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合性能论文_周柯,岳凡,陈华梅,周乐,王吉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合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氨基酸,性能,己烯,组氨酸,体外,噻吩,丙氨酸。

氧合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周柯,岳凡,陈华梅,周乐,王吉德[1](2018)在《丙氨酸钴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氧载体Ala–Co(Ⅱ)和Ala–Co(Ⅱ)–Py氧合性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Ala–Co(Ⅱ)–Py比Ala–Co(Ⅱ)有更好的氧合性能。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其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前线轨道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表明Ala–Co(Ⅱ)–Py氧合过程中金属Co(Ⅱ)到O_2的π*轨道电子转移增强,氧合后构型稳定,表现出很好的氧合可逆性。因此,在这类模型研究中,认为Co(Ⅱ)与轴向碱基Py配位后,Co离子可与双氧更好的键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03期)

薛鹏,魏雅娜,岳凡,张翼,王吉德[2](2016)在《α-氨基酸各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可逆氧合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氧合性能良好的组氨酸(His)-Co(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掩蔽—NH2、取代—O-和去除—COO-,得到短肽、伪肽和多胺等类组氨酸结构.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α-氨基酸中的3个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α-氨基酸中—NH2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具有决定作用;—COO-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作用的可逆性起关键作用;而—O-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影响不大.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α-氨基酸-Co(Ⅱ)配合物可逆吸收和释放O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杜君,吴相英,潘兴朋,余江[3](2016)在《CeO_2/NaY催化剂的氧合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O_2/Na Y催化剂,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和铈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低温N_2吸附-脱附(BET)、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与铈负载量对于铈物种在分子筛载体表面及孔道内的分散形态和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催化剂中铈物种的氧合性能与氧化脱硫性能。在常温常压下的氧合性能测试,催化剂最大储氧量为每克催化剂1.44 mmol O_2。在反应温度100°C,催化剂用量0.20 g,以正辛烷为溶剂二苯并噻吩初始浓度为500μg?g~(-1)的模拟油样20 m L,氧气流量为50 m L?min~(-1)的条件下,反应240 min二苯并噻吩转化率可达90.10%,二苯并噻吩被氧化为二苯并噻吩砜。因此,发展稀土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油品氧化深度脱硫,对探究绿色高效的油品氧化脱硫技术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刘文豪,金振晓,魏旭峰,杨剑,程亮[4](2016)在《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体外氧合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氧合性能。方法应用肝素涂层中空纤维氧合技术与磁悬浮离心泵装置整合构建小型化、便携式心肺辅助装置,采用红细胞比容0.30的牛血进行体外氧合效率检测试验,分别在0.5~5.0 L/min流量运转检测装置流入道及流出道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计算装置氧合效率。并进行各流量12 h运转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评价装置溶血性能。结果装置流出道氧饱和度在各流量点均保持98%以上。装置氧合效率与转速及流量呈正相关,P<0.01。在流量0.5~5.0 L/min,装置运行12 h,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均在20 g/L以下。结论应用肝素涂层中空纤维氧合器与磁悬浮离心血泵构建便携式整合动力氧合装置氧合性能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魏雅娜,张新村,李辉,徐骞,岳凡[5](2016)在《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催化性能与氧合性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配合物活化分子氧(O2)氧化环己烯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3种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氧合性能和催化活性.配合物完成一个可逆吸氧周期的用时越短,其可逆氧合性能越好,催化性能越差;相反,吸氧周期长及可逆氧合性能差的配合物其催化性能却更好.另外,在对配合物不同配比的研究中发现,Co(Ⅱ)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3(或1∶2)饱和配位时,可逆吸氧性能较好,但其催化性能较差,环己烯转化率较低;在1∶1型配位不饱和时,吸氧的可逆性较差,但催化性能优良,环己烯的转化率可达82.5%.结合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可知,不同钴(Ⅱ)-氨基酸配合物的氧合可逆性和催化性能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氨基酸配体的残基与Co(Ⅱ)的结合能力的不同.氨基酸配体的残基与Co(Ⅱ)的结合能力越好,越有利于配合物由高自旋态向低自旋态转化,并与O2可逆结合,不利于烯烃基的取代,配合物表现出较差的催化性能,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魏雅娜,张新村,李辉,徐骞,岳凡[6](2015)在《氨基酸钴(Ⅱ)配合物氧合性能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3种天然氨基酸钴(Ⅱ)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可逆吸氧性能,但同时因可活化所吸收的分子氧而对有分子氧参与的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因此,开展氨基酸钴(Ⅱ)配合物氧合性能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对揭示氨基酸钴(Ⅱ)配合物载氧、活化分子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13种氨基酸钴(Ⅱ)配合物的氧合性能,并同时研究了它们作为催化剂活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13种氨基酸钴配合物具有不同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其氧合性能差异。配合物完成一个可逆吸氧周期的用时越短、可逆氧合性能越好时,其催化性能越差,如组氨酸钴(Ⅱ);相反完成一个可逆吸氧周期的用时越长,可逆氧合性能越差的配合物其催化性能却更好,如谷氨酸钴(Ⅱ);结果如图1所示。另外,对L-谷氨酸钴(Ⅱ)配合物的研究中发现:在配体:Co为3:1型配位饱和条件下,可逆吸氧性能较好,但其催化性能较差,得到环己烯转化率仅为43.6%;在1:1型配位不饱和条件下,可逆吸氧性能很差,但其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环己烯转化率达到82.5%。通过初步研究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可知,氨基酸钴(Ⅱ)配合物吸氧后,对分子氧的活化速率低,分子氧稳定,则其吸氧的可逆性能好,催化性能差,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期刊2015-07-25)

