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烯论文_杨瑞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氯化铝,烷基化,聚合物,溶液,溶剂,乙烯,戊烯。

十二烯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娟[1](2017)在《十二烯-TMPTA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与传统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相比,沉淀聚合无需加入任何助剂,所得产物纯净且后处理过程简单。微球通过自组装可形成二维或叁维胶体有序组装体,其高度有序的结构赋予了材料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液滴模板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球自组装方法,因其实验过程灵活,且易于调节组装体的大小和形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以水-乙醇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以1-十二烯(DC)为主单体,将其与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TMPTA)共聚,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单分散P(TMPTA-DC)微球。通过离心将微球与可溶性低聚物分离,用重量法分别测得二者的量,获得其产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球大小及形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反应时间、TMPTA用量及反应介质中水用量对沉淀聚合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可溶性低聚物产率降低,微球产率升高,微球粒径逐渐增大,反应8 h时,微球形貌变得不规则且大小不均。当TMPTA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0 wt%时,可制得单分散微球,增加TMPTA用量,单体转化率增加,但微球之间出现粘连,且粘连程度随TMPTA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增加反应介质中水用量,可溶性低聚物产率降低,微球产率升高。在此基础上,以石蜡为第叁溶剂,将反应温度精确控制在略高于石蜡的熔点,将单体及石蜡一同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使生成的初级粒子以石蜡为液滴模板进行一步法自组装。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反应介质中水用量、振荡频率、TMPTA用量对微球自组装的影响及自组装体系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介质中不加水时,即使在高振频下,石蜡也难以在体系中分散成细小均匀的液滴。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在高振频下石蜡可分散成细小均匀的液滴。向乙醇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即使没有乳化剂的存在,在一定的振频下石蜡也能很好地分散成小液滴。将单体DC和TMPTA、自由基引发剂AIBN与石蜡一同加入到体系中,通过沉淀聚合生成的P(TMPTA-DC)微球可作为稳定剂吸附在石蜡液滴表面,降温后得到表面附着有初级粒子的石蜡球。当水与乙醇质量比为1:9,TMPTA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0 wt%时,在300 osc/min的振频下,可形成粒径为40μm左右、大小较为均匀的石蜡球。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交联剂TMPTA的用量,石蜡相中可溶性低聚物及聚合物微球的含量反而大大降低。为获得不同反应阶段水-乙醇相及石蜡相中可溶性低聚物及聚合物微球的含量,在保持振频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入冷水,迅速降低体系温度,从而终止TMPTA和DC的聚合反应并将体系中的石蜡液滴固化。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的0~2.5 h范围内,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石蜡相中微球及可溶性低聚物含量逐渐增多,且在1.0~1.5 h范围内增加较快,而水-乙醇相中微球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2.5 h后继续延长反应时间,两相中微球及可溶性低聚物含量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7-05-31)

马琼,Robert,B.Grubbs,蔡正国[2](2017)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芴基胺基二甲基钛配合物为主催化剂,在改性烷基铝氧烷(MMAO)和2,6-二异丙基苯酚(BHT)的活化下,进行了乙烯与1-十二烯的共聚。结果表明:芴基上引入叔丁基、胺基上引入金刚烷基的芴基氨基二甲基钛配合物对乙烯/1-十二烯的共聚表现出高活性;共聚活性随着Al与Ti物质的量比的增大逐渐上升,当Al与Ti物质的量比为1000时,达到最高活性,为2600 kg Polymer/(mol Ti·h),所得共聚物的重均分子质量最高达到2.7×10~6g/mol,当1-十二烯添加量为6.8 mmol时,共聚物中1-十二烯的插入率达到0.34%,此时共聚物的熔点为124.6℃。(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04期)

马艳红,陆江银,朱桂丹,魏生华[3](2017)在《1-戊烯/1-十二烯高分子减阻剂的合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Cl_4/MgCl_2为主催化剂,Al(i-Bu)3为助催化剂,α-烯烃为单体,利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1-戊烯/1-十二烯二元共聚物减阻剂,首次将1-戊烯作为单体引入减阻剂的制备中。利用室内环道评价聚合物的减阻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聚合条件为戊烯添加量为0.05 m L,十二烯用量为16 m L,主催化剂用量为0.08 g,助催化剂用量为0.1 m L,聚合温度为5℃,此时减阻率可达57.62%。~1HNMR、~(13)CNMR对二元共聚物的表征结果表明烯烃聚合完全;一元和二元共聚物的XRD谱图对比结果表明,在1-十二烯中引入1-戊烯共聚可显着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7年03期)

