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包括连接管和边梁管,所述边梁管连接于连接管的底端外壁,且边梁管靠近连接管的一侧外壁安置有抱箍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边梁管的底部安置有中接管,且中接管与边梁管的交汇处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焊接块,所述边梁管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座桶管。该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通过设置有中接管,且边梁管的一侧底端与中接管的顶部密切贴合,通过在制作中接管时,进行加长并增加一道弯曲及打凹,便于与边梁管之间贴合,并且在加强板作支撑体的作用下,使得焊接处由传统的对接焊改为搭接焊,提升焊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开边梁管的弯曲损伤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和边梁管(4),所述边梁管(4)连接于连接管(1)的底端外壁,且边梁管(4)靠近连接管(1)的一侧外壁安置有抱箍条(2),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承载板(3),其中:所述边梁管(4)的底部安置有中接管(9),且中接管(9)与边梁管(4)的交汇处设置有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焊接块(12),所述边梁管(4)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座桶管(5),所述中接管(9)的底部连接有电池盒托条(7),且电池盒托条(7)的内侧安置有电池盒(8),所述中接管(9)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中接安装座(11),且中接安装座(11)的外壁贯穿有双撑拉簧销(10)。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和边梁管(4),所述边梁管(4)连接于连接管(1)的底端外壁,且边梁管(4)靠近连接管(1)的一侧外壁安置有抱箍条(2),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承载板(3),其中:
所述边梁管(4)的底部安置有中接管(9),且中接管(9)与边梁管(4)的交汇处设置有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焊接块(12),所述边梁管(4)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座桶管(5),所述中接管(9)的底部连接有电池盒托条(7),且电池盒托条(7)的内侧安置有电池盒(8),所述中接管(9)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中接安装座(11),且中接安装座(11)的外壁贯穿有双撑拉簧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中轴线与承载板(3)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管(1)与边梁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管(4)的截面呈弧形状结构,且边梁管(4)的一侧底端与中接管(9)的顶部密切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托条(7)的内壁与电池盒(8)的外侧相贴合,且电池盒(8)的顶端开口呈矩形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接管(9)与边梁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中接管(9)、边梁管(4)的外壁分别与加强板(6)的下、上端内壁内侧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块(12)关于加强板(6)的中轴线对称,且加强板(6)呈弧形状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车架用新型中接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摩托车、电动车的应用量越来越大,且人们对其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厂对其进行制造加工工作时,常常需要对中接管与边梁管进行连接操作,且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作用下,其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存在差异。
市场上的新型中接管结构一般都直接通过对接的方式与边梁管进行连接操作,再用加强板对两者进行整体补强,且浪费材料,并且使得管与管对接位置难以避开边梁管的弯曲位置,同时,在该处的焊接会使机械性能、强度大打折扣,且抗疲劳能力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新型中接管结构一般都直接通过对接的方式与边梁管进行连接操作,再用加强板对两者进行整体补强,且浪费材料,并且使得管与管对接位置难以避开边梁管的弯曲位置,同时,在该处的焊接会使机械性能、强度大打折扣,且抗疲劳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包括连接管和边梁管,所述边梁管连接于连接管的底端外壁,且边梁管靠近连接管的一侧外壁安置有抱箍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承载板,其中:
所述边梁管的底部安置有中接管,且中接管与边梁管的交汇处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焊接块,所述边梁管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座桶管,所述中接管的底部连接有电池盒托条,且电池盒托条的内侧安置有电池盒,所述中接管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中接安装座,且中接安装座的外壁贯穿有双撑拉簧销。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中轴线与承载板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管与边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边梁管的截面呈弧形状结构,且边梁管的一侧底端与中接管的顶部密切贴合。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托条的内壁与电池盒的外侧相贴合,且电池盒的顶端开口呈矩形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中接管与边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中接管、边梁管的外壁分别与加强板的下、上端内壁内侧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焊接块关于加强板的中轴线对称,且加强板呈弧形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通过设置有中接管,且边梁管的一侧底端与中接管的顶部密切贴合,通过在制作中接管时,进行加长并增加一道弯曲及打凹,便于与边梁管之间贴合,并且在加强板作支撑体的作用下,使得焊接处由传统的对接焊改为搭接焊,提升焊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开边梁管的弯曲损伤处;
