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提取论文-盛璐,孙梦娇,张茜茹,余开船,杨茜茜

叶绿素提取论文-盛璐,孙梦娇,张茜茹,余开船,杨茜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绿素提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线莲‘风之森林’,叶绿素,提取溶剂

叶绿素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盛璐,孙梦娇,张茜茹,余开船,杨茜茜[1](2019)在《铁线莲‘风之森林’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同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对‘风之森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铁线莲‘风之森林’为试验材料,使用80%丙酮溶液、95%乙醇溶液、丙酮与无水乙醇(1:1)和丙酮:无水乙醇:水(4.5:4.5:1)这四种提取溶液,采用浸提法和研磨法分别处理,以期得出对于‘风之森林’来说叶绿素提取效果最佳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剂.结果表明:当使用相同提取剂的不同提取方法时,浸提法提取效果最好;同种提取方法不同提取剂时,提取叶绿素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与无水乙醇(1:1),其次丙酮:无水乙醇:水(4.5:4.5:1),再次95%乙醇溶液,最后为80%丙酮溶液.综合比较分析‘风之森林’叶绿素以丙酮与无水乙醇(1:1)为提取剂,浸提法处理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杨军,曹菊秀,杨文华,王艳菊[2](2019)在《利用细胞破碎法提取螺旋藻中叶绿素的提取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螺旋藻叶绿素检测中目前采用《进出口螺旋藻中藻蓝蛋白、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SN/T 1113—200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需要反复研磨、萃取、洗涤等10多个步骤,客观存在耗时长、对检验人员在各个环节的把控能力要求较高、单次检测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多次复测时重现性差等问题。而采用超声破壁、离心分离的方法,不仅简化了实验步骤,且结果的复现性稳定。重点研究了在对螺旋藻中的叶绿素进行提取时所使用的提取液。(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7期)

何思宇,敬璞[3](2019)在《菠菜叶绿素的提取优化及其酪蛋白分散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绿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添加剂,但因其疏水性及加工与贮存条件下的不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研究在优化菠菜叶绿素提取工艺的基础上,利用酪蛋白酸钠的双亲特性,采用反式溶剂法将菠菜叶绿素包封于酪蛋白分散体系中,并评价叶绿素和叶绿素-酪蛋白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50℃,超声波300 W,提取时间30 min,叶绿素提取量可达最大值1.89 mg/g;酪蛋白可减少叶绿素的光降解,提高叶绿素溶液颜色稳定性,含有等浓度叶绿素的乙醇溶液和酪蛋白溶液经过光照(9 000 lx)处理后的叶绿素保留率分别是56.07%和62.96%;同等处理条件下,叶绿素-酪蛋白酸钠溶液总色差(ΔE)小于叶绿素乙醇溶液总色差;叶绿素-酪蛋白分散体系在光照过程中zeta绝对值范围是30.6~38.2 mV。综上所述,酪蛋白酸钠包封叶绿素提高了叶绿素在水体系中的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拓宽叶绿素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鹏飞,孙昕,杨娌,何飞飞,王垿[4](2019)在《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绿素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础物质,是衡量水体藻类生物量以及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90%丙酮、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0%丙酮(1∶1)、无水乙醇∶90%丙酮(1∶2)、无水乙醇∶90%丙酮(2∶1)五种有机溶剂萃取已知浓度标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传统萃取叶绿素a的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并且在超声辅助破碎藻细胞的前提下分析了该五种有机溶剂对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中叶绿素a的萃取效果。确定了无水乙醇∶90%丙酮(2∶1)的萃取效果最好,而无水乙醇从效果、安全、环保等角度考虑为最优溶剂。通过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对不同时间段的浅水型湖库水体中的叶绿素a进行监测,验证了在超声条件下无水乙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了无水乙醇萃取叶绿素a的最佳条件。对于叶绿素a测定的优化研究使得以后野外水体大量测量叶绿素a的过程变得更为简便、快捷、准确。(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东[5](2019)在《光合色素提取中碳酸钙对叶绿素保护机制的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在光合色素的提取过程中碳酸钙保护叶绿素分子的机制,同时也分析了碳酸钠为何不适宜作为保护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仇香[6](2019)在《透过实验镜头探寻生物世界——高中生物“提取叶片中叶绿素”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的概念建立与规律形成都需要实验提供依据。教师应当合理把握实验的应用时机和应用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具体的操作步骤,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吴廷娟,谢小龙[7](2019)在《药用植物叶绿素提取、含量、理化性质测定实验方法的探讨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本文从该门课程的性质、专业特点的角度出发,针对该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之一"叶绿素提取、含量、理化性质测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结合教学体会和经验就如何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验原理的讲授效果进行了阐述。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望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18期)

