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魏政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导光板侧面的背光源。背光源包括灯条基板和设置在灯条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通过第一线路与灯条基板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还包括设置在灯条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通过第二线路与灯条基板电连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光源和多个供第二子光源出光的发光孔,多个发光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光源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一方面可以改善亮点(Hotspot)现象,提升光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高、低功耗的亮度切换,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灯条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灯条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通过第一线路与所述灯条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条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通过第二线路与所述灯条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光源和多个供所述第二子光源出光的发光孔,多个所述发光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光源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灯条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灯条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通过第一线路与所述灯条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条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通过第二线路与所述灯条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光源和多个供所述第二子光源出光的发光孔,多个所述发光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光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还包括球面镜和光纤条,所述球面镜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所述光纤条横设于所述灯条基板上,多个所述发光孔设置在所述光纤条的侧壁上,所述球面镜将所述第二子光源和所述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所述第二子光源从所述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两个所述光纤条,两个所述光纤条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一个所述光纤条,所述光纤条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心线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基板的一端部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第二子光源和所述球面镜,所述光纤条的一端为入光口。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基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折弯部的所述第二子光源和所述球面镜,所述光纤条的两端均为入光口,两端的所述球面镜分别将两端的所述第二子光源和所述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所述第二子光源从所述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条的发光孔为V型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子光源在所述光纤条中的传播方向,所述发光孔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基板上设置有光纤槽,所述光纤条通过胶带固定在所述光纤槽中。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具有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耗能少、工作电压低且辐射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但是液晶显示面板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要借助额外的光源才行,所以由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

一般来说,根据背光模组中背光源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将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侧面,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具有成本低、尺寸薄等优势而在业内被广泛地应用。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一种背光模组10’,包括导光板11’和背光源12’,该背光源12’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的侧面,该背光源12’包括多个呈直线排列的子光源13’。其中,该子光源13’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时,由于LED发光角度(一般为120°)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相邻两个LED所发射的光线会在导光板11’上产生亮点(Hotspot)14’现象并形成暗区,从而影响画质。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增加LED发光面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或者增加LED的数目来解决亮点(Hotspot)问题。但是,如果增加LED发光面与导光板1之间的距离,虽然可以减弱甚至消除Hotspot现象,但是这样会使得LED的光能利用率降低;另外,如果增加LED的数目,会导致背光模组的功耗增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改善亮点(Hotspot)现象,又能实现高、低功耗切换的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位于该导光板侧面的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灯条基板和设置在该灯条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一发光元件通过第一线路与该灯条基板电连接,该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其中,该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该灯条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元件通过第二线路与该灯条基板电连接,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光源和多个供该第二子光源出光的发光孔,多个该发光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该第一子光源之间。

优选地,该第二发光元件还包括球面镜和光纤条,该球面镜的内表面为反射面,该光纤条横设于该灯条基板上,多个该发光孔设置在该光纤条的侧壁上,该球面镜将该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

优选地,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两个该光纤条,两个该光纤条分别与该第一发光元件平行设置。

优选地,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一个该光纤条,该光纤条沿该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心线设置。

优选地,该灯条基板的一端部设有折弯部,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位于该折弯部的该第二子光源和该球面镜,该光纤条的一端为入光口,该球面镜将该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

优选地,该灯条基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折弯部,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分别位于该折弯部的该第二子光源和该球面镜,该光纤条的两端均为入光口,两端的该球面镜分别将两端的该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

优选地,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为V型孔。

优选地,沿着该第二子光源在该光纤条中的传播方向,该发光孔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优选地,该灯条基板上设置有光纤槽,该光纤条通过胶带固定在该光纤槽中。

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公开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分别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并分别单独控制,一方面可以改善背光模组中出现的亮点(Hotspot)现象,提升光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高、低功耗的亮度切换,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0:背光模组;11’、120:导光板;12’、200、200’:背光源;13’:子光源;14’:亮点;100:背板;101:底板;102:侧板;110:反射片;130:光学膜片组;210:灯条基板;211:光纤槽;212:折弯部;220:第一发光元件;221:第一子光源;230:第二发光元件;231:第二子光源;232:球面镜;233:光纤条;234:发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依次叠放的反射片110、导光板120和光学膜片组130,其中该背板100包括底板101和与该底板相连的侧板102,该背光膜组还包括位于该侧板102上的背光源200,该背光源200与该导光板120的入光侧相对设置,该背光源200包括灯条基板210和设置在该灯条基板210上的第一发光元件220,该第一发光元件220通过第一线路(图中未示出)与该灯条基板210电连接,该第一发光元件2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221,其中,该背光源200还包括设置在该灯条基板210上的第二发光元件230,该第二发光元件230通过第二线路(图中未示出)与该灯条基板210电连接,该第二发光元件230包括一个第二子光源231和多个供该第二子光源231出光的发光孔234,多个该发光孔234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该第一子光源221之间。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子光源221和该第二子光源231均可以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具体地,该第二发光元件230还包括球面镜232和光纤条233,该球面镜232的内表面为反射面,该光纤条233横设于该灯条基板210上,多个该发光孔234设置在该光纤条233的侧壁上,该球面镜232将该第二子光源231和该光纤条233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231从该光纤条233的发光孔234中出光。

