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隧道论文_毕洁同,皇民,王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压隧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压,隧道,围岩,数值,泥岩,结构,现场。

偏压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毕洁同,皇民,王松[1](2019)在《软岩偏压隧道开挖支护力学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V级软弱围岩杏花村偏压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偏压隧道进行施工动态模拟,研究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开挖过程中力学特点,通过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FLAC3D准确模拟了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情况,结果表明,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中,偏压侧位移较大;通过围岩应力状态、衬砌结构内力比较,综合分析了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力学特点,结合锚杆支护的数值分析,总结了实际工程中支护方案拟定方法及偏压隧道开挖施工注意部位。(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庆海,金能龙,张胜,谷淡平[2](2019)在《浅埋偏压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机理及损伤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浅埋、偏压等不利地质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易发生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衬砌开裂及渗漏水的存在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性能。为分析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情况,基于扩展有限元原理,采用ABAQUS软件对不同的上覆岩层厚度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空间受力特征、裂缝扩展情况及混凝土单元损伤失效程度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埋偏压条件下,当上覆岩层厚度未超过7m时,隧道衬砌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裂缝位置均大致位于A洞右拱脚位置。当上覆岩层厚度分别为3.5m、4m和5m时,隧道初期支护出现了贯通的纵向裂缝,当上覆岩层厚度为7m时,隧道初支沿走向出现了多条轻微不连续的纵向裂缝。随着上覆岩层厚度的增大,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程度呈降低趋势,偏压的影响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杨轩[3](2019)在《炭质泥岩地层大变形偏压隧道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炭质泥岩地层大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如开挖时发生塌方、变形速率过快等,结合导致炭质泥岩地层大变形的原因,包括地应力较高、地层自身因素、施工过程的干扰、隧道偏压影响等,通过研究支护钢技术、注浆技术、反压回填技术等炭质泥岩地层大变形偏压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旨在提升炭质泥岩地层施工时的安全等级,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9期)

周清学,张熙,张建明,何平,陈先国[4](2019)在《厚层松散堆积体偏压隧道施工方法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穿越厚层松散堆积体浅埋偏压洞口隧道的围岩性质十分不稳定。因而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对隧道安全施工极其关键。本文依托飞仙关公路隧道洞口工程,对中隔壁法、两台阶带临时仰拱法和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叁种施工方法进行比选,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叁种工况下的围岩塑性区和围岩位移。研究得出在洞口Ⅴ级围岩段宜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级围岩段宜采用两台阶带仰拱法施工。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10期)

吴志刚,李定越[5](2019)在《论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垂直压力的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只根据垂直压力总量Q的计算式和偏压分布图形与地面坡一致的假定,无法得出围岩垂直压力的分布表达式,图解也无法进行。论文根据垂直荷载分块计算的原理,推出了围岩垂直压力的分布表达式,得出了围岩垂直压力的分布规律,为垂直荷载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证明了"偏压分布图形与地面坡一致"的假定并不正确。(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8期)

代树林,万怡祯[6](2019)在《偏压隧道开挖方法和监测数据分析——以回头沟隧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回头沟隧道工程,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数值分析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交叉中隔墙法、单侧壁导坑法四种开挖方法,结果表明单侧壁导坑法变形值最小;通过现场监测隧道地表和围岩变形情况,研究发现当地表不对称时左右两侧地表和围岩变形规律不同,深埋侧位移大于浅埋侧;当地表平坦时,左右围岩变形规律相同;监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同,可为今后隧道开挖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代树林,万怡祯,张永春[7](2019)在《偏压隧道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倾角不同是隧道形成偏压的一种原因。由于地表不对称,隧道两侧受力状况不同,从而容易对隧道衬砌产生破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表倾角、隧道周围变形过程及隧道锚杆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隧道围岩变形随着地表倾角增大而增大,隧道深埋侧变形大和锚杆轴力大;隧道在地表倾角>30°时,受地形偏压影响明显,深埋侧塑性区扩大。这些研究可为受地形偏压的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施工建议。(本文来源于《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刘志强[8](2019)在《浅埋偏压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变形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变形观测方法及变形规律,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及高差测量的方法,对雅溪冲隧道进口地表沉降、围岩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变形监测,得出如下结论:①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分为急剧变形、缓慢变形及基本稳定叁个阶段;②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变形趋势同步;③围岩稳定性,可通过变形速率、变形-时间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判定;④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的隧道,可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于振,张国栋[9](2019)在《近接施工对既有偏压隧道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叁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近接施工对偏压隧道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在偏压荷载作用下,衬砌表面围岩压力分布、结构内力及结构变形均呈现出非对称分布特点;新建隧道近接施工的扰动对既有隧道两侧影响不同,加剧了结构受力不均,显着恶化了结构受力条件,对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马杲宇,陈子全,杨文波,方若全,李永林[10](2019)在《浅埋偏压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浅埋隧道穿越松散斜坡堆积体时的偏压特性,基于雅康高速日地1号隧道,建立了精确的叁维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并开展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的现场测试,对其洞口段穿越滑坡堆积体时的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非对称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具有显着的非对称特性。初期支护承受较大的荷载,最大围岩压力出现在深埋侧。与变形和围岩压力分布的情况相反,二次衬砌的最大轴力出现在浅埋侧。隧道二衬的安全系数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稳定,为了确保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应适当增加二衬厚度。(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偏压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浅埋、偏压等不利地质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易发生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衬砌开裂及渗漏水的存在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性能。为分析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情况,基于扩展有限元原理,采用ABAQUS软件对不同的上覆岩层厚度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空间受力特征、裂缝扩展情况及混凝土单元损伤失效程度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埋偏压条件下,当上覆岩层厚度未超过7m时,隧道衬砌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裂缝位置均大致位于A洞右拱脚位置。当上覆岩层厚度分别为3.5m、4m和5m时,隧道初期支护出现了贯通的纵向裂缝,当上覆岩层厚度为7m时,隧道初支沿走向出现了多条轻微不连续的纵向裂缝。随着上覆岩层厚度的增大,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程度呈降低趋势,偏压的影响逐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压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1].毕洁同,皇民,王松.软岩偏压隧道开挖支护力学特点分析[J].交通科技.2019

[2].张庆海,金能龙,张胜,谷淡平.浅埋偏压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机理及损伤失效分析[J].公路.2019

[3].杨轩.炭质泥岩地层大变形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9

[4].周清学,张熙,张建明,何平,陈先国.厚层松散堆积体偏压隧道施工方法优化研究[J].四川建材.2019

[5].吴志刚,李定越.论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垂直压力的分布规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6].代树林,万怡祯.偏压隧道开挖方法和监测数据分析——以回头沟隧道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代树林,万怡祯,张永春.偏压隧道的稳定性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

[8].刘志强.浅埋偏压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变形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9

[9].于振,张国栋.近接施工对既有偏压隧道的影响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9

[10].马杲宇,陈子全,杨文波,方若全,李永林.浅埋偏压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隧道结构弯矩图(一)(单位:kN·m...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线形结构,相邻畴...顺层偏压隧道锚索加固布置图长哨浅埋偏压隧道施工顺序与支...偏压隧道荷载计算示意图偏压隧道荷载计算示意图

标签:;  ;  ;  ;  ;  ;  ;  

偏压隧道论文_毕洁同,皇民,王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