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与英语教学

家校合作与英语教学

■孙大静徐州市苏山小学

学校和家庭是实施教育的两大主要群体,二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二者向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是相同的,坚定的信念也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使得在有些时候学校与家长双方的做法不能形成合力,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做到劲往一处使。

落实到英语学科上时,学生们需要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教师在校内进行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特别需要家长的配合。而由于家长对英语教学缺少足够的认识,加上教师与家长之间就英语教学相关问题的沟通不够,使得不少家长不能就孩子的英语学习给予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因此,加强家校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一、通过家校合作,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在学习之后便立即开始了,而知识的及时复习与反复呈现会避免大规模的遗忘,促进人们的长时记忆。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一定的英语知识,在课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巩固,会加深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

对英语知识的巩固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运用,但在家庭生活中真正具备英语学习氛围的时机与环境很少,这样就需要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如针对课堂上讲授的英语知识,教师可通过诸如短信平台、QQ群等方式告知家长,请家长借助与教材配套的英语光盘、磁带或通过网络等学习媒介为孩子创设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辅助孩子进行知识的巩固。在进行这一活动时,一定要让家长从心理上减负,通过沟通使家长明确他们的责任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帮助孩子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把握学习的时间并督促孩子主动学习,确保学习的高效。

二、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能够大胆地进行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大胆求助。这些要求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集中体现。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与坚持;它也不是某一特定场合的表演,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密切联系与同一方法的指导,使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只有学生将在校的学习状态延续到家庭生活中,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保持。比如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读习惯,教师可设计听读记录单。将每天的学习内容告知家长,并由家长记录孩子听读的时间与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教师与家长可以密切合作,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有重点地调整孩子的学习进程;二、习惯的养成需要外力的促进,听读记录单的使用可对孩子习惯的养成起到外部促进的作用。

三、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作为教育实施的两大主要力量,英语教师与家长都希望看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同时教师与家长应明确认识到很多好的学习动机的激发都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开始的。因此,在英语的学习与体验中,教师与家长应多以鼓励性语言及行为不断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时,教师和家长需要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成功体验的活动。在校内,鼓励学生大胆地与人交流;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某一英语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朗读或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等等。在生活中,家长可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孩子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英语活动等等。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学生一旦感受到英语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便会对英语学习投入极大的学习热情,也就很自然地喜欢上英语学习。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在家校合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做得更加细致、更加具体。

首先,要明确教师与家长的不同责任。

教师在要求家长与之合作时,一定要明确两者的关系,教师有教师的职责,家长有家长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校与家庭构成的教育系统中,学校是起到“发挥作用”的主导机构,它引导家庭按照学校的教育意图和计划,完成无可取代的特殊教育任务。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传授的工作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不能强制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与检查,但是教师可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家长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及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要注意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家校合作有别于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通过相互沟通实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影响力量。作为家校合作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有效的沟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无论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教师都要注意其措词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本着民主、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家长进行沟通,承认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家长的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与肯定。

最后,要有效开发家长资源。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致使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望而生畏的情绪,对于这些家长,教师应多与其联系并鼓励他们与孩子共同成长,通过参与英语学习,来亲身体验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快乐。另外,我们还会看到有许多家长是具备较高英语素质的群体,且家长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期望。对于这一群体,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的英语学习中去。比如可定期邀请这部分家长参加学校英语活动,对孩子进行模范引导,使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知识结构成为孩子英语学习的宝贵资源。

总之,家校合作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开发与利用家、校双向资源,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

标签:;  ;  ;  

家校合作与英语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