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包括壳体和压杆,壳体具有内腔,壳体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槽的格挡上的固定部,压杆侧部伸出有卡耳,壳体壁体上开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用于供压杆穿过,通孔一侧延伸出有用于供卡耳穿过的卡耳槽,内腔用于供卡耳在其内转动。本实用新型能简易地阻挡高压电缆脱出电缆槽,安全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压杆,壳体具有内腔,壳体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槽的格挡上的固定部,压杆侧部伸出有卡耳,壳体壁体上开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用于供压杆穿过,通孔一侧延伸出有用于供卡耳穿过的卡耳槽,内腔用于供卡耳在其内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压杆,壳体具有内腔,壳体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槽的格挡上的固定部,压杆侧部伸出有卡耳,壳体壁体上开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用于供压杆穿过,通孔一侧延伸出有用于供卡耳穿过的卡耳槽,内腔用于供卡耳在其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杆为圆柱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卡耳为矩形的凸块,卡耳槽与卡耳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为圆孔,圆孔与压杆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为圆柱形的套筒,通孔和卡耳槽开设于套筒的筒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卡耳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套筒的轴线方向。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沿海起重机高压电缆一端连接在电缆井,一端连接在设备高压滑环箱,设备在防台时,防台位置和电缆井位置存在一定位置偏差,部分位置偏差达数百米以上,造成高压电缆会有一部分在地面无法全部进入电缆卷盘,因此需要对高压电缆采取一定防护措施。
沿海起重机高压电缆一般距离岸边不足2米,水面距离地面约3米,涨潮更甚。台风来临时,电缆槽内的电缆极易被上岸的海水浮起,第二波浪涌来临时,浮出槽的电缆便离开电缆槽,后续海浪持续冲击电缆,电缆受力在拉扯电缆卷盘甚至接线箱,易引起起重机高压保护跳闸、电缆卷盘变形、出槽电缆被起重机大车机构钢构件割伤、电缆绝缘层破损、加剧电缆自身内扭力等诸多问题,导致设备无法运转,无法及时恢复生产,同时电缆也需更换。
一般用沙袋或水泥桩压盖电缆,但由于台风或潮水原因,此种防护措施无法真正有效阻止电缆移动,仍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目前沿海设备高压电缆通过固定电缆卷盘达到防止电缆移动,但台风登陆后,台风和潮水会使电缆持续受力,且受力越来越大,电缆会扯动电缆卷盘转动,损坏电缆卷盘固定装置,更有可能损坏电缆卷盘,造成更严重损失。固定电缆卷盘后还需要对设备做特定停机处理,防止电缆解除防台后设备在电缆卷盘固定下运行大车机构,造成电缆或电缆卷盘损坏。
可见,在沿海起重设备防台措施中,对高压电缆防护措施比较原理简单,且工序复杂,加工和维护防台物资费用高,通常需要几人同时配合才能完成防台工作,且无法真正起到保护电缆作用;并且,解除防台步骤繁琐,需将高压电缆防台措施一一确认解除后,才能使设备恢复生产,若其中任意一项未检查到位,则可造成电缆或电缆卷盘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能简易地阻挡高压电缆脱出电缆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包括壳体和压杆,壳体具有内腔,壳体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槽的格挡上的固定部,压杆侧部伸出有卡耳,壳体壁体上开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用于供压杆穿过,通孔一侧延伸出有用于供卡耳穿过的卡耳槽,内腔用于供卡耳在其内转动。
进一步地,压杆为圆柱杆。
进一步地,卡耳为矩形的凸块,卡耳槽与卡耳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通孔为圆孔,圆孔与压杆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壳体为圆柱形的套筒,通孔和卡耳槽开设于套筒的筒壁。
