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花庄学校730085
摘要: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学困生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影响学校稳定和学生发展、成才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重新激起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呢?本文笔者针对如何让学困生学好英语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学困生农村初中英语
为了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两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英语学习策略及运用学习策略的习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纳入课程教学的轨道,在传授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授学习策略,尤其要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策略。
一、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违反课堂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仅限于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这些学生在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2.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因过多地受到家长的冷言冷语,责怪训斥,经常打骂而不知所措,因此变得性格怪僻,在学校则畏缩拘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有的学生在家里受娇宠,养成了自私任性、脆弱散漫、不能吃苦、虚荣心强的性格特点。他们一旦受到挫折,就自暴自弃,逐渐转为差生。有的则受伙伴、邻居及社会风气等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导致厌学、成绩下降。
3.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平台,教师承担着引路人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做出适合学生发展,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设计,以最好的教学方式面对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个学生。
二、如何促进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人的情感可以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当教师在接手新生尤其是我们眼中的“学困生”时,应该首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之前就读学校的情况,英语学科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
初一年级是学生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英语知识虽有衔接,但是由于词汇量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大,有些学生适应不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连连失败,久而久之便会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以至于破罐子破摔,对英语课堂、英语教师极为排斥。当面对这样的状况的时候,有些教师就会采取消极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听之任之,不予以纠正,甚至有些老师会主动放弃对这样的学困生的教育。这样的态度,作为老师来讲是极不正确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则态度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为了改善师生之间尖锐对立的关系,一个优秀的教师会主动接近学困生,用真诚和热情来感动他们。
2.为“学困生”创造课堂表现机会。英语学困转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忽略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把机会都留给优等生,不论是课堂回答问题,学生上台表演,还是课后作业的检查。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通常会把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解决。在备课时,要为“学困生”设计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大方的举止,丰富的表情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
3.采取“以优帮差”的方法。“学困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接受新知识速度慢,光靠教师的课堂讲解难以达到转化效果。因此,有必要为他们“开小灶”,可让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在辅导学困生的同时也可以使优秀学生得到同步提高。这样“一帮一”的补偿式教学首先应以学生愿学为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意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结对子或组织英语歌唱比赛,或者短剧表演比赛等。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其掌握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农村初中占了相当的比例,他们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由于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成绩总是不见起色。因此,对这些学生的个别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学生通常自我评价能力低,说不清困难所在,或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将问卷调查、观察和面谈等方法结合起来,了解他们存在的一般问题和个别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自尊。
参考文献
[1]郭平建等中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2)。
[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