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与发展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证并生成了科学的人的本质思想体系。作为无产阶级关于主体话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蕴含着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共同体的变革,实现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政治理想与实践追求。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表达的逻辑内涵,需要走进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生成并出场的文本语境,把握其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这有助于领会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深意,更有助于人们反思新境遇下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思考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人的本质;思想;话语;逻辑维度;实践意涵;新时代价值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1]纪念这位迄今仍然深刻影响人类发展的伟大思想家的最好方式,是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其文本思想及其现实性。作为马克思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的人的本质思想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正确理解其表达的逻辑内涵,领会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共同体的改造和变革实现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政治理想与追求,需要走进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生成并出场的文本语境,把握其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这有助于领会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深意,更有助于人们反思新境遇下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思考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命题的话语逻辑
作为无产阶级主体话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主要体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经典著作中,是伴随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及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而生成的话语体系,它回答了“去哪里找人的本质”、“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决定人的本质”等一系列人的问题,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命题的话语逻辑。
(一)确立科学的人的本质研究的立足点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11要解决人的本质问题,自然要抓住人的根本。对此,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显然是没有做到的。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在对象的经验中有其为人的意识和思维,对对象的经验感知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据此,他认为,对象反映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人的绝对本质、上帝,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本质”。[3]30随后,他又提出相类似的著名命题,即“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批判宗教的初衷来看,费尔巴哈这种人的本质外在于神的发现,把神复归于人,让天国回到人间,确立了人及其生活世界的主体地位,完成了近代德国思想界批判宗教的历史任务。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更爱真理”地对其进行批判和超越。
从论证规则讲,论证其有易,论证其无难。“论证其‘无’的假设(有待证明的结论),一般说总是比论证其‘有’的假设来的弱些。”[2]119-120如果主张再审程序之外的法律监督会影响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独立地位,那么应当由其举出法律监督影响审判独立的事实证据,而不是由持相反意见的一方论证法律监督如何没有影响审判独立。在没有事实证明法律监督影响审判独立之前,不宜认定该影响的存在。
马克思扬弃人的本质外在化规定的基点,确立了人的本质研究走向科学的立足点。在马克思看来,在抽象意义上费尔巴哈的外在对象是人的本质要素的现象表现,但它们不是人的根本,不能成为人的本质的本源和出处,而只有人自身才能够汇集并统领这些外在对象要素。故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11。这个命题不仅扬弃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外在于神的说法,而且否定了之前一切由客体规定主体的人的本质界定。这就是说,既不要纯粹在上帝,也不要单纯从客体自然,更不要在神秘的绝对精神去找寻人的本质,而是回到主体人自身寻求本质规定。从这个意义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话语在认识和思维上纠正了到人自身以外的客体去寻求人的本质的错误。这种客体规定主体到主体自我规定的话语转向,迈开了人的本质研究走向科学的重要一步。
(二)表征人是合目的的类存在物
在马克思看来,确证人的类本质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对象世界中确认其“类”的存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就是说,“类特性”是一种“生命活动的性质”[2]162,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类特性表征人是合目的性的类存在物,即“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162。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源于自身存活的需要,是本能的、无目的。这样,“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话语表述,就把人合目的的生命性质同“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根本区别开来,是真正的人的类本质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个类本质表征,并不是马克思在这个逻辑意义上的终极规定,在之后的研究中将其科学地确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状态。它有两个统一的逻辑意涵,一是客体向度上,人的现实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具体的、历史的创造活动;二是主体价值取向上,人类在历史的创造活动中能够经历的一种现实可能。
2)听障学生的微课应通过提高其应用效果的策略的研究。国外学者们研究各种提高听障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并尝试将其拓展到教育实践中。如设计字幕的变换速度,了解听障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已有的语言基础、改变观看的技巧和教师引导等。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回答了去哪里找人的本质的根本问题,为科学的人的本质研究确立了基点,但它并没有回答“什么东西构成人的本质”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观。费尔巴哈提出了划分事物属种的“类”概念(如有空气、水等无生命的类,也有人、猴子、花草等有生命的类),并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类”,即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对此,马克思是予以肯定和继承的。但是,对于具体什么“类”特性把人与动物相区别,费尔巴哈说:“对这个问题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3]26-28对这种人的类本质规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运用唯物史观予以深刻批判,认为这种理性、爱等意识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它只是“意识到”的类存在,不是真正的人的类本质。
只有深切地理解和把握符合人之为人的未来真正的共同体性质,才能审度现实社会共同体中人的本质发展程度和方位,进而以真正的共同体改进或创建现实的社会共同体,使其越来越能为人的自主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可能性空间,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将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可能。这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语境中所具有的价值意蕴。
