看得见的成绩,第一是齐鲁书社,是议员王者塾和教育方面的人办的,专贩卖新文化一类的书报,销路也日见增多,总算有功于文化运动不少。此外励新学社,是一般中学生发起的,听说要出一种《励新月刊》,也还常开讲演学术的会”[6]。
随后,王尽美与邓恩铭相继发表《乡村教育大半如此》《我对于师范教育根本的怀疑》等文章,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并团结其他进步青年,成立新文化运动团体——励新学会,多次领导开展工人、学生运动,树立起了无产阶级劳动者求解放的大旗,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济南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济南早期党组织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1921年春,济南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即共产主义小组,小组开展了联合组织学生团体、开展工人运动、传播革命思想等一系列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创始人王尽美与邓恩铭则为济南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等人经过多次酝酿讨论,秘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建立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亢慕义”即为英文“共产主义”音译)。不久,王尽美与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负责人罗章龙取得了联系,并成为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通讯成员,与北京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时有接触。
1920年4月,共产国际组成员杨明斋由苏俄来到北京,安排了共产国际工作组负责人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的会谈,并和陈独秀会晤。由于杨明斋是山东平度人,因此,在同维经斯基联络陈独秀、李大钊,促进建党的活动中,途经济南并做停留,与王尽美、邓恩铭等取得联系,加强了济南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达回忆说,上海小组成立后“首次决议,推陈独秀担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于是由陈独秀函约李大钊在北平组织,王乐平在济南组织”但王乐平自己并没参加,推荐了济南五中王尽美、邓恩铭等三名学生组织。
(二)发展阶段
1920年秋,王尽美、邓恩铭组织一批进步青年学子,成立“康米尼斯特”(英文“共产主义”音译)学会,得到王乐平的帮助,以齐鲁书社(城内大布政司街20号)为主要活动阵地,大量收集阅读共产主义书籍,研究共产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共产主义性质,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组织准备。
虽然主动配电网的设想很好,但其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些投资在现有体制下难以实现收益。主动配电网的发展既依赖于技术进步,又需要充分竞争的用户侧电力市场。通过技术进步带来投资降低,而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和相应商业模式有望给电网和用户带来切实的收益。
2.地理优势明显
矿浆从设备上部入料口给入,水介质则按预定的压力和流速由泵打入设备底部的分配器,通过紊流板均匀分布到分选机底部,形成上升的脉动水流。入料中的颗粒在分选机中做干扰沉降运动,沉降末速与上升水流流速相同的颗粒在分选机柱体中间悬浮形成干扰层,也称沸腾床层。当达到稳定状态时,密度低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将向上运动,进入溢流;而高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将穿透床层进入沉物流,并通过底部的排料口排出。干扰床分选机工作原理见图3。
1921年7月1日前,王尽美、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抵达上海。7月23日至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为了验证IOCAP算法对聚类效果的影响,采用UCI中的Iris(鸢尾花)数据集[16]、Diabetes(糖尿病)数据集、Digits(手写数字)数据集、Plant(植物)数据集及Posture(手势识别)数据集进行实验.对五种数据集采用K-Means算法、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经典AP算法和IOCAP算法进行聚类.将算法的阻尼系数damp均设为0.5,最大迭代次数设为1 200,粒度变量Gv中的λ设为0.6,使得聚心保持稳定的迭代次数设为120次.