进一步地,卡耳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套筒的轴线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固定电缆时,将压杆插入套筒,压杆上的卡耳在重力作用下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也可以手动转动压杆,使卡耳与卡耳槽错位,由于压杆上的卡耳无法自动通过套筒上的单边卡耳槽,因此压杆无法直接从套筒掉出,使压杆能始终挡在电缆槽上方,阻止电缆从电缆槽内脱出,以此通过机械卡滞,将电缆约束在电缆槽内,即使潮水或台风也无法使电缆移动。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无其他特殊机构,价格低廉;且操作简便,只需一人将压杆上的卡耳通过套筒上的卡耳槽,极大减少高压电缆防台工序,同时节省人力,使设备能很快进入防台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解除操作简便,只需将压杆抽出即可,使得起重机设备防台物资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套筒;12、通孔;13、卡耳槽;2、压杆;21、卡耳;3、电缆槽;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机高压电缆防台装置,包括壳体1和压杆2,壳体1具有内腔,壳体1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在电缆槽3的格挡上的固定部,压杆2侧部伸出有卡耳21,壳体1壁体上开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12,通孔12用于供压杆2穿过,通孔12一侧延伸出有用于供卡耳21穿过的卡耳槽13,内腔用于供卡耳21在其内转动。
在需要固定电缆4时,将压杆2插入套筒11,压杆2上的卡耳21在重力作用下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也可以手动转动压杆2,使卡耳21与卡耳槽13错位,由于压杆2上的卡耳21无法自动通过套筒11上的单边卡耳槽13,因此压杆2无法直接从套筒11掉出,使压杆2能始终挡在电缆槽3上方,阻止电缆4从电缆槽3内脱出,以此通过机械卡滞,将电缆4约束在电缆槽3内,即使潮水或台风也无法使电缆4移动。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无其他特殊机构,价格低廉;且操作简便,只需一人将压杆2上的卡耳21通过套筒11上的卡耳槽13,极大减少高压电缆4防台工序,同时节省人力,使设备能很快进入防台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解除操作简便,只需将压杆2抽出即可,使得起重机设备防台物资大大减少。
本例中,便于加工,如图3所示,压杆2为圆柱杆。卡耳21为矩形的凸块,卡耳槽13与卡耳21间隙配合,以便卡耳21与卡耳槽13之间的穿接。通孔12为圆孔,圆孔与压杆2间隙配合。如图2所示,壳体1为圆柱形的套筒11,通孔12和卡耳槽13开设于套筒11的筒壁,以便固定安装套筒11。卡耳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套筒11的轴线方向。固定部可配置为平台、卡槽等形式,以便通过紧固件或焊接、插接等方式与电缆槽3固定。
本例的套筒11通过固定部焊接固定在地面高压电缆槽3,卡耳槽13作用为压杆2上的卡耳21可进入套筒11,但有效防止压杆2直接穿过套筒11;压杆2为圆柱铁棒,长度配置为至少能覆盖两侧电缆槽3,以避免电缆4脱出,压杆2圆柱面尺寸与套筒11上通孔12为间隙配合,卡耳21长度应保证压杆2卡耳21进入套筒11后可自由旋转,其作用为卡耳21进入套筒11后能有效防止压杆2自动脱离套筒11,起到保护电缆4作用。
当压杆2上的卡耳21进入套筒11后,在重力作用下,卡耳21带动压杆2旋转,使压杆2上的卡耳21与套筒11上的卡耳槽13错位,压杆2无法脱离套筒11,即可起到保护电缆4作用。
如图4所示,使用时首先将套筒11固定在高压电缆槽3格挡上,然后将压杆2穿过套筒11,使压杆2上的卡耳21进入套筒11上的卡耳槽13,旋转压杆2后即可完成操作,此过程为高压电缆4采取防台措施,解除防台时将压杆2取出套筒11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348.1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242511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B66C 15/00
专利分类号:B66C15/00;B66C13/12
范畴分类:32F;33A;
申请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1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406号港口中心
发明人:齐永志;肖炳林;兰永农;赵鑫;冯建浩
第一发明人:齐永志
当前权利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代理人:张少锐
代理机构:4423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高压电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