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史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西,边塞诗,初盛唐,中晚唐
诗史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梅兰[1](2016)在《唐代河西边塞诗史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河西地理位置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河西边塞诗独具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唐代着名诗人陈子昂、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等都曾亲历河西边塞,创作了大量的河西边塞诗歌,抒写了他们对唐代河西边塞自然地理环境和河西边战、边患等问题的认知。初盛唐河西边塞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质朴遒劲,格调雄浑高昂,境界雄奇阔大,抒发保疆卫土的爱国责任感。中晚唐时期,河西逐步沦陷吐蕃,河西边塞诗歌充溢着悲愤情感。(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钟志强[2](2014)在《六朝咏物诗史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六朝咏物诗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架构,从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对六朝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演进,以及蕴含其中的诗学观念及其演进,作出探讨。在此基础上,试图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六朝咏物诗创作及其诗学观念,重新思考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史地位。研究六朝咏物诗及其诗学思想,是了解先唐诗歌表现技巧和创作思想的重要方面。处于过渡阶段的六朝文学及诗人的创作观念,为后世尤其是唐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的本质是什么?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如何?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如何认定?咏物诗的表现特征体现了咏物诗人怎样的诗歌观念?以六朝诗人的观念为原点,梳理和分析以上问题,不仅能把握六朝咏物诗文学形式及诗人创作思想演变的轨迹,更能反映出咏物诗人创作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揭示咏物诗创作观念及其演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通过对前人咏物诗义界的研究状况的回顾,结合咏物诗创作和甄别的实际情况及六朝人对“物”内涵的认识,完善咏物诗概念的理论表述:俞琰《咏物诗选》所说的“以一物命题”之“一物”,是指诗歌的中心物象;以诗歌内容主体作为咏物诗判断标准较为稳妥;客观的具体实在之物符合六朝人对“物”的理解,以其为中心意象的诗歌就是咏物诗。第二章考察魏晋到梁陈的咏物诗本体观。认为六朝诗人经历了一个由抒发情志到娱乐情性的咏物诗主流本体观念的发展过程。但这个本体观并非按照由“志”到“情”再到“性情”的顺序性发展,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交错和联系:魏晋时期“情”与“志”相互包含,以缘情取代言志,南朝以来由“情隐性显”到诗人主动娱乐情性。六朝咏物诗人本体观是研究其时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第叁章论述六朝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咏物诗人的创作,离不开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离不开同一时代诗人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切磋和交流,也离不开处于不同地域或政权统治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六朝诗人的创作态度,由崇古尊经到重今求新,最后能依据自身创作需要,理性成熟的汲取前人创作经验,对不同文学集团和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遗产都兼收并蓄。对六朝诗人的创作情境的研究,使得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形式及表现变得更易理解。第四章探讨六朝咏物诗的语言形式观念。通过对六朝咏物诗声律、对偶、用典、辞藻诸方面的文本细读,梳理其“声文”、“形文”之美,进而揭示其时诗人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真”与“美”的创作倾向和审美情趣。第五章考察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观。分别对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时空观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象与诗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第一,诗歌意象的空间性由宏观视角、意与象疏离变成细微局部、意与象融合,意象的时间性则从有序的直线思维发展成无序和跳跃;第二,咏物诗的中心意象与其它意象的组合关系主要有辐辏式、辐射式、并置式叁类;第叁,因地域、阶层等方面所造成的咏物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形成他们咏物诗的意象观的重要原因。余论部分以六朝咏物诗人的本体观和意象观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六朝咏物诗对唐代成熟咏物诗作的影响。从而明确六朝咏物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4-05-01)
刘汝兰[3](2011)在《尘埃下的似锦繁花》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儿童诗与新文学几乎同时诞生,建国前后和新时期以来都曾有过其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的文学观念制约,以及受众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趣味要求,从整个儿童文学体系来看,儿童诗歌乃是一种非主流的文体,远没有童话和儿童小说那样的创作实绩以及社会影响。所以,尽管现代儿童诗歌也曾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也曾为中国儿童的心灵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对于童话和儿童小说等主流文体以及新兴的绘本文学,儿童诗歌的研究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现代儿童诗一直处于被严重遮蔽的状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几乎不论哪种版本都没有或者甚少提及儿童诗人。自中国儿童诗歌诞生以来,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路程,中国儿童诗歌至今没有一本系统的诗歌史,“五四”时期至建国前长达30年的现代儿童诗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在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初,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儿童报刊为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舞台,成为各种儿童文学作品诞生的摇篮。因此,本人从1919年-1949年的现代儿童报刊入手,在掌握第一手史料的情况下,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进行探讨,力图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内部的艺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力图用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梳理、解读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不管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体裁,它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参与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建构,滋养了他们童稚的心灵。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之前不到30年的时间里,现代儿童诗创作虽然没有取得像小说那样引人注目的成就,没有形成童话那样的泱泱大观,但自它诞生之日起,筚路蓝缕的诗人们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从未停止过努力和探索,他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拓荒与尝试,并不断地寻求着儿童诗歌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可以说,建国之后的种种儿童诗样式、主题、艺术类型,都可以在现代儿童诗河流的始发地找到其渊源。