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个性化的深圳商报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强[1](2020)在《“史料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陈子善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陈子善的具体学术工作、研究方法及其特色、文学史观三个方面切入,尝试理解并阐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领域的贡献。在40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陈子善的研究对象"从鲁迅到张爱玲",旨趣始终集中于对现代文学版本与史实的考证、作家集外文的辑佚与阐释等方面,以扎实的文献史料工作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评"与"另写"。同时,他倾向于带有掌故、笔记色彩的私史传统,认为文学史不妨"另写"而无所谓"重写",也体现了一种或可称之为"史料导向"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文学史观。
周婷[2](2020)在《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指出新闻编译这个术语,表明的正是翻译与编辑两者的关系。新闻编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语境之间的意义转换,在本报告中具体体现为从中文报纸的新闻生产语境到Shenzhen Daily外国读者的接受语境。本报告中的语料和分析数据来自于笔者在深圳报业集团旗下Shenzhen Daily英文报实习期间(2019年7月22日至8月22日)编译的38篇新闻稿件和对应的中文报道。本报告基于对深圳本地报纸刊登的中文新闻稿件和编译的三种英文版本(笔者所编译的初稿、报社指导老师的修改稿以及外专和编辑的定稿)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新闻编译意义转换的过程中,新闻价值发生了改变。通过对编译的38篇新闻稿件进行新闻价值分类,研究了在本地新闻编译中如何通过语境重构实现目标读者的新闻价值。在重构目标语文本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编译文本,进一步概括了多种编译策略在新闻编译中的使用,包括信息删减、信息重组和信息概括等。研究发现,为满足目标读者不同的新闻价值需要通过语境重构来实现。语境重构应用于编译新闻标题、导语和主体当中。
王庆阳[3](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张梦泽[4](2020)在《未预期后果:城市文化空间区隔现象研究 ——以上海Y体验式书店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实体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代表形式,过去一直以包容、开放的形态为市民提供社会文化服务。但在新千年,网络文化消费渠道兴起、城市地租骤增、市民文化消费习惯变动等因素的交织下,实体书店经营进入“寒冬”。历经数年“酷寒”,国家“全民阅读”政策、各级政府的实体书店扶持为实体书店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政策层面,出版物免增值税、书店免租、现金资助等为实体书店经营提供了直接帮助,上海市将实体书店纳入城市规划,看似使实体书店走上多元发展,共同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新通路。但在实践层面,文化产业的资本化使多层次、多类别的社会资本进入实体书店空间生产之中,在上海孕育了一批主打文化消费体验的新型体验式书店。在作为本文案例的Y体验式书店中,经营者宣称其接受了政策资金扶持,要打造市民共享的城市文化空间,但符号消费、隐性排斥常存其中,市民能否融入Y体验式书店与其经济、文化资本数量画上等号。实体书店出现了政策与经营的未预期后果,即成为了区隔化的空间。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和布迪厄的“区隔”理论作为理论视角,通过对政策文本、新闻与统计年鉴的分析和对Y书店中店员、顾客以及不愿进入Y书店的读书者的访谈,探讨了在实体书店转型中,多方参与的空间生产是如何完成的;在政策构想与资本实践的矛盾下,实体书店产生了哪些区隔现象;最后对区隔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制度、社会、个人层面的三维透视。本研究认为Y书店在获得国家扶持之后,与社会资本相结合,从城市边缘转入高端商业广场,以景观化与艺术化作为空间构造的核心特征,为其以“小资”作为核心的目标顾客打造文化、艺术体验的空间。全新的书店理念造就了市民对Y书店空间想象的转变,Y书店也用空间付费、知识付费、会员制与贩卖身份等方式构造了空间的经济与文化门槛。究其原因,制度上的文化产业资本化,在文化领域释放了资本逻辑,上海对实体书店的规划也因未设限制而存在疏漏;社会层面,资本展开了新一轮对文化空间的控制,以消费主义取得对空间的合法化征服,迎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催生的新中产阶层消费趣味;而在个人层面,则是不同阶层消费观分异带来的不同的“货币投票”能力与新时代实体书店认知变化共同催生了区隔现象。最后,本文尝试对当下城市文化空间更新的正功能,以及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空间区隔与空间正义这一无法逃避的矛盾展开讨论。
