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帕特里克怀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帕特里克·,怀特,创作生涯,文学成就,翻译概况
帕特里克怀特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珍[1](2019)在《帕特里克·怀特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着有多部小说、诗歌和戏剧作品,取得了显着的文学成就。他是20世纪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自1973年以来,怀特的多部小说和自传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被译为中文,是澳大利亚文学在中文语境中翻译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代表。怀特被译为中文的作品主要是小说,这些作品的翻译推动了怀特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曹丽炜[2](2017)在《从分裂到完整:二元论视域下解读帕特里克·怀特《活体解剖者》中的自我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主要擅长刻画人物自我的分裂、着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寻求个体身体和心灵的合一。相对于以描写人物与外界矛盾为主题的传统小说,怀特所具有的独特视角使其作品独树一帜。《活体解剖者》(1970)是怀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主人公(Hurtle Duffield)一生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通过对Hurtle不同阶段自我探索的描述,小说探讨了上帝和艺术家的本质、对真实自我的认知以及对精神世界自我的探索。本论文主要通过勒奈·笛卡尔的二元论分析了《活体解剖者》中主人公(Hurtle Duffield)自我的分裂和完整,并强调了个体在精神世界中自我探索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探索过程中与上帝合一以实现其身心完整的必要性。论文主要基于二元论的观点论述了人的身体和思想(心灵)在本质上不同,因此二者可以独立存在,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所体现出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基于二元论,任何对立的面最终都需要得到一定的统一,而文中自我分裂的主人公则可以通过对身体和心灵的探索进而实现其对真我的认知。因此,这篇论文首先通过主人公(Hurtle Duffield)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周围人的"心理解剖"进而讨论了身体和思想(心灵)如何独立存在;其次论文通过介绍(Hurtle Duffield)与宗教性人物的交流以及其晚年在面对上帝时产生的顿悟解释了身体和灵魂是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个体的完整性。最后论文在结论部分重申:人类的自我探索分别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探索,但是个体自我的完整性只有通过寻求身心的完整性,以及在精神层面上与造物主上帝的融合才能得以实现。本论文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从新的视角解读了《活体解剖者》,还重申了怀特自己及其小说所寄托的现实意义:个体需要透过物质和表象直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和核心。对怀特而言,事物的本质就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是灵魂的寄居地。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就是对自我的探索、对身心合一的寻求、以及对自我的超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05)
王云凤[3](2016)在《差异、和解、多元:帕特里克·怀特四部小说中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探讨与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创作“具有史诗性的心理叙述艺术,将一个崭新的大陆(澳大利亚)引入到世界文学领域”。60年来澳大利亚文坛对怀特的作品一直褒贬不一,对他的评价也经历了不情愿的承认、经典化和边缘化的阶段。对怀特作品的排斥、相对客观的评价或者接受从一定程度上是被潜在的意识形态驱动,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评论家对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焦虑。民族身份承载着国家、至少是族群的共同想象,是关系性的、动态性的。任何个人和民族要在时空坐标中找到体现自己身份的位置,并在历史与现实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从本质上说,民族身份这种动态性的变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反映出不同权力间的较量,存在着对话语权的争夺。文学作为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一直被视作为摆脱“身份梦魇”的有效途径。怀特在其创作中对澳大利亚民族身份进行了思索和探讨,他认为只有当作为澳大利亚人的个体拥有了确定的个人身份,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建构和形成才有可能。本文以怀特的四部小说《姨妈的故事》、《沃斯》、《人树》和《乘战车的人》为文本,从后殖民理论的批评视角运用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爱德华·萨义德、霍米·巴巴和加亚特里·斯比瓦克的他者理论,探讨了怀特通过其作品对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建构。这四部小说创作于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言论最为激烈的年代,反映了怀特对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思索。澳大利亚民族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叁个焦点问题离不开探讨白人殖民者与土地的关系,与过去历史的关系,以及与土着、其他种族的关系。这叁对关系同时也建构和定义民族身份问题的叁个核心要素。论文试图从这叁个方面来论证,通过对怀特四部小说中这叁对关系的呈现与探讨,认为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建构需要殖民者认清差异,与其他种族尤其是土着达成充分的和解,允许和尊重多样性、多元性的存在,尊重其他种族的文化,这样殖民者才能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找到真正的归属感,与土着、其他种族一起建构起独一无二的澳大利亚民族身份。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来看,怀特的创作和其他一些后殖民时期作家的颠覆性作品一起形成反话语,发出了弱势群体和边缘地位者的声音。虽然怀特不可能就流动性的、关系性的、权力-知识型的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建构这个问题提出标准答案,但其通过作品对建构澳大利亚对民族身份的探索启迪了后来者,揭开了文学创作的新篇章。(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3-30)
