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建筑物地基基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下表面,高强度特制箍筋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地基基础的下表面,若干个高强度特制橡胶垫设于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的内部,八个高强度特制弹簧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高强度特制钢绞线将建筑物地基基础下的高强度特制箍筋和建筑物本体顶端的高强度特制橡胶垫固定在一起,当地震来袭时,高强度特制钢绞线拉动传导连接架,使得高强度特制弹簧收缩,留给高强度特制钢绞线空间随着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减轻建筑物本体的震动,达到抗震的效果,施工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1),其特征在于:建筑物地基基础(4)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下表面,高强度特制箍筋(2)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地基基础(4)的下表面,若干个高强度特制橡胶垫(3)设于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2)的内部,八个高强度特制弹簧(6)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上表面,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一端和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6)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2)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1),其特征在于:建筑物地基基础(4)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下表面,高强度特制箍筋(2)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地基基础(4)的下表面,若干个高强度特制橡胶垫(3)设于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2)的内部,八个高强度特制弹簧(6)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上表面,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一端和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6)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物顶棚(7)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上表面,且靠近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顶棚(7)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水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分别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导连接架(10)固定在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上端,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固定在所述传导连接架(10)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小滑动柱(8)固定在所述传导连接架(10)的下表面,支撑大固定柱(9)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小滑动柱(8)的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所述支撑小滑动柱(8)和所述支撑大固定柱(9)的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抗震设计是在重视计算设计的同时,要着重从结构的整体出发,在抗震设计中具有主导作用,在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在结构的刚度、强度、延度和轴压比方面加强结构的概念设计。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抗震结构在施工时较为复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方便对抗震机构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具有强度大以及便于施工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建筑物地基基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下表面,高强度特制箍筋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地基基础的下表面,若干个高强度特制橡胶垫设于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的内部,八个高强度特制弹簧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上表面,高强度特制钢绞线贯穿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内部,且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的一端和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强度特制箍筋上。
为了保护高强度特制弹簧的使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建筑物顶棚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上表面,且靠近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的上方;所述建筑物顶棚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水薄膜。
为了可以均匀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震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八个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分别固定在所述建筑物本体四面。
为了使得高强度特制弹簧可以稳定均匀收缩,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传导连接架固定在所述高强度特制弹簧的上端,高强度特制钢绞线固定在所述传导连接架的下表面。
为了支撑高强度特制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小滑动柱固定在所述传导连接架的下表面,支撑大固定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小滑动柱的外侧壁;所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贯穿所述支撑小滑动柱和所述支撑大固定柱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高强度特制钢绞线将建筑物地基基础下的高强度特制箍筋和建筑物本体顶端的高强度特制橡胶垫固定在一起,当地震来袭时,高强度特制钢绞线拉动传导连接架,使得高强度特制弹簧收缩,留给高强度特制钢绞线空间随着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减轻建筑物本体的震动,达到抗震的效果,施工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
2、本实用新型传导连接架受压力作用高强度特制弹簧时,会带动小滑动柱在支撑大固定柱内滑动,避免高强度特制弹簧受水平力而偏移,保护高强度特制弹簧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特制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建筑物本体;2、高强度特制箍筋;3、高强度特制橡胶垫;4、建筑物地基基础;5、高强度特制钢绞线;6、高强度特制弹簧;7、建筑物顶棚;8、支撑小滑动柱;9、支撑大固定柱;10、传导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围护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1,建筑物地基基础4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在建筑物本体1的下表面,高强度特制箍筋2混凝土浇筑固定在建筑物地基基础4的下表面,若干个高强度特制橡胶垫3设于在高强度特制箍筋2的内部,八个高强度特制弹簧6焊接固定在建筑物本体1的上表面,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建筑物本体1的内部,且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一端和高强度特制弹簧6焊接固定,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的另一端焊接在高强度特制箍筋2上。
进一步地,建筑物顶棚7混凝土浇筑固定在建筑物本体1的上表面,且靠近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建筑物顶棚7可以将高强度特制弹簧6包裹起来,起到了美观的效果,同时避免高强度特制弹簧6受到外界污染。
进一步地,建筑物顶棚7的外表面粘接固定有防水薄膜。
本实施例中,防水薄膜可以避免雨水或湿气接触高强度特制弹簧6,保护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使用。
进一步地,八个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分别贯穿固定在建筑物本体1四面。
本实施例中,两个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固定在建筑物本体1一面,将建筑物本体包裹起来,可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震动。
进一步地,传导连接架10焊接固定在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上端,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焊接固定在传导连接架10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当建筑物地基基础4带动高强度特制箍筋2移动时,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受力,并拉动传导连接架10移动,传导连接架10受力并作用于高强度特制弹簧6,高强度特制弹簧6收缩,使得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可以有空间可以移动,从而避免建筑物本体1发生剧烈震动,达到抗震的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小滑动柱8焊接固定在传导连接架10的下表面,支撑大固定柱9滑动连接在支撑小滑动柱8的外侧壁。
本实施例中,当传导连接架10受力并作用于高强度特制弹簧6时,支撑小滑动柱8会在支撑大固定柱9内滑动,避免高强度特制弹簧6发生偏移或断裂,达到保护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效果。
进一步地,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支撑小滑动柱8和支撑大固定柱9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贯穿支撑小滑动柱8和支撑大固定柱9的内部,不会影响支撑小滑动柱8在支撑大固定柱9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防水薄膜为合肥通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的防水包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当地震来袭时,高强度特制橡胶垫3表面层是特制的高强封层,中间含有摩擦活跃分子,正常状态下处于固体,高强度特制橡胶垫3可以缓冲震动,避免高强度特制箍筋2和建筑物地基基础4发生剧烈晃动,达到抗震的效果,同时建筑物地基基础4带动高强度特制箍筋2发生晃动和移动,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受力,并拉动传导连接架10移动,传导连接架10受力并作用于高强度特制弹簧6,高强度特制弹簧6收缩,使得高强度特制钢绞线5可以有空间可以移动,从而避免建筑物本体1发生剧烈震动,达到抗震的效果,建筑物顶棚7可以将高强度特制弹簧6包裹起来,起到了美观的效果,同时避免高强度特制弹簧6受到外界污染,防水薄膜可以避免雨水或湿气接触高强度特制弹簧6,保护高强度特制弹簧6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534.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85265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4B 1/00
专利分类号:E04B1/00;E04B1/98;E04H9/02;E04B1/6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7号
发明人:陈旭元;高路恒;王斯海;王宇
第一发明人:陈旭元
当前权利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任毅
代理机构:113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