刘泽宇[5](2020)在《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研究 ——以抖音为例》文中指出Web2.0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完成了“从受众到用户”的改变,Web3.0时代对大众传播格局进行了融合,传播形式不再是单纯的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更多的是对网络的感知。基于数据和智能移动终端产生的短视频原生广告是信息和广告内容的完美融合,是广告内容与投放媒介平台设计的契合。在实现了“去广告化”的同时也给传统视频广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挑战。但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生产方式,面对海量的广告信息,短视频原生广告如何能脱颖而出,受到用户的青睐;什么样的广告内容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怎样生产广告内容能够对用户产生影响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传播学为主要框架,结合注意力经济理论、影响力经济理论,以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对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主体、内容、内容传播方式、内容生产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研究及相关领域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的概括和整理。第二部分是短视频原生广告的相关概述。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以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为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提出的优化建议。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为主要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短视频原生广告基于大数据技术形成了多元化的内容生产主体,在不打断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生产对用户产生持续影响力的、有价值的广告内容。但在内容生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容同质化、造成伦理问题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意在提升短视频原生广告内容的价值,同时优化其内容生产。
杨君尧[6](2020)在《深圳诗歌:从场域到文本(1986-201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市中的文本”为出发点,选取深圳作为研究中国当代城市与诗歌关系的代表。通过对1986到2016年30年间的“深圳诗歌”这一特定时期特定文化场域的文学存在进行考察,分析活跃在深圳的诗人的处境和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主体在深圳文化生态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分析,分析城市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探索城市化进程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城市诗歌文本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最终将历史性的论述和空间维度的分析放回到深圳诗人创作的具体诗歌文本中,探讨以“深圳诗人”为代表的城市诗人的空间经验、身份建构和诗学策略,并剥离其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尝试为之做出一定评价。在对深圳诗歌的历史性回溯中,本文认为,缺乏历史文脉的深圳30年诗歌历程主要围绕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对现代主义形式的探索两条线索展开。由于以“打工诗歌”为代表的对现实生活的表述顺应了官方“底层关怀”的要求,以部分民刊为阵地的现代主义形式探索呼应了城市发展“国际化”的需要,二者都在不同层面得到官方支持,并在相互交织的过程中共同建构了一定的城市精神特质。直到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从不同身份中走出的诗人出现汇流的趋向,并和新迁居的外乡诗人共同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品牌代言。在将深圳作为文化场域的文学社会学考察中,通过对官方、诗人、读者等不同主体的现实处境、审美情趣、文学品味的分析,本文认为,新世纪以来的城市诗歌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景观化”的“繁荣”面貌。无论是官方“文化立市”战略的产业化导向,还是“底层”或“精英”诗人的身份困惑,都源于他们面向的新兴市民阶层读者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审美趣味。也正是基于此,在消费主义和新的阅读方式的夹击下,深圳的城市特质正朝着同质化的方向褪色。结合上述讨论,在对深圳进行地理维度的空间描摹之后,文本通过对谢湘南、郑小琼和黄灿然等作为深圳“打工诗人”或“流浪诗人”和“侨居诗人”的代表进行的个例分析,探讨了他们的城市经验和审美趋向,以及对于“深圳诗人”身份的认识。本文认为,如城中村这样杂糅的文化空间是诗人城市经验的主要来源,深圳的民间因素曾经一度具有相对明确的审美趋向,但这种趋向已经随着城市物质的堆积渐趋模糊。基于前文所述的社会背景,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难以能够佐证新的城市文化轴心的诞生,反而挤压了杂糅的文化空间。诗人们要么在流浪中选择撤出,要么选择在城市中建立“精神原乡”。