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端部论文_杨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锚固端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锚固,预应力,碳纤维,应力,钢筋,弯矩,斜拉桥。

锚固端部论文文献综述

杨潇[1](2019)在《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板端部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现浇施工工艺技术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浇施工工艺暴露出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中,预制混凝土迭合板的应用比较广泛,本课题组所研究的预制钢管桁架迭合板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性能,承载力较高,抗裂性较好,在施工的过程中可减少支撑,缩短施工工期,预制底板工厂化的设计使质量得到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更加的方便快捷,因此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目前的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底板端部中所预留的胡子筋是梁板节点主要的构造形式,但是胡子筋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在平时的存放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使施工效率大大降低,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本文对9个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板试件进行了静载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研究了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板端部采用间接连接钢筋锚固的受力性能,并对影响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板端部锚固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迭合层厚度对迭合面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性影响较大,试验发现九个试件的迭合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迭合层厚度最小的试件迭合面开裂最严重,所以迭合层厚度不得低于规范中要求的迭合层厚度的最小值。另外分叁组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搭接钢筋配筋率较小的试件极限承载能力和整体性都不如其他两个试件,如果搭接钢筋的配筋率达到一定要求,则新型的节点锚固形式可以代替胡子筋的锚固形式,但试验过程中发现用搭接钢筋作为锚固形式的试件迭合面开裂比较严重,因此搭接钢筋对迭合面的受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光勇,陈安敏,徐景茂[2](2018)在《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在重复顶爆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实验室抗爆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端部加密和普通长密锚杆锚固洞室在重复顶爆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和普通长密锚固洞室每一炮的拱顶压力峰值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呈幂函数逐渐衰减,并拟合出相应的幂函数曲线,前两炮拟合的应力波衰减指数均小于未受扰动岩石的衰减指数。两个洞室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锚固区附近的岩石先被密实,然后不断损伤破坏。在相同的爆炸条件作用下,随着比例距离增加,两个洞室在相同比例距离时的压力差值逐渐减小;相同比例距离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峰值压力比普通长密锚杆加固洞室峰值压力先大后小;端部加密锚杆加固洞室与普通长密锚杆加固洞室离加固范围最近测点的压应力峰值衰减规律比较相近,并且压应力峰值大小也比较相近。(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于亚利,赵修彬,范欣,李阳,冯丹[3](2018)在《端部粘钢锚固技术与传统方法制作拉结筋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传统预埋式和后置式拉结筋的制作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介绍端部粘钢锚固技术制作拉结筋方法的具体步骤、优越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卢星辅[4](2018)在《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固定座锚固区受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中,张拉端和锚固端是最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承受张拉时碳纤维板的拉力,还要承担在使用阶段碳纤维板的拉力增量,所有这些力都要通过锚固座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因此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锚固区域的稳定性决定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可靠性。本文开展了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锚固座锚固性能和受力特性的研究。首先从单根锚栓的受力机理开始进行试验研究,再进行多锚栓锚固座受力性能的试验和数值分析,还探索了仅考虑粘接对锚固座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通过这些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根据单根锚栓受力性能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单根锚栓受力性能的理论简化计算模型,采用此模型计算的剪应力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虽存在一定误差,但趋势符合,可作为实际应用的参考计算方法。(2)通过试验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得出:单根锚栓的轴向应力在相同植筋深度、相同荷载下,锚栓的轴向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大逐步增大。单根锚栓的剪应力在相同荷载下,不同植筋深度的锚栓剪应力随着植筋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根锚栓而言,剪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单根锚栓的弯矩在相同植筋深度、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锚栓外露部分和植入部分交界处的弯矩会随着植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同一根锚栓来说,此弯矩会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3)多根锚栓固定的中承式锚固座在整个加载试验过程中,未发现锚固座存在滑移现象,锚固座底板的应力和变形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一致,应力分布比老式端承式锚固座更加均匀,锚固座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4)通过对中承式锚固座的多根锚栓的应变测试和有限元分析,同一纵向截面内,越靠近锚固座反力挡块部位,锚栓受力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在锚固座的锚栓位置分布设计中应注意该受力特点。(5)锚固座底板与混凝土相粘接,粘接提供的锚固力是锚固座锚固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仅考虑粘接作用(未植筋,不考虑锚栓锚固力)的锚固座受力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锚固座底板的应力及变形随着张拉力增加逐步增大,与有限元计算模拟结果比较吻合。试验结果表明仅考虑粘接作用的锚固座的承载力可以达到70kN左右,粘接作用在锚固座锚固力计算及受力分析中应给予充分的考虑,不能忽略。(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1)

王杰[5](2017)在《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CFRP板加固桥梁结构是近年来才发展的一项新型加固技术,该技术综合了普通粘贴碳纤维片材与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点,不仅能使CFRP的高强性能得到有效发挥,显着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提高结构刚度,改善混凝土梁的开裂性能,从而使结构满足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但是纵观以往关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锚具及碳纤维板应力等相关研究,很少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性能,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中,端部锚固区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良特性直接影响到预应力的效果和结构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对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性能的研究。本文针对波形锚及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体系的锚固座,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机理,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本次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整个加载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端部锚固座存在滑移现象,同时通过对锚固座位移的测量,可以得出锚固座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2)通过对锚固座的应变分析可以得出,同一截面内,越靠近锚固座轴线处的部位应力越大,反之越小。不同截面之间,距外力作用点距离越近应力越大,反之越小。(3)通过对锚栓应变分析,研究了锚栓拉力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锚固座中部的锚栓拉力最大,其他部位锚栓拉力较小。(4)建立了端部锚固区域的有限元模型,对比试验数据,对端部锚固区域应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2)

