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硫化碳甲基吡咯烷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咯烷酮,甲基,可溶性,组分,机理,溶剂,密度。
二硫化碳甲基吡咯烷酮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俊,魏贤勇,谢克昌[1](2004)在《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N-甲基吡咯烷酮与二硫化碳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N 甲基吡咯烷酮 (NMP)和二硫化碳 (CS2 )在加压下发生热反应生成N 甲基吡咯烷 2 硫酮 .用密度泛函方法确定了该反应有两条平行的路径 ,获得了相关的 4个过渡态和 2个中间体的构型 ;在拟定了两步反应机理的基础上 ,确认了第一步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 ,计算了在 2 98K和 5 0 0K下两种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NMP羰基的α氢原子通过与羰基氧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确认了反应区域为NMP的羰基碳和氧、α位上的碳和氢 ,以及CS2 中的碳原子和其中的一个硫原子所构成的两个并联的四元环 .(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秦志宏,宗志敏,刘建周,马红梅,杨美健[2](1997)在《煤岩组分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的可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温常压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庞庄煤和淮北童亭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进行了萃取实验,考察了宏观煤岩组分与其可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在CS2NMP混合溶剂的可溶性顺序为: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各宏观煤岩组分的可溶性的差别与其中镜质组成分含量,尤其是无结构镜质体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1997年06期)
二硫化碳甲基吡咯烷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常温常压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庞庄煤和淮北童亭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进行了萃取实验,考察了宏观煤岩组分与其可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种煤中的各宏观煤岩组分在CS2NMP混合溶剂的可溶性顺序为: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各宏观煤岩组分的可溶性的差别与其中镜质组成分含量,尤其是无结构镜质体含量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硫化碳甲基吡咯烷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宝俊,魏贤勇,谢克昌.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N-甲基吡咯烷酮与二硫化碳的反应[J].化工学报.2004
[2].秦志宏,宗志敏,刘建周,马红梅,杨美健.煤岩组分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的可溶性[J].燃料化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