城市的文化品格在“多元”的倡导下却随着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逐渐走向一元,诗人只能从原始的乡土中找寻“地方性”资源维持创作。这是深圳同时也是当代中国许多城市的诗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在最后的结语部分探讨了什么是作为历史概念的“城市诗歌”的传统“范式”,并结合“现代主义”的历史进程对诗歌与现实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城市诗歌”的意义是藏于颓废的形式之下的对人类命运和审美理想的深切观照。这种“终极关怀”因部分呈现“现代主义”倾向的主张具有的乖张和时髦的外壳而常被忽视。另一方面,诗人也常常陷入这样的矛盾中:他们在反抗的姿态下获取象征资本,又某些层面和自身所反抗的对象达成“合谋”。在此基础上,官方基于某种共同体想象制订了相对宽泛的文化政策,虽然在无形中抽离了文本蕴含的价值,却也为城市诗歌的多样性留下了生存空间。然而随着相对应的文化逻辑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这种多样性的愿望同样面临着危机。
钱婉玲[7](2020)在《算法推荐媒体的用户与内容关系研究 ——以《趣头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算法推荐机制改变了资讯类算法媒体的内容生产、审核、分发等环节,对用户和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实现用户与内容精准匹配的同时也产生了用户茧房,平台一味追求流量导致内容质量不高等现象。在算法推荐机制下,媒体用户和内容的关系是什么?用户与内容之间又是如何彼此响应的?本质是什么?归因有哪些?如何治理?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有关对资讯类算法媒体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趣头条作为下沉市场资讯类算法媒体的典型代表,也利用算法推荐机制实现了用户与内容的匹配,有独立开展技术研发的能力且具有收集用户数据的平台。因此本文以趣头条为例,分析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和内容的响应关系。第一部分研究了算法媒体的技术语境,并建立了算法推荐机制框架,明确了数据是算法推荐机制的核心,算法推荐机制的本质是实现用户和内容的相互匹配。第二部分以趣头条为分析样本设计了针对用户的调查问卷,并对内容进行样本抽样,以分析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和内容的响应关系。首先,从内容来源、内容种类、内容结构、内容情感向度和内容反馈五个维度构建了趣头条内容分析类目,对内容样本进行了周详的量化分析。其次,从用户属性、需求动机及需求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了用户对内容的响应;再次,从正效内容响应和负效内容响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内容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最后总结了算法推荐机制下媒体用户和内容关系的本质。第三部分分析了算法推荐机制下媒体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关系的普遍性,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建议。本文以趣头条为例分析了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和内容间响应关系,可以为其他资讯类算法媒体提供参考,以推动资讯类算法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伟[9](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认为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杜雯雯[10](2020)在《戏剧化叙事与社会性写真 ——曹保平导演电影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电影《狗十三》的再次上映,让这样一位独具特色的导演曹保平重回大众的视野。曹保平作为电影学院的一名教师,自觉坚守艺术底线,坚持自己的电影创作,拥有自身独特的电影创作风格,时刻注意电影行业的前沿发展,完成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曹保平导演在电影创作中以故事发展为核心,展现自身作为“作者电影”的个人风格,着重挖掘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极力关注底层群众,映射其中所隐藏的社会性问题。另外,曹保平导演电影创作与传统电影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曹保平电影的表达不表现沉重之感,而是以充满幽默感、真实感的手法,追求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激烈,讲求故事剧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利用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策略中所表现的强烈叙事和戏剧冲突,在电影中进行戏剧化叙事的构建,表达强烈的叙事力量,从而展现电影本身爆发的力量感,呈现具有戏剧化冲突的电影作品,打破观众的常规认知。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论述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细致化的从曹保平电影叙事与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延伸到更完整的从曹保平电影创作、主题、叙事、视听、商业化融合等方面扩展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研究的领域,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术方面对曹保平电影的分析与研究,愈加全面的感知曹保平导演的电影艺术。