加强板呈弧形状结构,通过呈弧形状结构的加强板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焊接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在车辆行驶颠簸中也有吸震的作用,并使得该结构辅助提升车体工作时的抗疲劳能力,而连接管的中轴线与承载板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连接管与承载板的相对分布作用,使得连接管更好的配合承载板对其它部件进行安置操作,减小安置的组件在承载板内侧前方的滑动性能,且电池盒托条的内壁与电池盒的外侧相贴合,通过电池盒托条的作用,能够对电池盒及其内侧装载的电池进行托起操作,防止电池晃动程度加大,影响其对车体的电能供应工作;
中接管、边梁管的外壁分别与加强板的下、上端内壁内侧相贴合,通过加强板的边缘对中接管、边梁管进行分别限定、调节操作,使得其两者在进行焊接、安装工作时,效率提升,不易出现偏移现象,影响该结构整体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抱箍条;3、承载板;4、边梁管;5、座桶管;6、加强板;7、电池盒托条;8、电池盒;9、中接管;10、双撑拉簧销;11、中接安装座;12、焊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包括连接管1、抱箍条2、承载板3、边梁管4、座桶管5、加强板6、电池盒托条7、电池盒8、中接管9、双撑拉簧销10、中接安装座11和焊接块12,边梁管4连接于连接管1的底端外壁,且边梁管4靠近连接管1的一侧外壁安置有抱箍条2,连接管1的中轴线与承载板3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管1与边梁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通过连接管1与承载板3的相对分布作用,使得连接管1更好的配合承载板3对其它部件进行安置操作,减小安置的组件在承载板3顶端前方的滑动性能,边梁管4的截面呈弧形状结构,且边梁管4的一侧底端与中接管9的顶部密切贴合,通过在制作中接管9时,对其进行加长并增加一道弯曲及打凹,便于与边梁管4之间贴合,并且在加强板6作为支撑体的作用下,使得焊接处由传统的对接焊改为搭接焊,提升焊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开边梁管4的弯曲损伤处,连接管1的底部一端设置有承载板3;
请参阅图1、2,边梁管4的底部安置有中接管9,且中接管9与边梁管4的交汇处设置有加强板6,中接管9与边梁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中接管9、边梁管4的外壁分别与加强板6的下、上端内壁内侧相贴合,通过加强板6的边缘对中接管9、边梁管4进行分别限定、调节操作,使得其两者在进行焊接、安装工作时,效率提升,不易出现偏移现象,影响该结构整体的工作性能,加强板6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焊接块12,焊接块12关于加强板6的中轴线对称,且加强板6呈弧形状结构,通过呈弧形状结构的加强板6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焊接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在车辆行驶颠簸中也有吸震的作用;
边梁管4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座桶管5,中接管9的底部连接有电池盒托条7,且电池盒托条7的内侧安置有电池盒8,电池盒托条7的内壁与电池盒8的外侧相贴合,且电池盒8的顶端开口呈矩形状结构设置,通过电池盒托条7的作用,能够对电池盒8及其内侧装载的电池进行托起操作,防止电池晃动程度加大,影响其对车体的电能供应工作,中接管9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中接安装座11,且中接安装座11的外壁贯穿有双撑拉簧销10。
工作原理:在使用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新型中接管结构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该结构进行焊接、安装操作,预先将中接管9进行加长并增加一道弯曲及打凹,再通过与边梁管4进行贴合操作;同时,在加强板6作为支撑体,进行焊接操作,使得该焊接处由传统的对接焊改为搭接焊,提升焊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开边梁管4的弯曲损伤处,且通过加强板6的边缘对中接管9、边梁管4进行分别限定、调节操作,使得其两者在进行焊接、安装工作时,效率提升,不易出现偏移现象;最后,通过呈弧形状结构的加强板6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消除焊接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在车辆行驶颠簸中也有吸震的作用,且整体生产成本却略有降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0455.5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5963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2K 19/00
专利分类号:B62K19/00;B62K19/18
范畴分类:32C;
申请人:无锡市鑫鼎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市鑫鼎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廊下村瑞通公司内
发明人:卢剑;王魁
第一发明人:卢剑
当前权利人:无锡市鑫鼎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