张海山[4](2017)在《Et_3HNCl-xAlCl_3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催化剂,在催化多种烷基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直链烷基苯的生产中,研究较为成熟的无机催化剂及固体酸催化剂均存在反应温度高、2-烷基苯异构体选择性低等缺点。离子液体在低温下的高活性这一特点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室温氯铝酸盐[Et_3NH][Al_xCl_(3x+1)]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系统地考察了将其应用于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体系的催化性能。主要包括:离子液体的合成、反应条件的影响、链长对异构体分布的影响、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以及添加剂和烯烃加入工艺的影响。在苯与1-十二烯的反应中,烯烃的转化率始终保持在99.7%以上。A1C13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苯烯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提升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单烷基苯的产率。其中,过高的AlC13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的升高会造成2-烷基苯的选择性下降。碳链较长的烯烃发生深度烷基化反应相对困难,使得单烷基苯产率较高但2-烷基苯的选择性下降。此外,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在确立的最优反应条件下,进行了添加剂改性等研究。强Lewis碱的增加会造成活性中心的减少;大量碱金属离子的存在造成了 2-烷基苯的选择性下降。添加过渡金属氯化物MCI(M=Fe~(3+),Zn~(2+),Cu~(2+),Cu~+,Ni2~+)时发现,当添加物具备较强的Lewis酸性且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较大时,会促进多烷基苯的形成,降低单烷基苯的产率;Lewis酸性较弱的添加物对反应影响较小。通过改变工艺条件,烯烃加入反应体系的方式从一次性加入变为匀速滴加。这一改变使得实际反应过程中苯烯摩尔比例始终较高,有利于单烷基苯的生成和2-烷基苯选择性的上升。(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3-01)

马艳红,陆江银,胡子昭,魏生华[5](2017)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戊烯/辛烯/十二烯共聚物减阻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聚合法,选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将1-戊烯作为单体之一,合成了1-戊烯/1-辛烯/1-十二烯叁元共聚物减阻剂,通过核磁共振仪(~(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X射线衍射(XRD)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室内环道装置评价了聚合物的减阻性能。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建立减阻率与各因素之间的Box-Behnken数学模型,对叁元共聚工艺进行优化,最优聚合条件为:戊烯量0.07 ml,十二烯:辛烯(28)4,主催化剂量0.07 g,助催化剂量0.4 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叁元共聚物在添加量10×10~(-6)时减阻率为59.79%。在实验选取的添加量范围内,各因素对减阻率影响显着性顺序为:戊烯添加量>助催化剂用量>主催化剂用量>十二烯:辛烯;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存在。引入戊烯制备所得的减阻剂结晶度下降,溶解效果明显优于1-辛烯/1-十二烯二元共聚物,减阻率得到了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洪显忠,刘中文,宋上飞[6](2016)在《1-十二烯聚合制备中低黏度合成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月桂酸改性的叁氯化铝为催化剂,对1-十二烯合成中低黏度聚α-烯烃(PAO)进行研究,结合碳正离子聚合机理,分析了采用高温低聚方法获得中低黏度PAO的经济性问题。具体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月桂酸与叁氯化铝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缩合改性试验中氯化氢是否溢出对PAO收率和二聚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叁氯化铝质量分数为3%、月桂酸与叁氯化铝摩尔比为0.9、聚合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PAO收率达到85%,二聚体含量(w)控制在3.4%左右,100℃运动黏度为19.56mm~2/s,黏度指数为161,倾点为-48℃,合成PAO是一种中低黏度、高黏度指数、低倾点的PAO润滑基础油,并且具有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良好的蒸发性能。(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6年11期)

朱桂丹,陆江银,齐艳杰,胡子昭[7](2015)在《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制备及减阻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聚合法,以TiCl4/MgCl2为主催化剂、Al(i-Bu)3为助催化剂、乙烯和1-十二烯为聚合单体、正己烷为溶剂,制备了二元聚合物减阻剂。室内环道减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1L反应釜内,1-十二烯和正己烷总体积为600mL、聚合温度为-2℃时,最优共聚条件为主催化剂用量0.4g、n(Al)/n(Ti)=80、V(1-十二烯)/V(正己烷)=2/3、m(1-十二烯)/m(乙烯)=912,合成的聚合物减阻率为45.45%。采用13 C-NMR、XRD对聚合物结构和结晶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烯单体的引入使聚合物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有助于提高减阻剂在油品中的有效浓度,降低减阻剂溶液的用量。(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5年01期)