一个时代的儿童观直接制约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教育观和儿童文学观,如何看待儿童,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努力方向,包括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的选择及审美趣味的追求。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无疑就是一部儿童观的变化历史。30年的儿童诗歌用自己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一个事实: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的时代,对儿童生命尊重的时代,也往往是儿童诗繁荣发达的时代;30年间,现代儿童诗歌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样式和主题形式,但经得起时间冲洗、具有永恒价值和永恒生命的是那些深入儿童内宇宙、鲜活地再现儿童思维的诗歌。(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李一飞[4](2006)在《《唐宋诗史论》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创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主攻唐宋文学是热门,论着可谓汗牛充栋。王友胜同志所着之《唐宋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自辟蹊径,心有独得,无论是研究领域开拓的宽度,抑或是研究成果达到的深度,都可以在琳琅满目的唐宋文学研究成果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佘正松[5](2005)在《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流派,源远流长,影响深巨,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局限于作家作品或唐代时空,缺乏对其产生、成长之发展“史”的研究,故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乃撰《中国边塞诗史》(先秦至隋唐)。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约40余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就边塞、边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边塞诗的起源和发展,其社会价值、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综合研究扫清理论障碍。 正文共叁编,第一编以原始歌谣、《诗经》及《楚辞》等其他文献中所收录或引述的先秦边塞之作为对象,追溯先秦边塞诗从萌芽到成型的发展脉络,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边塞诗的重大影响,既表其筚路蓝缕之功,又具正本清源之效。第二编以秦汉、魏晋六朝的民间乐府和北朝民歌、大量的文人乐府为主要对象,考察并展示边塞诗在魏晋六朝由“缘事”向“缘情”转变,民间乐府向文人乐府过渡,作者众多,作品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成长过程,以明其承上启下之地位,起衰中立之功效。第叁编分初、盛、中晚叁章,展示边塞诗在长期自身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与唐代特定的时代风云相际会,厚积薄发,到达顶峰的盛况,以及由盛转衰的不同变化,以期从“史”的角度勾勒其盛衰起伏之因由,为现实提供有用之借鉴。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有以下特色: 1、以盛唐边塞诗为座标或重点,下及中晚唐,上溯至先秦两汉,以明边塞诗发展之源流,以探其变迁之轨迹,以呈其底蕴之深厚,以拓其研究之视野。长期(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3-01)
祁和晖[6](1996)在《诗圣诗史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圣诗史论祁和晖一、诗圣与诗史称谓之区别与联系杜甫其人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所写之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圣与诗史在内函上不能混同。一指人,一指诗。这虽然是常识性问题,但近来常见行文混用。其实,诗圣之成立虽与诗史有密切关系,但绝不会只因其诗具有史鉴的认...(本文来源于《杜甫研究学刊》期刊1996年04期)
诗史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六朝咏物诗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架构,从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对六朝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演进,以及蕴含其中的诗学观念及其演进,作出探讨。在此基础上,试图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六朝咏物诗创作及其诗学观念,重新思考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史地位。研究六朝咏物诗及其诗学思想,是了解先唐诗歌表现技巧和创作思想的重要方面。处于过渡阶段的六朝文学及诗人的创作观念,为后世尤其是唐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的本质是什么?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如何?咏物诗的创作特征如何认定?咏物诗的表现特征体现了咏物诗人怎样的诗歌观念?以六朝诗人的观念为原点,梳理和分析以上问题,不仅能把握六朝咏物诗文学形式及诗人创作思想演变的轨迹,更能反映出咏物诗人创作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揭示咏物诗创作观念及其演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本文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通过对前人咏物诗义界的研究状况的回顾,结合咏物诗创作和甄别的实际情况及六朝人对“物”内涵的认识,完善咏物诗概念的理论表述:俞琰《咏物诗选》所说的“以一物命题”之“一物”,是指诗歌的中心物象;以诗歌内容主体作为咏物诗判断标准较为稳妥;客观的具体实在之物符合六朝人对“物”的理解,以其为中心意象的诗歌就是咏物诗。第二章考察魏晋到梁陈的咏物诗本体观。认为六朝诗人经历了一个由抒发情志到娱乐情性的咏物诗主流本体观念的发展过程。但这个本体观并非按照由“志”到“情”再到“性情”的顺序性发展,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交错和联系:魏晋时期“情”与“志”相互包含,以缘情取代言志,南朝以来由“情隐性显”到诗人主动娱乐情性。六朝咏物诗人本体观是研究其时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第叁章论述六朝咏物诗人的创作情境。咏物诗人的创作,离不开对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离不开同一时代诗人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切磋和交流,也离不开处于不同地域或政权统治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六朝诗人的创作态度,由崇古尊经到重今求新,最后能依据自身创作需要,理性成熟的汲取前人创作经验,对不同文学集团和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遗产都兼收并蓄。对六朝诗人的创作情境的研究,使得六朝咏物诗的文学形式及表现变得更易理解。第四章探讨六朝咏物诗的语言形式观念。通过对六朝咏物诗声律、对偶、用典、辞藻诸方面的文本细读,梳理其“声文”、“形文”之美,进而揭示其时诗人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真”与“美”的创作倾向和审美情趣。第五章考察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观。分别对六朝咏物诗人的意象时空观和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象与诗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第一,诗歌意象的空间性由宏观视角、意与象疏离变成细微局部、意与象融合,意象的时间性则从有序的直线思维发展成无序和跳跃;第二,咏物诗的中心意象与其它意象的组合关系主要有辐辏式、辐射式、并置式叁类;第叁,因地域、阶层等方面所造成的咏物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形成他们咏物诗的意象观的重要原因。余论部分以六朝咏物诗人的本体观和意象观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六朝咏物诗对唐代成熟咏物诗作的影响。从而明确六朝咏物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史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梅兰.唐代河西边塞诗史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钟志强.六朝咏物诗史论[D].南开大学.2014
[3].刘汝兰.尘埃下的似锦繁花[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李一飞.《唐宋诗史论》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创获[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
[6].祁和晖.诗圣诗史论[J].杜甫研究学刊.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