邓瑶[4](2016)在《在梦境中重建现实——帕特里克·怀特小说《风暴眼》的意识流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暴眼》集中体现了怀特对意识流手法的轻松驾驭。小说中自吟自语的内心独白、恣意跳跃的自由联想、朦胧缥缈的梦境、空间与时间的任意置换,生动地演绎了人物的复杂心理现实与情感流变,并在思绪流动和梦境呓语中建构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邓瑶[5](2016)在《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孤独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孤独是他作品的标志,孤独情愫弥漫在他小说的字里行间,也印刻在每个人物的内心深处。怀特怀着对人类最深的关怀,展示着人们孤独的感受以及试图冲出孤独禁锢的探索与寻找,希望人们在隔阂、苦闷中寻求人生的意义与真谛,找回失去的理性自我,恢复人类的本性。(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6年01期)
邓瑶[6](2015)在《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人树》的叙事时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树》以斯坦的一生为线索,在叙事时间的进程中融入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具有宏魄的内涵和史诗般的气韵。怀特对时间自如的处理充满了思考的张力。他用顺叙清晰地勾勒出故事的框架,用追叙和预叙打破了故事时间正常发生序列的安排,叙事时间由单一变得立体,使文本获得了别样的艺术韵味。从而使读者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斯坦一起在时间的河流中寻找生命的依托和心灵的安顿。(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1期)
向丽[7](2015)在《帕特里克·怀特《曼陀罗》的聚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在1973年出版的为其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叁人称视角的小说《曼陀罗》,故事发生在撒哈拉,靠近澳大利亚悉尼的地方,他讲述了一个未结婚的双胞胎兄弟金都和阿瑟·布朗,他们的生活从未被分离过。所有的焦聚和格调都对接下来第两、第叁章中产生强烈的对比,第二章通过"金都"来聚焦讲述,第叁章由亚瑟聚焦讲述,第四章用则用叁个讲述者来对文章做结尾,感受和领悟随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倾向的不同而变化。本文将将从多重焦点的角度出发,尝试着将叙述者的讽刺倾向当做叙述者聚焦的案例来对其进行聚焦分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23期)
蔡莹[8](2015)在《帕特里克·怀特的性别身份及宗教观在伊丽莎白·亨特身上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作为澳大利亚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人们所熟知,然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评论界对于他的争论却从未停止。在中国,他的获奖作品《风暴眼》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兴趣。他们对于这部作品的阐释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内容和形式,其中形式上多体现在意识流写作技巧的探讨上;内容上主要是从比较文学这一角度出发。本文主要是探讨怀特在《风暴眼》中所表达的看法,怀特的早期经历使得他形成了他独特的看待事物的态度,首先,母亲罗斯对于他的成长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母亲的强势与父亲的软弱的对比造就怀特对于性别身份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态度,这也说明了《风暴眼》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是源自一次怀特看望病榻上母亲的经历。主人公亨特夫人映射的不仅仅是怀特的母亲罗斯,而且亨特夫人身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结合也反映了怀特的性别特征。其次,怀特在欧洲以及美国的游历使得怀特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在思想上,传统的基督教,希腊的东正教,东方的印度教,佛教以及神秘主义都对怀特有着重要的影响,怀特对于宗教并没有纯粹的信仰,他认为人类只有经历苦难和自省才能获得精神的救赎和升华,而只有那些平凡朴实的人才能建立起与上帝的联系。这些态度和观点在《风暴眼》这书中体现的方式与以往并不相同。首先,得到精神救赎的是-位行将就木的垂死之人,过去种种使得她既不平凡也不朴实,甚至是贪婪虚荣的化身。其次,一场热带风暴使得主人公亨特夫人在人生的最后岁月对自己进行了反省,并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救赎最后到达极乐世界,怀特选择让亨特夫人看见上帝之眼的原因在于亨特夫人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并且愿意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本文是探讨作者帕特里克·怀特的性别身份及宗教态度在其笔下人物伊丽莎白·亨特身上的体现。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导论、叁章、结论。第一章作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于《风暴眼》的评论以及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主要从怀特的童年及青少年,英国留学和定居澳大利亚这几个时期论述怀特的态度形成过程。