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效果论文-高秀丽,高一传

上浆效果论文-高秀丽,高一传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草纤维,混纺纱,上浆,综合评价

上浆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高秀丽,高一传[1](2019)在《艾草/棉混纺纱上浆效果及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无PVA的混合浆料对艾草/棉纱进行上浆,测试浆液和纱线的可织性能,运用浓缩映射法和功能评价法对艾草/棉纱进行上浆效果综合评价,优选最佳浆料配方:氧化淀粉3 g、CD-DF868M 12 g、玉米淀粉3 g、丙烯酸2 g、甘油1 g、2-萘酚2 g、蜡片1 g,对纱线织造性能改善显着。(本文来源于《染整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高秀丽,贺莹莹,何孟宛,高一传[2](2019)在《混合浆料对艾草/棉混纺纱的上浆效果及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无PVA的混合浆料对艾草/棉混纺纱进行上浆,测试浆液和纱线的可织性能指标,运用浓缩映射法和功能评价值法对艾草/棉混纺纱进行上浆效果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浆料配方:氧化淀粉3 g、CD-DF868M 12 g、玉米淀粉3 g、丙烯酸2 g、甘油1 g、2-萘酚2 g、蜡片1 g。此种配方能显着改善纱线织造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何斌,徐国强,丁盛,刘涛[3](2018)在《CD-A6浆料替代PVA的上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CD-A6替代PVA用于纯棉纱上浆的效果。以CD-A6替代PVA的百分比不同为变量,其他组分含量相同,制备了6种不同替代率的浆液,在单纱浆纱机上分别对纯棉29.5tex和18.5tex纱进行上浆,分别测试浆纱上浆率、断裂强力、毛羽和耐磨性。结果表明:CD-A6浆料替代PVA后,浆纱的上浆率达到了上浆要求,浆纱的断裂强力略有下降,但其强力值仍能满足织造条件要求;浆纱的减伸率明显降低,有害毛羽和耐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认为:CD-A6替代PVA上浆,可以改善浆纱的减伸率、毛羽和耐磨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替代PVA上浆。(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马祥林,任婷,王俊峰,蒋元力[4](2017)在《耐热型碳纤维上浆剂工艺研究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接触角、表面能、耐磨时间、毛丝量、力学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耐热型碳纤维上浆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纤维上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碳纤维上浆剂的耐热温度高达340℃,浓度为2.5%为最佳工艺控制指标;与裸丝比较,上浆后纤维的接触角降低、毛丝量大幅减少,表面能、耐磨时间、力学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纺织导报》期刊2017年03期)