林健,石垚,孙志勇,王正胜,蔡嘉芳[6](2016)在《端部锚固锚杆预应力场分布特征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预应力端部锚固锚杆预应力场在围岩体中的分布特征,设计并制作大型锚杆支护应力场测试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1)单根锚杆的应力场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类似于"石榴"状,随着扩散半径的增大应力等值面的分布逐渐由密到疏,应力值逐渐由高到低,分布范围逐渐由小到大;(2)在锚杆自由段两端和锚固段附近分别形成了2个压应力相对集中区和1个拉应力相对集中区,压应力主要分布在锚杆自由段附近围岩内,并向锚固段附近围岩扩散;(3)应力沿着锚杆轴线方向的分布规律与测线和锚杆之间的距离有关,应力沿着水平方向的变化规律与测线和模型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关;(4)预紧力不同,应力场的宏观分布形态基本一致,但同一应力等值面的分布范围将发生显着改变。试验结果对更深入认识锚杆支护作用机制和工程中优化锚杆支护设计方案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李春良,李凯,张立辉,王静[7](2016)在《CFRP端部被锚固后加固钢结构的界面粘结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CFRP锚固端的界面间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建立CFRP端部被锚固、不被锚固等几种边界条件下的CFRP加固钢板拉伸构件的界面粘结剪应力模型,考察了端部锚固程度对界面粘结剪应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CFRP端部不被锚固时其端部处的拉应变为0με,而被锚固以后其端部处的拉应变能达到中部区域CFRP最大拉应变的50%;界面粘结剪应力也比不锚固时的降低了50%.CFRP端部被锚固后有助于CFRRP与钢板协调受力,端部粘结剪应力集中现象被缓解.另外减少CFRP层数、增加胶层粘结厚度会降低粘结界面间的剪应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王天晴,董华阳,杜建霞,董立恒,王璀瑾[8](2016)在《框架梁粘钢或粘纤维端部锚固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框架梁端部负弯矩区采用粘钢或粘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时的锚固较困难,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给出的构造图例存在着受力不明确、构造复杂和实施困难的缺点,针对此问题进行方案改造,采用在柱根水平植栓或植筋并采用角钢过渡的方法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6年09期)

陈玉刚,黎璟,陈克坚,钱永久,杨华平[9](2016)在《矮塔斜拉桥箱梁大悬臂翼板端部锚固区剪力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了箱梁大悬臂翼板端部锚固区域的叁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斜拉索竖向索力在锚固区域的剪应力分布和剪力分配规律,发现斜拉索竖向索力由纵横格梁和翼板共同承担。纵格梁承担约1/4竖向剪力,翼板承担30%竖向剪力,横格梁承担剪力不足50%,而假定剪力全部由横格梁承担的常规方法会导致截面设计过于保守。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型斜拉索锚固区域构造与配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6年03期)

雷正保,廖卓,刘助春[10](2016)在《交叉缠绕式柔性护栏端部锚固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符合我国公路环境条件的交叉缠绕式柔性护栏端部锚固系统,结合我国公路环境并参考国外护栏端部锚固的设计,对锚固系统各部分外形及尺寸进行初步设计。运用ls-dyna软件建立锚固系统有限元碰撞分析模型,并结合实车试验方法与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得到锚固系统的外载荷及可靠的钢丝绳有限元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初始的锚固系统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锚固系统的最优尺寸组合,对最优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在受载情况下无任何拔出与倾斜,其土壤最大应力为8.2×10~(-3)M Pa,远小于其许用应力1.7×10~(-1)M Pa,能很好地满足各项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锚固端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实验室抗爆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端部加密和普通长密锚杆锚固洞室在重复顶爆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和普通长密锚固洞室每一炮的拱顶压力峰值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呈幂函数逐渐衰减,并拟合出相应的幂函数曲线,前两炮拟合的应力波衰减指数均小于未受扰动岩石的衰减指数。两个洞室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锚固区附近的岩石先被密实,然后不断损伤破坏。在相同的爆炸条件作用下,随着比例距离增加,两个洞室在相同比例距离时的压力差值逐渐减小;相同比例距离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峰值压力比普通长密锚杆加固洞室峰值压力先大后小;端部加密锚杆加固洞室与普通长密锚杆加固洞室离加固范围最近测点的压应力峰值衰减规律比较相近,并且压应力峰值大小也比较相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锚固端部论文参考文献

[1].杨潇.预应力钢管桁架迭合板端部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王光勇,陈安敏,徐景茂.端部加密锚固洞室在重复顶爆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及衰减规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3].于亚利,赵修彬,范欣,李阳,冯丹.端部粘钢锚固技术与传统方法制作拉结筋的分析研究[J].河南建材.2018

[4].卢星辅.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固定座锚固区受力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5].王杰.预应力碳纤维板端部锚固区域的受力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6].林健,石垚,孙志勇,王正胜,蔡嘉芳.端部锚固锚杆预应力场分布特征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

[7].李春良,李凯,张立辉,王静.CFRP端部被锚固后加固钢结构的界面粘结行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

[8].王天晴,董华阳,杜建霞,董立恒,王璀瑾.框架梁粘钢或粘纤维端部锚固方法探讨[J].建筑技术.2016

[9].陈玉刚,黎璟,陈克坚,钱永久,杨华平.矮塔斜拉桥箱梁大悬臂翼板端部锚固区剪力分配研究[J].四川建筑.2016

[10].雷正保,廖卓,刘助春.交叉缠绕式柔性护栏端部锚固优化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一20为锚固端部处的应力随路径(X...胶接端部u形FRP箍粘贴系统5 弹性模量对端部锚固的影响6 地基摩阻力系数对端部锚固的影响一15加固梁一7端部锚固剥离图2 锚固地梁尺寸对端部锚固的影响

标签:;  ;  ;  ;  ;  ;  ;  

锚固端部论文_杨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