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格蜕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简爱,平等,独立,爱情
人格蜕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焕芹[1](2018)在《灰姑娘的蜕变——解读简爱的人格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出身卑微、相貌普通却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的女性。女主人公简爱意志坚强、追求平等权利、自立自强,她的智慧与超凡的勇气使她最终完成了"灰姑娘"的蜕变,获得了最终的幸福。(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叶玮玮,杨俊光[2](2015)在《蚌病成珠:奶娃“人格蜕变”之精神分析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社会文化"镜像"的折射。美国现当代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别出机杼地描述了一个黑人家族跨越百年的辛酸"寻根历程",作为整个黑人民族"集体寻根"时代缩影。可见,托妮·莫里森把文学视为与外部世界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一种及物性和关联性的精神活动。小说主人公奶娃承载着挖掘黑人文化历史的使命。本文基于人格特征是个人生理欲望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假设,对《所罗门之歌》进行精神分析学解读,研究奶娃人格完善的诱因,从而总结出影响黑人人格完善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杨小厉,马麟[3](2015)在《坚守·异化·蜕变——《沧浪之水》中池大为的人格蜕变历程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塑造了一群以主人公池大为为代表的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现今官场小说的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在小说中,作者揭示了一个正直清高的传统知识分子如何被腐蚀被异化以致最终走向人格的蜕变和精神的堕落。小说指涉了当代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问题,探讨了主人公精神悲剧的社会根源。(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艾围利[4](2014)在《单一人格向多重人格蜕变下商人身份与人格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罗马法上的人格同时赋予了人在公法与私法上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通用型单一人格,因此罗马法上的人格是法律主体资格而非权利主体资格。德国法上民事人格采取的是权利能力理论,而商事人格采取的是商人"身份人格理论",即商人既是一种身份又是商事主体,商人在获得商人身份的同时获得商事人格,成为商事主体。民事人格、商事人格等独立的类型化人格所形成的人格多重性,其缘由在于诸法合一向诸法分立的转变以及社会分工加深了"完整人"向"局部人"的蜕变。(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罗婧婷[5](2013)在《命运洗礼与人格蜕变——从弗洛伊德人格叁重结构理论探析《激战》男主角程辉》一文中研究指出影片《激战》中男主角程辉正是遵循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的基本层次来塑造的。年轻时候的程辉在电影中是佛洛依德叁重人格结构理论中程辉形象的一个本我体现;决定参加MMA比赛的程辉是本我的对立面超我的体现;从出狱之后直到他决定参加MMA比赛这段时期的程辉是自我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上半月)》期刊2013年09期)
宋思伟,刘振佳[6](2009)在《古代士君子儒中国近现代的人格蜕变与转型——以近现代山东省着名教育家、曲阜师范学校原校长范明枢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的士君子儒,是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群体,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承载者。在中国近现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碰撞交汇中,他们一方面自觉不自觉秉承着传统的深质,一方面面对现实与时俱进,以大无畏的君子人格和历史责任感,融汇中西文化,特立独行,舍生取义,投身于民族危亡的拯救之中,从而从历史不绝如缕的承续关系上,完成了中国古代士君子儒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变。为我们深度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提供了独特具体的范本。(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姚小梅[7](2003)在《人格蜕变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展示——解读叶弥的小说《成长如蜕》》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弥的《成长如蜕》通过父子、爱情、友谊叁大矛盾冲突,展现了“弟弟”精神人格从幼稚、纯真、幻想到成熟、入世、实际的动态蜕变过程,揭示了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来源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阎庆生[8](2002)在《“新”、“老”孙犁的蜕变——论《书衣文录》人格重塑的心理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书衣文录》记录了孙犁在“文革”中自我调整、人格重塑的历程。死亡体验使他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生命意识 ,变胆怯退避为大无畏 ,这是孙犁人格蜕变的关键性心理动因 ;无条件地积极自我看待 ,提高自主性、消除外部世界的价值条件的影响 ,对经验、感受较为开放 ,保持和显示强烈的审美感 ,这些是孙犁实现人格蜕变的几个重要环节。在孙犁研究中 ,不应忽视他的人格蜕变起始并奠基于“文革”之中(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刘丽[9](2001)在《文化人格逐步蜕变的典型──解读刘世吾》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文对刘世吾形象进行重新解读,认为刘世吾是一个在极左环境和传统文化双重压力下形成的文化人格逐步扭曲蜕变的典型。(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臧知非[10](2000)在《“义不讪上,智不危身”发微——董仲舒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儒生的人格蜕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先秦时期儒生视道高于势 ,是理想主义者 ;在秦和西汉前期 ,儒生则是现实主义者 ;自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议以后 ,儒生则蜕变为实用主义者 ,在人格上完全依附于君权而臣仆化了。董仲舒“义不讪上 ,智不危身”的提出无疑加速了儒生的这一蜕变过程 ,标志着儒生人格臣仆化的自觉 ,同时也标志着儒生学术创新的萎缩。这既是政治统一的客观条件使然 ,也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自我选择的结果。探求这一变迁的主观原因与过程 ,是把握秦汉儒生历史命运和学术变迁的重要前提(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人格蜕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是社会文化"镜像"的折射。美国现当代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别出机杼地描述了一个黑人家族跨越百年的辛酸"寻根历程",作为整个黑人民族"集体寻根"时代缩影。可见,托妮·莫里森把文学视为与外部世界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一种及物性和关联性的精神活动。小说主人公奶娃承载着挖掘黑人文化历史的使命。本文基于人格特征是个人生理欲望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假设,对《所罗门之歌》进行精神分析学解读,研究奶娃人格完善的诱因,从而总结出影响黑人人格完善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格蜕变论文参考文献
[1].张焕芹.灰姑娘的蜕变——解读简爱的人格魅力[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叶玮玮,杨俊光.蚌病成珠:奶娃“人格蜕变”之精神分析学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杨小厉,马麟.坚守·异化·蜕变——《沧浪之水》中池大为的人格蜕变历程透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4].艾围利.单一人格向多重人格蜕变下商人身份与人格关系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
[5].罗婧婷.命运洗礼与人格蜕变——从弗洛伊德人格叁重结构理论探析《激战》男主角程辉[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
[6].宋思伟,刘振佳.古代士君子儒中国近现代的人格蜕变与转型——以近现代山东省着名教育家、曲阜师范学校原校长范明枢为案例[J].济宁学院学报.2009
[7].姚小梅.人格蜕变与社会转型的双重展示——解读叶弥的小说《成长如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
[8].阎庆生.“新”、“老”孙犁的蜕变——论《书衣文录》人格重塑的心理内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9].刘丽.文化人格逐步蜕变的典型──解读刘世吾[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
[10].臧知非.“义不讪上,智不危身”发微——董仲舒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儒生的人格蜕变[J].苏州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