第叁章主要通过《风暴眼》主人公亨特夫人的性别身份的分析体现怀特对于具有男性气概的女性的理解。第四章分析怀特选择亨特夫人这不完美的角色实现其宗教观——精神救赎和灵魂升华的原因。第五章作为总结结束本文。(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邓瑶[9](2015)在《帕特里克·怀特作品中的叙事治疗与自我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作家。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凭借把握社会现实的本领以及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深刻领悟能力,他以独特的叙事风格,重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将生活片段重新整合的过程中,怀特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承受的心灵之重置入新的故事中,并在新的故事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摆脱了长久以来生活给他带来的艰难和痛苦。(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向兰,李新新[10](2015)在《论帕特里克·怀特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阿伦·奈斯开创的深层生态学与道家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澳大利亚着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几部重要作品,探索其生态思想的发展过程,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深层次生态意识。结合其创作生涯和历史背景,我们还发现怀特乃身体力行的生态运动倡导者,且具有较高生态前瞻性怀与生态责任感。(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帕特里克怀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主要擅长刻画人物自我的分裂、着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寻求个体身体和心灵的合一。相对于以描写人物与外界矛盾为主题的传统小说,怀特所具有的独特视角使其作品独树一帜。《活体解剖者》(1970)是怀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主人公(Hurtle Duffield)一生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通过对Hurtle不同阶段自我探索的描述,小说探讨了上帝和艺术家的本质、对真实自我的认知以及对精神世界自我的探索。本论文主要通过勒奈·笛卡尔的二元论分析了《活体解剖者》中主人公(Hurtle Duffield)自我的分裂和完整,并强调了个体在精神世界中自我探索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探索过程中与上帝合一以实现其身心完整的必要性。论文主要基于二元论的观点论述了人的身体和思想(心灵)在本质上不同,因此二者可以独立存在,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所体现出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基于二元论,任何对立的面最终都需要得到一定的统一,而文中自我分裂的主人公则可以通过对身体和心灵的探索进而实现其对真我的认知。因此,这篇论文首先通过主人公(Hurtle Duffield)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周围人的"心理解剖"进而讨论了身体和思想(心灵)如何独立存在;其次论文通过介绍(Hurtle Duffield)与宗教性人物的交流以及其晚年在面对上帝时产生的顿悟解释了身体和灵魂是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个体的完整性。最后论文在结论部分重申:人类的自我探索分别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探索,但是个体自我的完整性只有通过寻求身心的完整性,以及在精神层面上与造物主上帝的融合才能得以实现。本论文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从新的视角解读了《活体解剖者》,还重申了怀特自己及其小说所寄托的现实意义:个体需要透过物质和表象直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和核心。对怀特而言,事物的本质就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是灵魂的寄居地。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就是对自我的探索、对身心合一的寻求、以及对自我的超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帕特里克怀特论文参考文献
[1].赵玉珍.帕特里克·怀特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概况[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曹丽炜.从分裂到完整:二元论视域下解读帕特里克·怀特《活体解剖者》中的自我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7
[3].王云凤.差异、和解、多元:帕特里克·怀特四部小说中澳大利亚民族身份的探讨与呈现[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4].邓瑶.在梦境中重建现实——帕特里克·怀特小说《风暴眼》的意识流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邓瑶.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孤独主题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
[6].邓瑶.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人树》的叙事时序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向丽.帕特里克·怀特《曼陀罗》的聚焦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
[8].蔡莹.帕特里克·怀特的性别身份及宗教观在伊丽莎白·亨特身上的体现[D].安徽大学.2015
[9].邓瑶.帕特里克·怀特作品中的叙事治疗与自我建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10].向兰,李新新.论帕特里克·怀特的深层生态学思想[J].鄱阳湖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