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顶部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导料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铰接于机架底部的多个第一气缸,每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导料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注塑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的问题,达到了缩短了注塑产品生产周期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顶部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导料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铰接于机架(1)底部的多个第一气缸(31),每个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铰接于导料板(2)的底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顶部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导料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铰接于机架(1)底部的多个第一气缸(31),每个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铰接于导料板(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2)上设置有推料机构(4),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沿导料板(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料板(2)的推板(41)以及用于驱动推板(41)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1)底部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滑块(411),所述导料板(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1)均沿导料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滑块(411)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包括安装于导料板(2)底部的两个第二气缸(421),两个所述第二气缸(42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块(4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2)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阻挡的阻挡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阻挡组件(5)包括垂直固接于导料板(2)顶部一端的固定板(51)、沿固定板(51)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板(51)的活动板(52)以及用于固定活动板(52)的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1)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52)沿固定板(51)的高度方向滑移的第二滑槽(5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紧固螺栓(53),所述紧固螺栓(53)抵接于活动板(5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一种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定性塑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工作时需要将固态原料融化,然后通过送料管和喷嘴注射到模具中成型。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246051U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卧式注塑机,包括机架、模具、注射管,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开合模动力装置,所述模具水平安装在开合模动力装置一侧;所述注射管安装在模具一侧,所述注射管上设置有与模具的注料口处在同一轴心线的注射嘴,所述注射管内安装有推料螺杆,所述的注射管上方垂直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供料装置,所述的注射管外圆侧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供料装置为烘料筒。
但是,上述机架对应注塑模具的位置处未设置出料机构,当注塑机生产一些较小的工件时,因为机械手可能不便将这些工件取出,所以需要操作人员将这些工件取出,这样会造成这些工件的生产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可以将注塑机生产的工件运出,这样可以缩短工件的生产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顶部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导料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铰接于机架底部的多个第一气缸,每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导料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注塑成型后,动模远离静模移动,然后注塑机上的顶针将动模上的工件顶出,被顶出的工件下落至导料板上,然后通过导料板滑出注塑机外,因工件与导料板之间存在摩擦,部分工件可能会停留在导料板上,然后启闭第一气缸一次,第一气缸驱动导料板晃动一次,这样便于使停留在导料板上的工件落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沿导料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料板的推板以及用于驱动推板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推板移动,可以进一步使停留在导料板上的工件落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底部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滑块,所述导料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均沿导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滑块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一滑槽对滑块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可以降低推板在沿导料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导料板底部的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推板移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阻挡的阻挡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挡组件对工件进行阻挡,可以降低工件掉落至注塑机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导料板顶部一端的固定板、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板的活动板以及用于固定活动板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活动板的位置,可使活动板和固定板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阻挡,因而可使出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滑移的第二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二滑槽对活动板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可以降低活动板在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抵接于活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螺栓对活动板进行固定,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工件注塑成型后,动模远离静模移动,然后注塑机上的顶针将动模上的工件顶出,被顶出的工件下落至导料板上,然后通过导料板滑出注塑机外,因工件与导料板之间存在摩擦,部分工件可能会停留在导料板上,然后启闭第一气缸一次,第一气缸驱动导料板晃动一次,这样便于使停留在导料板上的工件落下;
2.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推板移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调整活动板的位置,可使活动板和固定板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阻挡,因而可使出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凸显第二滑槽的爆炸图。
图中:1、机架;2、导料板;21、第一滑槽;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气缸;4、推料机构;41、推板;411、滑块;42、第二驱动组件;421、第二气缸;5、阻挡组件;51、固定板;511、第二滑槽;52、活动板;53、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顶部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料板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导料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铰接于机架1底部的多个第一气缸31,每个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铰接于导料板2的底部。当工件注塑成型后,动模远离静模移动,然后注塑机上的顶针将动模上的工件顶出,被顶出的工件下落至导料板2上,然后通过导料板2滑出注塑机外,因工件与导料板2之间存在摩擦,部分工件可能会停留在导料板2上,然后启闭第一气缸31一次,第一气缸31驱动导料板2晃动一次,这样便于使停留在导料板2上的工件落下。
如图3和图4所示,导料板2上设置有推料机构4,推料机构4包括沿导料板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料板2的推板41以及用于驱动推板41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42;推板41底部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滑块411,导料板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1,两个第一滑槽21均沿导料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滑块411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对滑块411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推板41沿导料板2的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第二驱动组件42包括安装于导料板2底部的两个第二气缸421,两个第二气缸42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滑块411固定连接。启动第二气缸421,第二气缸421的活塞杆驱动推板41移动,推板41移动能够将停留在导料板2上的工件推下,这样一方面不需操作人员动手将停留在导料板2上的工件取下,因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推板41可以快速的将工件推下,因而便于操作人员对工件进行包装。
如图5所示,导料板2顶部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工件进行阻挡的阻挡组件5,每组阻挡组件5包括垂直固接于导料板2顶部一端的固定板51、沿固定板51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板51的活动板52以及用于固定活动板52的固定件;固定板51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52沿固定板51的高度方向滑移的第二滑槽511,第二滑槽511对活动板52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活动板52在沿固定板51的高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固定件为紧固螺栓53,紧固螺栓53抵接于活动板52。拧松紧固螺栓53,手动移动活动板52,当活动板5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拧紧紧固螺栓53将活动板52固定,这样便于对活动板52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调整活动板52的位置,可使活动板52和固定板51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阻挡,因而可使出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该种用于注塑机的出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拧松紧固螺栓53,手动移动活动板52,当活动板5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拧紧紧固螺栓53将活动板52固定,接下来便可进行工件的收集;当工件注塑成型后,动模远离静模移动,然后注塑机上的顶针将动模上的工件顶出,被顶出的工件下落至导料板2上,然后通过导料板2滑出注塑机外,因工件与导料板2之间存在摩擦,部分工件可能会停留在导料板2上,然后启闭第一气缸31一次,第一气缸31驱动导料板2晃动一次,这样便于使停留在导料板2上的工件落下;当导料板2上任然停留有工件时,启动第二气缸421,第二气缸421的活塞杆驱动推板41移动,推板41移动将停留在导料板2上的工件推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183.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3368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9C 45/40
专利分类号:B29C45/4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第一申请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经济开发区柳孜路(原经三路)与古河路(原荷花路)交叉口
发明人:郑震
第一发明人:郑震
当前权利人:合肥创合模塑厂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