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稳银容梁雪莲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人民医院526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干预睡眠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36-02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休息形式,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由于疾病或环境的影响,内科住院患者大多会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甚至出现通宵不眠等情况[1]。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笔者选取我院128例内科住院患者128例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88例,女40例,年龄18—78岁,平均(43.49±5.73)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36例,消化系统疾病3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4例;住院时间9—26天,平均(17.31±6.52)天。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病房整洁,遵医嘱实施口服药物分配及静脉输液等护理措施,并给予相关的健康指导。

1.2.2观察组

在给予对照组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2—3],包括:

身体舒适护理:只有处于舒适和放松的状态下机体才能保持正常的休息和睡眠,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以消除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床铺应安全、舒适,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床褥和枕头的舒适度适宜;睡前,应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避免衣物或床褥对患者舒适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卧位,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保持顺畅的呼吸、控制身体疼痛以及其他身体症状。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困扰,患者容易出现忧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化,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诉说,同时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尽量缓解其不良情绪,保持其心态平和。

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调节病房的温湿度、空气、光线和声音,以减少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保持病房适宜温度,冬季一般为18—22℃,夏季24℃左右,湿度在50%—60%之间;夜间应将病房窗帘拉上,熄灯或打开地灯,避免光线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尽量降低睡眠期间噪音,包括夜间查房、治疗的声音、开关门声、卫生间流水声等,同时降低监护仪及其他容易产生噪音的医疗仪器的声音;将危重、严密观察、夜间需行治疗操作或严重打鼾的患者与其他患者隔开;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对病房的血、呕吐物或排泄物等及时进行处理[4]。

药物使用:对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安眠药,如地西泮、利眠宁、硝基安定等。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药物的种类、性能以及服药方法,同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身心反应及睡眠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值班医生,给予处理;患者服药期间,应禁止饮酒、吸烟以及饮用茶叶、咖啡等富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影响药效。

作息护理:护理人员应综合评估患者睡眠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作息时刻表,日间进行适当锻炼,避免卧床休息,固定晚间睡眠时间,以达到保证患者睡眠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对比(分)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睡眠是一种昼夜节律性的活动,良好的睡眠能够使人精力恢复,促进疾病康复。睡眠障碍目前较为常见的就是失眠,不仅会使人体倦乏力,而且还会出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内科住院患者来说更加严重,尤其是住院后,对疾病的忧虑和陌生的环境等容易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变差,影响患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以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战玲.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256—257.

[2]周叶琴.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33(8):308—309.

[3]刘熔雪,江小燕,何莲瑛,等.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35—37.

[4]柳香梅,赖世芳,张兴蓉,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1,22(20):141—142.

标签:;  ;  ;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