(三)揭示人是对象性的实践存在物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表征人应该有的共同属性,不能将现实中人区别开来,也不能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职业的人区别开来。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探索,是不能停留于此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这为从现实社会视角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思维路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及其人的本质抽象性,表达了对象性实践存在物的人的本质思想。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2]499。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人的本质观,自然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501,是脱离社会实践而只具有抽象意义。据此,马克思得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这个受制于对象世界关系规定的人的本质的话语表述,揭示了人不是已完成了的存在物,而是对象性的实践存在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骨骼式的人的本质话语表述,作了有血有肉的阐发和逻辑延伸。依据马克思看法,“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开启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人也就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地获得社会生存的质的规定性。个人是怎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520而任何生产都是在具体的社会共同体里进行的,是这种共同体里生产的内在结构组织和动态格局的功能实现,这就是社会共同体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历史地制约和规定着现实的个人。至此,“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具体内涵,就延伸为一定生产方式规定的特定共同体社会关系总和,构成了人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本质。而共同体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后一代扬弃前一代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指出:“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2]545因而,随着共同体社会关系的进化发展,人的本质亦是获得相应的发展进步,而人的本质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社会共同体关系总和的进步。如此,人类通过社会关系生产,不断地超越现实本质的有限性而越来越接近于人之为人,以至创造出真正属于人的世界,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蕴含的实践意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深切地表明了“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192。它蕴含着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共同体的变革,实现人的本质的发展和自主活动的实践发展意涵。也就是说,自主活动的实现不是既成的状态,而是一种人们不断进行实践探求并开拓符合其意蕴的社会共同体理想。正是这种社会实践的能动发展,开辟了人类真正获得自主活动的现实可能性。马克思批判了虚假的共同体导致人的本质异化发展,进而构建出符合人的自主活动的应然共同体状态。
(一)社会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存在、发展和全面占有的现实前提
在哲学上,人以其共同性而组成的社会群体生活称为社会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是由人组成的,但不是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为现实个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总和。因此,现实个人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共同体关系的个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表明人具有超越自然限定的生命性质和力量,而这种超越自然的生命力量只有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才能得以实现。马克思曾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2]187,并认为人的生命性质及其力量表现就体现为其在社会共同体的活动方式,指出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2]187。不言而喻,社会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存在、发展和全面占有的现实前提。
试验件材料均为B340钢,直径均为1 000 mm,高均为600 mm,厚均为1.2 mm,如图2所示。开孔圆柱壳的开孔直径为150 mm,孔中心在圆柱壳高300 mm处。含补强件圆柱壳的补强件(圆管)内径为150 mm,厚为3.5 mm,长为50 mm,补强件中心在圆柱壳高300 mm处。壳体上下边均用类似于法兰的带槽环形钢环固定,以增加壳体稳定性,便于运输及轴压试验。
现实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程度上的本质发展,直接取决于其所处社会共同体的性质状态。在一定社会共同体中,人们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把自己生命内在的本质力量转化到其作用的对象上,在对象身上看到自己的生命性质及其表现,进而在对象世界中认识、肯定和占有自己。这样,人们把“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与超越生命需求的发展意志整合起来并付诸社会共同体实践,进而在对象世界中体现、发展和全面占有其本质。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187在这个意义上讲,脱离社会共同体实践,个人的孤立活动不可能把自己的本质呈现于对象世界,更谈不上发展和全面占有。如此,人要发展和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就要改进或创建其所处的社会共同体,使其性质状态趋于符合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
当然,尊重并不意味着对产生于彼时语境中的话语,在此时采取拿来主义的全盘接受和照搬。正如马克思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的本质本身就包含着实践发展的意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现实社会关系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切度。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致力于改善现实人的生存状态还是对未来真正的共同体事业的努力,都应该聚焦和落实到对现实人的问题的探寻和解决。当代人的问题自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人的问题。因此,发展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要让其融入新时代的实践发展中,同当代各种人本话语、人学思潮进行对话交流,进而获得话语创新。如此,才能凸显马克思学说本身批判性发展的科学态度,开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新领域,进而引导新时代以更为合理的主体价值为导向进行国家建设和世界治理。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真理力量所在,也是其在新时代的整体价值所在。
(二)虚假的共同体不是人的本质发展的最终形式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睡觉,无论天怎么冷,我都要把脚伸到被子外面,爸爸妈妈就把它们塞进被子里,可是只要一塞,我就会叫:“脚脚没有了哦!脚脚没有了哦!”然后再伸出来,脚脚又有了。
人受社会共同体关系的影响和规定,不同共同体因其社会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个体生命。活动于一定阶级共同体中的人就有着这个阶级关系影响和规定的生命活动表现。据此,不是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共同体都能提供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共同体是人类脑体分工出现以前“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4]。人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随着分工的进化发展,共同体的社会关系经历了资本主义以前的人身依附关系到资本主义阶段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形式变化。对现实的人来说,这两种社会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阻碍人自主活动的关系形式,因而不是人的本质发展的最后形式。马克思称其为“虚假的共同体”,即私有制境况下人们的共存状态。这里的“虚假”是指这种共同体中人与人、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处于矛盾和对立中,背离了共同体本该有的真正“共同”的社会关系品质。诚如马克思指出:“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2]571