于朋,张炜[5](2015)在《无PVA上浆管理效果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无PVA上浆推广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管理细节。以3个典型品种为例,介绍了各品种无PVA上浆中的调浆工艺、上浆工艺及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采取适宜的调浆工艺,优化各品种上浆时的浸透和被覆程度,加强浆液黏度、压浆辊压浆力和浆纱回潮率的细节管理,最终使无PVA上浆品种在效率、质量方面均未受到影响,而且织机效率还有所提升。认为:无PVA上浆切实可行,但在具体生产应用中应加强细节化管理,以达到有效实现环保上浆、节能降耗、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卢雨正,张建祥,刘建立,赵海涛,范雪荣[6](2014)在《泡沫上浆与经纱预湿协同工艺的浆纱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上浆方法存在浆料消耗多、能耗高等问题,研究了泡沫上浆-经纱预湿协同上浆新工艺,并将其与传统上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传统浆纱工艺与经纱预湿-泡沫上浆协同工艺在纱线的质量指标、纱线形态和织造效率上的差异,揭示新工艺方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上浆-经纱预湿浆纱工艺在纱线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提高率、毛羽降低率等质量指标以及织造效率方面与传统浆纱工艺相近,但其上浆率明显低于传统上浆方式,而且在节省蒸汽能耗,降低退浆废水排放量以及节省退浆助剂方面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富秀荣,王华君,李美真,董婷婷[7](2014)在《细号纯棉稀薄织物室温上浆工艺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细号纯棉稀薄织物室温上浆浆料配方优选及浆纱效果。以PVA1799D、变性淀粉A-620A、聚丙烯酸类合成浆料LMA-95复配作为棉纱用室温上浆浆料,采用在整经机的上蜡槽中上浆的方法对细号纯棉稀薄织物进行上浆。测试了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液黏度和稳定性及浆出纱的强伸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浆料中柔软平滑剂的加入时间、加入温度及用量进行了优选。试验表明:A-620A∶LMA-95为80∶20,浆液浓度35 g/L,柔软平滑剂用量1.5%(相对干重)并与浆料一起加入时制得的浆液可用于细号纯棉围巾产品的室温上浆。认为稀薄棉织物可以于室温下在整经机蜡槽中上浆的方法满足织造要求。(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刘俊梅,王建坤,许明明[8](2013)在《磷酸酯接枝淀粉用于棉涤纱上浆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磷酸酯接枝淀粉的上浆性和环保性。采用自制的磷酸酯接枝淀粉对棉涤55/45混纺纱进行了上浆试验,测试了浆纱强伸性能、毛羽数、耐磨性和渗透、被覆性以及浆料的退浆率和BOD5/CODcr值,并与PVA浆料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与PVA浆纱相比,磷酸酯接枝淀粉浆出的棉涤纱增强率较高、减伸率较大、增磨率较低、毛羽降低率略高,环保性较好。认为磷酸酯接枝淀粉基本可取代PVA用于棉涤纱的上浆。(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裴冠中[9](2011)在《碳纤维表面耐高温上浆剂的工艺研究及其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与日剧增,而碳纤维做成复合材料之前都要对其进行上浆处理,而上浆剂耐热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能。目前用于碳纤维的上浆剂以环氧树脂系为主,环氧上浆剂最高只能耐温180℃,而航空领域很多材料需要在250℃高温环境下工作,而目前尚无耐250℃高温碳纤维上浆剂的报道,因此本论文研究制备一种耐250℃以上的碳纤维高温上浆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的上浆剂是聚酰胺酰亚胺(PAI)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浆料分析得出,上浆剂仅含聚酰胺酰亚胺一种主要组分;对上浆剂的耐热性进行分析,得出采用室温→110℃(5h)→210℃(10h)的固化工艺可使浆料耐热超过250℃;通过不同浓度上浆剂对纤维上浆,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为最佳上浆浓度,上浆后纤维具有良好的表面特征,并在250℃下处理24h失重仅为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上浆前后碳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上浆可以很好的改善纤维的表面形貌;通过将纤维在不同溶剂下的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上浆后纤维的表面能较裸纤维有着较大的提高;XPS测试结果表明上浆后纤维表面的极性增强,从而增强了在树脂基体中的浸润能力;将上浆纤维分别与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胺树脂形成的单丝复合材料在250℃处理24h,界面剪切强度仅分别下降2.15%和1.93%,说明两种单丝复合材料耐高温性很好,还对上述两种单丝复合材料进行耐湿热测试,由于水分的渗入,导致界面剪切强度分别下降了30.78%和25.92%,但除去水分后界面剪切强度得到一定的恢复,说明水煮72h后未造成单丝复合材料之间界面的完全开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宋孝浜[10](2006)在《高压上浆的工艺特点及其浆纱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浆纱一贯被视为织造生产中最关键的一道加工工序。抓住浆纱工作的质量,是提高织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近年来,纤维材料发展迅速,高速、高经纱张力织造的无梭织机数量日益增长,服饰用机织物的幅宽和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此织造生产对浆纱工作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质量要求,使浆纱工程受到更为充分的重视和加强。因此,深入研究先进的上浆工艺,弄清影响上浆的质量因素,做到能够设计和控制这些因素,将上浆工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高压上浆工艺及其浆纱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高压上浆的工艺指标进行分析,并选定高压上浆工艺指标的影响因素。(2)高压上浆工艺的实现,包括主浆料的选用,以及高压力的实现。高压上浆的浆料选择是浆纱质量的首要保证。必须选择高浓度、低粘度和高流动性的浆料组合,以保证恒定的上浆率和比例恰当的被覆与渗透。(3)高压上浆高压力的实现。高压上浆的压浆力确定是浆纱工艺的核心技术。确定压浆力应注意轻重次序,压浆力具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太大或太小对生产均不利。(4)通过浆膜完整率、上浆的渗透率、上浆率、毛羽以及可织性实验验证高压上浆的效果。通过分析,得出高压上浆的工艺参数,以及与之相应的浆液高浓、低粘(“两高一低”)上浆新工艺,为高压上浆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6-10-01)

上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无PVA的混合浆料对艾草/棉混纺纱进行上浆,测试浆液和纱线的可织性能指标,运用浓缩映射法和功能评价值法对艾草/棉混纺纱进行上浆效果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浆料配方:氧化淀粉3 g、CD-DF868M 12 g、玉米淀粉3 g、丙烯酸2 g、甘油1 g、2-萘酚2 g、蜡片1 g。此种配方能显着改善纱线织造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浆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高秀丽,高一传.艾草/棉混纺纱上浆效果及综合评价[J].染整技术.2019

[2].高秀丽,贺莹莹,何孟宛,高一传.混合浆料对艾草/棉混纺纱的上浆效果及综合评价[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何斌,徐国强,丁盛,刘涛.CD-A6浆料替代PVA的上浆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8

[4].马祥林,任婷,王俊峰,蒋元力.耐热型碳纤维上浆剂工艺研究及效果评价[J].纺织导报.2017

[5].于朋,张炜.无PVA上浆管理效果总结[J].棉纺织技术.2015

[6].卢雨正,张建祥,刘建立,赵海涛,范雪荣.泡沫上浆与经纱预湿协同工艺的浆纱效果[J].纺织学报.2014

[7].富秀荣,王华君,李美真,董婷婷.细号纯棉稀薄织物室温上浆工艺及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4

[8].刘俊梅,王建坤,许明明.磷酸酯接枝淀粉用于棉涤纱上浆的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3

[9].裴冠中.碳纤维表面耐高温上浆剂的工艺研究及其效果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0].宋孝浜.高压上浆的工艺特点及其浆纱效果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标签:;  ;  ;  ;  

上浆效果论文-高秀丽,高一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