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场时机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机,市场,动量,融资,资本,结构,政府。
市场时机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胡阳,杨彩霞,李能飞[1](2019)在《股票市场时机选择问题的文献综述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文献综述教学是让学生进一步做好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以股票市场时机选择问题为例,从融资时机选择、投资时机选择以及时机选择风险叁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9年17期)
施翔宇[2](2019)在《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想要维持生存和发展,融资就是其要进行的必要活动,股权再融资作为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与壮大所需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运用传统金融学研究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都是建立在如投资者理性、市场有效等一些基本假设前提下,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国外学者从市场非完全有效,外部投资者非理性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环境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选择的影响,重点关注了股权再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影响资本结构的问题也越来越为关注。与外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短,市场制度也不健全,监管部门为了规范和稳定市场,引导市场的正确发展,颁布了多项与股权再融资有关的制度。这些股权再融资条件的设置,约束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的自由度。因此,在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时,结合我国政府监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8-2017年A股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往文献综述等展开。第二部分是本文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理论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机理。第叁部分为现状分析,包括股权再融资规模现状、股权再融资监管现状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现状。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分为对资本结构的当期影响和持续性影响分析。第五部分给出了本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监管下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长期负债改变资本结构,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在资本市场获得股权再融资,其长期负债也会相应减少,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降低。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应用,加深人们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活动的理解,对于投资者教育、上市公司自身经营以及政府监管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管早早[3](2019)在《基于市场时机理论的定向增发时机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增发作为企业融资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运作之中,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定向增发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因此定向增发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一个热点。但已有相关研究大多从财务领域的视角研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行为,并不能充分解释定向增发的一些特殊现象。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行为纳入市场时机理论的研究范围,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监管的影响,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核准制的设置对上市公司融资时机进行干涉,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场时机行为表现为股票价格时机和政策监管时机。文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定向增发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及概念进行介绍,然后通过对我国定向增发政策规定和发展特征的描述发现我国定向增发时机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以2012-2017年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研究从股票价格时机和政策监管时机两个维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市场时机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将样本按照行业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检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市场时机行为的特征差异。最后通过实证过程中得出的影响因素为解决定向增发时机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表现为股票价格时机和政策监管时机,并且不同行业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市场时机行为无明显差异。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从而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利于促进定向增发市场的有序发展,同时对相关部门出台和完善监管政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期刊2019-05-01)
袁维军[4](2018)在《基于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管理对于投资者提升其投资业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的讲,投资管理主要是指“选股”与“择时”。其中,市场时机选择是投资管理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其对投资收益的贡献占比达90%左右。因此,研究市场时机选择策略对于投资管理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在市场时机选择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仍然以研究与应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为重。在股价普遍存在动量和反转效应的非有效市场,投资者普遍使用动量策略或者反转策略进行市场时机选择。但遗憾的是,投资者利用动量和反转策略进行交易,虽然有时能够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但是长期而言并未取得投资者预期的理想回报,有时甚至亏损严重。究其原因,这与股价波动趋势存在动量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即股价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相互转换。基于此,本文以基于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为研究主题,旨在通过对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研究,构建市场时机选择策略,以期为投资者选择有效的市场时机提供决策参考,提升其投资业绩。为了研究基于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本文首先需要检验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存在性;其次需要对动量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识别,即需要识别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最后需要根据动量生命周期阶段的识别结果构建市场时机选择策略,并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评价。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针对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存在性,本文基于移动熵维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量生命周期普遍存在。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分形理论的阐述,引入熵维数理论模型,利用熵维数对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存在性、表现特征等进行实证研究,为进一步识别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阶段奠定实证基础。其次,针对股价动量生命周期阶段的识别,本文构建了移动趋势熵维数,对股价动量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移动趋势熵维数可以作为动量生命周期阶段的识别测度。