在虚假的共同体里,不断扩大的生产力成为人们共同活动所构成的新的社会力量,而这种共同活动不是人们自愿地集结而成的,是某种人们不能驾驭的外在强制的异己力量。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己力量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力量,它以货币为中介奴役人,支配人们在共同体中的活动。人变成了自己创造物的奴隶,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金钱至上”的物与物的关系。金钱成为虚假的共同体及其成员所追求的根本价值取向。如此价值追求支配着共同体中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致使“现实的自主活动变成了物的生产的手段,人的自主活动和主体地位恰恰是被否定的”[5]人们的活动不是为了发展和占有自己的本质,而是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手段。在这种实然状态下,人之为人的人的本质仍然是虚假的幻象,因为人与人、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始终在异化中运行和前进。而处在这种异化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呈现出的只能是异化的人的本质。显然,马克思关于人可以自主活动所依存的共同体,不是这种“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的虚假的共同体,而是一种孕育其中,需要经历漫长进化发展才能到达的“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的未来共同体。
(三)真正的共同体是真正实现自主活动的应然状态
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运用实践唯物主义对人的本质进行论证和界定,形成了实践发展的人的本质话语体系。它把人的本质置于社会关系的实践运动之中,并为未来人全面占有本质实现自主活动给予了理论的方向旨归。自产生以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诸多国家在社会建设中规划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面貌。真正获得自主活动的未来共同体的科学确证,推动了人类走上开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人类现实发展的新方向。同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反省,进而在发展中对社会关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当代资本主义加大了对人的关注,如增加持有股份工人的人数,增长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减少工农、体脑的差别等等有利于人的本质发展的制度措施,很大程度上受启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可以说,当代人无论怎么尊重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认识史中地位亦不为过。
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构建出符合人的自主活动的未来可能性存在。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自主活动是真正的共同体的最高准则,指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571真正的共同体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人的生活的确立,是一切异化的积极化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的本性的存在亦即社会存在的回归”,进而实现“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185至此,“现实的个人”将重新占有对象世界,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不再是虚假共同体那种以政治力量的形式把社会力量同人自身相分离。“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571,进而“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2]581。这种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发展终将经历的一个应然状态,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将人的世界和人之为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的必然结果。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新时代境遇中的价值意蕴
尽管易非的脑袋嗡地炸了一声,但她还是在第一时间明白了陈留的意思。她的身子似乎要往后倒,但她挺住了,只犹豫了那么零点零一秒,她就清了清嗓子,在开口之前,还笑了笑,说:
(一)尊重马克思人的本质在认识史中的地位,开启新的话语领域
人类社会是永不停息的客观存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否定地向前发展是人类历史性存在的根本性规定。基于这种历史发展的辩证认识,马克思认为,尽管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进步的“人化世界”,使人的本质在自然共同体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它还“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因为其存在着人被物奴役的不合理性。人类对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追求,即人的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决定了这种“不合理”终将被适应于更进步的人的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社会共同体形式所代替。也就是,要变革虚假的共同体,把人的世界即各种属于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为此,马克思构建了一种能够给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的共同体, 这“是因为那个脱离了个人就引起个人反抗的共同体,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6]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就是代替虚假的共同体的未来共同体,它不是现实存在的实然状态,而是符合人的自主活动的未来应然如何。它不是自然而为的应然状态,而是通过人类主体性历史活动,经由虚假共同体的漫长发展和积累及其改造和变革,方能构建起的未来理想状态。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考核,以自评分、考评组打分和职工测评分按比例测算得分,并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党建考核分。年度考核得分与站区长年度绩效工资挂钩,对职工测评、目标考核连续处于末位且不能转变思想态度的站区长,作出岗位调整,拿“测距仪”比长短。
(二)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体现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精神,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提供给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社会主义中国不是脱胎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是产生于经济不够发达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程度远远不足以关照到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充裕物质和精神条件。当然,并不由此导致我们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就失去人的本质发展和完善的方向,而要始终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致力于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归依。正如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忠于人民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的主体原则。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把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江泽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如是。2012年,习近平同志面对中外记者,深情而又真诚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执政以来,他始终如一地履行着这一话语承诺,执着于“人民至上”原则,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显然,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地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性原则和发展理念。