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控制系统,温度,计算机,可编程,温度控制,加热炉,干燥箱。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温济川,尹小田[1](2017)在《计算机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测量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是PC机作为上位机,通过RS-232串口与现场单片机进行通信,上位机接收单片机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显示与存储,并且根据温度设定值计算出控制参数,下传给单片机进行温度控制。实验证明,用RS-232串口直接连接的分布式系统,通信距离在30米之内传输效果好,测量精确,控制灵敏。该系统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作为一个模块植入到更复杂的系统中,做温度测量与控制的组件。(本文来源于《酒城教育》期刊2017年04期)

芦正[2](2015)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PID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温度测量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仪器仪表的发展也逐渐向着智能化、多功能化以及网络化的目标高速发展。PID温度控制仪是指采取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的一类控温仪器。在对市场上所销售的PID温度控制仪进行了小规模调研后发现,虽然大多数PID温度控制仪已经实现了控温参数模糊自整定,在控制小范围单一区域温度时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当遇到密闭或开放状态下的大中型腔体这类复杂的环境时,因腔体形状复杂而导致不同位置温度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这类被控对象内的温度具有非线性与时变性等这类不稳定的特性造成的。因此,如果仅使用一台PID温度控制仪采用传统的控温方法,因受到仪器控温区域有限和控温方法单一的限制,往往无法达到精准控温。这就要求采用多个温度控制仪进行协同控温。即使这样,在面对这类应用方案时,又受到产品串口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限制的同时也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来对这些仪器进行统一的管理,无法让它们发挥出高效地协同控温的能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文试图研究和开发一个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智能PID温度监控系统,在采用ARM单片机替代传统的51单片机的同时选用虚拟仪器软件作为温控仪管理平台,依托以太网数据传输速度快和数据传输距离广等优势,将多个PID温度控制仪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相结合来解决多点协同温度控制与监测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冯伟英[3](2014)在《低温环境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品向智能化与微型化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研制和开发中首选的控制器,且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为了更好地推广单片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应用PIC16F676-I/P芯片的单片机设计的适用于低温恶劣环境的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该温度系统采用DS1821(PR35封装)温度传感器,采集相应部件关键位置的温度,并采用不同尺寸的加热膜系列(专用液晶屏加热膜M038-7-66-2-1、核心模块加热膜M078-2-28-1、硬盘、芯片等部件加热膜)对重点部件进行加热处理,使重点部件达到设定的温度值要求,再通过对温控系统中温控程序的编制,使整个计算平台能够在-65°C—0°C的环境中进行自动加温控制,保证平台能够正常使用,大大提高了计算平台的稳定性和使用范围。经实际制作设计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体积较小、便携性强、操作方便灵活、实用性较强、成本低廉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该温控系统利用DS1821(PR35封装)温度,较大程度的扩大了低温的范围,另外该传感器采用恒温控制,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对温度控制的可靠性极高。全文详细阐述了该设计使用的基础技术、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及功能的实现,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系温控系统整体流程进行了测试,规范了测试内容,且将注意事项列明,通过对温控系统的整体测试,确立了该温控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对此系统的设计使得计算机整机在极低温度的恶劣环境下能够恒久可靠的长时间运作,从而克服了前期低温环境范围较窄且无法长久持续工作的缺点,该温控系统的实现很大程度上给诸如军事、勘探、油田、特殊工业等各个对低温环境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带来了便捷,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11-15)

芦冏耀[4](2014)在《基于计算机的六路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计算机在双路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该系统控制部分的硬件设计方案;阐述了计算机和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程序编写,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实现了实时温度的显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控制过程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脑开发与应用》期刊2014年05期)

张凯胜,李宏微,马震平,石帅,苏德帅[5](2013)在《计算机积分分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鞍钢股份公司大型厂800线工程,加热炉炉温控制是由操作人员机旁手动调解的。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炉温,提高炉温控制的准确性,降低劳动强度。(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3)

许海航,钟磊,蓝平,林海杰[6](2011)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教学案例-基于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塑料成型料筒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塑料成型料筒的温度控制系统作为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获得PID算法的最佳调节器参数,并在B&R PCC 2003系统上通过Automation Basic语言编程,对已整定的PID参数进行加热过程控制。通过本设计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他们检索信息、软件应用、编写程序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本文来源于《Economic,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ICEEM 2011 V2)》期刊2011-03-05)

戴华[7](2010)在《温度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温度控制的有关理论,建立了温度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析模型,这种系统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使温度控制设计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设备投资。(本文来源于《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林丽纯,梁焱,周劲松[8](2009)在《工业控制计算机在电热干燥箱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工业控制计算机在电热干燥箱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及主要技术特点和控制算法。(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09年08期)

崔崇人[9](2009)在《关于两级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装置。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按照分布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框架来设计,采用两级计算机系统,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并能根据设定值对对象温度进行调节,实现恒温控制的目的。控制算法基于数字PID算法。(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16期)

王壮坤,雷振友[10](2007)在《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在水晶生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晶生长过程中,就测温、升温、控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对其稳定性和规范性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化工之友》期刊2007年05期)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传统温度测量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仪器仪表的发展也逐渐向着智能化、多功能化以及网络化的目标高速发展。PID温度控制仪是指采取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的一类控温仪器。在对市场上所销售的PID温度控制仪进行了小规模调研后发现,虽然大多数PID温度控制仪已经实现了控温参数模糊自整定,在控制小范围单一区域温度时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当遇到密闭或开放状态下的大中型腔体这类复杂的环境时,因腔体形状复杂而导致不同位置温度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这类被控对象内的温度具有非线性与时变性等这类不稳定的特性造成的。因此,如果仅使用一台PID温度控制仪采用传统的控温方法,因受到仪器控温区域有限和控温方法单一的限制,往往无法达到精准控温。这就要求采用多个温度控制仪进行协同控温。即使这样,在面对这类应用方案时,又受到产品串口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限制的同时也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来对这些仪器进行统一的管理,无法让它们发挥出高效地协同控温的能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文试图研究和开发一个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智能PID温度监控系统,在采用ARM单片机替代传统的51单片机的同时选用虚拟仪器软件作为温控仪管理平台,依托以太网数据传输速度快和数据传输距离广等优势,将多个PID温度控制仪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相结合来解决多点协同温度控制与监测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温济川,尹小田.计算机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J].酒城教育.2017

[2].芦正.基于计算机网络的PID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

[3].冯伟英.低温环境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4].芦冏耀.基于计算机的六路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

[5].张凯胜,李宏微,马震平,石帅,苏德帅.计算机积分分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C].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13

[6].许海航,钟磊,蓝平,林海杰.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教学案例-基于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塑料成型料筒温度控制系统设计[C].Economic,EducationandManagement(ICEEM2011V2).2011

[7].戴华.温度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8].林丽纯,梁焱,周劲松.工业控制计算机在电热干燥箱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9].崔崇人.关于两级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10].王壮坤,雷振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在水晶生长中的应用[J].化工之友.2007

标签:;  ;  ;  ;  ;  ;  ;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