王彦娟,王兴之,桂建舟,张健[8](2014)在《杂多酸-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催化环氧化环十二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溴离子液体([Bmim]Br)和Keggin型的磷钼酸(H3PMo12O40)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杂化材料([Bmim]3PMo12O40),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和FT-IR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杂化的分子材料保留了[Bmim]Br的有机阳离子基团和Keggin型的[PMo12O40]3-杂多阴离子基团;UV的结果表明,在杂化分子材料[Bmim]3PMo12O40中有机阳离子基团与Keggin型的杂多阴离子基团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环十二烯作底物,考察了[Bmim]3PMo12O40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金丛,沈健[9](2014)在《USY分子筛催化噻吩十二烯烷基化工艺条件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模拟汽油为原料,用小型间歇式反应器,对4种Y型分子筛催化噻吩—烯烃的烷基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USY1烷基化的活性和控制烯烃聚合明显优于其他3种催化剂。USY1分子筛催化噻吩—烯烃烷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h、剂油质量比为1∶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噻吩转化率为88.17%,且重复使用4次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鹏飞,邹滢,吴学谦,翁惠新[10](2013)在《1-十二烯经高温低聚制备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1-十二烯为原料,采用高温溶剂回流和溶液聚合法合成一种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PAO)。通过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1-十二烯转化率、PAO收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lCl3添加量(w)1.0%,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1-十二烯转化率为93%,溶剂损失率为15%左右,PAO收率为83%左右,产品PAO的运动黏度(100℃)为6.80mm2/s左右、黏度指数为151左右、倾点为-43℃、开口闪点为240℃,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低倾点、高闪点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主要由二聚体、叁聚体、四聚体以及少量的五聚体组成。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实验重复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3年11期)

十二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芴基胺基二甲基钛配合物为主催化剂,在改性烷基铝氧烷(MMAO)和2,6-二异丙基苯酚(BHT)的活化下,进行了乙烯与1-十二烯的共聚。结果表明:芴基上引入叔丁基、胺基上引入金刚烷基的芴基氨基二甲基钛配合物对乙烯/1-十二烯的共聚表现出高活性;共聚活性随着Al与Ti物质的量比的增大逐渐上升,当Al与Ti物质的量比为1000时,达到最高活性,为2600 kg Polymer/(mol Ti·h),所得共聚物的重均分子质量最高达到2.7×10~6g/mol,当1-十二烯添加量为6.8 mmol时,共聚物中1-十二烯的插入率达到0.34%,此时共聚物的熔点为124.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烯论文参考文献

[1].杨瑞娟.十二烯-TMPTA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D].济南大学.2017

[2].马琼,Robert,B.Grubbs,蔡正国.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合成[J].合成纤维.2017

[3].马艳红,陆江银,朱桂丹,魏生华.1-戊烯/1-十二烯高分子减阻剂的合成与评价[J].现代化工.2017

[4].张海山.Et_3HNCl-xAlCl_3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D].大连海事大学.2017

[5].马艳红,陆江银,胡子昭,魏生华.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戊烯/辛烯/十二烯共聚物减阻剂[J].化工学报.2017

[6].洪显忠,刘中文,宋上飞.1-十二烯聚合制备中低黏度合成油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

[7].朱桂丹,陆江银,齐艳杰,胡子昭.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制备及减阻性能评价[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

[8].王彦娟,王兴之,桂建舟,张健.杂多酸-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催化环氧化环十二烯[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

[9].金丛,沈健.USY分子筛催化噻吩十二烯烷基化工艺条件的考察[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4

[10].李鹏飞,邹滢,吴学谦,翁惠新.1-十二烯经高温低聚制备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

论文知识图

预测得到的B38笼型基态结构多形体A在两个对映体空间群中的十二...α-酮戊二酸、花生四烯酸、十八烯酸、...化合物7的HR,MALDI一MS谱图反应温度对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甲烷磺酸与1-十二烯摩尔比对烷...

标签:;  ;  ;  ;  ;  ;  ;  

十二烯论文_杨瑞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