杨杨[7](2014)在《类组氨酸—钴配合物氧合性能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载体是一类可以可逆载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了揭示氧载体的载氧机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化学工作者们对氧载体模型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目前的文献和相关工作主要集中于用实验方法对氧载体的载氧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对氨基酸钴类配合物进行模拟和优化,利用相关计算数据对其载氧性能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氨基酸钴类配合物的可逆氧合性质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一下几部分:(1)简述了氧载体的概况、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应用前景,对氨基酸钴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具体介绍。简述了理论计算的概况及其在钴配合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及进展情况。(2)构筑了组氨酸钴配合物和其氧合、双核氧合构型模型,通过Gaussian03软件对以上结构进行优化以及频率计算。利用优化计算结果对各个构型的能量、几何构型以及电子构型进行分析讨论,解释组氨酸钴配合物的氧合过程及其老化机理。(3)以1:1型组氨酸钴配合物为母体,以H2O、咪唑、吡啶作为第叁配体,对配合物氧合前后构型进行了构筑。采用DFT方法,对各构型进行结构优化以及溶剂模式下(溶剂为水)的频率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各个构型的能量、几何构型以及电子构型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比较不同第叁配体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吡啶作为第叁配体时该体系表现出更好的可逆氧合性能。(4)以2:1型丙氨酸钴配合物为母体,以咪唑、吡啶作为第叁配体,对配合物氧合前后构型进行了构筑。并分析比较不同第叁配体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吡啶作为第叁配体时该体系表现出更好的可逆氧合性能。(5)总结全文,并对氨基酸钴类配合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4-05-30)

邓雅丽,杨杨,岳凡[8](2014)在《配位环境对丙氨酸钴氧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丙氨酸钴(Ala-Co)配合物的氧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氧合过程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当Ala:Co=2:1时,该体系没有氧合能力,而当Ala:Co=3:1时,配合物表现出可逆氧合性质。对Ala-Co的配合物、氧合构型、双核氧合构型等进行了模型构筑并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氧合过程中电子结构、能量及键长等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结合氧气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4年03期)

