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付野,艾东,王数,方一舒

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付野,艾东,王数,方一舒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反规划,土地利用

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付野,艾东,王数,方一舒[1](2019)在《基于反规划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昆明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昆明市空间布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全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为7 032.11 km~2,占全区面积的34.7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对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2)昆明市生态保护涵养区面积为4 444.31 km~2,占全市面积的21.15%,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以及富民县;3)生产生态扩展区面积为7 711.87 km~2,占全市面积的36.70%,主要分布在建设开发区外围,包括禄劝县西南部,富民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寻甸县西南部,东川区东部,石林县东南部,晋宁县,西山区等地;4)建设开发核心区面积为1 554.98 km~2,占全市面积的7.40%,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都市核心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毕瑜菲[2](2019)在《基于GIS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激烈,建设用地的粗放型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引发了生态失调或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因此,综合分析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对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采用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规划数据,在梳理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自然保护区(含森林公园)、河流湖泊、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等评价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分析增城区的生态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增城区整体生态适宜性适中,不适宜、较不适宜、较适宜和适宜的土地分别占全域面积的19.92%、16.24%、35.28%和28.56%。同时不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周边,此外北部生态区和中部山谷也有集中分布;较不适宜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体向平原过渡的地带;较适宜建设区域则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其余地区为适宜建设区域。(2)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为:北部和中部区域由山谷向平原逐渐增强,南部和西部区域的主要沿河流湖泊向外围增强。最后为推动增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提出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9-10-19)

肖惠珍[3](2019)在《基于GIS的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敏感性与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健康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以生态调查为基础,基于GIS技术的生态敏感性与生态适宜性分析,以因子加权迭加法为基本分析方法,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极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高程高,坡度大且邻近水域的区域;高敏感区分布在研究区森林覆盖的大部分面积;敏感区集中分布在坡度不大的耕地和园地区域;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布在坡度较缓,植被较单一的区域。(2)高适宜用地主要为现有居民点聚居区域及建筑用地,无自然植被;适宜用地一般坡度平缓,且交通便利,植被较差;较适宜用地离道路交通较远,坡度高程适中,经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环境补偿措施后也可作为建设用地;低适宜用地主要为森林覆盖区域,以及引用水源及周边区域;不适宜用地植被景观优良,生态敏感性强,完全不适宜作为建设用地。(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29期)

丛东来,于少鹏,孟博,史传奇,李木子[4](2019)在《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以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以资源质量、人口与经济、城镇依托和交通可达性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并对适宜性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生态旅游适宜性差异较大。适宜性高值区较为分散,低值区相对集中。2.各湿地中有8处地区具有生态旅游高适宜性,21处地区具有较高适宜性,17处地区生态旅游适宜性为中,其余33处地区生态旅游适宜性低。3.对四类湿地生态旅游分别提出了保护性开发、限制性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建议。同时提出以"湿地+"模式缓解生态压力,提高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利用的适宜性,破解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陈麟,吴克宁,冯喆,于兵,宋恒飞[5](2019)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中国的耕地保护工作进入数量、质量、生态"叁位一体"保护新时代,以耕地质量提升为中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为研究区,结合农用地等别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普查报告及实地调查采样数据,从耕地的自然禀赋、基础设施状况、空间特征和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耕层质地、排水条件、田块规模、土壤综合污染指数等14个指标,运用贝叶斯概率模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期为梅河口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布局与选址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研究表明: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耕地坡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7个指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的影响程度较大;②根据后验概率结果,将梅河口市耕地划分为4个不同程度的建设适宜性区,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在优先建设区开展,同时后备建设区为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③耕地本底质量和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状况下,应引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丰度系数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等指标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进一步划分建设适宜性程度。本文旨在实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产功能同步提升,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王彦玲,赵林[6](2019)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及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环境条件,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重要资源,应当得到适度开发与利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该方法在海洋环境分析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7期)

