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褐斑病菌论文_程方,叶建仁,刘戈,安会翠

导读:本文包含了松针褐斑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泽兰,真菌,湿地松。

松针褐斑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程方,叶建仁,刘戈,安会翠[1](2012)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组培苗PAL、PPO、SOD活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 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朱海峰,杨斌[2](2010)在《松针褐斑病菌和4个球腔菌属真菌毒素杀草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毒高峰为10~20 d,20 d达到最大;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产毒高峰为5~10 d,10 d左右达到最大。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伤害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松针褐斑病菌和褐孢霉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比草莓蛇眼小球壳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更强;梨球腔菌和柿子球腔菌在MS液体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明显伤害生测材料的毒素物质。(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张红玉,何月秋[3](2009)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矿质元素渗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后,叶片及渗漏液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离体叶片和植株后,Ca和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65.9%、59.5%和32.9%、53.9%,其他矿质元素Mg、P、Mn、Zn在叶片中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渗漏液中Ca、K、Fe元素含量较毒素粗提液中含量增加,以Ca元素含量增加最多(近30倍),Mg、P、Mn、Zn元素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王晓波,杨斌,付惠,鲁绍琴[4](2006)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伤害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伤害以及不同毒素粗提液浓度对叶片的伤害效果,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和愈伤组织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片对该毒素最敏感,根对毒素只有轻微的反应;毒素粗提液稀释2倍,仍然对紫茎泽兰叶片有明显的伤害作用;以MS+6 mL(1 mg/mL)2,4-D培养紫茎泽兰叶片分化良好,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毒素处理后叶片和愈伤组织CAT活性在6 h达到最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杨斌,余静,陈勃[5](2005)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松针褐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植物叶片6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mg/mL粗毒素处理紫茎泽兰离体叶片后,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处理12h后,紫茎泽兰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80%,100%,53.8%,62%,61%,70%。(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黄北英,潘洪涛,刘芙[6](2005)在《松针褐斑病菌和松针红斑病菌的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松针褐斑病菌和松针红斑病菌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者在我国均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建议列入相关省区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补充名单进行管理。(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5年03期)

杨斌,叶建仁,包宏,刘吉开,董泽军[7](2005)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 ,从松针褐斑病菌的PD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到一种致毒活性物质LA -I,该物质为无色油状物。紫外扫描显示LA -I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 0 7nm。在 36 5nm和 2 5 4nm波长下LA -I无吸收。FAB- MS和HRFAB- MS分别显示该毒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为 16 2和C6 H1 0 O5;氢谱中的 2个信号 (δ1 2 6 ,δ4 2 2 )表明该毒素物质存在—OCH(CH3)—基团。碳谱显示有 3个碳信号 (δ181 0 9,δ6 6 99,δ2 1 6 9) ,证明存在—COOH ,—CH ,—CH3基团。综合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LA -I为COOHCH(CH3)OCH(CH3)COOH(α ,α′ -二丙酸醚 ) ,红外光谱也证实了毒素的这一化学结构(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叶建仁,杨斌,包宏,祁高富[8](2004)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层析分离及紫外吸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测为导向,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致毒活性组分m,p和q。经薄层层析检验可知m,q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一致,分别为0.57和0.75,且m,q展开后在254nm和365nm紫外光下都呈蓝色荧光,基本认为m和q是同一组分;p在365nm紫外光下为黄白色荧光,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分别为0.46和0.66。层析分离的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可能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毒素物质。对m和p两组分进行紫外扫描的结果显示,m,p分别在波长210nm和20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365nm和254nm紫外光下无吸收或吸收很弱。高效液相分析显示:m,p都不是纯物质,在210nm检测波长下,m有3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1,3.80和16.68min,p有4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6,3.75,12.00和17.25min。研究结果表明组分m和p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学物质,要获得纯物质还需进一步分离。(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张芹[9](2003)在《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毒素致病作用的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是我国南方大面积栽种的湿地松上的一种重要病原菌,该病严重制约了湿地松在我国的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该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子之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致病机制与寄主抗性机制,本人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建立了湿地松与毒素的互作体系,重点研究了互作过程中毒素对寄主细胞形态、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毒素作用过程中寄主的活性氧代谢中防御酶体系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针刺法将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接种于2月龄湿地松、火炬松、思茅松小苗和一年生湿地松幼苗,结果湿地松和火炬松小苗针叶出现典型受害症状,而思茅松小苗和一年生湿地松幼苗不敏感。抗病和感病家系湿地松小苗针叶在较低浓度毒素处理下表现出抗病性差异。 以湿地松种子培育的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普通湿地松(C~#)和抗病湿地松(34~#、32~#)悬浮细胞系。以不同浓度毒素处理感病家系C~#、抗病家系34~#和32~#悬浮细胞系的结果表明,毒素对细胞活力和形态结构都有影响。随着毒素浓度提高,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死亡率上升,其死亡率比对照要高。相同条件下,感病家系一般比抗病家系细胞死亡率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抗病家系和感病家系的悬浮细胞,随着与毒素互作时间延长,细胞形态和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质壁分离、原生质收缩、细胞核模糊、内含物减少、甚至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含物,而对照细胞形状完整,细胞核清晰可见。 以处于对数生长初期的悬浮培养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悬浮细胞与毒素亲和性与非亲和性互作早期阶段寄主细胞生理生化的变化。在亲和组合(感病家系)与非亲和组合(抗病家系)中寄主细胞内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都增加,然而,在亲和组合中,MDA上升幅度大,但积累速度比在非亲和性组合中要慢。亲和组合中寄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被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上升,非亲和组合中寄主细胞SOD酶活性升高,CAT酶活性亦被抑制,POD和PAL酶活性升高,其上升幅度大于在亲和组合中的变化。在寄主防御酶体系中,POD和PAL这两种酶活性的变化比较显着,显示出与寄主抗病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3-06-01)