继而笔者对具体章节内容进行了整理:第一章是对曹保平个人经历、电影的创作以及导演电影作品进行的简单概说,使其对曹保平导演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第二章阐述曹保平导演对于电影主题的选择,关注于社会现实中的人性以及社会问题,从而通过对于人性的刻画以及对于现实问题的揭示,展现出一种社会性表达;第三章是从叙事空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叙事策略等多个方面分析其电影作品,导演创新的运用到了环形叙事结构以及多线索并置的叙事结构,利用别具一格的叙事技巧进行故事叙述。另外,在叙事策略上,多视角的转换,悬疑因素的灵活运用达到强烈的戏剧冲突,表现曹保平的戏剧化叙事艺术;第四章是分析曹保平电影的视听语言,镜头、光线、方言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电影影片;第五章主要在“作者电影”的基础下,探讨“曹氏”电影的作者化风格以及商业化融合,从而对曹保平导演具有更多的认知。本文以“叙事学”为主要的理论支撑,以曹保平五部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阐释曹保平导演电影视听风格、商业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在电影主题的选择上所展现的社会性表达,以及在叙事层面所表达的戏剧化,本论文研究中恰当使用叙事学相关领域理论来分析曹保平导演,希望为以后研究者提供借鉴。
二、构建个性化的深圳商报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个性化的深圳商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史料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陈子善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道路的起点、成熟和延伸 |
二、研究方法和学术文体 |
三、开放的、个性化的文学史观 |
结语 |
(2)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Overview of Shenzhen Daily |
1.2 Style of Shenzhen Daily |
1.3 Overview of the internship |
1.4 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
CHAPTER TWO 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editing |
2.2 Transediting process |
2.2.1 Stage of analyzing the ST |
2.2.2 Stage of producing the TT |
2.3 Feedback from the supervisor |
2.4 Self-reflection and transediting strategies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
3.1 News values |
3.2 Recontextualization |
3.3 Transediting and transediting strategies |
CHAPTER FOUR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NEWS VALUES |
4.1 Recontextualzation for relevance |
4.1.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1.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4.2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the power elite |
4.2.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2.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4.3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entertainment and surprise |
4.3.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3.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未预期后果:城市文化空间区隔现象研究 ——以上海Y体验式书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 |
(二)“文化消费”研究的经典视角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有意图行为: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 |
一、幕后:空间生产的多方参与 |
(一)寒冬:实体书店的“倒闭潮” |
(二)扶持:政府的实体书店政策 |
(三)转型:体验式实体书店落地 |
二、布景:空间符号意义的赋予 |
(一)远离:选择地理位置 |
(二)景观化:构造空间景观 |
(三)艺术化:打造空间体验 |
三、前台:行动者与空间行动 |
(一)经营者、消费者、游荡者 |
(二)常客、稀客、过客 |
第三章 未预期后果:城市文化空间区隔的表现 |
一、意象流变:实体书店空间想象的转变 |
(一)从贩卖书的空间到贩卖体验的空间 |
(二)从大众空间到区隔空间 |
