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信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四中学266109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新课程突出强调了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进行全面的化学教育,就必须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这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目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曾经提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这是当今对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最好概括。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新课程下突出强调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并加强实验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
一、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好化学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中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实验正是具有这种特点。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而这种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会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并逐渐转变为学习化学的强烈学习动机。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而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感性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化学演示实验,而当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最重要的又是自己动手实验。例如铜锌原电池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为什么会偏转?气泡为什么会出现在铜片表面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原来铜、锌两电极一同浸入稀硫酸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进而形成了电流,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推而广之,即可得出原电池反应的一般原理。因而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对于深化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认真搞好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完成从抽象思维进入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最好是从实地实物入手”,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还可以灵活运用自己以前学的知识。科学地观察一个实验不仅要观察实验的局部,还要观察实验的隐含现象。例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而全面地观察所发生的一切现象。1、钠浮在水面上;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4、发出嘶嘶的响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加以综合,即可得出:钠是一种密度小、熔点低、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现象不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去描述,正是因为学生不能科学地去观察的表现。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设置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步实验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现象、原因。例如在讲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向学生提问:白色的蔗糖为什么会变黑?那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到底是什么?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会膨胀起来?通过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反应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疑,其作用是引起学生的怀疑。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正体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讲苯酚与溴水的取代反应时,我们可以先用较浓的苯酚与较稀的溴水让学生进行试验,在学生无法得出沉淀、满心疑问之时引导学生对比书上的实验步骤,想想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只有稀苯酚溶液和浓溴水溶液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原来2,4,6-三溴苯酚易溶于有机物,所以当苯酚在反应中还有剩余时,生成的沉淀会溶解在苯酚里,进而可以自然而然引申出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不可用溴水这一例题。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要不断从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研究开发适合学习的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化学实验还能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实验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情绪、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品质,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碧仙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学化学考与学,2006,(8)。
[2]任志鸿《高中化学知识手册》[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8,(6)68-69。
[3]肖云龙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