杨斌,叶建仁,包宏,刘吉开,董泽军[10](2002)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Ⅰ和LA-Ⅱ致毒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比较了松针褐斑病菌 (Lecanostictaacicola)两个致病毒素LA Ⅰ和LA Ⅱ的热稳定性、寄主专化性和最低有效浓度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LA Ⅰ和LA Ⅱ均具热稳定性 ,经沸水水浴加热 15min仍具活性。LA Ⅰ和LA Ⅱ不仅能伤害易感寄主植物湿地松、火炬松 ,对云南松、华山松、紫茎泽兰等也有伤害作用 ,说明LA Ⅰ和LA Ⅱ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LA Ⅰ和LA Ⅱ配成不同浓度溶液生测 ,显示LA Ⅰ对湿地松幼苗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10 0 μg·mL- 1 ,LA Ⅱ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5 0 0 μg·mL- 1 ,LA Ⅰ活性较LA Ⅱ的活性高 4~ 5倍。LA Ⅰ和LA Ⅱ混合液生测表明 ,2个活性物质对寄主植物的伤害作用没有明显的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2年04期)

松针褐斑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紫茎泽兰和湿地松幼苗为材料,研究球腔菌属4个菌种毒素粗提物活性,并与松针褐斑病菌对比。结果显示: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对湿地松幼苗和紫茎泽兰均具有伤害作用,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在MS液体培养基中,松针褐斑病菌产毒高峰为10~20 d,20 d达到最大;褐孢霉菌和草莓蛇眼小球壳菌产毒高峰为5~10 d,10 d左右达到最大。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紫茎泽兰伤害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松针褐斑病菌和褐孢霉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比草莓蛇眼小球壳菌毒素粗提物活性更强;梨球腔菌和柿子球腔菌在MS液体培养基中不能产生明显伤害生测材料的毒素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松针褐斑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程方,叶建仁,刘戈,安会翠.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组培苗PAL、PPO、SOD活性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2

[2].朱海峰,杨斌.松针褐斑病菌和4个球腔菌属真菌毒素杀草活性比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

[3].张红玉,何月秋.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矿质元素渗漏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9

[4].王晓波,杨斌,付惠,鲁绍琴.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伤害的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

[5].杨斌,余静,陈勃.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抗病相关酶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5

[6].黄北英,潘洪涛,刘芙.松针褐斑病菌和松针红斑病菌的风险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5

[7].杨斌,叶建仁,包宏,刘吉开,董泽军.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I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J].林业科学.2005

[8].叶建仁,杨斌,包宏,祁高富.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层析分离及紫外吸收特性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张芹.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acicola)毒素致病作用的细胞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

[10].杨斌,叶建仁,包宏,刘吉开,董泽军.松针褐斑病菌毒素LA-Ⅰ和LA-Ⅱ致毒活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2

论文知识图

一1石eeanost工etaaeicola在MS培养液中...几种非寄主植物对毒素的伤害反应毒素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分配情况的生测结...毒素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分配情况的生测结...培养方式对细胞膜损伤度的影响毒素处理对膜脂脂肪酸变化的影响

标签:;  ;  ;  ;  ;  ;  ;  

松针褐斑病菌论文_程方,叶建仁,刘戈,安会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