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是:构建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识别指标,利用移动趋势熵维数对动量生命周期的存在区间进行准确识别,为下一步利用股价动量生命周期进行市场时机选择做好实证铺垫。最后,针对基于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本文在利用移动趋势熵维数识别股价动量生命周期阶段的基础上,根据股价未来的波动趋势构建了有效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具有有效性和稳健性。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在有效识别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动量与反转效应及其相互转换过程中股价的相对低位和相对高位,构建市场时机选择策略,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提供决策参考。相对于已有研究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研究文献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一是本文将股价动量生命周期中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作为整体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生命阶段来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将两者割裂开来从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足。本文从动量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股价波动走势,拓展了一条研究股票市场波动趋势的新思路。二是引入非线性方法(熵维数/趋势熵维数)研究股价动量生命周期。通过引入分形理论的熵维数研究股价动量生命周期,可以有力改善现有研究将经典金融和行为金融割裂开来研究的不足,同时利用实证分析对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现象的存在性给出了有力证明,拓展了一条研究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尹韦琪[5](2018)在《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时机选择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与分析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同时探讨在T-M及H-M两个模型下的股票型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的实证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8年08期)
吴让[6](2017)在《市场时机选择与外部融资方式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奠定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基础的MM理论以有效市场为研究假说,认为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变化不能改变企业的价值,即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无关。在MM理论的基础上,经历了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两大流派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有效市场假说这一关键性假设。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在市场非完全有效以及有限理性人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管理层会根据市场上对股票的错误定价情况而在融资时进行市场时机选择。Stein(1996)首次提出市场时机选择假说,该假说认为投资者非理性而导致股价被市场过分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会利用市场上投资者的过度热情,通过发行更多的股票以获得更多的融资。Baker和Wurgler(2002)在《市场时机选择与资本结构》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当公司市场价值被高估时,有需求且实际进行融资的公司杠杆较低;当公司市场价值被低估时,有需求且实际进行融资的公司杠杆较高。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提出,使得在股票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的条件下,企业应当如何利用市场时机进行融资决策、不同的融资决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后续发展有何影响等问题成为了研究领域新的关注焦点。在市场时机选择理论提出之后,国内外有很多研究人员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众多的研究中,有一个方向主要致力于研究公司管理层在做融资决策时是否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以及其市场时机选择的有效性。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针对股票错误定价而进行市场时机选择的现象确实存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通过研究股权或债券融资之后公司股票价格的表现来对市场时机选择进行检验。因为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其间尚充斥着大量非理性的行为,我国股票市场当中个人投资者又不在少数,其投机倾向较为严重,交易比较频繁且偏向于短线交易,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剧烈。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选择偏好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相比也有很大区别。基于这种情况,以市场完全有效和理性投资者为假设前提的传统资本结构决定理论与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显得有些不相匹配。相较而言,市场时机选择理论更符合中国时下的国情。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7年股票交易数据和相对应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外部融资方式与未来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探讨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融资决策时是否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在实证研究部分运用盈余公告日收益率和12个月买入并持有收益率作为未来股票收益率的两个代表,用现金流量表数据构造了股权融资比率变量作为外部融资方式的代理指标,并用虚拟变量与变型处理后的股权融资比率变量构成的交互项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外部融资决策是否符合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进行测度。盈余公告日收益率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回购股票比回购债券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与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观点相符,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融资决策时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基于其拥有的更加全面详实的内部信息对未来收益前景进行分析判断,并基于此进行市场时机选择。在未来年度收益率模型中,用BHAR法构造出12个月买入并持有收益率作为未来年度收益率的代理变量,回归结果符合市场实际选择理论的观点,并且在模型加入研发投资作为控制变量后回归系数显着性增强,说明加入研发投资的模型更完善,对存在市场时机选择的检测效果更强。(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1-01)
张根明,何玉洁[7](2017)在《定向增发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A股市场上2006年至2016年6月间非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定向增发市场择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再融资政策的管制下,中国定向增发市场时机包含企业自主选择的时机和政府发行管制的时机。定向增发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水平高的企业具有显着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企业自主择时。虽然监管机构对非公开发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但因为其监管力度较低,因此企业对市场时机的选择自由度较高。企业择时对资本结构具有长期显着的负向效应,政府择时对于资本结构水平越高的企业影响越大,对资本结构水平低的企业其影响仅存在于定增当年。政府可适当对定向增发加强管制,以遏制市场上投机者的炒作行为。(本文来源于《财务与金融》期刊2017年03期)
