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充气嘴,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带,每个第一安全带均通过第一卡扣相卡接,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全带,每个第二安全带均通过第二卡扣相卡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使座椅本体与汽车座椅增大摩擦力,能够使座椅本体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能够将气体进行充气放气,能够将放气后的座椅本体进行收缩保护,能够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对手发生损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充气嘴(19),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带(22),每个所述第一安全带(22)均通过第一卡扣(25)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7),每个所述第二通孔(1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全带(23),每个所述第二安全带(23)均通过第二卡扣(24)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头枕(14)。
设计方案
1.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充气嘴(19),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带(22),每个所述第一安全带(22)均通过第一卡扣(25)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7),每个所述第二通孔(1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全带(23),每个所述第二安全带(23)均通过第二卡扣(24)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头枕(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箱(5),所述座椅本体(1)设置在放置箱(5)的内部,所述放置箱(5)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20)固定铰接有保护盖(21),所述放置箱(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21)远离放置箱(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9),所述放置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2),所述第一支撑块(2)的正面通过第二销轴(4)固定铰接有搭扣(3),且搭扣(3)与挂钩(9)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套(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且底座(7)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护翼(15),且第一护翼(15)呈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护翼(16),且第二护翼(16)呈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4)与座椅本体(1)分体设置,所述头枕(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块(1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12),每个所述第三通孔(1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11),且松紧带(11)套设在座椅本体(1)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靠背、座面表面设置有织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嘴(19)为汽车轮胎气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轿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不仅上班、下班、出差、旅游使用轿车,现在大多数孩子上学也是用轿车接送的,为了保证儿童坐在轿车上的安全,人们开发了安装在轿车座上的儿童安全座椅,专门针对儿童设计,保证儿童坐车安全。
现阶段的儿童安全座椅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制作成的形状贴近儿童体型的座椅骨架,然后再外部包覆软质材料,如果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会发生二次碰撞,目前儿童安全座椅体积大不方便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充气嘴,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带,每个所述第一安全带均通过第一卡扣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全带,每个所述第二安全带均通过第二卡扣相卡接,所述座椅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头枕。
进一步地,还包括放置箱,所述座椅本体设置在放置箱的内部,所述放置箱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固定铰接有保护盖,所述放置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远离放置箱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放置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正面通过第二销轴固定铰接有搭扣,且搭扣与挂钩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套。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开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护翼,且第一护翼呈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护翼,且第二护翼呈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与座椅本体分体设置,所述头枕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且松紧带套设在座椅本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的靠背、座面表面设置有织物层。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嘴为汽车轮胎气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卡扣与汽车座椅的安全带卡扣进行卡接,能够使座椅本体进行加固,避免了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发生座椅本体脱落现象,通过底座与防滑纹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座椅本体与汽车座椅增大摩擦力,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滑动现象,通过第一护翼与第二护翼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座椅本体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避免了座椅本体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对儿童造成的二次伤害。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嘴的使用下,能够将气体进行充气放气,通过放置箱与保护盖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放气后的座椅本体进行收缩保护,通过搭扣与挂钩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放置箱进行夹紧,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通过把手与把套的配合使用下,能够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对手发生损伤。
第三、本实用新型易收纳携带,在没有儿童乘坐时,座椅放气后基本还原原有车座功能,还考虑家庭阶段性不需要儿童座椅时,收纳后体积小便于放置家中且方便携带。
第四、本实用新型极大降低使用成本和资源浪费,充气座椅材料使用少,能减轻使用者负担,在家庭彻底不需要使用儿童座椅时,即便弃置也不会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座椅本体;2、第一支撑块;3、搭扣;4、第二销轴;5、放置箱;6、把套;7、底座;8、第三卡扣;9、挂钩;10、第一通孔;11、松紧带;12、第三通孔;13、第二支撑块;14、头枕;15、第一护翼;16、第二护翼;17、第二通孔;18、把手;19、充气嘴;20、第一销轴;21、保护盖;22、第一安全带;23、第二安全带;24、第二卡扣;25、第一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充气嘴19,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每个第一通孔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带22,每个第一安全带22均通过第一卡扣25相卡接,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7,每个第二通孔1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全带23,每个第二安全带23均通过第二卡扣24相卡接,座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头枕14。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可以单独放气后收纳即可。为了实现对座椅的放置,包括放置箱5,放置箱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本体1,放置箱5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20固定铰接有保护盖21,放置箱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扣8。放置箱5优选柔软易折叠的材质,如无纺布、尼龙、棉布、混纺等,这样放气后,可以将座椅收到放置箱内实现收纳的同时不影响原汽车座位乘坐。第三卡扣8可以是安全座椅专用连接卡扣,可以实现放置箱与汽车座椅的连接。
为了实现对儿童的固定,座椅本体内设置有安全带(图上未示出),座椅内的安全带可以参考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设置,如五点式安全带,只要将现有的安全带固定到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本体上即可。或者采用普通安全带(现有普通儿童座椅那种有保护棉层的拦腰型安全带)附着在充气座椅上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座椅本体与汽车本身座椅的固定:充气座椅靠背、底座及连接点,可以制作额外层面,这个面层与座椅本体之间具有孔洞,让汽车座椅安全带贯穿孔洞以固定充气座椅。
进一步的,保护盖21远离放置箱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9,放置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2,第一支撑块2的正面通过第二销轴4固定铰接有搭扣3,且搭扣3与挂钩9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更好的将放置箱5进行锁紧,能够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
进一步的,放置箱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8,把手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套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更好的将放置箱5进行提起,能够避免在提放置箱5的过程中减少对手的损伤。
进一步的,放置箱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且底座7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更好的将座椅本体1与汽车座椅进行增大摩擦,能够避免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
进一步的,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护翼15,且第一护翼15呈椭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更好的对儿童进行保护,能够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受到更好的防护。进一步的,座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护翼16,且第二护翼16呈椭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充气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更好的对儿童进行保护,能够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受到更好的防护。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侧护翼(第一护翼15和第二护翼16)优选为和座椅本体1连为一体,这样增大了护翼与座椅本体1的连接面积,可以更大面积保护乘坐者的身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头枕可以直接在座椅靠背处做出一个凸起,这样充气后凸起就可以作为头枕使用。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头枕可以独立设置。如所述头枕(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块(1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12),每个所述第三通孔(1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11),且松紧带(11)套设在座椅本体(1)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1)的靠背、座面表面设置有织物层,织物层可以是布料,这样靠背和座面等与皮肤接触的地方可以与织物层接触,这样可以更加透气和舒适,避免皮肤直接与座椅本体接触。
为了实现充气便利性,所述充气嘴(19)为汽车轮胎气嘴,以方便实现汽车气泵充气或打气筒充气。
工作原理:通过将卡扣8与汽车座椅的安全带卡扣进行卡接,能够使座椅本体1进行加固,通过底座7与防滑纹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座椅本体1与汽车座椅增大摩擦力,通过第一护翼15与第二护翼16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座椅本体1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通过充气嘴19的使用下,能够将气体进行充气放气,通过放置箱5与保护盖21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放气后的座椅本体1进行收缩保护,通过搭扣3与挂钩9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放置箱5进行夹紧,通过把手18与把套6的配合使用下,能够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对手发生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174.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776244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B60N2/28
专利分类号:B60N2/28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闽江学院
第一申请人:闽江学院
申请人地址: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路200号
发明人:郭培才;林斯凡
第一发明人:郭培才
当前权利人:闽江学院
代理人:林祥翔;徐剑兵
代理机构:35219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