本实施例中的光纤条为石英光纤,且该光纤条的横截面为圆形。此外,上述光纤条还可以为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红外材料光纤等;该光纤条的横截面还可以为多边形,例如:正方形、五边形等;在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该灯条基板210的一端部设有折弯部212,该第二发光元件230包括位于该折弯部212的该第二子光源231和该球面镜232。该第二发光元件230包括两个该光纤条233,两个该光纤条233分别与该第一发光元件210平行设置。具体地,该灯条基板210上设置有容置该光纤条233的光纤槽211,该光纤条233还可以通过胶带(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该光纤槽211中。另外,该光纤条233的一端为入光口,该折弯部212开孔做光纤条穿绕路径使该光纤条233的入光口位于该球面镜232内部,该球面镜232将该第二子光源231和该光纤条233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231从该光纤条233的发光孔234中出光。

本实施例中,该光纤条233的发光孔234为V型孔,且射出的方向角度需朝向该导光板120,位于该第一子光源221上侧的该光纤条233的发光孔234右下射入该导光板120,位于该第一子光源221下侧的该光纤条233向右上射入该导光板120,具体地,可通过调整该光纤条233的位置保证射出的光都能到达该导光板120。

本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二发光元件230的一个第二子光源231位于该灯条基板210的一端部,为了不影响远离该端部的该发光孔234的发光亮度,本实施例在沿着该第二子光源231在该光纤条233中的传播方向,该发光孔234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光源,当第一发光元件正常工作状态时,因该第一子光源的Pitch固定情况下,亮点(Hotspot)的现象不能避免,通过增加了第二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位于灯条基板端部的第二子光源与第一子光源平行的光纤条,该光纤条包括多个位于多个第一子光源之间的发光孔,并通过球面镜将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口罩住。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背光模组通过利用第二发光元件来改善光学效果,开启第二子光源,通过球面镜的反射光进入到光纤条的入口,光纤条中的光通过发光孔中射出,且射出的方向角度需朝向导光板,位于第一子光源上侧的光纤条右下射入导光板,位于第一子光源下侧的光纤同事向右上射入导光板,使光纤条射出的光都能到达导光板,同时开启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就可改善亮点(Hotspot)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关闭第一发光元件,开启第二发光元件时,可以实现弱光下的工作,以便达到实现低功耗的效果。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该灯条基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折弯部,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子光源和两个球面镜,该第二子光源和该球面镜分别位于该灯条基板两端部的折弯部,该光纤条的两端均为入光口,两端的该球面镜分别将两端的该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这样设置,可以让分别位于该灯条基板两端部的该第二子光源同时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可以进一步改善背光模组中出现的亮点(Hotspot)现象,提升光学效果。此外,设置在灯条基板的两端部的折弯部还可以实现限位导光板的作用。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200’包括第二发光元件230’,该第二发光元件230’包括一个该光纤条233’,该光纤条233’沿该第一发光元件220的中心线设置。该第二发光元件230’还包括第二子光源231’和球面镜232’,球面镜232’的内表面为反射面,光纤条23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发光孔234’,球面镜232’将第二子光源231’和光纤条233’的入光口罩住,使第二子光源231’从光纤条的发光孔234’中出光。

本实施例中,该光纤条233’的发光孔234’射出的方向角度直接朝向该导光板120,无需特殊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该灯条基板的两端部均设有折弯部,该第二发光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子光源和两个球面镜,该第二子光源和该球面镜分别位于该灯条基板两端部的折弯部,该光纤条的两端均为入光口,两端的该球面镜分别将两端的该第二子光源和该光纤条的入光口罩住,使该第二子光源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这样设置,可以让分别位于该灯条基板两端部的该第二子光源同时从该光纤条的发光孔中出光,可以进一步改善背光模组中出现的亮点(Hotspot)现象,提升光学效果。此外,设置在灯条基板的两端部的折弯部还可以实现限位导光板的作用。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该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施例公开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通过分别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并分别单独控制,一方面可以改善背光模组中出现的亮点(Hotspot)现象,提升光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高、低功耗的亮度切换,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071.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33159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G02F 1/13357

专利分类号:G02F1/13357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龙腾路1号

发明人:魏政伟;姜立明;林丹;丁蓓

第一发明人:魏政伟

当前权利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论文和设计-魏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