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每个插孔内均插设和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铺设有一层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移动块,移动块包括滑块以及沿滑块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板,固定板为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结构,支撑柱顶部架设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减速机内行星轮机构固定效果好以及可随时调节减速机高度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111),每个插孔(111)内均插设和固定有支撑柱(12),沿支撑柱(12)的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滑轨(22),且滑轨(22)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包括滑块(24),由滑块(24)水平向外延伸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为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式结构,所述支撑柱(12)顶部架设有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安装有夹紧机构。
设计方案
1.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111),每个插孔(111)内均插设和固定有支撑柱(12),沿支撑柱(12)的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滑轨(22),且滑轨(22)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包括滑块(24),由滑块(24)水平向外延伸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为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式结构,所述支撑柱(12)顶部架设有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安装有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本支架还包括位于横梁(31)上条形的穿孔(312)以及安放夹紧机构的移动联杆(311),所述移动联杆(311)与夹紧机构之间留有间隙,移动联杆(311)带动所述夹紧机构沿穿孔(312)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3)的前后两条边框上设置有开口(21),所述开口(21)上安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底座的固定塞(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穿过横梁(31)的转轴(32)以及活动爪(35),所述转轴(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碾子(34),转轴(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齿轮(37)的对侧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7)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均通过第二连杆(39)与手柄(38)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碾子(34)的对侧设置有第一碾子(33),所述活动爪(35)包括夹设与第一碾子(33)和第二碾子(34)之间的第一连杆(351),所述第一连杆(351)的下方设置有爪头(3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头(352)上安装有防止爪头(352)刮花齿轮的夹紧垫(35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轮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械装置中,很多都需要用到减速机,例如管状马达等,减速机构能在保证扭矩不变的情况下,将输入轴的高转速转换为低转速,并由输出轴输出,并且在诸多减速机中行星轮减速机被使用的次数最多。然而现有的行星轮减速机在使用的时候却有着诸多的不便,无论是减速机高度的无法调节,还是减速机机箱内的行星轮机构的紧固不牢靠都是现有行星轮减速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每个插孔内均插设和固定有支撑柱,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包括滑块,由滑块水平向外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式结构,所述支撑柱顶部架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夹紧机构。
可选的,本支架还包括位于横梁上条形的穿孔以及安放夹紧机构的移动联杆,且移动联杆与夹紧机构之间留有间隙,移动联杆带动所述夹紧机构沿穿孔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条边框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安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底座的固定塞。
可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穿过横梁的转轴以及活动爪,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碾子,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对侧设置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上述两齿轮通过第二连杆与手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碾子的对侧设置有第一碾子,所述活动爪包括夹设于第一碾子和第二碾子之间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设置有爪头。
可选的,爪头上安装有防止爪头刮花齿轮的夹紧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摒弃了传统行星轮减速机无法调节减速机高度,以及减速机机箱内的行星轮机构的紧固不牢靠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支架上设置了可升降的移动块,由于减速机固定在移动块上的固定板内,从而使得减速机可随着移动块进行升降,同时减速机可在固定板内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减速机铅垂方向位置的调节以及水平方向位置的调节。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支架的横梁上设置了夹紧机构,使用者只需向下压动手柄或抬起手柄,就可实现减速机内行星轮机构的夹紧与放松。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支架的横梁上开设了穿孔,且将夹紧机构固定在移动联杆上,为防止移动联杆对夹紧机构的运动产生影响,移动联杆与夹紧机构之间留有间隙。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联杆带动夹紧机构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机构水平方向的移动。
3)为了更好的将减速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板的前后两面设置了开口,开口内安放了固定塞,通过将固定塞穿过开口与卡装在固定板上的减速机固定在一起,极大的提升了支架的固定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速机固定在支架上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工作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1-固定底座; 12-支撑柱; 111-插口; 20-移动块; 21-开口;
22-滑轨; 23-固定板; 24-滑块; 25-固定塞; 31-横梁;
32-转轴; 33-第一碾子; 34-第二碾子; 35-活动爪;
36-第一齿轮; 37-第二齿轮; 38-手柄; 39-第二连杆;
311-移动联杆; 312-穿孔; 351-第一连杆; 352-爪头;
353-夹紧垫; 60-减速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支架,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插孔111,每个插孔111内均插设和固定有支撑柱12,沿支撑柱12的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滑轨22,且滑轨22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包括滑块24,由滑块24水平向外延伸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为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式结构,且固定板23的前后两条边框上设置有开口21,开口21上安放有用于固定减速机底座的固定塞25,所述支撑柱12顶部架设有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横梁31上开设有条形的穿孔,移动联杆311带动所述夹紧机构沿穿孔312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为了避免移动联杆311对夹紧机构的运动造成影响,在移动联杆311与夹紧机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穿过横梁31的转轴32以及活动爪35,所述转轴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碾子34,转轴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齿轮37的对侧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7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6,上述两齿轮通过第二连杆39与手柄38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碾子34的对侧设置有第一碾子33,所述活动爪35包括夹设于第一碾子33与第二碾子34之间的第一连杆351,所述第一连杆351的下方设置有爪头352,爪头352上安装有夹紧垫353。
通过下面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叙述:
首先将减速机卡装在固定板23上,接下来使用固定塞25穿过开口21将减速机固定在固定板23上,然后使用者将固定塞25拧开,之后通过滑轨22上的滑块24拖动固定板23进行铅垂方向的往复运动,直至满足减速机使用高度为止,接下来减速机在固定板23上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满足减速机水平位置的调节后使用者再将固定塞25拧紧;接着打开减速机的上机盖,调节移动联杆311以使得减速机的行星轮机构位于夹紧机构的两夹紧垫353之间,此时,使用者将手柄38向下压,从而手柄38带动第一齿轮36与第二齿轮37进行转动,上述两齿轮转动的同时引得与两齿轮同轴安装的第一碾子33和第二碾子34进行转动,上述两碾子夹着第一连杆351缓慢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活动爪35的爪头向内压紧,从而达到压紧行星轮机构的目的;当确定行星轮夹紧之后,使用者向上拉动手柄,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37进行转动,上述两齿轮转动的同时引得与两齿轮同轴安装的第一碾子33和第二碾子34进行转动,上述两碾子夹着第一连杆351缓慢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活动爪35的爪头向外松开,从而达到松开行星轮机构的目的,最后将减速机的上机盖扣合,完成减速机位置调节以及行星轮机构夹紧的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减速机内行星轮机构固定效果好以及可随时调节减速机高度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8656.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294370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F16H 57/025
专利分类号:F16H57/025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佛山市罗斯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罗斯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桃园东路88号慧泉科技产业中心二期一、二、三栋研发车间的第三栋第一层F1A32
发明人:林伟军;程孝英
第一发明人:林伟军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罗斯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兴顺
代理机构:50239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