1921年9月王尽美等在原励新学会的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会址设在济南贡院墙根街的山东教育会里。会员不仅有革命知识分子还有鲁丰纱厂、大槐树机厂等工厂的工人。研究会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济南的进一步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弥补和深化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原来的工作。
1921年10月,中共中央派刘仁静来济南,研究确定由王尽美、邓恩铭、王复元、王象午、王志坚、王乐平六人参加中国代表团赴苏俄参加远东民族代表大会,代表团在苏俄受到了共产主义教育,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与经验进行了学习,精神受到巨大鼓舞。
(三)成熟阶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及对健康教育满意率。其中护理工作满意率调查使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病情观察、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调查询问。健康教育满意率调查使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入院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检查指导及围手术期指导等方面进行调查询问。患者健康知识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测评表”:对疾病诱发因素、常见表现、自我保健等方面进行调查。
1922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在大明湖畔的李公祠成立,由王复元担任书记部书记。1923年10月,中共济南地方支部(简称地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建立了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党员共有13名,并编为两个组。
济南地委成立后,党组织在市区各学校、工厂和郊区建立多个党支部,并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先后派出王尽美、邓恩铭、王复元等在全省各地开展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在济南、山东的革命事业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三、济南早期党组织的突出贡献
济南早期党组织是五四运动在山东产生的最有意义的成果,在创建党组织、领导动员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界进步人士统一战线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党组织的创建及发展
济南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经历了由城市到农村,由学生到工人再到农民的历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由最初3人到5人、8人,后建立13人的党支部,党员成分多为学生,也有工人和教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之前,全国共产党人数大约为53人,此时济南有8人(“我这次到上海路过济南,曾在那里耽搁一天。他们约集济南的8名党员,在大明湖游船上和我聚谈了一天”[7]),占全国党员人数的15%。1923年,中共济南支部成员王象午、邓恩铭先后到青岛开展革命活动,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骨干,1923年秋,中共青岛组成立;1923年中国支部成员贾乃甫在齐河开展革命工作并建立团组织;1923年夏,济南山东省立一师学生庄龙甲经王尽美介绍,加入共产党,1925年1月回潍县发展党员,并在2月建立了中共潍县支部。1924年秋到1924年9月,济南地委先后派王翔千、邓恩铭、王尽美等到青州开展革命活动,发展进步青年10余人先后入团,1925年成立中共青州支部。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5年,《新青年》杂志出版,在济南第一师范、省立一中等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新青年》广为流传。五四运动期间,《新青年》《每周评论》《北京晨报》等进步刊物和进步社团的大量涌现,使济南不可避免的卷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热潮中。1919年山东旅京大学生们创办的《曙光》杂志,在山东影响颇大。五四运动之后,济南的进步青年相继成立励新学会、尚学会、济南劳动周刊社、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社团召开演说会、开展社会活动、深入工人群众,并出版《励新》《新山东》《泺源新刊》《灾民号》《新文化介绍》《济南劳动周刊》等杂志期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济南的纵深传播。
(三)工人运动的领导动员
济南早期党组织十分重视发动工人运动,并作了大量的工作。1920年12月5日,王象午在党的早期刊物《劳动界》第17册上发表《济南工业专门学校工人罢工不成》,对济南40余名工人的罢工过程进行了报道,并进行号召。这是济南早期党组织第一次在党刊上报道工人运动的情况。王尽美、邓恩铭等常深入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新城兵工厂、鲁丰纱厂和电灯公司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传播革命思想[8]。
1923年5月1日,青年团员、马克思研究会会员联合工人共五百余人举行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5月5日,王尽美等在省教育会组织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05周年纪念大会,四百余人到会,王尽美在会上做了长篇发言,并用俄语领唱《国际歌》,会上另外有十余人进行了演说,纪念会开了三个多小时,极大鼓舞了革命群众[9]。8月2日,王翔千等与济南电话局泺口领班汝仲文创办了《晨钟报》,该报大量报道了工人及各界人民的革命斗争情况,其革命性和战斗性均较强,为促进发展革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有益尝试,对全国工人运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策略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助教安排。教师首先对家长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整理,将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特长爱好等进行分类整合,建立幼儿园家长助教资源库,再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相应的助教安排。如,针对性格较为活泼的家长,可以安排他们组织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让他们帮助幼儿释放更多的活力;针对性格较为安静的家长,可以安排他们组织美术活动、阅读活动等,为幼儿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对于有特长的家长也可以根据其特长安排助教活动。
参考文献:
[1]山东官报[N].1906-05-01.
[2]盛京时报[N].1906-12-29.
[3]山东省总工会编著,山东工人运动史[M].1988,(9).
[4]鲍珍玲.弄涛人向涛头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顾[J].档案,2011,(2).
[5]沈亚南.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中的山东印记[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7,(5).
[6]李丹莹,闫化川.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研究[J].红广角,2014,(2).
[7]郭华东.王尽美在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卓越贡献探究[J].兰台世界,2014,(7).
[8]耿国华,王琪.王尽美群众工作思想及现实启示[J].魅力中国,2014,(15).
[9]倪志勇.试析王尽美诗词中内隐的个人思想的转变[J].南方论刊,2014,(2).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6-00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早期党组织建立及发展研究(JNSK18DS51)。
【作者简介】李亚飞(1990-)女,硕士学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济南地方党史。
[责任编辑:马雅兰]
标签:济南论文; 山东论文; 党组织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党史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世纪桥》2019年第6期论文;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早期党组织建立及发展研究(JNSK18DS51)论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