二、初级门槛:体验式书店空间的经济区隔 |
(一)入场门槛:支付能力的空间划分 |
(二)消费门槛:昂贵的知识付费 |
(三)额外门槛:会员制的限制 |
三、进阶门槛:体验式书店空间的文化区隔 |
(一)氛围“劝退”:高雅的品味空间形象 |
(二)贩卖身份:通俗文化消费的缺失 |
第四章 城市文化空间区隔的产生原因 |
一、制度层面:政策的未预期后果 |
(一)文化产业的资本化 |
(二)上海市书店布局的缺陷 |
二、社会层面:城市文化空间的新动向 |
(一)资本逻辑对文化空间的控制 |
(二)新中产阶层的崛起与文化空间的占领 |
(三)消费主义对文化空间的征服 |
三、个人层面:分异的消费观念与变动的书店认知 |
(一)资本量、资本结构与消费观分异 |
(二)实体书店认知转变 |
第五章 总结、讨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讨论 |
三、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研究 ——以抖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短视频原生广告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短视频原生广告相关概况 |
2.1.1 短视频的发展历程及定义 |
2.1.2 短视频原生广告定义 |
2.1.3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发展趋势 |
2.1.4 短视频原生广告类型 |
2.1.5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特点 |
2.2 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相关概况 |
2.2.1 抖音定义 |
2.2.2 抖音用户画像 |
2.2.3 抖音短视频原生广告成因分析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注意力经济 |
2.3.2 影响力经济 |
3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及特点 |
3.1 内容生产定义 |
3.2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趋势 |
3.3 短视频原生广告内容生产的动力 |
3.3.1 短视频原生广告内容生产的外在动力 |
3.3.2 短视频原生广告内容生产的内在动力 |
3.4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主体—以抖音为例 |
3.4.1 KOL(关键意见领袖) |
3.4.2 自媒体 |
3.4.3 官方媒体 |
3.4.4 广告主和品牌商 |
3.5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分析—以抖音为例 |
3.5.1 从用户年龄分布分析 |
3.5.2 从用户内容场景分析 |
3.5.3 从原生广告制作分析 |
3.5.4 从传播方式分析 |
3.6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特点 |
3.6.1 符号的表达 |
3.6.2 认知的传递 |
3.6.3 竞争中的价值 |
3.6.4 智力劳动的创新 |
4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带来的影响 |
4.1 积极影响 |
4.1.1 给产品带来经济价值 |
4.1.2 助力社会发展,催生旅游经济 |
4.1.3 促进文化知识传播和交流 |
4.2 消极影响 |
4.2.1 精准推荐,形成“信息茧房” |
4.2.2 内容同质化,产生审美疲劳 |
4.2.3 “把关人”缺失,造成伦理问题 |
5 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优化建议 |
5.1 优化科技技术,提升舆论导向 |
5.2 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内容监督 |
5.3 强化专业培养,加强版权保护 |
5.4 提升媒介素养,追求内容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深圳诗歌:从场域到文本(1986-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没有传统的“传统”:“深圳诗歌”的历史线索 |
第一节 1986的狂欢与深圳诗歌的“萌芽” |
第二节 “民间”和“打工”:地方性与现实感 |
第三节 消费主义的兴起和文学势力的汇流 |
第二章 “文化沙漠”下的悖论:繁华中的浮华与地方性的褪色 |
第一节 被消费的象征:“文化立市”下的景观世界 |
第二节 诗人的矛盾处境与艺术进境的艰难 |
第三节 中产阶级趣味的渗透与城市底色的消退 |
第三章 从空间经验到文本结构:个体视角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边缘与中心:诗人群落与诗歌活动 |
第二节 颓废美学风格与城市诗歌“范式” |
第三节 铁的过敏症:城市的物与心灵 |
第四节 城中村与洞背村:两种“边缘”地带的处境和心态 |
结语 反抗中的合谋:中国当代城市诗歌的结构性矛盾 |
附录:深圳歌相关事件时间表 |
参考文献 |
(7)算法推荐媒体的用户与内容关系研究 ——以《趣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问题及内容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算法媒体的技术语境 |
第一节 算法推荐媒体的技术流程框架 |
一 高效率的内容生产 |
二 内容审核和舆情监测 |
三 内容分发 |
四 召回机制 |
第二节 数据+算法:算法推荐机制的触发器 |
一 用户和内容匹配的核心——数据 |
二 数据+算法是用户和内容匹配的触发器 |
第二章 算法媒体趣头条用户与内容的响应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对调查样本选择和抽样设计的说明 |