张兵,雷生姣,张磊,石松松[8](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叶绿素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宜昌绿肉猕猴桃果肉为实验材料,采用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OD_(666)值为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叶绿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各因素(提取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显着性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是影响叶绿素提取的极显着因素(p<0.01)。优化所得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乙酸乙酯、液料比1.22∶1 mL/g、乙酸乙酯体积分数59.6%、提取时间236 min、提取温度59℃、吸光值为0.636±0.01,此时通过Arnon法测得叶绿素含量为27.73μg/g。(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武旭攀,熊天真,廖祥儒,管政兵,蔡宇杰[9](2018)在《芭蕉芋叶绿素的分析鉴定及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提取芭蕉芋叶绿素的最佳溶剂,准确鉴定芭蕉芋中的叶绿素,优化叶绿素提取工艺。[方法]对比氯仿、甲醇、90%乙醇、95%乙醇、100%乙醇、90%丙酮、95%丙酮、100%丙酮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手段,准确鉴定叶绿素a和b;在研究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叶绿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以芭蕉芋叶为材料,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的显着性及叶绿素提取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准确鉴定了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和b;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20。[结论]采用95%乙醇作为提取剂,在优化后条件下得到叶绿素提取率为75. 71%。(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胡秉芬,黄华梨,季元祖,赵晓芳,戚建莉[10](2018)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液的适宜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但是运用该方法所测得叶绿素含量往往随叶绿素提取液浓度的变化而波动,进而影响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因此,使用适宜浓度的叶绿素提取液浓度,对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为了探索问题,以枣树(Ziziphus jujuba)"金昌一号"叶片为材料,用乙醇和丙酮-乙醇混合液(1∶1)分别提取叶片叶绿素,将叶绿素提取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发现在叶绿素提取液浓度低于0.80cm2·mL~(-1)(或14.67mg·mL~(-1))时,所测得叶绿素含量趋于平稳,与Excel二次曲线拟合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枣树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液适宜浓度应低于该浓度。而且还发现吸光度(A)比值的平稳性与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叶绿素提取液浓度越低,吸光度越稳定,当提取液浓度低于0.68cm~2·mL~(-1)时,吸光度不再变化。(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叶绿素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螺旋藻叶绿素检测中目前采用《进出口螺旋藻中藻蓝蛋白、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SN/T 1113—200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需要反复研磨、萃取、洗涤等10多个步骤,客观存在耗时长、对检验人员在各个环节的把控能力要求较高、单次检测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多次复测时重现性差等问题。而采用超声破壁、离心分离的方法,不仅简化了实验步骤,且结果的复现性稳定。重点研究了在对螺旋藻中的叶绿素进行提取时所使用的提取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绿素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1].盛璐,孙梦娇,张茜茹,余开船,杨茜茜.铁线莲‘风之森林’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军,曹菊秀,杨文华,王艳菊.利用细胞破碎法提取螺旋藻中叶绿素的提取液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3].何思宇,敬璞.菠菜叶绿素的提取优化及其酪蛋白分散体系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4].李鹏飞,孙昕,杨娌,何飞飞,王垿.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J].化工学报.2019

[5].吴东.光合色素提取中碳酸钙对叶绿素保护机制的微探[J].生物学教学.2019

[6].仇香.透过实验镜头探寻生物世界——高中生物“提取叶片中叶绿素”的实验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

[7].吴廷娟,谢小龙.药用植物叶绿素提取、含量、理化性质测定实验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教育现代化.2019

[8].张兵,雷生姣,张磊,石松松.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叶绿素提取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9

[9].武旭攀,熊天真,廖祥儒,管政兵,蔡宇杰.芭蕉芋叶绿素的分析鉴定及提取工艺[J].生物技术.2018

[10].胡秉芬,黄华梨,季元祖,赵晓芳,戚建莉.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液的适宜浓度[J].草业科学.2018

标签:;  ;  ;  

叶绿素提取论文-盛璐,孙梦娇,张茜茹,余开船,杨茜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