王德莲[8](2017)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时机选择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被提出来的。在股权激励计划中,行权价格(授予价格)的高低关系着管理者的成本收益,而行权价格的设定与资本市场股价息息相关。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我国股票市场尚不成熟,投资者羊群行为严重,大量的同向买卖导致股价的大涨大跌,造成股价被高估或者被低估。作为内部人的公司管理者对企业价值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能较为理性地认识到资本市场股价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偏离。我们可以设想:公司高管作为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是否会利用股价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偏离为自己谋取福利:在股价被高估时降低股权激励强度,在股价被低估时提高股权激励强度,使得股权激励难以发挥应用的激励作用,甚至会扩大代理问题,这是我们这篇研究主要关心的问题。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对高管的择机自利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发挥股权激励的激励与监督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非常重要的制度构成,本文也探究了独立董事制度在股权激励中的必要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665家企业公布的802起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市账比与股权激励草案公布前一年的股票年累积月度收益作为市场时机的替代变量,检验资本市场股价表现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即验证股权激励中高管的择机行为;同时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股权激励高管择机自利行为的约束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股权激励草案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股价被低估时,股权激励强度大;股价被高估时,股权激励强度小;(2)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股权激励草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对高管的有效监督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样本中不存在高管的择机自利行为,这说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取得一定效果;(3)相比较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强度更高;由于管理层选拔机制与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差异性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中高管的择机自利行为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6-01)
姜英兵,屈慧敏[9](2015)在《股票回购的市场时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2005年6月17日至2014年3月7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交易作为样本,通过构建月度数据库,从股票回购价格、经调整的股票回报率两个角度验证了股票回购存在市场择时行为,继而对股票回购择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性质、股票流动性和股票市场总体回报率均显着影响股票回购的市场择时能力。(本文来源于《财务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于林园[10](2015)在《IPO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历经40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在非理性条件下,公司资本结构出现了很多传统金融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的“异象”,各国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存在较大争论。鉴于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引入“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进行研究,能够为中国企业IPO行为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异象提供更合理的解释;也有助于投资者分辨上市公司质地,预判合理估值水平,把握最佳投资机会。研究IPO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机制,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长期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市场时机选择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以2004年-2014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IPO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回归模型与VAR脉冲响应函数来研究IPO市场时机选择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探寻市场时机选择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持续性。研究发现,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IPO时存在明显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公司上市后的资本结构的影响显着;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市场时机选择不仅在短期内能够影响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还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应,这一影响可以持续5年以上。(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5-05-01)
市场时机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市公司想要维持生存和发展,融资就是其要进行的必要活动,股权再融资作为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与壮大所需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运用传统金融学研究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都是建立在如投资者理性、市场有效等一些基本假设前提下,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国外学者从市场非完全有效,外部投资者非理性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环境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选择的影响,重点关注了股权再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影响资本结构的问题也越来越为关注。与外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短,市场制度也不健全,监管部门为了规范和稳定市场,引导市场的正确发展,颁布了多项与股权再融资有关的制度。这些股权再融资条件的设置,约束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的自由度。因此,在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时,结合我国政府监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8-2017年A股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往文献综述等展开。第二部分是本文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理论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机理。第叁部分为现状分析,包括股权再融资规模现状、股权再融资监管现状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影响资本结构的现状。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分为对资本结构的当期影响和持续性影响分析。第五部分给出了本文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监管下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对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长期负债改变资本结构,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在资本市场获得股权再融资,其长期负债也会相应减少,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降低。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应用,加深人们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活动的理解,对于投资者教育、上市公司自身经营以及政府监管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场时机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胡阳,杨彩霞,李能飞.股票市场时机选择问题的文献综述教学研究[J].时代经贸.2019
[2].施翔宇.股权再融资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管早早.基于市场时机理论的定向增发时机选择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9
[4].袁维军.基于股价动量生命周期的市场时机选择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5].尹韦琪.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时机选择能力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8
[6].吴让.市场时机选择与外部融资方式决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7
[7].张根明,何玉洁.定向增发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J].财务与金融.2017
[8].王德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时机选择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7
[9].姜英兵,屈慧敏.股票回购的市场时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务研究.2015
[10].于林园.IPO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