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三)把握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共建人类和谐的地球家园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依据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存在物;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2]209“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161人与自然这种对象性关系,深切地表明“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2]194,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这个无机身体。自然界为人类活动得以进行提供物质基础,是人类栖息场所和灵魂归宿。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受制于自然界,对自然界的破坏就是人类对自己的糟蹋。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延伸,人类为满足无限贪婪的欲望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采和掠取,全然无视或无知于自然界就是“人的身体”。其结果,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无度的人类欲求之间,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正如有学者指出“在维持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和维护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快速无限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冲突。”[7]这种当代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就演化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争夺全球资源的竞争和冲突。基于对新时代这种全球问题的意识以及对马克思人与自然思想的深切体悟,习近平同志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故而,各民族国家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世界交往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协商解决世界发展和全球自然发展的问题,共建人类和谐的地球家园。
(四)坚信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依据“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话语界定,安东尼奥·葛兰西说:“如果说个性就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创建自己的个性就意味着认识这些关系,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就意味着改变这些关系总和。”[8]那么,人要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获得解放,就需要改进或创建其所处的社会共同体关系总和。马克思论证了通过共产主义运动,解除分工、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关系,摆脱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虚假性”,进而建构体现真正“共同”关系的真正的共同体。当今世界尽管呈现一体化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国家会自行形成共识而自觉融为人类真正的共同体。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对人的本质终极取向及其追求的途径和方式是不同的。当今人类共同体中存在着近10个文化区,这些文化区之间有着宗教、法律和国家等形式的差异。这种现实世界差异所显示出的距离感和难溶性,把未来人类解放的真正的共同体推向了遥不可及,限制和遮蔽了人们对其普遍感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给予人们坚信人类解放的希望和动力,有利于人们从世界精神出发,共同选择和实践去往真正的共同体的道路。
依据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而社会关系又是人有意识“改造世界”的结果。把世界建设成为符合人之为人的状态,是全人类“改造世界”的一致目的和希望。这是世界不同中潜藏的统一的人民本性,也是真正的共同体的人性基础。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世界交往密度越来越深切和密集,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就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彼此的历史文化,潜在“统一的人民本性”也就越来越多地呈现和相遇。这样,通过交流、合作与融合,渐渐在世界范围内将形成一种共同选择和共建未来的世界意识,凝聚世界精神,进而指引世界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世界越来越命运与共的情势下,如何引导超越民族国家意识,形成一种构建符合人之为人的共同体的国际共识,是新时代人类面临的迫切的世界问题。对于今天依然存在着各国发展水平、模式等差异的世界来说,解决这一世界问题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但确是人类“同一本性”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郑重宣示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44%的学生认为创业孵化基地运行一般,11%的学生认为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存在问题。虽然高校以不同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及基础设施,然而不同高校对创业孵化基地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相关的管理机制和配套举措,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行质量令人担忧(吴光明,20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顺应世界人心所向及其发展规律所贡献的中国智慧,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人的本质原理基础。习近平同志对其总括性内涵表达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9]从这些话语表述中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世界范围内规划和追求人的本质对象性的发展与完善,构建符合人之为人所需要的整体社会关系总和。其体现在世界实践中,就是尊重个人、民族国家、文化区域等之间的差异,尊重人类“统一本性”对自由解放的要求,倡导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构建世界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人性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符合马克思人的思想话语的价值取向,是人类去往未来真正的共同体的必经之路。自提出之后,它就被写进联合国决议,提上了新时代世界治理的日程。如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在助推世界范围内形成尊重彼此文化差异、尊重各自发展模式选择的同时,必将推进人类在共同价值基础上形成世界秩序的整体观,促进全球治理在思维模式、研究范式、实践方式等方面的对话交流,进而探究出改造被异化了的人的世界的实践路径,建构人类解放的真正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5]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4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5.
[7]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0.
[8]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李鹏程,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1.
[9]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9)02-030-03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对外话语的学理性研究”( 15YJCZH067);江苏省社会科学项目“当前我国对外主流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16MLB0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001)。
作者简介:黄婷,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马克思论文; 共同体论文; 本质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的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对外话语的学理性研究”(15YJCZH067) 江苏省社会科学项目“当前我国对外主流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 (16MLB009)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001)论文; 南京邮电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