白子怡,薛亮,张翀[7](2019)在《基于土壤湿度与植被覆盖变化的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1—2014年的MODIS数据和Landsat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对黄土高原土壤湿度进行了反演,并应用Theil-Sen趋势和Hurst指数,通过分析土壤湿度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得到了未来不同土壤湿度情境下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经过筛选和分析划分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适宜性区域。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TVDI的Hurst指数均值为0.49,其中持续性和反持续性面积分别占42.54%,57.46%。根据TVDI未来变化特征来看,未来土壤湿度减小的区域面积占54.08%且遍布整个研究区。(2) NDVI的Hurst均值为0.52,其中持续性面积占55.01%,表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持续性强于反持续性。根据NDVI未来变化特征,植被覆盖持续改善面积达46.95%,退化转为改善占6.08%,呈良好趋势。(3)生态恢复项目弱适宜区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9.90%,其次为不适宜区,面积占25.39%;适宜区面积仅占黄土高原的13.41%,较适宜区面积仅为1.30%。(4)未来的植被恢复工程主要针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需要考虑对土壤水分适宜的地区进行了退草还林,而且坡度较小的较适宜区应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了退耕还林和退草还林。(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洪步庭,任平[8](2019)在《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杨丽萍,郭洪海,朱振林,李新华,郭峰[9](2019)在《中国花生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本研究旨在划分全国花生种植生态适宜区,以期为发挥花生种植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与花生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土壤等1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2005-2014年的气候、土壤基础数据,在Arc GIS平台中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及综合指数模型得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数。研究结果划分4个不同等级,分别为最适宜(0. 70-0. 89],适宜(0. 56-0. 70],次适宜(0. 42-0. 56],不适宜[0. 11-0. 42]。其中以适宜等级所含评价单元最多,其余依次为次适宜、最适宜、不适宜。各适宜等级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以最适宜区为中心,适宜、次适宜区域依次向两侧扩展。最适宜区及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河谷地带及绿洲,集中在广西、山东、重庆、河南等9省市,与中国目前的花生生产现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蒋佳佳,邵景安,谭少军,杜建平[10](2019)在《重庆两江新区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生态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是协调城镇化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首先界定研究区低丘缓坡土地评价范围,提取低丘缓坡土地面积共为531.66 km~2。然后以生态保护为基本目标,从自然禀赋、区位条件、生态环境3个角度选取10个指标,应用生态适宜度模型建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生态适宜度等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单因子生态适宜性等级差异较大,其中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宜度等级以中高等级为主,区位条件的生态适宜度等级以中等级为主。(2)研究区综合生态适宜度等级以中等级为主,以复盛、石船、鱼嘴和龙兴等地为集中适宜开发建设区。(3)通过综合生态适宜度等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迭加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四类建设区。优先开发区面积为80.43 km~2,集中在西部河流两岸附近1000 m和东部槽谷地区;一般开发区面积为157.26 km~2,主要位于西部河流两岸250~350 m地带和铜锣山两侧槽谷地区;限制开发区面积为201.74 km~2,集聚在中部400~450 m台地区;禁止开发区面积为92.22 km~2,以"四山"地区为集中区。研究结果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激烈,建设用地的粗放型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引发了生态失调或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因此,综合分析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对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采用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规划数据,在梳理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自然保护区(含森林公园)、河流湖泊、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等评价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分析增城区的生态适宜性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增城区整体生态适宜性适中,不适宜、较不适宜、较适宜和适宜的土地分别占全域面积的19.92%、16.24%、35.28%和28.56%。同时不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周边,此外北部生态区和中部山谷也有集中分布;较不适宜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体向平原过渡的地带;较适宜建设区域则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其余地区为适宜建设区域。(2)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为:北部和中部区域由山谷向平原逐渐增强,南部和西部区域的主要沿河流湖泊向外围增强。最后为推动增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提出发展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付野,艾东,王数,方一舒.基于反规划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昆明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毕瑜菲.基于GIS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9

[3].肖惠珍.基于GIS的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敏感性与适宜性评价[J].科技资讯.2019

[4].丛东来,于少鹏,孟博,史传奇,李木子.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以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5].陈麟,吴克宁,冯喆,于兵,宋恒飞.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J].土壤.2019

[6].王彦玲,赵林.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及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7].白子怡,薛亮,张翀.基于土壤湿度与植被覆盖变化的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适宜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

[8].洪步庭,任平.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9].杨丽萍,郭洪海,朱振林,李新华,郭峰.中国花生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10].蒋佳佳,邵景安,谭少军,杜建平.重庆两江新区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生态适宜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9

标签:;  ;  ;  ;  

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付野,艾东,王数,方一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