张新村,岳凡,黄艳,程翔,文红梅[9](2013)在《组氨酸、组胺醇和组胺钴(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UV-Vis光谱和氧电极法对结构相似的His-Co、Hio-Co、Hit-Co 3组配合物氧合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由配合物光谱随pH变化的A-pH曲线,可知3组配合物均在pH 6.0以后开始发生氧合反应,在pH 6.0~10.0的范围内His-Co有2种氧合物种生成,其他2组配合物均只有1种氧合配合物生成。用等摩尔比法对氧合配合物的组成比进行了测定,得知Co∶His与Co∶Hio的配位比为1∶2,而Co∶Hit为1∶3;在室温水溶液中和pH 7的条件下,用UV-Vis在波长384 nm下分别考察了3组配合物的氧合性能和它们的抗老化能力,结果表明3组配合物在室温水溶液中均可发生氧合反应,但氧合性能有很大差异,His-Co经过110 h累计560次可逆循环,仍然具有5%氧合性能,而Hio、Hit分别经过59次/54 h、5次/10.2 h循环后氧合性能衰减至5%。3组配合物的抗老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His-Co>>Hio-Co>Hit-Co。研究结果初步说明:叁配位原子配体配合物的可逆吸氧性能好于二配位原子配体的配合物,氨基酸配合物优于氨基醇配合物。(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文红梅,张旭,李辉,岳凡,王吉德[10](2013)在《不同双/多齿配体Co(Ⅱ)配合物的氧合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水溶液体系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氧电极法对比研究了α-氨基酸(N/O型)、α-氨基醇(N/O型)、羟基多元羧酸(O/O型)和多胺(N/N型)这4类不同双/多齿配体的Co(Ⅱ)配合物的氧合性能及其氧合反应的可逆性.结果表明,O/O型含羟基的羧酸Co(Ⅱ)配合物无氧合性能;N/N型多胺Co(Ⅱ)配合物有强吸氧性,但氧合反应不可逆;N/O型配体的Co(Ⅱ)配合物的氧合性能差异较大,其中α-氨基酸Co(Ⅱ)配合物具有明显的可逆氧合性能,而含1个—OH的α-氨基醇Co(Ⅱ)配合物没有吸氧能力,含有2个—OH的α-氨基醇Co(Ⅱ)配合物有微弱的吸氧能力但氧合反应不可逆.分析探讨了N/O型配体中—OH和—COOH对Co(Ⅱ)配合物可逆吸氧性能影响的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初步认为α-氨基酸配位结构是Co(Ⅱ)配合物具有可逆吸氧性能的基本配位结构单元.(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氧合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氧合性能良好的组氨酸(His)-Co(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掩蔽—NH2、取代—O-和去除—COO-,得到短肽、伪肽和多胺等类组氨酸结构.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α-氨基酸中的3个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表明:α-氨基酸中—NH2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具有决定作用;—COO-对其Co(Ⅱ)配合物氧合作用的可逆性起关键作用;而—O-对其Co(Ⅱ)配合物的吸氧性影响不大.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α-氨基酸-Co(Ⅱ)配合物可逆吸收和释放O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合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周柯,岳凡,陈华梅,周乐,王吉德.丙氨酸钴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8

[2].薛鹏,魏雅娜,岳凡,张翼,王吉德.α-氨基酸各官能团对其Co(Ⅱ)配合物可逆氧合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

[3].杜君,吴相英,潘兴朋,余江.CeO_2/NaY催化剂的氧合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6

[4].刘文豪,金振晓,魏旭峰,杨剑,程亮.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体外氧合性能测试[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6

[5].魏雅娜,张新村,李辉,徐骞,岳凡.钴(Ⅱ)-氨基酸配合物催化性能与氧合性能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

[6].魏雅娜,张新村,李辉,徐骞,岳凡.氨基酸钴(Ⅱ)配合物氧合性能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2015

[7].杨杨.类组氨酸—钴配合物氧合性能的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14

[8].邓雅丽,杨杨,岳凡.配位环境对丙氨酸钴氧合性能的影响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

[9].张新村,岳凡,黄艳,程翔,文红梅.组氨酸、组胺醇和组胺钴(Ⅱ)配合物氧合性能的比较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3

[10].文红梅,张旭,李辉,岳凡,王吉德.不同双/多齿配体Co(Ⅱ)配合物的氧合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lnKO2与T-1之间的关系

标签:;  ;  ;  ;  ;  ;  ;  

氧合性能论文_周柯,岳凡,陈华梅,周乐,王吉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