一 为什么选择趣头条为分析样本? |
二 用户问卷调查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三 内容样本的采集说明及总体分析 |
第二节 用户需求对内容的响应关系分析 |
一 用户属性对内容响应的分析 |
二 用户需求动机对内容响应的分析 |
三 趣头条用户媒体使用行为对内容响应的分析 |
第三节 内容对用户需求的响应关系分析 |
一 正效内容响应 |
二 负效内容响应 |
第四节 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和内容关系的本质 |
一 算法推荐技术并不能保证用户和内容产生完全一致的响应关系 |
二 正效响应和负效响应并存 |
三 算法推荐机制强化了响应功能 |
四 算法推荐机制体现的技术主导媒体内容治理的本质 |
第三章 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关系的归因与治理 |
第一节 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
一 对趣头条的再分析:算法助推下的内容危机 |
二 普遍性分析:规制下的资讯传播 |
第二节 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的归因分析 |
一 算法推荐机制下的流量经济模式存在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关系 |
二 主动选择机制下的用户茧房也能形成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关系 |
第三节 算法推荐机制下用户与内容负效响应关系的治理 |
一 优化技术,实现由单一的算法治理模式向人机共治模式转变 |
二 优化内容生产模式,实现PGC+UGC共存 |
三 重拾内容为王,探索由流量经济向内容经济转型的新商业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正文中未标注的图表 |
附录 B:《趣头条用户使用反馈问卷调查》 |
附录 C:《算法推荐机制下,趣头条App用户使用行为和内容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
三、小结 |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戏剧化叙事与社会性写真 ——曹保平导演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曹保平导演电影概说 |
第一节 曹保平导演概述 |
第二节 曹保平电影创作 |
第三节 曹保平导演作品 |
第二章 电影主题的社会性表达 |
第一节 个体生存的状态描摹 |
一、黑色势力禁锢的个体 |
二,社会现实压迫的个体 |
三、法律规范限制的个体 |
四、传统教育规训的个体 |
第二节 生命境遇的人性刻画 |
一、边缘人物的现实人性 |
二、欲求至上的疯癫人性 |
三、善恶交替的多元人性 |
第三节 社会现实的问题检视 |
一、国家管理权利的局限 |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批判 |
三、真实现实事件的思考 |
四、家庭教育问题的审视 |
第三章 电影叙事的戏剧化构造 |
第一节 叙事空间的戏剧化设计 |
一、构建真实情境的乡村空间 |
二、设计戏剧情境的城市空间 |
三、搭建人与自我的情感空间 |
四、创建意义层面的隐喻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戏剧化布局 |
一、四幕式的环形主体架构 |
二、多线索的交叉矛盾叙事 |
三、起承转合的戏剧式反转 |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戏剧化应用 |
一、“类型杂糅”的叙事 |
二、多重叙事视角的切换 |
三、充满戏剧冲突的悬念 |
第四章 电影语言的风格化呈现 |
第一节 纪实化的镜头语言设计 |
一、长镜头的静默观照 |
二、手持摄影的灵活运用 |
第二节 寓意感的画面视觉造型 |
一、符合心境的色彩 |
二、象征意义的构图 |
三、内心活动外化的光线 |
四、体现性格与命运的服装 |
第三节 情境性的听觉语言表达 |
一、代入感强烈的旁白运用 |
二、地域感强烈的方言运用 |
三、抒情感强烈的音乐运用 |
第五章 作者电影的商业化融合 |
第一节 曹氏电影的作者化风格 |
第二节 曹氏电影的商业化融合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构建个性化的深圳商报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史料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陈子善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史料研究[J]. 张德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3)
- [2]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周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4]未预期后果:城市文化空间区隔现象研究 ——以上海Y体验式书店为例[D]. 张梦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短视频原生广告的内容生产研究 ——以抖音为例[D]. 刘泽宇.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6]深圳诗歌:从场域到文本(1986-2016)[D]. 杨君尧. 南京大学, 2020(02)
- [7]算法推荐媒体的用户与内容关系研究 ——以《趣头条》为例[D]. 钱婉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戏剧化叙事与社会性写真 ——曹保平导演电影研究[D]. 杜雯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