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决定国民经济质量好坏的重要领域,其创新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Malmquist模型方法,选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8个门类,分析了其创新效率及趋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基本平稳,但总体水平不高;从行业来看,节能环保、新材料两个产业的创新效率有提升态势,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却有相对明显的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行业的创新效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也有分异。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春姣
关键词: 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
来源: 统计与决策 2019年13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基础科学
专业: 数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经济
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64576268D)
分类号: F276.44;F224
DOI: 10.13546/j.cnki.tjyjc.2019.13.035
页码: 147-149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403K
下载量: 438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演进轨迹及形成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3)
- [2].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异质性及收敛研究——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实证分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6)
- [3].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吗——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4)
- [4].产业集聚、区域创新效率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 区域治理 2019(41)
- [5].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与国际贸易强度[J]. 经济经纬 2020(01)
- [6].区域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基于2010-2017年广西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J]. 区域治理 2019(47)
- [7].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相关问题研究——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9(07)
- [8].我国创新效率测算研究述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8)
- [9].中国各省份创新效率不平衡的统计测度与分解[J]. 统计与决策 2020(02)
- [10].国家高新区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与效果识别——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2)
- [1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系统工程 2020(03)
- [12].全球22个主要国家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J]. 法制博览 2020(16)
- [14].金融发展、投资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J]. 财会月刊 2020(10)
- [15].“一带一路”倡议、风险容忍与企业创新效率[J]. 科研管理 2020(06)
- [16].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2)
- [17].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视角 2020(03)
- [18].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 商讯 2020(21)
- [19].三螺旋模式下全行业集聚效应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08)
- [20].产业转移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J]. 生态经济 2020(09)
- [21].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09)
- [2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还是抑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反事实估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9)
- [23].产城融合对大中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8)
- [24].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创意产业面板数据分析[J]. 软科学 2020(07)
- [25].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发展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分析[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5)
- [26].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0(19)
- [27].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8].制度供给与中国地区绿色创新效率[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9].多渠道国际研发溢出与创新效率空间收敛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9(06)
- [30].江西省高校协同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